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有關霧霾的說明文,歡迎大家參閱!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一
近期,天氣總是霧蒙蒙的,我想出門玩耍的愿望總是被這鬼天氣給攪和了。通過閱讀報紙,我明白了這種天氣就是霧霾,它是因為空氣遭受比較嚴重的污染才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的。看來,我們身邊的空氣質量真令人堪憂哇。
我從報紙上得知,近期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中,有人戲言:“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十里“霾”伏讓廣大市民心生恐慌,媽媽總是對我說空氣污染太嚴重了,不能出門。許多行人出行時都戴上口罩,以此來應對惡劣的空氣質量,卻總讓人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前兩天降過一場雪,大家對這次降雪充滿期待,以為雪后霧霾就會消散。然而雪后霧霾依在,不少地方的'空氣質量更差了。報紙頻頻報道這種惡劣天氣產生的原因帶來的影響,讓我也對霧霾的關注度日益提高。
針對持續的霧霾天氣,各地出臺不少措施來改善空氣質量,如限制車輛出行,淘汰老舊車輛,以氣代油等等。可是,我想,這還不是根本,政府部門應該從根本上著手解決相關問題。
凈化空氣,改善環境,刻不容緩!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還世界一片潔凈!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二
又是一個霧霾天氣,能見度不足以百米。無論是車輛還是行人都在摸索前行,沒有了嬉笑,也無了鳥鳴,在這樣的環境里,有的只是刺鼻的氣味和滿目的昏暗。
霧,原本似輕煙,如薄紗,似紗巾籠罩著大地。古往今來,它曾讓多少文人墨客為之陶醉,為之傾倒。而今與這美麗的霧貌似有著一絲關系的霧霾,又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
霧霾,看似與霧有“血緣關系”,但它卻和霧截然不同。霧,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有時霧出預報晴,有時霧出預報雨,似乎混亂不堪,但是只要掌握了輻射霧、平流霧的特征,多方觀察,仔細分析,就能準確地抓住霧與天晴、落雨的'規律,以便預測天氣。這對于農業、交通、航天、航海都有用處。而霧霾就不一樣了,它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所組成的小灰粒。
要說霧霾的害處——首先,長時間出現霧霾天氣,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哮喘、支氣管炎……等眾多疾病,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嚴重。其次,在霧霾天氣里,很容易發生車禍。空氣中游浮的小灰粒讓人們難以看清,在騎車或開車時,看不清對方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霧霾天氣的出現也很容易讓兩車“親密接觸”。再次,有霧霾的時候,整個天空灰蒙蒙的,讓人們心情很不好……
造成疾病和車禍的罪魁禍首,我們就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不能。所以,是時候該阻止霧霾天氣的降臨了!
少開車,多走路;少砍伐,多植樹……保護環境,就是治理霧霾的根本!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節約、盡可能地環保。讓我們齊心協力,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愿我們的地球村永遠純凈!永遠天藍水清!
如果再不制止霧霾天氣,那么,總有一天,我們生活在它身上的這顆星球,一定會變成一顆周圍滿是灰塵的廢棄星球。而人類,也將會都不存在。最后,我請大家記住: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三
最近一段時間,北方的天氣總是霧蒙蒙的,早晨起來,周圍原本美麗的景物變得十分模糊,新聞上也頻頻報道霧霾天氣的不斷出現而帶來的嚴重后果,霧霾天氣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北方的空氣質量,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特別是北京,霧霾天氣幾乎天天都有。被我們稱為首都的北京都變成霧都了!
近年來,霧霾天氣不但嚴重的影響了空氣的質量,更是容易引發哮喘等疾病的主要來源。霧霾天氣的空氣中,包含了一些塵土形的微小顆粒,這些微小的顆粒是我們用肉眼無法看見的。這些微小的顆粒足以使人們得上肺病。它們,可稱得上是無形殺手。那么,霧霾天氣究竟是由什么而引起的'呢?其實,霧霾天氣就是由汽車尾、炒菜的油煙、還有吸煙吐出的煙、煙花的煙形成的,從而引發霧霾天氣的出現。
不要說霧霾天氣是殺手,更不要說霧霾天氣很可怕,其實,真正的兇手還是我們人類,是人類不懂得保護環境,是人類要破壞自己的家園,所以才引起霧霾天氣,這些都是人類自食其果。
當然啦,現在的局勢還是無法挽回,我們還是可以阻止霧霾天氣的。我們可以把汽車改成騎自行車;可以不吃炒菜,吃燉菜;可以戒煙或可以把吸完煙的煙頭仍到垃圾桶里;可以少放煙花爆竹;還可以多種植花草樹木,來凈化環境。只有我們選擇低碳生活,才能阻止霧霾天氣的發生。有時候,我真希望,汽車里噴出來的不是難聞的尾氣,而是淡淡的芳香,煙囪里吐出來的不是濃濃的黑煙,而是晶瑩的露珠,。我真希望,我們的家園能變得樹更綠、花更紅、小鳥的歌聲更動聽、更悠揚。
我相信,只有大家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我們的夢想一定會成為現實,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保護環境,保衛我們的家園,讓霧霾天氣不再危害人間,使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四
我們身邊的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就拿最近各地的霧霾天氣來說。
1月28日起,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全國灰霾面積超100萬平方公里。中央氣象臺在大霧預警之外,也同時發布了霾藍色預警信號
在于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
霧霾天氣圖形符號一般相對濕度小于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濕度大于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較厚,可達1-3公里左右。霾與霧、云不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于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霧霾形成有三個要素:一是生成顆粒性揚塵的物理基源。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平高原地區,其土壤質地最易生成顆粒性揚塵微粒。二是運動差造成揚塵。例如,道路中間花圃和街道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潑水后若有泥漿流到路上,一小時干涸后,被車輪一旋就會造成大量揚塵,即使這些顆粒性物質落回地面,也會因汽車不斷駛過,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三是揚塵基源和運動差過程集聚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顆粒最終與水分子結核集聚成霾。目前來看,在我國黃土平高原地區350多座城市中,霧霾構造三要素存量相當豐裕。
朋友們,地球都破壞成這樣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繼續破環下去呢?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吧 .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五
冬日的早晨,天空霧蒙蒙的,一片灰白色,毫無生機。路邊早已枯黃的小草更加無精打采的蜷縮著身體.耷拉著曾經高傲的頭。身后的河堤上,前幾天還綠意盎然煥發著勃勃生機的常青樹也有氣無力的勉強支撐著自己的身軀。向前望去,只見騰云駕霧般的行人和爭相排放廢氣的滾滾車流。
PM2.5.霧霾!我的腦海里猛然迸出這兩個詞;我想盡量不想這兩個令人厭惡的妖魔,抬頭仰望,想放松一下心情,可除了光禿禿的樹枝外,我只看見了朦朧。
人類啊,有幾個不知道環境對人的重要?而大地之上,工業廢水在流淌.煙囪在排放著毒氣.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化學品的有害殘留物在土壤中積淀;金碧輝煌的餐廳.飯店里未經筷箸的美味佳肴進入了泔水桶。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養育70億人口已經很不易了,難道還要火上澆油.雪上加霜.恣意蹂躪她?不能!人們不是不知道,可就是只為自己眼前利益而不在意!再看看眼前的霧霾,多么像地球媽媽被痛苦的淚水模糊的雙眼。
如果人類繼續污染環境,忽視保護大自然,那么最后我們會把自己逼得走投無路,收獲苦果的終究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所有的.人都要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從我做起!只有這樣才能有美好的未來,留住綠色的植被.留住清澈的河流.留住潔凈的空氣.留住芳香芳香的土壤就是留住我們的希望!那些為PM2.5.為霧霾肆虐,為整個環境變壞而“奉獻”的成年人喲,該是你們想一想為自己的后代留下些什么的時候了!
有關霧霾的說明文六
國破山河在,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詩,是愛國詩人杜甫感嘆長安淪陷時所作。而今興衰榮辱已成記憶,我們已經走上了新的道路。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又有了新的感嘆:國在山河破。而下一句呢?花和鳥都很少有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然是人為的破壞,理由不勝枚舉。諸如經濟、社會、生活發展所需。
但我認為這情有可原。解放初,6億人口,5億多農民,此外還有7500萬左右的手工業者。xx黨落跑時斂走了無數文物、錢財和技術人員,改革開放前的動蕩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各種問題接踵而來:怎么才能從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發展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上世紀的慘劇會重演嗎?如何面對內部的混亂貧窮和外部的交流壓迫?對策當然是開發——開發土地、河流、人力、資源。這是和環境做的一個交易,自殺式的經濟發展能為這個衰弱的國家帶來最直觀的動力。
聽聽現在人們的閑聊吧,環境已經成了現在熱門的一個話題。
現在,我們至少已經滿足生活基本需求。可是生活條件呢?水、空氣、土壤和食品,一次次問題的曝光震顫著人們逐漸麻痹的神經。來看看我的家鄉,當然比不上江南,可它也是一片海拔3米的近海平原——華北平原。雖然是鹽堿灘,但憑著海貿也算富足。在自然基礎也不怎么好的'情況下,各種塵霾伴隨著污濁又溶進了它的血管中。春天時常有沙塵暴,夏季不比南方的伏旱好多少,但秋季,華北最舒適的季節,天氣干燥涼爽,晴朗伴著微風。可是今年,有時陽光幾乎無法透過濃厚的霧霾安撫這片土地,讓人們幾乎不敢開窗,連一個短暫無比的金秋都享受不了。城市中的每一個小平面都很好地證明了純正的華北血統——積著一層厚實的灰塵。有人笑曰“霧以吸為貴”,而我們是這里“最廉價的凈化器”。人們不愿多出門,出入戴口罩,好像只在科幻電影出現的鏡頭已經漸漸普遍起來。
再看看孩子,我們向來是再苦也不苦孩子的民族,現在,孩子是家庭香火的傳承人,更是疼愛有加。可什么物質能比得上健康呢?很奇怪,我們為孩子傾盡所有,卻連一個基本的壞境也不肯給他們。要等資源環境徹底衰竭,我們才想起來要給子孫留點什么嗎?失去的東西才顯得珍貴,很對。但為什么不好好珍惜現在呢?母親總是讓我注意休息眼睛,多望遠,可我站在落地窗前除了玻璃鋼筋混凝土之外什么都看不到。瘦巴巴地擠在人們圈出來的一小塊一小塊的綠化帶里的幾株用支架保護的矮樹和灌木就是我們能看到的綠色。每當我看到一片草地或幾棵纖細的小樹時,我都使勁地看,企圖對我疲敝的視覺起點微不足道的作用。
也許這是我自私的要求,但是,請那些有能力改變的人們付出些行動。而我們,也應該好好自我反省了:是索取得太多,還是付出得太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