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吳良鏞院士爺爺的一封信范文
尊敬的、親愛的吳良鏞院士:
見信好。首先向您致以最誠摯的歉意,當您9月1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作《志存高遠,身體力行》的報告時,我也是臺下眾多睡倒的研究生中的一員。確實,在新聞爆出后,我們這6000余名北京新入學的研究生遭到許多人的炮轟,在感到巨大的心理壓力的同時,也必須借助網絡發聲。
首先“睡”決不代表對您有意見或不尊重。
年過九旬的您依舊堅持站著完成了35分鐘的演講,著實不易。相比之下,新一輩起來的所謂專家學者們,身穿變色衣,他們深諳市場規律,玩轉在體制、學術抄襲和個人升值之間,他們知道如何靠“姿態”掙錢。別提站著演講了,就算是跪著演講,說的內容連他們自己都不信。我們這批新入學的研究生,最小的也有23歲了,對我們來說,這些專家的“樹新風”演講,早已成了一種無趣又低劣的表演。我們知道自己要遵守的價值觀是什么,知道一個公民的底線和立場應該是什么,無需他們再用各式各樣的教化來給填充我們的`大腦。如果是他們做演講,即便輔導員以學分威脅要求我到場,我根本來都不來。您的品質,確實是新一代學者缺失的,這是只有老一輩院士才有的風范。
但我們還是在臺下睡著了。這不是因為內心對您不尊重,更貼切的說,“睡過去”意味著我們早已對這種大規模的報告失去了興趣,早已不報有什么心理預期。
我們已經不是剛剛走出高校、帶著對大學無限憧憬的大一小孩了,經過大學四年的浸染,一路走到研究生階段,我們已經深刻理解了中國的“大學”是個什么東西,對此類樹新風的教育報告早已失去了太多的期待。我們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樹新風教育,走到研究生階段,面臨巨大的就業和年齡壓力,我們已經對“務虛”失去興趣,需要的是“務實”。與集中精力去聽什么“凈化校園、樹新風”的空泛講話相比,能在專業領域有所精進,或許才是更大的道德。
我覺得,以您的專業水準,給我們講講中國美術史,或者西方建筑師,配些圖片,我們想誰也睡不著。
把這件事上升到道德高度,針對我們的個人道德大加批判,實屬過于敏感,如果互換角色,意識到中國的大學教育多么行政化、多么衙門和官僚化,意識到大學四年中,我們已經吞食了多少志存高遠的正能量,人們可能就對我們的“昏睡”能有更多的理解——我們已成年很久,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需要這類空泛的、姿態大于內容的信息,就是這樣。評判一個人的道德,不在于平庸年代下,他在一場枯燥的、言辭模糊的演講上是否睡著,而在于關鍵時刻,他是否堅守底線,做出符合自己內心價值的選擇,就是這樣。
敬禮
愿您身體康健
【給吳良鏞院士爺爺的一封信】相關文章:
給金涌院士爺爺的一封信10-26
寫給袁隆平院士的一封信02-16
哲理故事:剛正不阿的吳良11-16
我的家鄉作文600字 鏞州07-13
致潘家錚院士的一封信10-08
給爺爺的一封信06-07
給爺爺一封信03-16
給爺爺的一封信03-22
給爺爺的一封信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