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內容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內容到底說了什么?許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簡介,歡迎閱讀。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
我相信我自己。
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
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
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
我相信美國的商業方式。
我相信生產者、創造者、制造者、銷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們。
我相信真理就是價值。
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關鍵并不是賺錢,而是創造價值。
我相信陽光、空氣、菠菜、蘋果醬、酸-乳-、嬰兒、羽綢和雪紡綢。請始終記住,人類語言里最偉大的詞匯就是“自信”。
我相信自己每銷售一件產品,就交上了一個新朋友。
我相信當自己與一個人分別時,一定要做到當我們再見面時,他看到我很高興,我見到他也愉快。
我相信工作的雙手、思考的大腦和愛的心靈。
阿門,阿門!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州的布魯明頓,父親既是農場主又是鄉村醫生。哈伯德年輕時曾供職于巴夫洛公司,是一個很成功的肥皂銷售商,但他卻不滿足于此。于是在1892年,他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進入了哈佛大學。然后,他輟學開始徒步旅行英國。不久他在倫敦遇到了威廉· 莫瑞斯,并且喜歡上了莫瑞斯的藝術與手工業出版社,即凱姆斯科特出版社。
回到美國后,他試圖找到一家出版商來出版自己那套名為《短暫的旅行》的自傳體叢書。當一切努力化為泡影后,他決定自己來出版這套書,于是羅依科羅斯特出版社誕生了。哈伯德不久就被證明是一個既高產又暢銷的作家,名譽與金錢相繼而來。
隨著出版社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紛紛慕名來到羅拉來訪問這位非凡的人物。最初觀光客都在他住處的四周住宿,但人越來越多,已有的住宿設施無法容納了,為此,還特地蓋了一座旅館。在旅館裝修時,哈伯德讓當地的手工藝人做了一種簡單的直線型家具,沒想到游客們非常喜歡這種家具,于是,一個家具制造產業由此誕生了。
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到1910年就擁有了500多名員工,同時出版《菲士利人》和《兄弟》兩份月刊,其影響力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出版后也達到頂峰。
一切都隨著阿爾伯特和他的妻子愛麗斯在海上的不幸遇難而結束。公司的重擔落在了兒子伯特身上。盡管伯特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依然抵擋不了公司的衰落。
今天,羅依科羅斯特人生產的東西正在被人們瘋狂地收藏;羅依科羅斯特公司的裝訂術、冶煉術和家具制造工藝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獨特的制造工藝為人們所喜愛。阿爾伯特·哈伯德這個名字也因《致加西亞的信》一書而聲名遠揚。
也許這是一本不合時宜的書。
當整個世界都在談論著“變化”、“創新”等時髦的概念時,重提“忠誠”、“敬業”、“服從”、“信用”之類的話題未免顯得過于陳舊。
然而,我們卻又無法回避。員工的忠誠和敬業精神缺失,職業道德風險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企業的老板和公司的管理者們。我們所面臨的變化也帶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包括那些經濟起飛所依賴的基本的商業精神——信用、勤奮和敬業。
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年輕人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老板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自省,卻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種種職業病如同瘟疫一樣在企業、政府機關、學校蔓延,無論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無法徹底消除。
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我們是否真的能順利前行?
在現實世界里,到處看到的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我曾遇見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但在公司里卻長期得不到提升。他缺乏獨立創業的勇氣,也不愿意自我反省,養成了一種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評的惡習。他根本無法獨立自發地做任何事,只有在一種被迫和監督的情況下才能工作。在他看來,敬業是老板剝削員工的手段,忠誠是管理者愚弄下屬的工具。他在精神上與公司格格不入,使他無法真正從那里受益。
我對他的勸告是,有所施才有所獲。如果決定繼續工作,就應該衷心地給予公司老板以同情和忠誠,并引以為豪。如果你無法不中傷、非難和輕視你的老板和公司,就放棄這個職位,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心靈。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機構的一部分,就不要誹謗它,不要傷害它——輕視自己所就職的機構就等于輕視你自己。
到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管理者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有關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有關送信人羅文,有關《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在全世界已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征。
一些評論家認為,《致加西亞的信》是一本站在管理者角度寫出的書,有失偏頗,甚至對員工是不公正的。而在我看來,忠誠和敬業并不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是整個社會。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會被老板所看重,永遠不會失業。而那些懶惰的、終日抱怨和四處誹謗的人,即使獨立創業,為自己的公司而工作,也無法改變這些惡習而獲得成功。
這一淺顯的故事和簡單的概念超越了許多大學里所教導的那些理論。它的影響不僅局限于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有賴于此。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久過程。”
經歷了100多年的歷史考驗,《致加西亞的信》依然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曾經被無數次印刷、復印,發給士兵、公務員、公司職員和所有人。
今天,我要再一次把這本書推薦給每個人。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內容
當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主人公羅文臨危受命,他沒有任何推諉,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故事中強調了羅文忠誠、敬業、主動、勇敢等品質。這本書以其簡單而深刻的故事傳達了一個重要的理念,即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不確定性,都要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務。它倡導的是一種積極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神。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
讀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我的內心深受觸動。這本書雖然篇幅不長,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無盡的力量。
故事中的羅文,在接到給加西亞送信的任務后,沒有絲毫猶豫和抱怨,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執行力,孤身一人穿越重重險阻,最終成功地將信送到了加西亞手中。他的這種忠誠、勇敢和擔當的精神,讓我為之震撼。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會抱怨工作的困難、環境的不如意,卻很少有人能像羅文一樣,毫不猶豫地去執行任務,不畏艱難險阻。羅文讓我明白,真正的成功往往源于對責任的堅守和對目標的執著追求。無論面對怎樣的挑戰,只要我們心懷信念,全力以赴,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同時,這本書也讓我深刻認識到信任的重要性。美國總統對羅文的信任,給予了他無限的動力和勇氣。而羅文也用實際行動回報了這份信任,圓滿完成了任務。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應該學會信任他人,同時努力成為一個值得他人信任的人,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共同成就更大的事業。
此外,羅文的故事還提醒我們要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他沒有等待別人告訴他該怎么做,而是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這種積極主動的精神是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所必需的,只有積極行動起來,我們才能把握機遇,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書,它激勵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堅定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成為那個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它讓我懂得了忠誠、責任、信任和積極主動的重要意義,我相信這些寶貴的品質將伴隨我一生,助力我走向成功。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內容】相關文章: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03-22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03-24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精選13篇)07-30
致母校的一封信10-26
致同學一封信03-15
致顧客的一封信03-15
致恐龍的一封信03-16
致青銅的一封信03-16
致朋友的一封信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