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集合【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思考作文 篇1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科的四個基本能力層級。寫這一能力層級的達標,主要依賴作文教學來實現。而作文教學的現狀是:沒有系統有效的作文教材,老師難教,學生難寫,到了臨近高中畢業,不少學生還不會寫文章,甚至怕寫文章,更談不上有效參與高考競爭。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找到支撐作文教學的科學、系統、實用、有效的訓練方法。多年來,不少前輩,同行在作文教學改革的道路上進行了有益地探索,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和教益。本文就作文教學的支撐與訓練作概要的闡述:
一、認識支撐,作文教學的理念基礎
什么是作文,先賢早有論述: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意思是說,寫文章,是管理國家,永不衰敗的大事。可以說把寫文章的重要性抬高到了極致。正如曹丕所說,優秀文章的作者,“聲名自傳于后”《詩經》《楚辭》《史記》《漢書》、唐詩、宋詞……無不印證了曹丕的論斷。王國維先生說過“為文如造屋”。我們知道建一所房子,要想這樣三個問題:為什么要建這所房子?建一所什么樣的房子?用什么樣的材料和工藝來建這所房子?要完成一篇作文也要解決這樣三個問題:為什么要寫這篇作文?寫一篇什么樣的作文?什么樣的材料、結構、語言來寫這篇作文?這就是寫作的要素:主旨、思路、語言材料。那么,什么是作文,是習作者經過思想考慮,結構安排,材料選擇,語言組織,連綴而成的文章。教師通過系統而零星的灌輸,有助于構建學生對作文的認識支撐、激發學生作文的熱情。寫得一手好文章,對學生的將來乃至終身無疑是有益處的。
二、主旨支撐,作文教學的思路基礎
古人說“文無意不行”。這個意就是主旨。主旨是作文的統帥和靈魂,即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也就是抒什么情,言什么志,闡什么理,這是寫文章的核心要素。俗話說,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要寫好文章,要先做好人,人品決定文品,志趣高雅的人才能寫出品味高雅的文章,志存高遠的人才能寫出立意高遠的文章。語文老師要加以利用和引導,啟發學生,從傳統文化、哲學高度、倫理親情的高度,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反思,對現實生活進行關注,對未來有所思考。唯有如此,學生審題立意訓練才能到位,作文教學的主旨支撐才能立起,中學生的作文才能不跑題、不偏題,從而寫出立意高遠、志趣高雅的優秀習作。
三、素材支撐,作文教學的材料依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是閱讀量大了,占有的材料豐富了,寫文章就會快捷。書山、學海里有豐富的作文素材,閱讀以恒,則取之不竭。這里要強調的是語文教師不能僅推薦個閱讀書目,只提個要求就聽之任之,而要提出具體的素材積累辦法,即感悟、整理。比如要求學生對閱讀過的書目,按歷史事件、名人趣事、名人名言、哲思妙想、啟發感悟等欄目寫讀書筆記,按月檢查交流,互動提高,從高一開始,到高考前夕,堅持不懈,三年如一日,學生作文的素材庫會漸漸充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是注重閱讀的同時也注重“行”,即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自然。比如對社會熱點、草根動態、感人瞬間、自然美景等以日記的形式加以整理。同樣定期督查,交流互補,堅持不懈,學生作文素材庫不僅會充實,而且會鮮活,富有時代感和人情味。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在教師精心引導下,學生一定能在積累中創造,在創造中積累,從而擁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增強作文素養,提高寫作水平,從而笑遨于文海之中。
四、構思支撐,作文訓練的思維保障
“為文造屋”,現代的屋多是樓房,而樓房需是圖紙先行。而作文訓練的“圖紙”就是構思,就是章法結構。高中作文訓練需從文章結構入手,按格訓練,這個“格”先賢同行多有論述,比如有思維流程說,即橫向思維,縱向思維,辯證思維,發散思維,點面思維,意流思維等;有章法結構說,即橫列式結構、縱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扇面式結構、子母式結構等等。教師只要選好例文,指導學生模仿、借鑒、點評、整改。學生就一定能寫出達標乃至優秀的習作。
五、語言文面支撐,作文訓練的裝潢工程
如果說理清思路,為作文訓練搭好了結構框架,那么錘煉語言,文面保障,則是對作文訓練進行裝潢。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錘煉語言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必須下苦功夫,必須高中三年一以貫之,安排小作訓練,常抓不懈。錘煉語言的方法有:詞語的錘煉、句子的錘煉、句群的錘煉、語段的`錘煉。另外還有化用成語、引詩入文、化詩為文、修辭格的靈活使用等等。文面主要指書面的工整美觀,主要利用課余時間,指導臨帖,定期達標驗收。堅持常抓不懈。作文是否靚麗,語言錘煉的扎實有效是保障,文面的美觀是前提。切不可在作文訓練中忽視或停留于提要求、走過場而要訓練到位,常抓不懈。
六、創新支撐,作文訓練的理想追求
首先,在作文訓練中要鼓勵創新。對于學生在作文中的任何創新,要多鼓勵,少批評,不扼殺。其次,引導啟發,為創新提高方向。比如作文的章法結構訓練要嚴而有格,同時鼓勵學生有所突破,學會變革,而且能自成風格。這樣的創新就有了價值,有了生命。再次,可以讓學生談自己寫作創新的體會與收獲,進行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而為所有同學的創新提供啟發。創新是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是作文教學的價值所在。
七、評價支撐,作文訓練高效與個性指導的保障
作文教學的評價機制建立,應該是定性評價、激勵引導、整體評講、個別指導的過程。
1.定性評價:教者閱讀學生的習作,完成《作文批改記錄表》。認真閱讀每個學生的習作,完成《作文批改記錄表》是整體評講與個別指導的前提與基礎。
2.激勵引導:主要方法是擬寫批語。評語要多用激勵性語言,讓學生感到被欣賞,有成就感;要有個性化指導意見,讓學生有整改提高方向。
3.整體評講:選擇優秀習作進行展示,讓學生學有榜樣;選擇共性化的不足習作進行展示,提出整改意見并要求重作,以落實整改、利于整體提高。
4.個別指導:就是面批、交流。讓學生感到被尊重,習作勞動有價值,整改提高有保障。
作文教學與訓練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將其比作一座大廈,那么這七個方面的支撐就猶如七根擎天大柱,唯有大柱挺拔,作文教學與訓練這座大廈才能巍峨輝煌,光彩照人。
思考作文 篇2
文明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們的父母、老師一直教導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那么文明究竟是什么?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常伴我們身邊。它雖然不能讓人腰纏萬貫,也不能讓人有權有勢,但它能帶給人們更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它能讓人獲得尊重,能讓人獲得別人發自肺腑的欽佩,這是身外之物買不來的。一個人可以身無分文,但不能失去文明。如果失去了文明,那才是真的“貧窮”。但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人人都具有這種珍貴的“精神財富”嗎?
在我剛上初中的時候,開學還沒幾天,學校就通知大家最近幾天可以去領柜子卡了。可能是因為當時在上小學時我們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屬于自己的柜子,大家圖一時新鮮,都想早日拿到屬于自己的柜子。再加上先拿到卡的人可以拿到一樓的大柜子,所以當時只要先搶到卡的人都可以在別的同學面前好好炫耀一番,這就更加促成這場“搶卡戰役”的瘋狂。那場“戰役”我至今為止都還歷歷在目,因為,我就是這場戰役的“受害者”之一。風靡一時的“搶卡戰役”大概進行了三天,在那三天里,幾乎每節課一下課就能聽到人群奔跑的腳步聲。由于拿卡的地方是老師的辦公室,占地面積并不大,所以我每次經過那間辦公室時都可以看到有數不清的`人拼了命往里面擠,幾乎每次人都多的從辦公室里擠到辦公室外。其實,那時我也很想擁有自己的柜子,也不希望拿到樓層太高的柜子,但每當我看到辦公室門口的“慘狀”,我就望而止步了。
直到那一次,體育課剛剛下課,我想:這次課間有十五分鐘,就擠進去看看,如果人很多就再擠出來,總之十五分鐘,肯定是夠的。但我錯了,大錯特錯。我去的時候,人依然很多,我的確擠進去了,但就再也擠不出去了。同學們都一個勁的往里面擠,隊伍的聲音很嘈雜,隊伍中大聲喧嘩的大有人在,聲音大的基本整個教學樓都可以聽到,在隊伍中的我感覺什么都聽不清,更別指望有人能聽到我的求救。人群就像大浪似的,將我從隊伍后方沖到了隊伍中間。我依稀記得我后面是一個體型比較大的同學,他硬生生把我跟三個同學一起擠過了那道極窄的小門,就這樣,我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卡,與此同時,我也很成功的上課遲到了。
如果我們能夠有秩序一些,排好隊拿卡,是不是就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率?當我搶卡時,還發現有好多同學,不僅搶了自己的卡,還幫朋友也順道搶了一張。這種相當于插隊的行為,真的很不文明。當我離開時還有很多同學依然在搶,遲到現象在這段時間出現的很頻繁。如果我們能夠多為對方考慮一些,不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和虛榮心,是不是也就不會出現這場如此瘋狂的“戰役”?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連離現代文明那么遠的古人,都對“禮”有著自己的見解與重視,那為什么我們這些受過教育的現代人,依舊如此的原始、野蠻。如今,搶卡、擠公交、圖書館占座、亂扔垃圾、打架斗毆這類的事情還少嗎?或許有些人會說,這些都是些小事,就干一次兩次是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的。那么,我想問問這么說的人:如果每個人都做一件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那這還是小事嗎?因為這種僥幸心理,這種不正確的觀念,給每個公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麻煩,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帶來了多大的危害,你真的清楚嗎?“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亂扔垃圾,那么聚小成大,集腋成裘,最終一切的惡果都會報復到我們自己的身上。有些時候,真的是細節決定成敗。一個民族的興起,跟這個民族的文明與道德理念是離不開的。
文明其實是件很小的事,它只是一次彎腰拾起垃圾并扔進垃圾箱的善舉;只是早晨老師見到同學們的一句“早安”;只是當有同學受傷時一句簡單的安慰;只是參觀文物時對別人惡意行為的一次制止,又或者僅僅只是觀看電影時的一句“保持安靜”。文明也是件很大的事情,它是一個民族的驕傲,是一個民族價值觀的體現,是一個民族經過很長時間沉淀下來的精神追求和人文精神。
如果說,一個民族是一把正燃著火的火炬,那么文明就是那熊熊的烈火,一個民族如果失去給他們指引方向的火光,就只是一個冰冷的柴把。因此,答應我,在這個新時代,做一個讓人尊重的文明好公民,好嗎?
思考作文 篇3
孫臏,是戰國時候著名的軍事家。今天我讀到了一個有關他的小故事:孫臏小時候拜鬼谷子為師,和其他徒弟學了一年后,鬼谷子想要舉行一次考試,看一看自己門下徒弟的知識長進了多少。他把所有的.徒弟都召集了起來,對他們說:“今天,我要你們進行一次比賽,誰先能砍回百擔榆柴,就算誰勝利。”
學生們聽到后,紛紛拿起繩子和砍刀進山去了。到了山上,大家都一個勁地砍啊砍啊,累得滿頭是汗,但是直到天黑也才砍了五六十擔。孫臏和大家一起進山后,卻沒有急于砍柴,而是掏出了書,找了個偏僻安靜的地方,認真地讀了起來。等到太陽西斜時,他才去砍了兩捆榆柴,又砍了一根柏木當扁擔,很悠閑地挑下山去。鬼谷子看到眾多弟子拼命地往家里挑回一擔又一擔的木柴,不禁連連搖頭嘆息。正在他感到失望之極時,孫臏挑著一擔柴禾過來了,鬼谷子頓時大喜,連忙宣布孫臏獲勝。鬼谷子的話音剛落,學生們便驚呆了,一名學生毫不服氣地說:“憑什么他勝了?我們雖然沒有打足一百擔榆柴,但是總比孫臏多得多啊!”鬼谷子聽后不加反駁。只是捋著胡須,微笑著看著他的學生。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為孫臏的機智叫好。孫臏在接到任務時,不是急急忙忙的去做,而是先認真思考,師傅讓一天砍一百擔柴,這是無論如何也完不成的事。所以孫臏認真琢磨師傅所說的每一個字,終于找到了巧勝的辦法:百(柏)擔榆柴,用柏樹挑著一擔榆柴!從故事中我又一次明白了“三思而后行”的道理,生活中有很多的事都是這樣,我們要先認真思考,先領會辦事的意圖,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很好的解決,取得最后的成功!又不至于浪費時間和精力。
思考作文 篇4
在生活中有許多樂趣,但“思考”帶給我的樂趣尤為難忘。
記得有一天,當時是周日,我正在桌前寫作文,爸爸忽然笑嘻嘻地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張紙,詭異地對我說:“你不是老說你喜歡思考問題嗎,你瞧,我給你除了一道沒有數字的方程題,你來做做看!”我一聽爸爸要考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從爸爸手中把紙搶過來,拿起筆就開始算。
我發揮我的記憶力優勢,把公式從腦子里調出來,不到3分鐘就把那道題算完了,嚴肅地對爸爸說:“我還以為您能給我出什么有意思的題呢!”爸爸卻笑著說:“這道題只是讓你熱熱身,真正考你水平的在后頭呢!”我一聽更來了勁了,等爸爸把那道題寫完后,立碼開做,這道題是:a(b+x)=b(a+x),a、b不相等,求x。我一看,覺得也是簡單無比,可是我推到ax=bx時,我納悶了,既然a不等于b,那么為什么ax=bx呢?
我對爸爸說:“您這道題是不是出錯了?”爸爸一聽仰天大笑道:“哈哈哈,我就猜到你會這么問!我告訴你,一點都沒錯,這就是我要考你的地方!做出來有獎勵哦”我又一次思考起來。我感覺腦子里就象有一只小氣球在跳,我幾次想要抓它,卻總也抓不住!于是我換了個角度去想,如果ax=bx,a不等于b,那么x到底等于什么呢?猛然間我發現,如果一個數乘以另一個數還等于它,那就說明要么前一個數是0,要么后一個數是1,a不等于b,后一個數是1不可能。“對呀!0!爸爸,x=0,對不?”我怎么這么笨呢,到現在才想到!我懊惱地拍著自己的頭。爸爸微笑著說道:“其實我出這道題并不是為了僅僅讓你求出答案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想讓你鍛煉思維的能力,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奇妙的樂趣,目的達到了,你也不用自責!”聽了爸爸的話,我又回想了一下思考時的自己,也笑了,對爸爸說:“我懂您的意思了,我現在真的是從思考中獲得了樂趣!”爸爸又說:“其實這就象那么剛剛學的老舍先生的《養花》里說的一樣,樂趣的獲得并不僅僅在于收獲,反而更在于過程!或許思考時你并不覺得快樂,但是你真正從中獲得的樂趣卻很多,回味無窮!”聽了爸爸的話,我會心地笑了。我想,思考還真挺有樂趣的,它使人充實,冷靜,積極向上。
思考作文 篇5
我的中學生活一直是二點一線。每天早上6點30分背上書包上學,跨進校門雖絕對不會遲到,但也不會寬裕多少,然后就是上課,下課……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一年四季除了假期,沒有一天不是如此。
“上課要專心聽講。”這是父母叮囑最多的一句話。“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老師追加的一句話。于是我們一個個都成了認真聽講的好學生。筆記本上記滿了例題,課本的字里行間寫滿了老師的講解,要知道,記錄文字的多少可是家長老師檢查我們是否認真聽課的重要依據!
我感到這樣上課太沒勁。有一次在作文中發了幾句牢騷:“學生就像老師操縱下的.木偶,‘張三郎回答這個問題。’張三郎就站起來回答問題,不知生動活潑到哪里去了。”沒想到大受語文老師的贊揚。我隱隱感到,老師也在揭望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想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但這又談何容易。
我們也曾在自習課上偷偷溜出去玩過。“人都上哪去了?”老師幾次輕輕的責間,使我們再不敢輕舉妄動。于是除了上課,就是做老師布置的必做的作業,空下來就想想思考題,有時也會思考要等老師點撥后才會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的附加題。
我感到這樣的生活太枯燥、乏味,常想:如果沒有考試那該有多好。然而,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夢想?
文藝活動?有,每學年半天。
運動會?也有,每學年一天。
這些活動的主角當然是有特殊才能的同學,然而對我們來說也是難得的機會。因為只有這一天半,我們才會徹底拋掉作業的重負,忘了分數的煩惱,在操場上跑啊跳,在會場上唱啊笑!
看看現在中學課程表上豐富多彩的課程安排,總覺得那段人生中本該屬于我們的東西失去得太多太多,然而一想到就因為有了那幾年的中學生活打下的基礎,才在十年后順利通過高考進人夢寐以求的大學學習,卻又感慨良多。
我真希望,我們的學校不應是用分數與升學率編成的束縛學生天性的鳥籠,而應是大自然中的一片樹林,讓小鳥在這里自由飛翔。
我也真希望,我們的學生不應是老師操縱下的木偶,而應是老師手中的風箏,憑借老師手中的長線,把自己送上白云藍天……
思考作文 篇6
20xx年,災難女神似乎戀上了中國這片蒼茫大地,先是重大雪災來襲,再是“5.12”大地震。一次又一次的天災帶給中華人民一次又一次心靈的考驗,帶來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思考。
在“5.12”汶川大地震過后的第10天,四川都江堰光亞中學一名名叫范美忠的老師在博客上發表的一篇災后隨筆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文章敘述了范美忠老師所就職的光亞中學位于“汶川”地震的中心震區,當地震突然來襲,正在上課的范美忠老師不顧他人選擇了拋棄他的學生率先逃跑……雖然在這次大地震中,光亞中學二百多名教職員工并無一傷亡,但范美忠老師的行為卻受到了無數網民的抨擊。
在網絡上,范美忠老師在面臨災難時舍棄學生,獨自逃跑的行為被戲稱為“范跑跑”行為。范美忠老師亦被稱為“世界上最無恥之人”。絕大部分網民認為”范跑跑”行為已超越過了道德的最低底線。身為一名教師,范美忠既沒有具備身為一名教師所應具備的“師德”,更沒有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義務,他的行為嚴重褻瀆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神圣的職業。
或許,范美忠老師的行為在世人眼中是無法容忍的過失,但是又有誰能百分之一百的保證自己身處其位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時,能毅然決然地選擇去保護學生?畢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潭千秋老師那樣偉大的情懷。潭千秋老師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時他表現出的異于常人的舉動,他選擇了張開雙臂,以生命為代價保護了四個幼小的生命,所以他是偉大的。但有哪條法律明確規定了所有的教師在面臨災難時一定要以舍棄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來保護學生,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范美忠雖然是一名人民教師,但他也是一個平常的人,在面臨災難時,他也會膽怯,他也會恐懼,試問,在地震突然萊西的那一刻,有哪個人不想躲過這場災難,又有誰不想活著看見明天的太陽?在面對地震時,范美忠老師做出的只是一個人最本能的反應—在絕望恐懼中極力爭取生還的.機會,然而,正是他這種對生的追求的行為,卻引來了無數人的譴責,無數人的抨擊。盡管他的做法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但對一個在災難生還中的人進行如此猛烈的輿論抨擊,就是一種正義的行為嗎?
身為一名教師,范美忠老師的行為也許真的有欠妥當,但對一個經歷了8.0級大地震的人而言,他有權獲得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懷,而不是網絡上,現實社會里無數人的無理漫罵,漫天的指責。如果你并未經歷過汶川地震,那么你又有什么權力來評論范美忠老師的行為呢?無數網絡人士抨擊范美忠老師的行為早已越過了道德的最基本的底線,那么,到底什么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呢?是對是對異端的包容,是對異端的寬恕。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包容之心都沒有,便肆意地指責他人,那么我們與那些在別人傷后上灑鹽的人又有什么區別呢?
天災雖然無情,但災后帶給我們功能多的是人性的思考。盡管在地震中舍棄學生,獨自太跑的老師有很多,但又有幾個將這一行為公諸于世以引起世人對如此的思考呢?從這一點上而言,范美忠老師是勇敢的。他明知道這種行為并不為這個社會所容納,但他依然敢于將其置于“陽光”底下,接受世人的指責和抨擊。當鋪天蓋地的輿論抨擊風波席卷而來,范美忠老師選擇的是坦然面對一切,甚至他勇敢的站在人前接受輿論抨擊,這足以見其勇敢。在地震來臨時,他承受的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心理壓力;在地震過后,我們無權對一個經歷了8.0級大地震的人進行任何的抨擊與指責。
在當今中國社會大肆宣傳人裙、的社會環境下,范美忠老師有權獲得其最基本的生存權與發展權。而我們只能說,在災難面前,人類是那么的脆弱。我們能做的是理解與包容。
思考作文 篇7
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最好像在我們沒有錯過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他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作用的。
我每天做的夢都不一樣,每天都會換一個新的模式,換一個新的題材,一個新的故事,風景。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為什么我的夢中,那我先700過來,尤其是我醒來之后我還能記得差不多,但是當我再過一段時間去仔細回想的話,我完全不能把這樣的夢串聯起來了。
也許在很久以前的時候我一直都感覺我的夢是和別人不一樣的.,這好像他們曾經討論過夢中到底有沒有顏色,我想我無不管怎么回憶,我都感覺不出來,因為我沒有這樣的概念呢。我似乎也根本就無從考究。
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里面寫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和我無關,而是寫我看到的眾生百態,我看到的生活中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些關于人生的感悟和對于生活的思考,也許才是真正上升到一個高度的東西。
可是實際上我比較反感思考這個問題。
也許積極正面的思考確實能給人帶來不少的幫助,比如說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是絕對沒有錯的。可是在不行思考的時候我們還是沉迷于思考,就比如說多久之前的網陷入了一種消極的,被動的思考之中,我就感覺這是一種痛苦和折磨。
所以不管怎樣,什么事情可能都是和控制的這個人有關。
思考作文 篇8
人們總是把“生命”一詞擴展成“歷史長河”,詞典上把“生命”的意義解釋為“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而我卻把“生命”二字理解得很簡單,認為不過是“呼吸與意識共同存在的過程”,這兩件要素決定著生命的降臨與終結。
我常把生命按天來計算,如果人一生能活一百歲的話,一年365天乘以100年那就是36500天,這么一算,心里一定會大為驚駭。難怪朋友和我談起有關“生命”的話題,感慨有一種“無形的緊迫感”。是啊,在生命這個問題上誰也無法掌控,誰能保證自己能享受100年的光陰?誰又能抗拒意外會在傾刻之間毀滅一個生命?在大自然當中,個體的力量顯得如此渺小和軟弱。數著日子一天天走過人生過半的路程,才猛然感覺到生命的短暫,已有18250天飛逝而過,從咕咕墜地到知天命之年,歷經了無數喜怒哀樂,品味了多少苦辣酸甜,感受了道道艱辛磨難,哭過,但更多的是笑著,品其滋味,尤如五味陳雜,百感交集。
一位好友和我聊天時,幾乎每次都會提到自己很郁悶,經常坐在那發呆,我十分不解問他緣于何故,其實他自己也說不上是什么原因,這大概就是人們所形容的“自尋煩惱”吧。我給他講過人生這樣短暫,這什么不把這短暫的生命過程演繹得浪漫和快樂些呢?愁眉苦臉著過是過,自信微笑著過也是過,那何不用燦爛的微笑和堅韌的信念來迎接每一天太陽的升起?朋友點頭稱是,也許這些道理誰都明白,但在具體問題上,總是陷進狹隘思維的沼澤中不能自拔,如同作繭自縛一般掙扎著,讓人看著可憐和痛惜。有的人總是感覺生活對他過于刻薄,在他的印象中除了痛苦就是磨難,因此怨天憂人,詛咒忌妒,自私狹隘,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樣的人怎么會擁有幸福的生活?怎么會擁有真誠的友誼?為何總是看不到主流社會的優勢,不能多念念他人的好處,多回味一下曾經的美好時光帶給你的快樂,用純清的、辯證的心態來看待一切呢!
也許,經過歲月的'打磨和揉躪之后,人們的確少了些許快樂,多了些許悵惘,可能這就叫作“成熟”吧,其實我并不期望這種“成熟”,反而對嬰兒所感知的快樂與幸福十分想往,嬰兒最大的快樂就是吃到母親的乳汁,最大的幸福就是依偎在母親的懷里,單純而又簡約到了極致,達到了任何事物也無法比擬的美好境界。而當下,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單純與簡約了,因為人們有了太多的奢望與苛求,有了太多的利欲與誘惑,如果把兒時的純潔形容為一塊通透無暇的寶玉,那就只能把利欲形容成一塊散發著臭氣的腐泥了。
生命的輝煌不一定只局限于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富足,只要是為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奮斗,那每一天都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人們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沒有什么公平與合理之說,所謂成功與失敗也只是相對而言。我從不羨慕那些有權有勢的“公仆”們,因為他們背后的骯臟交易沾滿了銅臭,我也不羨慕擁有百萬資產的富翁們,因為他們除了貪圖浮華就不可能有寬廣的胸襟,我更不羨慕那些依靠男人奉養象金絲雀般的女人,因為她們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而已。人可以不富有,但不能缺失志氣,人可以不尊貴,但不能缺失尊嚴,人可以沒有親友,但不能缺失真誠,我想,一旦明白了人必須要有志氣、尊嚴和真誠,你就具備了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基本功。
我總是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每天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永遠懷著一顆快樂單純的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享受著過程中的快樂與成功。每當夜半人靜時,我都要悄悄的問自己:今天的你有收獲嗎?你揮霍時間了嗎?直到我得到滿意的答復,才安然入睡。精力充沛的我有一個密訣,那就是珍視生命,美飾生命,尊重生命。記得有位哲人把“生命”詮釋得非常之美--生如夏花般絢爛,去如秋葉般靜美,如果這段高度概括生命意義的哲理,還不足以激勵人們為生命的真正價值而努力的話,那么人活著除了呼吸和意識之外,就剩下一張空皮囊了,呼吸與意識僅僅是為了活著而已,一息雖尚存,靈魂卻去矣,難道不是嗎?
思考作文 篇9
多彩的人生給了我們無限的思考,每一個思考都是人生的一次整理和升華,也是對靈魂的一次洗禮。正是因為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漸漸地學會了用心思考,用心感悟。思考是一種生命魅力的彰顯,思考之美在于它始終是鮮活的,在于它堅持以厚積為基石。馬克思有言:“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嶇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勞苦的人們,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思考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階梯。不會思考的人,是永遠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和美好的。
真理千差萬別,但獲取真理的方法卻始終如一,那就是勤奮的思考和不懈的實踐。真理就是由老生常談構成的,曾經被我們漫不經心和輕視的那些道理,那些最樸實、最古老的規則,其實具有最永久的價值。當我們通過思考發現真知灼見的時候,心靈深處的'顫動便會牽引出人生的感悟,有時人在瞬間的思想升華便能改變一生的生活態度和命運走向。
要在紛亂復雜的社會里學會思考,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懂得冷靜,在縹緲空曠的宇宙中尋找定位,并不容易!但是有益的思考可以讓我們在取舍中采取正確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在茅塞頓開中升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思考教會我們用愛和心去感受這個世界,教會我們用理性去探索人生的遙遠路途。
對于人生價值的深刻理解,對自我的人生目標的了解程度,對于人生戰略的總體把握,對內心矛盾和沖突的克服技巧,是人與人的真正差別所在。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人生價值的差別,就蘊藏在點滴思想的細微差距中。
人生成功的關鍵在于審時度勢,而成熟的思考正是審時度勢,看清生命價值的基本條件。在人一生的旅途中,思考是黑暗里的光明,思考是絕境中的村落,思考是迷途中的司南,思考是汪洋中的燈塔。學會思考,往往會另辟蹊徑,在絕處逢生,開拓一片蔚藍的天空。在思考之中,或許我們會漸漸明白屬于自己的歸宿,不會在人生路上漫無目的地徘徊,在思索之中,或許我們能慢慢地領會人生最高的智慧。
【思考作文】相關文章:
思考作文08-13
(精選)思考作文11-02
思考作文(經典)10-17
思考的作文12-22
[精選]思考的作文01-18
思考作文【精選】02-15
[經典]思考作文02-17
思考作文(經典)03-12
思考作文[精選]03-26
(經典)思考作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