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

時間:2021-05-25 19:38:32 清明節 我要投稿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愛的歌兒來輕輕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1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為法定節日。據《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這一天,掃墓是最重要的活動。

  其實,“清明”在我國是有雙層意思的一天,它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民間有這樣的諺語:“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谷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就是說,一到清明,春耕播種就要開始了。

  同學們:每當清明節之前后,難道我們僅僅用祭祀的方式來祭拜九泉之下的祖先嗎?此時此刻,你們想了些什么?又要做些什么呢?

  百事以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慶幸的是,我們都還有一對健在的父母親,或是還有爺爺奶奶等親人。所有的他們匯聚而成的愛像丁香,淡淡悠長,像微風細雨, 潤物無聲,深情無言,在我們靈魂深處撐起一片綠蔭,供我們歇息,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血脈的奔騰,生命與愛的厚重。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基本的品德,也是自己的義務。試想,若一個人連父母都不能孝敬,又怎能去愛他人?又怎會為社會作出貢獻呢?

  也許你的心里千萬遍地想:我多么想念父母,我多么想親手為他們洗一次腳、捶一捶背。去,快去告訴他們,不要總以為這些話說不出口,不要把這些事拖到最后,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現在,就現在,在他們活者的時候,把你們想說的話說出來,把你們該做的事做完。你以真誠的付出和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只有從這些小事做起,你的人生才有意義。

  同學們,付之于行動吧!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2

  它讓平緩的心跳顫抖,勾起無數人朝朝夕夕的記憶,看透的是亙古不變的生命終點。

  它慰藉了世者的悲痛,成為后人祭奠先祖的時節,在冗長的時間河流里世代流傳。

  我不是豪情萬丈的詩人,無法感慨逝去的文墨騷人;不是戰爭下的幸存者,無法切膚感受血駐長城的悲愴;更不是那垂暮之年的老者,無法理解生命長河的真諦。我不過正值青春年少,懷有割舍不下的記憶。每當清明,緬懷哀思。

  走上坑坑洼洼的山腰,繞過彎曲的幽徑,赫然的墳墓在那一角與自然融合,不顯蕭瑟突兀。那夜親人的哭嚎,宣告了生命的流逝。想來已有八個年頭,卻讓我從童年銘記于心,仿佛昨日重現,歷歷在目。

  燒紙、點香、跪拜一切繁雜過后,最樂意的便是在掃過的墓前席地而坐。看著上方的綠草嫩枝:“外婆的頭發又長了不少啊”。打破了之前的肅寂,活絡著與母親交談,如往年般詢問外婆生前那種種趣事,就算那重復的故事也回味無窮,直到夕陽西落。

  在這被人鮮少涉足,清幽靜謐之地,想必外婆也悠然自在。心里于是寬慰不少。這或許是心理作祟,卻也只能如此平復愧疚的心。清明清明啊,想來也是后人自我安慰的人之常情罷了。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3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蘊含著許多先輩們的.事跡,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思念著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姥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里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和姥爺,大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姥爺經常會陪我和大姐一起去蕩秋千,而且姥爺經常會給我們講:"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和大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后我和大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姥爺的清明節,看見那熟悉的景象,我和大姐便思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姥爺怎么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那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姥爺帶著我和大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姥爺說過:"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著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姥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和大姐在前面抬著小樹苗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后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姥爺嗎?

  小女孩和大姐聽著姥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大姐和小女孩卻不知道姥爺眼中的憂傷,姥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和大姐最后的快樂。

  姥爺走了,在思念和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姥爺卻不再回來,陪我和大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中學作文】相關文章:

緬懷清明感悟人生作文(通用14篇)04-05

清明感悟人生作文10-12

清明,緬懷作文08-19

清明緬懷作文06-16

清明緬懷的作文01-15

緬懷清明作文02-11

對人生感悟的中學作文09-09

感悟人生中學優秀作文10-13

清明緬懷優秀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