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作文常用(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生作文 篇1
古時才子佳人常常借賞秋,品酒題詩,作畫吟唱。賦予了秋天多愁的色彩!白怨欧昵锉帕龋已郧锶談俅撼。我卻很不以為然,一個男孩哪有那么多“愁秋”的情懷?
秋天,秋風,秋月;楓葉,枯草,飛雁……我都寫過了呀?就剩下“金秋蟹兒肥”沒動過筆了。正低頭自言自語中,對面媽媽掃來一個“飛眼”,“啥事,這么難?”“媽媽,是寫秋天”。媽媽聽了,眼神一黯,自語道:“是啊,一年又到中秋時,我的頭發又白了好多”。我斜著眼看向媽媽,心中不禁一動,媽媽這個年齡,也應該到了她人生的秋天了吧?
我在家排行老二,是媽媽35歲那年生的。媽媽特別不愿意給我開家長會。她常說,坐在一群比她小很多的年輕家長中間,非常不自在。我心里還暗自嘲笑她,說她“矯情”。媽媽常常在我睡覺前,坐在我的'床邊,輕撫我的后背,喃喃自語說,我已經長大了,是個“小男人了”。站在“小男人”的角度看媽媽,我的媽媽無論面容還是身材,可不就到了一個女人,人生的秋天了嗎?
微微發福的肚腩,每當我坐在她身邊時,總愛伸手去摸一摸,溫暖而柔軟。前額正中,一絲絲白發。我常跟媽媽說,去染一下。她也總是笑著說,想過頹廢的生活,不為悅己者容了。
鞋柜里,一雙雙高跟鞋,沉默著度過了好幾個春秋。我已經忘記。媽媽上一次穿上它們時的樣子。好多好多不經意的細節都涌了出來,眼睛也澀澀的。
看著坐在對面“嘮嘮叨叨”的媽媽,我知道,媽媽已經老了,而我還沒有長成可以讓媽媽依偎的臂膀。
今年的一個普通的秋日,一名少年臨窗有感而發。
我想快快成長,媽媽慢慢老去。好讓媽媽永遠生活在她的秋之人生……
人生作文 篇2
在塵封的歷史里,我尋找著蘇軾走過的路,一條艱辛卻無比自由的路。或選擇奮發向上、驚艷朝堂,或選擇瀟灑流放、只顧豁達。
風雨飄搖、山河破碎,那小小的密州之郭容納不下你的鴻鵠之志!袄戏蛄陌l少年狂”是你抹不去的豪情,是你對建功的向往!俺止澰浦,何日遣馮唐?”是你輝雄的宣戰,是你日夜的期盼!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你積郁已久的宣泄,是你驕傲地抬首!笆朗乱粓龃髩,人生幾度秋涼?”是你無助時精神的寄托,是你感嘆人生的虛幻。
烏臺詩案黯淡了你臉上的容光,卻澆不滅你內心的不屈。望著赤壁的江水,詠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的千古絕唱。哪怕一貶再貶,你卻選擇談笑間來到嶺南;厥兹松娜鹑洌笮Φ溃骸叭锗⒗笾θ兕w,不辭長作嶺南人!睒酚^與堅定信念,終將為你帶來另一份自由。
雖然盡可以選擇在京城享盡富貴繁華,但你仍選擇了堅守本心。無論你身在何方,都未忘記報國之志。再貶于杭州未寄哀怨于詩文,而是救災民于水火:立“安樂坊”、修“蘇公堤”、清淤取水、填土造湖,盡為佳話。造就傳世美景“蘇堤春曉”、“三潭印月”,換得那杭州那天下無雙;磉_與務實精神,最終與你的詩文一起千古流芳。
我們閱讀先賢的文字,遙想當年的慷慨悲歌。透過紙背,握住古人那傳世的信念。無論生活給我們怎樣的考驗,都想到千年之前曾經有過那么一個人,無論如何都堅持著最初的理想。理解并且感受他當時的`情景,給自己生活以指引,才是我們閱讀的目的。
蘇軾是一個坐標,他的樂觀與豁達激勵著我的前進,他的信念與精神指引著我的方向。人生之路哪怕充滿荊棘,也要堅信前方無限的光明。正所謂:
此心安處是吾鄉!
人生作文 篇3
兒時聽過一則故事:一個叫嚴松的孩子,他的夢想是長跑冠軍。他勤奮苦煉,不管是寒冬臘月臘月還是盛夏他都堅持長跑,石頭樹枝把他的腳都劃破,腳底長滿老繭厚厚的像一副鞋底。就這樣他用血汗換來“飛毛腿冠軍”的美稱!
人生其實也是如此。天下沒有掉下來的餡餅,一份努力一份收獲,對待任何事都要有認真吃苦的精神,一句名言說的好“人生如果太過于平展,沒有曲徑通幽,沒有柳暗花明,缺失了許多耐人尋味的細節,便會顯得簡單而沒有味道。”人的一生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如果你能挺過挫折的'風雨,便會迎來明媚的春光。
挫折也是一道風景。雖然這道風景有些暗淡,但是正是這暗淡,才襯托出風雨之后那道彩虹的光艷和美麗。從小時孩時的學步跌倒爬起到寒窗十年苦讀捷報傳來,我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痛苦;也迎來很多次成功的喜悅。這樣的人生才活的有意義。而正是在這摔倒爬起一次次里,我們也成熟起來。就像臘梅,正是因為經歷嚴寒臘月才開得格外嬌艷。
人生作文 篇4
有一條路,蜿蜒曲折,通往心中的圣堂,有一條河,汩汩流淌,通向生命的渡口;有一個人,瘋瘋顛顛,走向一條路口,有一首歌,飄飄蕩蕩,縈繞在他身旁。
轉眼,此人到十字路口,停住了腳步,大約是在思考,堅實的腳步,最終將邁向何處泥。
此時,狂風不禁怒吼,路上泛起陣陣泥沙,年輕的人對著茫茫宇宙駐立了很久很久……
一條路的遠處迷迷糊糊呈現幾處風景,于是,年輕的人發誓要走這條路,為了那迷人的遠方,也為了那新異的風景。年輕的人邁出了他的又一個第一步,一路上風吹日曬,雷雨交加,年輕的人為了心中那新異的風景,默默地忍受著……
終于,年輕人找到了這迷人的風景,放下包袱坐在軟泥地上,默默地注視著這被暴風雨打擊過的土地,每一個泥濘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他那堅實的腳印,他笑了。也許是因為他終于找到了這迷人的風景而自豪吧,也許是他看到了后面的行人,一不小心摔了個底朝上而發出傻傻的感慨吧。
突然,一個尖叫的聲音,從某個不知名的高空傳來,只見一只雄鷹箭一般地掠過地平線。然后,又箭一般地沖向遠方,只留下幾絲風的氣息。
年輕人站起身,向鷹的方向望去,大概是年輕人又發現了什么新異的風景,于是決定以鷹的形象,到那迷人的遠方去為了那更新異的風景,也為了銜回智慧的種子。
于是年輕人又開始行走,走過一個個清晨,躍過了一個個黃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年輕人始終這么往前走,可能是因為他知道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吧。
春夏秋冬就這么地輪換著,一切都沒有改變,但年輕的'人已不在年輕。很快,年輕的人變成了老人,老人又將很快死去。可就當他將要閉上眼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又一批年輕人和他當時一樣抱著同一個愿望踏上了他曾走過的路。于是,老人滿足地死去了,老人的生命軌道走完了,又一批年輕人沿著生命的軌道趕上來了,而年輕人身后的童年驛站,又是一批批嬰兒在父母的攙扶下蹣跚地步入了生命的軌道。
生活的軌道就是這樣,一代代地把我們的生命延續,為了那新異的風景,也為了遠方的客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時代變了,人老了。但年輕的心卻永遠地向前追尋著,為了遠方那更新異的風景,他們永遠不會滿足現有的風景。
上一代的年輕人,沒有驕傲,踏著老人們的堅實腳印創造了更多的輝煌。
但愿,我們這新一代的青年都能挺起我們那不缺鈣的脊梁,走好這僅有的人生軌道。
人生作文 篇5
星期天的早上,缸里老早就沒水了,我于是挑起水桶到井邊去打水。
那口井離我家不算遠。一路上,我一邊愉快地哼著歌,一邊邁著輕盈的步子向前走。桶兒、瓢兒發出“吱呀吱呀”的響聲,不住地在我肩頭晃蕩。
不大一會兒,我就走到了那口鄉親們賴以生存的古井邊。我放下桶,正要舀水,卻不禁怔住了:只見井里只有一坑黃澄澄的渾水,怎么辦呢?做早飯可得要水!正當我坐立不安之時,我突然聽到身后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緊接著桶兒、瓢兒也發出“吱呀吱呀”的`響聲。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村里的正林哥也來擔水了。他老遠就沖我喊:“喂,老凡,水多嗎?”我顯出無可奈何的樣子向他攤了攤手,答道:“唉,真倒霉,一滴水也沒有!”他笑了,說:“哪有那話!里邊還有口井呢!”他說著用手指了指。我這才發現古井上邊還有一口用竹篾蓋子遮著的新井。我跑過去掀開蓋子,嘿!一池清汪汪的水一下子映入我的眼簾,我高興極了,拿起瓢就往桶里舀。我邊舀水邊和正林哥說話。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忙問:“正林哥,什么時候挖的這口井?”正林哥聽了,臉色突然嚴肅起來,用無限崇敬的口吻,說:“說起這件事還得歸功于你爺爺,是他老人家親自動手挖出的這口井,F在,有了這口新井,我們不用再搶水、愁水了。它給咱們村帶來了許多方便……”我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心想:爺爺真是好樣的!他的功夫真沒白費。
不大一會兒,水舀滿了,我擔起桶就往回走。一路上,我的腦子在不住地想著這事:是。∮谧约河欣⒛転楦嗟娜藥硇腋#@就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作文 篇6
“我曾經七次鄙視我的靈魂”。
如此駭目的一行字。
每當我在書桌前看到自己抄下的這首短詩,剛讀到第一句,便一陣顫栗。也唯有那一刻,我拷問過自己的靈魂是否該被鄙視。而也是這一句,讓人洞望出一代文豪紀伯倫對自己的拷問。那短短的八句詩,仿佛其人生沾滿罪行的紗線,赫然昭顯于人生的布帛上。
惡,是人生來的本領。欲望、懶惰、過失……都是凡人無法抗拒的深淵。如果說每個人都如同一名織工般辛勤地編制人生的布匹,那么人性之惡便如經線一般與“善”之緯線相生相滅。沒有一匹布只以緯線而立,亦沒有一段人生只與善行相伴。靈魂如同卡爾維諾筆下那分成兩半的子爵,永遠無法善惡獨行。
然而,是惡將人類引向絕望。戰爭是“惡之花”。一戰之后西方的集體絕望情緒驚吼出“世界滅亡”的哀嘆。廢墟之中,總有人期盼天使的福佑——善。
但是,真正的善并非他人的施舍,而是自我對惡的救贖。魯迅大聲呼喊著“反抗絕望”便是對人生之惡的主動懺悔。圣經中有對凡人的寬恕,并不在于上帝的寬容,而在于凡人對于人生虔誠的悔悟。我們無權選擇經線緯線,卻有權選擇經緯的布局與紗線的顏色。亦如紀伯倫在回首人生時,將那七根匿于布中惡的紗線挑出潤上更鮮明的色彩,用懺悔將原本暗淡紗線回歸人生原始的色澤。
懺悔是善的回歸,是對人生的忠誠。錦上添花,也許不在于提亮原本已光鮮的`紗線,而在于予黯淡的紗線以重生的光輝,人生的本色,也許往往綻放于陰暗。
木心說,我是丹麥人,《皇帝的新裝》中的小孩。他是勇于扯開透明的虛偽尋求真實的人。我們不懼怕赤裸,我們只懼怕虛無。再美的華服,也許其下終是爬滿蛀蟲。再殘破的褸服,卻終可以遮風避雨。人生的紗線,需密密地縫實每一個針腳,一針不落。
莎士比亞說,人生像一匹用善與惡兩種紗線交錯織成的布。是人生的本態:有善,有惡;有絕望,有希望。但最要緊的是如羅素所云:熱愛生活,忠于生活。
同樣,熱愛人生,忠于人生。
但現在的我們又怎樣忠于人生,認真地對待人生中的每一根紗線呢?范曾因同行一針見血之譏鬧至法庭;馮小剛因有觀《唐山大地震》之害不流淚而罵其沒有良心……當他們人生中那一根根惡之紗線被人抓住時,竟一撒手,不肯執守不變的真實。
龐德因一首《地鐵站上》成為無數人心中詩界的泰斗,而我卻不曾多有幾分尊奉。只因他至死都不愿承認其支持法西斯的過失。那一根紗線被他扯掉,卻再也立不起一塊完整的布。
卻始終愿意在每天離開書桌前多眷顧一眼紀伯倫的小詩。也許他總被湮沒在泰戈爾的光輝下,但我總在他那里看到一個至高的靈魂。
——那個曾被鄙視七次的靈魂。
——那七根奪目的人生的紗線。
人生作文 篇7
我喜歡下棋,尤其喜歡下象棋。在那紅黑棋子、楚河漢界里殺個天昏地暗,真是“棋”樂無窮。而更重要的,是我從棋盤里悟出的道理:人生如棋!
人生如棋。下棋是一種摸索,人生也是一種摸索。要學會下棋就要進行摸索。游戲賦予你的只是一個棋盤和下棋的規則。在那一成不變、勝負難測的方正棋盤上,你要摸索,要思考:要能發現哪里是破綻,哪里是陷阱;要了解敵人的思路,更要認識自己的力量。成與敗,就看你的能耐。
人生如棋。棋局之中變幻莫測:時而盛氣凌人,時而長驅直入,時而明修棧道,時而暗渡陳倉。在與自己、與敵人的交鋒中,你要深謀熟慮,高瞻遠矚,才能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你要沉著冷靜,洞察毫厘,才能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人生如棋。在平靜如水的'棋盤上,波濤暗涌、鐵鎖橫江。在得勢時,你要一鼓作氣乘勝追擊,不可被一時的優勢沖昏頭腦,更不可驕傲自滿。在劣勢時,你切不可自暴自棄,而是屏氣凝神,頑強拼搏,甚至突出奇招,攻其不備,化劣勢為優勢,反敗為勝。在勢均力敵時,你不可貿然進攻,因為沖動的代價往往是失敗,要在鞏固后方的同時耐心等待時機,努力創造時機,善于把握時機,并于關鍵時刻一錘定音,戰勝對手。人生亦復如是,潮起潮落,失敗與成功交織碰撞,結局如何,只在一念之間。
的確,人生如棋,世事也如棋。在人生的棋盤上,我們要深思熟慮,認真走好每一步,不能走后才“悔棋”。面對失敗、挫折,我們要頑強拼搏,化險為夷。
朋友,愿你下好人生這一局棋!
人生作文 篇8
童年的點點滴滴將是我永恒的回憶,星移斗轉,天上的星星目睹了一對夫妻用那單薄的身體為孩子遮風擋雨,辛苦的扯大了一個孩子,深深淺淺的腳印記載
著孩子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
那個孩子是誰呢?沒錯兒,那就是我!
憶起每次生病的時候,都看得到爸爸媽媽守在床邊,爸爸的眼圈稍有些發黑,媽媽的淚水在眼里打轉,這是父母對孩子愛的證據!憶起幼時睡著了,額上滲出汗珠,就會有爸爸媽媽給輕輕擦去,這也是父母對一個孩子愛的證據。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卻不求回報。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也學會了關心他人,并從中體會到了快樂。
一天,爸爸出差了。半夜,我起來喝水,天上沒有明月,也沒有繁星,只是抹著無邊無際的烏云,仿佛充滿無限的愁意。我把燈打開,卻看見媽媽在廚房里,“媽,你怎么還沒睡?”“哦,我有些感冒,吃了藥就好,睡去吧!”我聽后沒在意就回房睡了。天亮了,我起了床,見媽媽還躺在床上,被發燒折騰得通紅的臉上稍帶著幾絲苦意,“媽,你怎么啦?”我嚇了一跳。媽媽見我來了,無力的笑了笑:“逍逍,給媽媽倒杯水,好嗎?”我含淚點了點頭,馬上去倒了杯溫水,小心翼翼地遞給媽媽,媽媽吃力地坐起來,接過水喝了幾口,輕聲對我說:“今天媽媽不舒服,不能給你做早餐了,你自己去買面包吃吧!”“媽,我不想吃,你好好睡一覺,我會乖的!”媽媽聽后笑了笑躺下了,漸漸進入了夢鄉。聽著媽媽均勻的`呼吸聲,我想:媽媽常常和我說,長大了就不能一心只想要別人給予自己關懷,也該學會關心他人啦,F在媽媽生病了,我來幫媽媽做點事情,關心關心她!我立即行動,按媽媽平時的樣子把家收拾了一遍。然后給媽媽重新倒了杯開水,做到媽媽的床邊看著媽媽,媽媽那有幾條皺紋的額上不時冒出幾顆汗珠,我找來毛巾,幫她擦了一遍又一遍。過了好一會兒,媽媽微微睜開了眼睛,她摸到了額上的毛巾,看到了桌上那杯還冒著熱氣的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媽媽起身走出房間,看到我把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條,高興的把我摟在懷里,重重的親了我好幾下。
月光又送來了一個溫馨的夜晚,我守在沉睡的媽媽身邊,為她扇風擦汗,不知什么時候,我睡著了……一早醒來,我已經躺在床上,鼻子里不時傳來面條的香味,我一骨碌爬起來出去一看,媽媽精神抖擻的站在廚房里,笑著對我說:“乖女兒,快去洗漱,準備吃面條了!薄斑?媽媽,你的病好了嗎?你是不是吃什么靈丹妙藥了?”,媽媽摸著我的頭深情的說:“媽媽沒吃什么妙藥,你所做的一切讓我感到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這就是最好的良藥!”聽了媽媽的話,我沉思了許久許久,我終于明白了,媽媽也需要關懷,任何人都需要關懷,我以后一定要多去關懷身邊的每個人,讓大家也能像我一樣感受被關懷的滋味。
我學會了怎樣關心別人,我長大了,我終于邁出了人生的大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