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
生活中的數學,真是數不勝數呀,比如說“打折”在生活中就很常用到!
雙休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到商場里買新衣服,“哇!商場里的衣服讓我看的真是眼花繚亂呀!”轉著轉著轉到了媽媽朋友的店里。兩人一見面就激動得不能行,向磁鐵一樣根本分不開,不知過了多久,阿姨說:“你要買衣服啊,來我這兒買吧給你打個七折!”媽媽一聽,更是高興了。急忙東瞅瞅,西看看!“就這件吧,多少錢?”“原價320元,給你打個七折,恩?我的計算器呢?”說著,便找起了計算器。在一旁無聊著的我,便想和計算器來個競賽。
經過五年級的學習,我已經對折扣了如指掌了,更何況這種小問題。打七折就是占原價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十分之七,打原價的'百分之七十,原價是單位“1”單位“1”已知用乘法。那么就是三百二十乘百分之七十。最后答案就是224元。當我算完時阿姨才找到了計算機!竟然便宜了96元!這衣服便宜的真多!我開心地笑了笑。
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2
學習了小數除法后,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題:做一套西服需用35分米布,現有布168分米,可以做多少套西服?我心想,這太簡單了,便飛快地寫出答案:168÷35=4.8≈5(套)。
可作業發下來后,我發現這道題竟然錯了。我感到莫名其妙,難道是老師判錯了?直到上課老師講這道題時,我才找到原因。老師說:“單純地從算式得數得數算式看,這道題等于5沒有錯,但你們想到沒有,做完4套服裝后,剩下28分米不能再做一套服裝,所以這道題不管余幾,都只能做4套服裝。這種方法叫‘去尾法’,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應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接著老師話鋒一轉,說:“下面我們再來做一道題:五(1)班組織春游,全班有26人,8人坐一條船,一共需要幾條船?”“5條船!”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笑著說:“看來這次大家都動腦筋了,這就是‘進一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3
今天,我和哥哥去同學家時,剛好碰見一個地攤正在舉行活動——刮刮樂,凡是抽到“獎”這個字的有一套免費的禮包分別為:2只水筆,2個修正帶,2只毽子,2根跳神和1張Q幣充值卡。
活動安排是這樣的.:
1、今天用5元就拿到一張刮刮卡。
2、100張中有2張刮刮卡是可以換購獎品的。
許多小朋友蜂擁直上,結果都一無所獲,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利潤:首先兩套禮包最多25×2=50元,100×5-50=450元,小小的有獎競猜就可以令商家賺上450元,商家是多么黑心。
再來看一下什錦糖吧!這是一種由牛奶巧克力混合在一起的糖,質量比大約是:5:1,而價錢比是:1:4,那總量比是:5×1:1×4=5:4,牛奶占質量83.3%,而牛奶占價錢20%。商家是把越便宜的糖混合的越多一些,越貴的糖混合的越少一些,令利潤率也高了很多。
看來,掌握這些知識還能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呢!你在之前的數學中遇到的知識那時候就是“新朋友”,現在對于那些知識來說就是“老朋友”了,我們要溫故“老朋友”,學習“新朋友”,這樣的數學學習才會有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
我、爸爸、媽媽、劉昊文,還有劉昊文的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去肇慶玩。
原計劃2小時到達,現在3小時達到。廣州到肇慶路程是100千米,問:原計劃平均時速是多少?現在的平均時速是多少?答:(1)100&spanide;2=50(千米),(2)100&spanide;3=33(千米)…1(千米)。
到達之后,我們一起坐船渡過西江去紫云谷游泳,包括大人4個,小朋友3個,其中我們三個小朋友想要坐在一起,大人們也坐在一起。問:座位坐法有多少種排列順序,大人多少種?小朋友多少種?答:(1)4×3×2×1=24(種),(2)3×2×1=6(種)。對岸的水上樂園免費游玩,我們玩得太開心了!
第二天我們去了羚羊峽古棧道徒步。晚飯我們還買了飲料,一瓶飲料的價格是5。8元,一共買了1瓶可樂、1瓶雪碧、1瓶橙汁。問:買飲料一共用了多少錢?答:5。8×3=17。4(元)。實在太好喝了。
我們吃完飯的時候是下午5時40分,吃完開車的'時候是晚上7時20分,問:晚飯一共用了多少時間?答:7時20分—5時40分=1時40分。
回到家里睡覺的時候已經是10時20分了。但我經過了美好的兩天!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5
今天,我們來到商場,看見了一件衣服原件是:280元打3折。媽媽問我你知道現價是多少元嗎?我想到了老師課上講的打折問題,是用原價打折/10=現價。
我想了想便告訴媽媽用2803/10=84元。媽媽點了點頭。我和媽媽繼續逛商場,這時看見一個東西,媽媽便說:“一件東西打5折后是98元。”媽媽問:“你知道它的原價嗎?”我馬上告訴媽媽是196元。媽媽問我你怎么這么快就算出來了呢?我說:“原價5/10=98,98x10/5=原價=196元。還有一種就是原價1/2=98,98x2=196元。所以原價就是196元。媽媽點了點頭說:“非常好,能夠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生活中不能缺少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只要我們善于發現,數學無處不在。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6
有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在家聊著數學方面的習題,媽媽對我說:“浩浩,媽媽有道關于吃蘋果的題目,稍微有些難度,你要不要挑戰一下,聽到挑戰,我心里很興奮,好啊!好啊!媽媽你快出題吧!
題目是這樣的,媽媽買了好多蘋果,你從10月29號起每天吃2個蘋果,吃到11月2號,你一共吃了多少個蘋果?然后我想一天2個,要吃多少天呢?腦筋稍微轉了一下,就找到了突破口,我們語文書上 剛剛教到一個知識點,了解大月小月的天數,二月平,大月31天,小月30天,我看手數了一下,10月是大月31天的,所以要吃3天,再加上11月的2天,一共是5天,那就是5個2相加2+2+2+2+2=10個,乘 法我也會些,2×5=10。還有一種解答方法是10月份吃的蘋果加上11月份吃的',10月份3天吃的個數3個2相加2+2+2=6,11月份2天吃的個數2+2=4,一共吃了6+4=10。
我把思路和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在我臉上親了一下,我心里比吃了棒棒糖還要甜,那天我還得到了一點小小的獎勵呢!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7
我們學習了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我一直在想,什么時候才能用到它呢?嘿,還真有用處了!
星期六,我和爸爸去牛排店吃牛排。爸爸拿出了一張20元的優惠,又拿出一張貴賓卡,對我說:“我們一共吃了150元,貴賓卡可以打8.5折,這張優惠可以抵20元,兩者不能重復使用。你算一下,用哪個比較便宜呢?”
這還不簡單!我很快列出了兩個式子:150乘0.85和150減去20。我先算150減去20,得數是130。而150乘0。85的答案卻是127.5元。而130>127.5,便宜了2.5元,所以使用貴賓卡比較省錢,也就更劃算。
我把答案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嗯,不錯。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數學小問題,你以后還會遇到許多的,要努力探索哦。”爸爸又接著說:“走,我們去付款吧!”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僅要學習書上的.知識,也要把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這樣我們的數學才能越學越好,越學越牢固!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8
開學初,我們認識了乘法,還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積。最近我們又學習了除法,知道了除法就是平均分。比如20個小朋友去春游,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5人。算式是20÷4=5(人),其中20是被除數,4是除數,5是商。讀作20除以4等于5。
在學習乘法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乘法就是用來求總數,其實除法和乘法是相反的計算,在乘法的基礎上學習除法就比較簡單了。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你瞧:星期天,媽媽買了12個橘子,我們家有4個人每個人可以平均分幾個橘子呢?我可以用除法來平均分,12÷4=3,每人可以分3個桔子。也可以每個人3個,可以分給4個人,12÷3=4;吃飯的時候,媽媽說,“今天我一共做了6個菜,花了50元錢呢!寶貝,你知道每個菜多少錢嗎?”我心里盤算了一下,50÷6=?我不會算,怎么辦呢?爸爸說:“你可以想口訣啊!哪句和6有關的口訣最接近50?”我一拍腦門,“想到了——六八四十八,那么就是說每個菜要8元多一些!對嗎?”爸爸媽媽笑著說:“對啦!生活中很多時候可以用除法,但是有時并不能正好除盡,你可以求出商大概是多少。”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9
我的學校是培新小學這四個字。學校里有一個大操場,五個跑道和兩個籃球架;一樓左手有兩個洗手間,分別是一個男生一個女生洗手間。學校一年級共有十個班級,我在一年級二班,班上一共有五十個小朋友、數學老師一名,語文老師一名。
我和媽媽去逛愛家超市的`時候,看到了所有商品架上都有價格標簽,有的菜和水果是需要稱重,上面也有數字,稱完之后上面袋子上打有多少斤多少價格;收銀通道還標有號碼是幾號收銀臺;現在愛家超市有自動收費機,媽媽每次讓我掃描商品的價格,上面電腦上都會顯示價格,都是用數字表達,最后需要把總數加出來。
我每天完成數學作業都有加減法計算;數學書有數學題,我最喜歡數學了。
我給爸爸打電話的時候顯示也會顯示通話時間數字;媽媽每天叫我起床的時候定的鬧鈴也有數字寶寶顯示……
媽媽有時候讓我下樓去買東西,我拿著錢去買我們需要的物品,然后我也會計算了,買一塊橡皮多少錢,一支鉛筆錢,一包零包多少錢,然后我應該付給超市阿姨多少錢,應該找我多少錢?我會簡單的計算一下。
生活當中我們離不開數學,處處要用到數學,所以學好數學很重要哦!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0
星期天,我們全家一起去大潤發購物。
來到超市,我先買了一些零食,然后媽媽說家里食用油快用完了,我們買點油回去吧。來到賣油這邊,媽媽順手拿了兩桶金龍魚大豆油,接著準備離開,我出于好奇就問了媽媽這兩桶油多少錢呀?媽媽說一桶油28元,你說兩桶油多少錢呀,我口算了一下是56元,我看到這邊還有大桶5升的油,看了一下價格是50元,那應該是每升10元,我就問媽媽你那兩桶油和這個大桶的.哪個便宜一點呢,媽媽說:“應該差不多吧,不管它了。”可是我就要追問到底,后來一看那兩桶加起來也是5升,算下來每升11.2元,我就跟媽媽說我們還是買這個大桶的吧,雖然便宜不了多少錢,但是省下來的錢也可以買點小文具了,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媽媽說,小丫頭,看來這個數學應用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對生活應用很有好處,以后要更加用心的學習數學,知道嗎!最后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1
周末,姑姑帶著表弟來我們家玩,我可高興了!
你知道嗎?我今年7歲了,表弟比我小一歲,你知道我的表弟今年幾歲了?悄悄告訴你,我表弟今年6歲了,列出的'算式是:7-1=6(歲)。小朋友,你算對了嗎?午飯后,我們在陽臺上準備玩玩具。我打開玩具箱,數了數所有的玩具車,一共有10輛,各種球有6個。媽媽說:“你當哥哥的,分給弟弟一些,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分才能讓你們倆同樣多?”
一共有10輛車,5+5=10,每人分5個,兩人同樣多;一共有6個球,每人分3個球,兩人同樣多。每人5輛車和3個球,共有8樣玩具還是同樣多。于是,我們每人分了5個車,3個球,開心地玩了起來。
小朋友,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等著我們去發現呢!快找找,你的身邊還有哪些數學問題?快快告訴你的好朋友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2
《數學日記(折扣),在購物中的數學》
從1月24日休業式開始,我在湖共去了三次書店,這是一個批發書店,很多東西都會在原價的基礎上打折扣。也很巧妙的運用了不少數學知識。
在我收到的3張小票上,分別寫著單價,數量,折扣以及金額。單價指的是原價,金額則是指現價。在小票上,折扣很奇怪的沒有寫上幾幾折,而是寫上了百分率。80%、100%、85%、90%……等等。我心中暗暗自喜,還好這個學期學過,要不然真看不懂。結合學校里學過的知識,我可以知道的公式是:原價乘以折扣得到現價,現價減去原價是我現在得到的`折扣,減去差的就是折扣金額。現在,我把這些死沉沉的數學知識放到生活中,放在購物中,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拿一本<
數學不單單是在練習本上一遍遍,一道道的題目,不單單是方程中的“x”,是幾何的“a,b,h”,更是在生活中的工具,在購物中的工具。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3
在國慶節放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了趟老家,到了曲陽高速服務區的時候,我們休息了一會兒,也順便給車加了一下油,要不然車就沒油了。
不大一會兒,我們加完油,又開車上路了,突然爸爸問我:“看你平時數學學得不錯,那我就考考你吧!咱們剛才加油,加1升油7。52元,咱們共加了50升油,是多少元?”我想了想說∶“應該用7。52×50=376〔元〕,咱們剛才加油一共花了376元,對不對?”
“對,不錯,別得意,我在考考你,如果10升油可以跑100公里,咱們加了50升油,油箱如果還剩60升油從石家莊到唐山老家有400公里,夠不夠?如果在從老家返回石家莊呢?夠嗎?”爸爸說。“呵!有兩個問題,不過難不倒我,應該用50+60=110升,再用110除以10乘以100等于1100公里,1100大于400,第一問:夠了,再看第二問,用1100減去400等于700,700大于400,返回石家莊也夠了,怎么樣,對不對?”“OK,完全正確,你數學學得不錯,非常好!”
我想:還好數學學得不錯,否則就打不上來了。其實,數學還有更多的問題和奧秘,只要我們一起去努力去探索、去學習,一定會成功的'!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4
星期天,我媽媽在商場給我買了一套時髦的運動服和一雙耐克鞋。回到家,父親問:“這些衣服、褲子和鞋子多少錢?”我立刻想到了戲弄我父親的想法,因為我知道他的嘴有時不如我的快。然后我掩蓋了價格標簽,說:“讓你數!讓你給我買一套更好的衣服和鞋子。爸爸說:“那就試試吧。”“服裝的價格是500的2倍,加上600加100就少了,服裝的價格是2倍和2倍。褲子是700多的3倍減去1900的差價,鞋子的價格是400的3倍除以4加200就是鞋子的價格..一共花了多少錢?爸爸突然變大了,說:“這是什么?我不知道。現在,給我買新衣服!!”“不,還沒有回答。”“好吧,你聽著。(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總計250,500美元=950美元。爸爸說:“哇,就是這么算的。我會給你一些新衣服。是的`,我贏了,爸爸。
原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數學的答案,我想繼續尋找生活的數學,并了解更多的計算。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5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通的小事變成一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
今天,我寫完作業想看一本書,卻發現家里的書都看完了,我從存錢罐里拿出90元錢去買書。
到了A書店,我看到上面的'牌子寫著打九折,我選中了一本書【格林童話】,我算了下書的原價是65元,65x90%=65x0.9=58.5元,60-58.5=1.5元,便宜了1.5元。90-58.5=31.5元,還剩31.5元,我覺得太貴了,于是就去了B書店。
B書店是每滿40元減10元,于是我就找到了跟A書店一模一樣的書【格林童話】,我心算了下,書原價是70元,70/40=1.30元,70-10=60元,70-60=10元,便宜了10元,90-60=30元。
A書店賣58.5元一本,,B書店賣60元一本,這樣比較下,還是A書店買比較劃算,于是我就返回A書店,買了書就開開心心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就想,以后這個買東西,一定要先算算,看看哪家優惠再做出選擇,你瞧,一個生活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無處不在,我們一起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8-07
作文:生活中的數學08-21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08-10
生活中數學作文08-19
生活中的數學的作文06-15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6-18
生活中的數學01-30
超市中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50字06-29
生活中數學敘事作文06-01
生活中的數學優秀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