- 相關推薦
外公和外婆作文
外公和外婆婆都是溫暖的額存在,那么關于外公外婆的作文應該怎么寫更好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外公和外婆作文【1】
外公和外婆生活在農村,外公今年六十五歲,外婆今年六十一歲了。由于歲月的流逝,他們的頭發已經花白了;因常年在陽光下耕種,使得他們的皮膚有些和古銅色相似。外公和外婆的眼睛都不太大,但卻顯得很精神。年過花甲的他們走起路來雖是顯得有些蹣跚,但也不失精干與利落。
外公、外婆都是非常勤勞的人。他們的房前屋后有兩個不小的果園子。春天一到,果園里的果樹爭相開花,色彩艷麗,使得滿園花香撲鼻,引來成群蝶、蜂采蜜。外公看著這綻開枝頭的一簇簇的花兒,笑得似天真的小孩,對著我說:“愉愉呀,你等著吧,我們的果園里今年又能有好收成。”
他們非常疼愛我。記得有一年櫻桃收成不好,幾十顆樹上卻只摘了少許櫻桃,我也愁著想今年沒能有櫻桃吃了,可是當櫻桃成熟時,外公小心的從樹上把它采摘下來,裝在袋子里,自己和外婆一顆也沒舍得吃,外婆全數給我送來了。每到果實成熟的時候,外公和外婆都會挑一些個大果紅的好果子帶給我。吃著這香甜的果子,我感慨萬千,心里想著應該怎樣來為他們做點什么,以報答他們對我的疼愛之情。
去年寒假,是我上學以來唯一沒離開重慶到青島探望奶奶的假期,于是,我便來到外婆家和他們一起過這愉快的寒假生活。外婆和外公都格外開心,歇下來的時候就陪我玩。一天,我看著慈愛可親的外公和外婆,就對他們說:“外婆呀,你們最想做什么呢?”外婆笑瞇瞇的看著我說:“為什么想起問這個呀,你外婆和你外公都老了,什么也不想了,就想看著你快快長大。”“外婆呀,你們真的什么也不想嗎?”外婆思索了一會:“愉愉呀,我們從沒有見過你奶奶,我很想見見她呀;再說外婆和外公一輩子生活在農村里,還沒坐過飛機到外面看看世界哩!”外婆說這話時,我發現她和外公的'眼里有些濕潤。回家后,我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完后對我說:“其實你爸爸和我都商量好了,今年暑假領著你外公、外婆先去北京玩玩,讓辛勞了大半輩子的他們去看看自己國家的首都,看看名明世界的長城,然后就去青島探望奶奶。因為爸爸現在駐天津工作。是呀,這么些年,由于你小,又忙于工作,沒有好好孝敬你外公、外婆。現在你也長大了,是該帶他們出去玩玩了。”聽了這消息,我興奮極了,趕快打電話給外婆,告訴了她這件事,外婆口里直說:“不用了,不用了,你爸媽工作這么忙,就不用了。”但我聽得出來,外婆很興奮,聲音里充滿了喜悅與幸福。
現在暑假快到了,媽媽也開始忙著準備著領外公、外婆一起出去旅行時的生活必須品。我在心里想著,這次旅行對外婆他們意味著什么呢,帶給他們的快樂一定是他們今生最難忘的。歲月的流波如今已爬滿了他們的雙頰,他們的頭發也越來越白了,可他們還在地里干著活,操勞著。
外公和外婆作文【2】
我們家有一對歡喜冤家,你們知道是誰嗎?就是我的外公和外婆。
外公和外婆他們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外公的性格比較馬虎,外婆的性格非常細心。從我懂事開始,他們總是為了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比如說,我要吃零食的時候,外婆說:“趕快去洗手再來吃。”外公說:“剛才不是洗過了嗎?你直接吃好了,沒關系的。”或者是我冬天上學的時候,外婆說:“張昕,你穿這件衣服去上學。”外公說:“你有病啊!今天又沒下雪,張昕,你穿那件衣服去好了。”外婆又說:“你不知道,剛才我去買菜,風和刀一樣。”然后,他們又吵起來了。
平時,外公總是愛看報紙和電視新聞,但是外婆從來不看報紙和電視新聞,她喜歡看連續劇,這兩個人意見不統一又要吵了。外公說:“你這個人,國家大事一點也不關心。”外婆說:“老頭老太還關心什么國家大事啊。”最后,他們只好一人一個電視,各看各的'了。
但是,他們也有意見統一的時候。比如,外婆說:“張昕,你該去做作業了。”外公馬上接著說:“張昕,你是該去做作業了。”
這就是我們家的歡喜冤家。
外公和外婆作文【3】
漫步在碧波蕩漾的護城河畔,休閑于鳥語花香的水繪園,置身于莊重氣派的安定廣場……你是否想起建設這些高大設施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告訴你吧,這些錢均來自于稅收。稅收是共和國的.血脈,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關于稅收,我還有個小故事要講給你們聽呢!
記得前幾年,外婆外公開了一家雜貨店。在外婆的精心打理下,雜貨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晚上,我總看到外公外婆圍在桌子旁清理賬目,從他們喜滋滋的神情里我看到了我們家會因為這個店而改善起來。
又是一天晚上,我在做作業,外公在算帳目,外婆在數錢。末了,外公拿了根香煙邊抽邊說:“這幾天的營業額不錯,光今天就做了五百多。”外婆也笑得合不攏嘴,可突然外婆像想起了什么,臉色頓時晴轉多云,若有所思地說:“明天就該來收稅了吧!你把那些發票好藏的藏起來,盡量做得天衣無縫。”外公點了點頭,便繼續抽起了煙。
第二天中午放學回家,外婆卻與我一起坐在飯桌上吃飯,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去招呼顧客,看她那個樣子,好像無精打采的。這時,外公也進來了,外婆白了一眼外公說:“你昨晚咋搞的,不但一分錢沒少還得罰款。”外公嘆了一口氣說:“我怎么這么粗心啊?”我好奇地問外婆咋回事,她說:“那些穿制服的,整天幫政府收這個錢,收那個錢,我們一天到晚要交這個稅,納那個稅,跟剝削差不多……”我模棱兩可,看他們正在氣頭上,我也不多問了。
吃過午飯,我像往常一樣去書店看書,突然,一本《小學生稅收知識讀本》映入我的眼簾,我迫不及待地仔細讀了以后,終于明白怎么回事了,我把它借了回來,晚上仍是他們在清點帳目的時候,我拿出這本書放在桌上,對外公外婆說:“稅收不是剝削,你們看這本書。”我幫他們翻開書,可外婆不耐煩地說:“小孩子懂什么?我和你外公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憑什么要交給他們?”我對他們說:“我們開雜貨店就得繳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用這些錢來建設人民軍隊,投資醫藥事業,教育事業,完善設施……”媽媽看見了我的所作所為,開心地說:“看來書沒給你白讀。”
自從我這個小老師給他們上了這一課后,地稅局的人再也沒有在外婆的小店里出現,因為每年的一月份,外公外婆就很自覺地把稅款交上去了。
正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外公外婆這樣的納稅人,我們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提高,經濟才得以快速發展,祖國才得以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