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的作文300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作文300字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1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們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到了烈士陵園,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著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使我最感動的是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隨后,我們穿過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永遠懷念你。”我們來到紀念館,啊,真雄偉的石像!走進紀念館,那里存放著許多烈士的遺物,有模型、字跡、圖片等。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2
窗外的陽光,打入我的心底!看,那遠處的山上,就是我長輩的家。我向往著那里,我要去陪我的爺爺,那么他就不再會孤單了!
清明節,對所有在世的人來說,是一個既嚴肅有悲痛的節日。在那一天,我們需要用著全新的`面容去看望離我們遠去的人們!他們在那個全新的世界,是否過得安樂?他們在那個快樂的地方,是否過得幸福?爺爺,你為什么走那么急呢?您的面容我一次也沒有看過,連照片我也沒有輕撫過。爺爺,您的孫子將來會有出息,您一定要看著!
4月5日我打好著包袱,坐著車,帶著敬畏去了枯無的墳墓前。那直直的石碑前,我的家人橫站著。爺爺,我們來看你了,你看見了嗎,爺爺……
我哭了,我不明白那時候我都干了什么?也許,是心情的原因吧!我為您獻了美麗的花圈,看,那多么漂亮。我滿含著淚水,為您獻了可口的水果,時間過得好快,沒來得及向您禱告,我們就走了!
我回頭望著那座墳墓,我又哭了!它總是那樣安靜的座落山的一角!天際邊,一座墳墓和淚水在天際邊揮灑!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我看到這句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清明節那天細雨紛紛的場景。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細雨紛紛,而是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大地似乎都要在這陽光下龜裂了。
我們大家提著祭品,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終于到了山下。大家都帶著嚴肅而沉重的'心情上山了。一路上我們披荊斬棘,吃盡了苦頭,終于到了老祖公、老祖母的墳前。
每個人都磕了頭,鞠了躬許了愿。
一會兒,父親拿出了陰間的紙幣,有一億、兩億、一百萬、兩百萬等都拿出來了。我心想;在老祖公老祖太的時代,他們什么好的都沒有吃到,更別說穿了。于是我幫著父親把其他的紙幣都燒了。邊燒我還聽見父親嘴里邊念叨:“每個人都有,不要搶。”我聽著好玩,一把搶過父親手里的紙一次性燒光了。
下山之際,我看到田里的大白菜、菠菜等。它們一個個挺了挺腰板。田坎里開滿了五光十色的小野花。我想到了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踏青。
到了停車的地方,大家紛紛上了車,慢慢的開車遠去了。
清明的作文300字 篇4
春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了,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田間踏青。
田野的空氣十二分的清新。路邊的小草爭先恐后地伸出嫩嫩的小手,向我們招手示意,“歡迎!歡迎!歡迎你們的到來。”在這綠色的“地毯”中,開放著五顏六色的野花,一簇簇、一叢叢、一朵朵。有白的、黃的、紅的、綠的,爭奇斗妍,美麗極了。
“媽媽快看!那遠處一大片黃色的是什么呀?”我邊指邊叫了起來。咱倆走過去一看,喔!原來是菜花地,金黃色的菜花中間,一只只斑斕色彩的蝴蝶展開雙翅翩翩起舞,迷人極了!
菜地的旁邊,有一條小溪,清澈的溪水緩緩地流淌著,像一條白色的綢帶伸向遠方。小溪的'坡上,一頭黑色的水牛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小草。看見了我們抬起頭,豎起耳朵,“哞”的一聲,好像在說:“春天來了,嫩嫩的小草甜極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望著連綿起伏的遠山,望著被春風剪得又細又長的柳枝條,不禁想起了“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句。于是摟著媽媽的手臂說:“擁抱春天多么的幸福呀!我真希望設一個踏青節,讓天底下所有的人們享受生氣勃勃,欣欣向榮的春天氣息。”
【清明的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清明哀思作文 清明哀思作文06-02
[精選]清明作文04-15
清明的作文[經典]05-14
[經典]清明的作文05-10
清明作文02-05
(精選)清明的作文08-19
清明作文(經典)09-14
清明的作文(精選)09-09
清明的作文【精選】07-04
【精選】清明作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