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作文精華[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時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時節作文1
今年的清明,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又來臨了,我們也該去為爺爺掃墓了。據說,我們這兒,掃墓時還要帶上清明馃,用來祭奠先人。于是,我捧上了自己親手做的清明馃,帶給我親愛的爺爺吃。這也是,爺爺生前的最愛!
清明一到,氣溫驟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聽奶奶嘮叨,勞動人民還用清明節來安排農事活動呢,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一路上,但是見田野中,長滿了綠油油的麥苗兒,開滿了金燦燦的菜花兒,到處是忙忙碌碌的農民在勞作……
清明節的風,嘩啦啦地吹著,我與哥哥,牽著奶奶的手,緊跟著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爺爺的大墓,還有亭臺碑石,建在郊外的山坳,群巒環抱,依山傍水,風景獨好!墓碑兩旁,聳立的松柏與楊柳,發覺又比去年粗壯與茂盛了。親愛的爺爺,如今已成一抔黃土,養育著郁郁蔥蔥的松柏與楊柳。我禁不住上前,伸手折下幾縷柳枝,檫拭起爺爺的'墓碑。爺爺對我的好,無以回報,無處傾訴,唯有以淚洗面……
接著,我把鮮艷美麗的菊花籃,還有香糯可口的清明馃,擺在了爺爺的碑前,希望爺爺能喜歡我送的菊花籃,能喜歡我親手做的清明馃。
家人都到齊了,站滿了爺爺的墳前。我們相互點上了香,在爺爺墳前拜了又拜,嘴里還不停地祈禱著自己的心愿。大家說的話不盡相同,大家想的事各不能猜,而我就很普通,悄悄地說道:“爺爺,希望你能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我,以后考上好學校……”
接著,我們都站到了一旁。爸爸與他的五個親兄弟,就在爺爺墳前燃放煙花與爆竹,好讓爺爺開心一點。煙花“嗖嗖嗖”地飛舞上了天,爆竹“嘭嘭嘭”地狂炸開了花。我與哥哥,還有一大群爺爺的孫兒孫女,都在念叨著親愛的爺爺。爺爺用他不屈的生命,哺育了我們這么多鮮活的新生命,自己卻英年早逝了寶貴的生命,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悲痛與惋惜……
不久,天空中燦若星辰。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瓣,美麗動人,讓我們哀傷的心緒,也隨之飄飄蕩蕩……
偷偷地,我還瞧見奶奶與爸爸還有叔叔們,都在默默地流淚,我也情不自禁地再次潸然淚下。誰也分不清,每個人臉上流的,是淚,還是雨?
清明時節作文2
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天我跟著爸爸、大姑姑、小姑姑、哥哥姐姐們一起去給爺爺奶奶和大伯伯掃墓,一大早,我們低碳出行,騎著自行車和電瓶車向公墓出發。
前幾年,一到清明節時,大家在上墳的路上心情都特別沉重,我們一路上都很少說話,大人們的臉上對表情都十分僵硬和悲痛的樣子,我也不敢和大人們多說話。
我從沒看見過爺爺奶奶和大伯伯,只是僅僅看到過他們的照片,照片上爺爺奶奶顯得特別的慈祥,大伯伯也是如此,聽大人們說,大伯伯穿著警服的樣子特別英俊,我出生時正是大伯伯去世沒幾天,所以他們每當想起大伯伯都來不及看著我出生就走了,都感到非常的遺憾和傷心。
今年就不同了,一路上,大人們一邊聊天、一邊看看路邊的風景,有時還會說說笑笑,我在哥哥姐姐們面前也沒以前那么拘謹了。如今姐姐大學快畢業了;從鬼門關繞了一圈的大哥哥也有了工作;二哥哥法院的工作也做的很開心;最大的喜事是我已升級為姑姑了,因為二哥哥今年剛生了個大胖兒子;小姑姑又買了大房子;我們家也買了新房子;我們一大家人各自生活都過的還不錯了,一會兒爺爺奶奶和大伯伯收到這些消息,我想,他們在天堂里也會感到開心和幸福的!
大概半個多鐘頭,我們一大家子人就到了公墓。哇!很多人匯集成了清明掃墓大軍,真是車擠人,人擠車啊!我們先到爺爺奶奶的墓地祭拜,大姑姑用干凈的抹布把爺爺奶奶的墓碑及臺面擦地干干凈凈,然后擺上我們帶來的水果、點心、飯菜,插上蠟燭和清香,我們大家都雙手合掌拜祭著,大姑姑在邊上一邊燒紙錢一邊嘴里念叨著什么,好象是叫爺爺奶奶快來收錢吧等內容。其實,平時我常常會羨慕我的'好多同學及朋友們都有爺爺奶奶疼,我想,假如我的爺爺奶奶還健在的話,那我肯定就是他們心中寶貝的寶貝,我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想到這里我就有些心酸起來。
拜祭好爺爺奶奶,大姑姑帶領我們到了附近的大伯伯處祭拜,大姑姑依然默默地把大伯伯的墓碑打掃干凈,然后把祭品擺好,又在一邊燒紙錢。這時,大媽媽哭了。大伯伯比大姑姑小幾歲,算是英年早逝,當年大伯伯走的時候,大哥哥還在念書,大媽媽一個人帶著大哥哥辛苦度日,現在大哥哥也已經做了爸爸了,家里生活也好多了,我想是大媽媽這些年努力及辛苦的成果,大伯伯在天堂是看得到的,大媽媽流下的是幸福的淚水!
拜祭好大伯伯,我們在一片爆竹聲中下了山,我心想我們一家人現在的生活都很好,在天堂的爺爺奶奶和大伯伯也會過的開心和幸福的!
清明時節作文3
從老家的小村莊出來已臨近中午,我們還要到公墓上拜祭我的父親。草葉上的雨水干了,雨霧漸漸散去,但是天依然是那么陰沉。
父親在世的時候,每年的清明節,都是他帶著我們到爺爺、奶奶的墳前祭奠。父親扛著鐵鍬走在前面,我拎著紙錢走在后面。到了墳地,父親忙著挖墳帽,我在墳前忙著燒紙錢。父親挖得很慢很仔細,挖出的墳帽大小一模一樣,再用鍬修一修,很精細。不像我與哥哥挖得很粗糙,樣子差得太多了。可是現在,父親與我們卻成了陰陽相隔的兩個世界,去陪了他的父母。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兩年多了,可這一切都象發生在昨天。其實父親他一定在想念我們的,我在多少次的夢中,看到他在菜園子里忙碌的身影。現在正是種菜秧的時節,往年這個時候,父親奔波在菜園與集市。村上人每次碰到我,說得最多的就是:你上學的費用都是你爹一擔菜一擔菜挑出來的啊!母親對我說:“我老是夢見你爹不要我到城里來,要我與他在鄉下種菜呢!”我勤勞的父親!我善良的父親!他用他的心血養育了我們。
我們到公墓的`時候,喧鬧的人群已漸漸散盡,只有三三兩兩的人。往日冷清的墓地在這幾天空前的熱鬧,聽司機說,早半個小時,車是開不過來的。我知道我的父親喜歡睡覺,我看到他時,不是做事,就是睡覺,但是父親的覺好像總也是睡不夠。他怎么能睡夠啊!每天天不亮就到了田地,很晚很晚還在菜園里忙碌。總是一家人很熱鬧的說著話,開始還看到父親在旁邊靜靜的聽著,突然就傳來父親鏗鏘有力的鼾聲。現在父親長眠在了這里,父親!現在你的覺還夠睡嗎?
我們給父親燒了很多的紙錢,有媽媽疊的金元寶,有“地府銀行”發行的大面值的“鈔票”。父親身前太節儉,他一生不抽煙,不喝酒,甚至沒有一絲愛好,所以他從來不會花錢。在家賣菜的時候,因為起得早不吃早飯,都是賣了菜以后買幾根油條充饑,有時候菜賣得不好的時候就舍不得買。還記得有幾年父親在外打工,單位發了多少錢,他不僅一分不少的交給了母親,甚至會多出很多,那是他賣酒瓶子,紙盒子賺來的。“你不要舍不得買好東西吃,我知道你喜歡吃油條,你就多買點吃啊!”母親在旁邊念叨著。“媽,現在好吃的東西多著呢,干嘛老吃油條啊!”姐姐說。“可他就喜歡吃油條啊!”媽媽固執的說,我們聽了都笑了。
告別了父親,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路上,突然一場大雨下了起來,那雨密密的,鋪天蓋地的,我抬頭看天的時候,已看不清楚……。
清明時節作文4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之說。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與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與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家鄉的清明節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們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著細細的小雨。我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祭品,有的拿著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個心曠神怡啊!我們順著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墳前,我們要給敬愛的爺爺掃墓了。
奶奶與媽媽忙著給爺爺上香,擺祭品,我與爸爸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正正,你割得真認真呀!”媽媽夸贊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沒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許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我們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媽媽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作文5
又到清明,咿咿呀呀的哼唱中流轉著眼角追憶的淚水。
又一年花開花落,戲散點燈,留得一場余音繞梁的悲歡離合。
今年清明,依舊春風霏霏。濕潤的天氣,濕潤的空氣,濕潤的心。踽踽獨行于各色傘下張張陌生而淡漠的面孔,于是,揣著滿心凄傷與家人來到了太公墓前,追憶故人,感懷昨日。
幾碟色香俱全的豐盛佳肴,兩杯醇香濃厚的陳年老酒,幾捧鮮艷燦爛的美麗花束,墓前的一切,真實而又遙不可及。這些被雨一再打濕的供品后,是那早已被洗涮得光滑明亮的墓碑,當目光觸及碑上泛著上世紀古老氣息的黑白照片時,不置可否,我的'心一陣劇痛。
是啊,三年了,年年清明從不遲到的約定,就如烙印般鑄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田之上。太公,我們不會忘記,曾經悲慟欲絕跪在您已失去靈魂的身軀旁歇斯底里地號啕大哭;我們不會忘記,當火葬場沉重的大門重重關上時每個人的失態與抓狂;我們不會忘記,靈堂中發自肺腑地叨念年年改必與您墓前相逢……三年荏苒光陰似乎快要將這一切消磨殆盡了,而塵封在心中不息的愛又是如此深刻地喚醒了內心思念的渴望,我們沒有失約,第三個清明,一家老小來看您了,太公。
此時,淚水夾雜著雨水從頰滑落,或許吧,是那夙世的情牽注定了我們今生的相逢。因此,我又擁有了一份真誠的牽掛,一份溫暖的呵護。太公,我知道,您仍有著對籬下花艷奪魁的榮耀的渴求,仍有著對子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的向往,而經歷了九十年風風雨雨的你,卻因生命之燭無法搖曳光明而無奈熄滅了它。太婆,抑是如此,十二年前,當媽媽孕育我這個新生命之際,太婆似光榮地完成了生命交替的任務般從此與世長辭,愛妻已逝,太公堅忍滿心苦郁沉默寡言數年,直至生命隕落。可就是這么一個輪回,我卻從中感悟人世滄桑之余,體味到了何為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
都說當初你老了,真正別無他求時,才會用一雙寵辱不驚的眼遙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我相信,太公,即便擁有咖啡般細細碾碎的每一個顆粒般的經歷,都也會在涅盤中灼燒溶解,直到最后一刻歸于淡泊的,對嗎?
又到清明,物是人非,我已不再像去年那樣哭得悲慟欲絕了,不是因時間而淡忘,只是化悲痛為動力,早已銘記于心。
又到清明,雖然陰雨綿綿,卻也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的生機勃勃朦朧在了初春的氤氳中。
又到清明,開始從艾草的清香,墓前燦爛依舊的黃菊花,哀悼之人聲聲哭喚中等待又一季花開花落……
清明時節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經典詩篇。在兩千年后的今天,我一談起清明,同樣回想起這首詩。
清明節既是節氣又是節日,這是所有的節日中唯一的一個。在這一天我們應該給親人上墳,緬懷他們。在今年的清明節我和媽媽一起為逝去的外公上墳。
一早,我便鬧鐘的鈴聲中醒了過來。我迅速穿好衣服,從床上跳下來,一開房門,發現媽媽早就做好了早餐等我了。吃完早餐我們便坐車去了陵園。一路上,我發現天氣似乎并不好,有些陰沉,平且伴著絲絲小雨。等車來到羅山腳下,我看見許許多多的人一手拎著紙錢,一手拎著鞭炮在急匆匆地向山上擁去。路邊還有幾家賣鞭炮,冥幣的店鋪。離陵園越來越近了,我的心情也愈加沉重,就像天上密布的烏云一般。
來到陵園,走到了外公的墳前我們先從袋子里拿出了一塊抹布將外公的墓碑擦干凈。又為外公上了三柱香。最后放上了桂花,蘋果,梨子等贈品。把一束黃白兩色的菊花輕輕的放在墓碑前。望著這黑色的大理石墓碑與上面的照片,我不禁回憶起外公在世的情景。
我小時候就是在外公家呆了三年。從小在外公的孫子、孫女中他最喜歡的便是我。一兩歲時他經常告誡我要乖乖聽話,否則就請我吃“皮帶炒肉”我那時還不懂什么意思,我還說:“好呀,我要吃!”這可真是徹底讓外公笑噴了飯。后來外公就經常用這句話逗我玩,其實誰都知道就算我真的像哪吒去鬧海,外公也不會打我的。他疼我這個外孫是眾所周知的。
唉!可20xx年12月2號外公就走了。人們都說外公走時都關心我。因為我的生日是12月1日,而外公是不想讓我的生日成為他的.祭日于是強撐了幾個小時,完成了心愿。
不論這是巧合還是真事外公永遠回不來了!我的眼睛濕潤了眼淚奪眶而出。
我轉頭發現媽媽的眼睛也濕潤了,看來媽媽也非常想念外公。又過了一會,我們走了。回家的路上我覺得既然外公如此疼我,那我也不應該總沉寂也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應該化悲痛為力量。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我外公對我的疼愛。此刻,天空的烏云散開了,太陽又露出了笑臉。
清明時節作文7
多久了?輕聲問自己。不愿觸及心靈最柔軟的部位,每天,每月,每年,癡癡傻傻夢夢呆呆的活著。很少和人暢聊,轉眼上網幾年的光景了,過目者千千萬,過心者寥寥。不期然在棋盤上遇到了你。一直,從心底頑固的抗拒著,就如你說,網絡都是虛擬的是游戲。又莫名的發現,誰能說游戲的背后不是一個個鮮明的個體呢。何況從來沒有過游戲的心態,即使在棋盤上都是認認真真的。
一直悉心呵護的風景還是悄然隱退了。誰之過?因為在乎,所以在意每一個細節吧。我不明白,既然在意,為什么還要比拼淡定度?也許,這就是男人和女人性格的差異吧。
等待了一周。漫長的一周。刪除了一周。我卻沒快意一周。 我開始以冷靜的心態回顧,該不是和上次一樣是因為忙得焦頭爛額無暇上網吧,該不是有什么別的來不及說的緣由吧。也許真如你所說,存在才是硬道理吧。可惜,我們的交流僅限于。沒了,一切都沒了。都說網絡能力無限,可我,查了138P*64個頭像,也未見你的蹤影。真正體會到什么叫浩如煙海。
還有那么多的話題沒來得及交流,還有那么多的問題等待探討,還有那么多的美文沒來得及欣賞,還有那么多醉心的美景等待用心發現去描摹 ------活了這么久,有時發現自己理智的像個耄耋老人,有時又發現自己頑固的像個無知的個孩子。
我知道,我的再不會被你歡快的叫醒。它也不會再歡快的跳躍著提醒我。窗外的陽光好暖啊,微風也溫柔的吹著。帶上孩子,去戶外走走吧。再不用擔心不能及時回復你了。
村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不絕于耳 ,是在為新去世的老人鳴炮開道吧。窗明幾凈的7間瓷磚大瓦房傲立于村頭,老人靜臥中間,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親朋好友的祭拜。想必,看著來來往往的祭拜人的車輛,老人也該安安心心的風風光光的去了。
走至村中,一耄耋老人衣衫骯臟,手拄拐杖蹣跚著從兒子的'小偏方挪出來。想必,不久的將來,他也會追隨而去的。同為長者,又怎么能相提并論呢?
將近家門,路旁,一對十來歲的孩子正在抓子玩。這------就是生命的輪回吧。今天幾乎相同的他們,多年以后,也許會變成今天的截然不同的他們。
因為過節,父母健在,未敢回家。雖不信迷信,但從心底,還是有所畏懼,生怕由于我的不敬對父母造成哪怕一點點壞的影響。家若沒了,我漂泊無依的心到哪里去皈依?
明天回家。家永遠是我棲息的溫暖的港灣。
清明時節作文8
“嫦娥身輕如燕,彩帶飄逸,雙眉顰蹙,揮動著長袖慢慢悠悠地飄向了月空,飛得很遠,很遠……”清明時節里,獨自倚在窗前,聽著淅淅瀝瀝的雨點,想起了祖父曾說過的故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晨,微風吹過,雨簾斜了,像一根根細絲搭向了草木間、花叢中。點點雨滴落在樹葉上,葉子也不禁打了個寒戰,上下擺動著。我的靈魂隨著清風飄到那黑山頭、祖墳前。
雨愈下愈大,水井旁新葉滿枝的樹木,被雨中縷縷煙霧籠罩著,遠望去綠蒙蒙的一片,像是在雨中融化了。記得,小時候祖父也經常牽著我到這棵樹下納涼。夏夜里,最涼快的是他蒲扇里扇出的.風,最有趣的是我望著月亮,聆聽他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憶及月亮,我想,那時候入神的感覺一定與現在不同。
五六歲時,祖父總喜歡在吃完晚飯后馱著我,繞著鄉村小道溜達幾圈。那似乎是個月圓之夜,祖父背我走到田間,我看見皎月當空,激動的從他背上跳下來,指著月亮問道:“爺爺,你瞧今晚的月亮多圓吶,那月亮里是什么東西啊?“祖父當時沒回答我,而是趕忙握著我的手指往口袋里藏,并嚇唬我道:“不能指地喲,你指了月亮,他就把你的手指割掉,以后再指,耳朵啊,鼻子啦,統統都要往地上找了。”誰知,經祖父這么一說,我還來了勁頭,好奇且調皮的把另一只手指指向了月亮。當時,祖父見我如此不聽說教,五指握成拳狀,往我額上敲了幾下。愛哭鼻子的我就哭著“罵”道:“壞爺爺,臭爺爺。”一邊擦著哭紅的眼睛,一邊跑去母親那兒“告狀”。豈知,母親不但毫無埋怨爺爺,還一個勁指責我不聽話。少頃,祖父歸,提一倚坐于門前。他看見我還傷心著,哄騙了我一番后,又把我放在他的大腿上,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漸漸的雨停了,但我心中那場傷心雨還在滴落著,如今確實又像當年那樣落起了淚,不同的是,多了幾分惆悵,多了幾分感慨,感慨故鄉景色依舊,感慨卻是物是人非!
“如今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我的爺爺啊,你究竟到了天堂沒有啊?祖母一有空就捻著佛祖念經,起初我還不知道她在祈求什么,到了今天才有所頓悟——一路走好。”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守著窗兒,風停了,雨斷了,幻想著有一天也能為祖父送上一束花,再哼上一首最愛最愛的曲子。
清明時節作文9
走在戶外,一股股冷颼颼的風親吻在面頰上,一陣陣和煦的春雨拍打在身上,一縷縷花香在空中隨風舞蹈,讓我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啊,這幾天陰雨連綿,讓人的心情也隨之頗不爽,難道天氣與心情也是一對孿生兄弟么?
孤獨處,我來到一片荒涼之地,見有不少墳墓,而且似乎也添了幾座新墳,后人們正在上墳,通過這些古老而傳統的方式來寄托著他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也讓我觸景生情,想起我的爺爺,我那可親可敬的的爺爺!
爺爺是個高壽之人,于去年農歷年底去世,終年95歲。如果算上閏年閏月,也是個足百歲之人了!除高壽外,爺爺一生無大疾,很少吃藥打針,偶爾傷風感冒,用的也都是些土方,像什么喝姜湯之類的,所以他的抵抗力特強,也讓我們后輩刮目相看。基于這些原因,爺爺走得非常安詳,無任何痛苦,也無任何牽掛。
說到牽掛,那得要說說我本人了。因為我弟兄三人,我排行老大,可我在個問題上走了許多彎路,兩個弟弟都已成家多年,于是而立之年的我自然就成了爺爺心頭的老大難。不管我是在家里工作,還是在外地打拼,每次電話內容都離不開我,千叮嚀萬囑咐:早日成家呀,否則讓我帶著遺憾進棺材,我死也不瞑目。許是上天也有好生之德,老天也在眷念著我和爺爺,最終我尋到了一門如意的個人生活,而且爺爺臨終前還見到他那可愛的重孫——我的女兒!
爺爺是個苦命之人。記得爺爺說過,小時候家里窮,吃了上餐愁下頓。后來幫地主放牛,也非常盡心稱職,甚至連地主也都很喜歡他。可是窮人的命也窮,在爺爺十歲那年,曾祖爺爺和曾祖奶奶離他而去,孤身一人的他從湖南逃荒到湖北,就是靠這股勤勞和不服輸的勁兒最終安身立足了。至今我想來,都覺得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歷程,足夠我們這些吃苦甚少的'人學習一輩子了。所以,每當爺爺向我講述這些往事時,我都會認真聆聽。
爺爺是個多福之人。所謂先苦后甜,的確是這樣,晚年的爺爺非常幸福。他一生育有五個子女,對他都非常孝順,而且孫子孫女整整十人,標準的多子多福!人一到老年,就特別重視親情,所以每當春節團聚時,所有的后人們圍在一起,爺爺就激動得老淚盈眶,還毫不吝嗇地拿出自己的積蓄,給重孫們壓歲錢。看著他那幸福的笑容,讓我覺得這才是幸福的真諦——沒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了!
一陣雨滴將我的記憶喚醒,我望著這些飛舞的思緒,似乎我的靈魂已在天國里和爺爺相會!是啊,在這清明特殊的時節,我更思念我爺爺了!
清明時節作文10
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天我跟著父親、大姑姑、小姑姑、哥哥姐姐們一起去給爺爺奶奶和大伯伯掃墓,一大早,我們低碳出行,騎著自行車和電瓶車向公墓出發。
前幾年,一到清明節時,大家在上墳的路上心情都特別沉重,我們一路上都很少說話,大人們的臉上對表情都十分僵硬和悲痛的樣子,我也不敢和大人們多說話。
我從沒看見過爺爺奶奶和大伯伯,只是僅僅看到過他們的照片,照片上爺爺奶奶顯得特別的慈祥,大伯伯也是如此,聽大人們說,大伯伯穿著警服的樣子特別英俊,我出生時正是大伯伯去世沒幾天,所以他們每當想起大伯伯都來不及看著我出生就走了,都感到非常的遺憾和傷心。
今年就不同了,一路上,大人們一邊聊天、一邊看看路邊的風景,有時還會說說笑笑,我在哥哥姐姐們面前也沒以前那么拘謹了。如今姐姐大學快畢業了;從鬼門關繞了一圈的大哥哥也有了工作;二哥哥法院的工作也做的很開心;最大的喜事是我已升級為姑姑了,因為二哥哥今年剛生了個大胖兒子;小姑姑又買了大房子;我們家也買了新房子;我們一大家人各自生活都過的還不錯了,一會兒爺爺奶奶和大伯伯收到這些消息,我想,他們在天堂里也會感到開心和幸福的!
大概半個多鐘頭,我們一大家子人就到了公墓。哇!很多人匯集成了清明掃墓大軍,真是車擠人,人擠車啊!我們先到爺爺奶奶的墓地祭拜,大姑姑用干凈的抹布把爺爺奶奶的墓碑及臺面擦地干干凈凈,然后擺上我們帶來的水果、點心、飯菜,插上蠟燭和清香,我們大家都雙手合掌拜祭著,大姑姑在邊上一邊燒紙錢一邊嘴里念叨著什么,好像是叫爺爺奶奶快來收錢吧等內容。其實,平時我常常會羨慕我的好多同學及朋友們都有爺爺奶奶疼,我想,如果我的爺爺奶奶還健在的.話,那我肯定就是他們心中寶貝的寶貝,我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想到這里我就有些心酸起來。
拜祭好爺爺奶奶,大姑姑帶領我們到了附近的大伯伯處祭拜,大姑姑依然默默地把大伯伯的墓碑打掃干凈,然后把祭品擺好,又在一邊燒紙錢。這時,大母親哭了。大伯伯比大姑姑小幾歲,算是英年早逝,當年大伯伯走的時候,大哥哥還在念書,大母親一個人帶著大哥哥辛苦度日,現在大哥哥也已經做了父親了,家里生活也好多了,我想是大母親這些年努力及辛苦的成果,大伯伯在天堂是看得到的,大母親流下的是幸福的淚水!
拜祭好大伯伯,我們在一片爆竹聲中下了山,我心想我們一家人現在的生活都很好,在天堂的爺爺奶奶和大伯伯也會過的開心和幸福的!
清明時節作文11
微微清風,吹來清明的悠悠寂寥,今年,要懷著怎樣的心,去祭掃。
幼時,爺爺對我:“烈士的心是炙熱的,感動這一代又一代的子孫。”
我問爺爺:“烈士是什么。”
爺爺說:“烈士是為我們開辟光明大道的人,是無畏的英雄。”
哦,烈士是英雄……我默念著。
直到我上了小學,去祭掃烈士墓時,是夏天,烈日炎炎么,可烈士會怎么面對呢?無畏么。可我明明是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也不想再走了。耳邊又回蕩起爺爺的話語:“當烈士倒下時,不會再站起來,因為不可能站起來,只要有能力站著,就不會倒下。這是烈士的信念!”我想,這是怎樣沉重,背負著信念的壓力。我硬挺著來到烈士碑前,耀眼的太陽照在烈士碑上,很莊嚴,很莊嚴的……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耳邊傳來的是教師鏗鏘有力的致辭,我的心也忽然間沉重了,是烈士的威懾力么?
不是的'。是它們的那熾熱的心感染著我,多少年長眠在地下,它的信念感染著我,不屈的信念,寧死不屈的信念啊!于是我的心,在惆悵之中蕩漾了……
又是清明,我們循著歷代鴻山人的足跡走到了現在。
今年,我已升入了初中,再次去掃墓時,又是懷著別樣的心啊,帶來的是別樣的蒼茫,也少了些沉重。
我想起了我的小舅,那樸實善良的小舅,它一生沒做過壞事,我舍不得它,也離不開它。
可它偏偏就走了,走得那么干脆,走得那么坦然,我還有那么多的話沒對它講。
母親告訴我,不能在外婆面前哭,怕它傷心。我在角落里哭,但哭得越傷心,就越難忘記,或許我永遠都不能忘記。
今年,我打算追逐春天,拋開一切沉重的往事。
我要追逐烈士的腳步,學會無畏,學會堅強。既然我忘不了它,就面對它,不怕傷心,不怕沉淪,因為去面對,就不會退縮,就要學會勇敢,象烈士那樣無畏,今年,我要開開心心過清明,就去迎接耀眼的光,接受屬于我的光明大道,活出不一樣的我。
今年的清明,我要活出生命,活出精彩,活出屬于我的人生!
清明時節作文12
蕭瑟的春風在野草間吹過,到處都有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而我們,則踏在這虛幻的世界中。
每一步都是那么沉重,因為,這前面,埋葬著無數的前人,而我們則是為了他們而來這的。
望向面前的土坡,一座座墓碑孤寂地佇立在黃土上,空氣依然是濕潤的,一朵朵火花閃爍在墓碑,旁邊則是茂盛的花草樹木。
看著這樣的場景,若非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其他的生物看到此景是不會產生悲傷之情的吧。
金
一座座墓碑不知是由什么金屬制成的',但是,我卻不感大膽摸摸它,怕觸犯那已安息的亡靈。此時,它一掃金屬的銳利與無堅不摧。仿佛平添了一份莊嚴的氣息,讓人心生敬畏。這是一種多么特殊的金之力啊!
木
四周都是富含生命氣息的植物,仿佛與此時的氣氛不符,但是,若你能靜心去觀察,去感受這些浩瀚的木之力的話,你會發現它們仿佛都是低著頭,彎著腰,不再那么挺拔,而是像一個個謙虛的子孫后代一樣,謙馴地在這些墳前祈禱著,仿佛平添了一份靈氣與肅穆。
水
空氣中蘊含著豐富的水之力,如同一個個活躍的精靈被壓抑住了一樣,成不了氣候。但是,這些小小的水蒸氣越發的多了起來,在草上,葉子上,衣服上都凝結出了一顆顆小水珠。而人們臉上的水珠,到底是不是這水之力弄的呢?但是,無論如何,這水之力也正是這大自然對逝者的哀思所涌現的淚水吧。
火
一縷縷輕煙自土坡中裊裊升起。而這一切的制造者,就是在碑前跳動著的火花。它們一點點地將我們寄托哀思的物品燒去,化作灰燼。但是火,仿佛是陰陽兩界間的使者,將這些物品連同我們的寄托、懷念一同帶到了那個世界,無聲無息。
土
漫山遍野的黃土在這兒并不是百常起眼,但是,那一堆一堆突出的黃土堆卻是如此顯眼。這之中,或許有著一些前人們。但是,如今他們已永遠被埋葬在這土堆中,或許依舊保持著血肉之軀,或許已僅保留著一些骸骨,又或者是已成為了一堆土了。所以,這是一堆具有包容性的自然的土之力呀!
如此這般,都像一個個的片段,但是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每一個人最初從自然中來,一步一步地壯大,最終卻又回歸自然。
正如自然之力分五行:金木水火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而土又生金,如此循環,又成自然之力。
而人也不是一樣,從自然中來,又向自然中去呢?
清明時節作文13
又是一年清明時,紛紛的雨照常下著,寄托著人們無盡的哀思。離家千里的我,思緒陷入回憶,透過絲絲細雨,奶奶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現……
朦朦朧朧的記憶中,在炎熱的夏日里,奶奶總搖著一把大蒲扇為我取涼,右手累了換左手,左手累了換右手,來來回回,不快不慢。有時候搖著搖著困了,扇子“撲”的一下落下來,奶奶就會立刻醒來,又接著搖,直到我在微微的涼意中沉沉的入睡。
寒冷的冬夜,我在燈下做作業,奶奶就坐在被窩里等著我,不言不語,閉目養神。不論多晚,她都會一直等到我做完,當我手腳冰涼的鉆到熱乎乎的被窩里時,奶奶就會把我的`小手小腳抱在她的懷里暖著,而我就像小貓一樣,蜷在奶奶溫暖的懷里,美美的睡到天亮。
和奶奶這樣朝夕相伴的日子在我讀初中后就結束了,那時候我一星期才回家一次,每個周六的下午,是我最開心的時光,懷揣著對奶奶的滿滿思念和一個餓癟了的肚子,像餓狼一樣竄回了家。奶奶像算好了時間一樣,不早不晚,剛好為我熱好了飯,每次她看著我饑不擇食的樣子,總是會說,慢些吃,慢些吃,鍋里還有。等到周日下午我返校時,奶奶又總是千叮嚀萬囑咐,依依不舍地把我送到村口,于是我帶著奶奶的愛和圓滾滾的肚子興沖沖的走向了新的一周。
后來,我上了高中,大學,外出打工,然后又結了婚,離奶奶就越來越遠了,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偶而回家一次,還是和以前一樣,和奶奶擠在一張床上睡,依偎著奶奶,呢呢喃喃說個不停,感覺自己又像回到了小時候,甜蜜,溫暖而又安心。
再后來,奶奶一天比一天衰老了,不停的咳嗽,吃藥不見好,打針也不見好,到大醫院檢查才知道,已是肺癌晚期了。就這樣,奶奶在她八十四歲高齡時,帶著深深的不舍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從此后,我和奶奶的相見就只能在夢中了。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四年了。這十四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我夢中醒來淚濕雙腮,深深的思念無處訴說,值此清明時節,愿這紛紛細雨,帶去我的思念:“奶奶,你在那邊還好嗎?”
清明時節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于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么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困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里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里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于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里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后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獲。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并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清明時節作文15
今年的清明節在四號,外公是在清明前四天走的。
清明節就像一個永遠越不過的坎,爺爺當時也是清明走的。清明過了,南方入夏,北方開始回暖,一切的凄涼會在清明過后終止。
生命在清明之后會蘇醒,可是他們的生命卻定格在了那個節點,清明。明明,似乎,再,再堅持一把就能過去了,可是就像在黑暗中奔跑,明明有光,明明還有希望,但是累了、老了、病了,真正地安詳地走完最后日子的人能有多少?
他們都很努力了。
我們早就知道外公的生命進入了倒數,卻不知道數到了多少,還剩下多少。就如落日,你看著它向海平面降落,好像很慢,好像很緩,然而那么一瞬間,天黑了,才知道原來很快。
我分明早就曉得了太陽終究會落下,他們很快會離開,分明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又分明在看到爺爺身上潔白的布時眼前一黑地跪下去,在得知外公走了的時候控制不住淚水,浸濕了枕頭。
心理再強大又怎么樣,這可是“死”呀!拍全家福會少一人,吃團圓飯會空一個座,小小的汽車再也坐不滿。家里少了一個會說粵語的'人,又少了一個會說重慶話的人。再也見不到了。一切都像假的一樣,擁有是假的,還是失去假的?
清明走了,下一個清明,又會想起他們來。
對爺爺的印象是很模糊的。在我有了清晰的記憶的時候,爺爺似乎已在輪椅上佝僂著。再后來,他不再會說話,陷進了病榻,像一座轟然倒地的大山。唯一記得的事,是在他還有氣力的時候,他喜歡抱我,爺爺的身材,在家中是最為高大的,他的摟抱是令人安心的,是溫暖的。對外公的記憶卻是十分清楚。
我記得他為我做的回鍋肉,記得他給我買的一板又一板的奶片,記得他在夏日的午后,用自行車載著我穿梭在林蔭之下,記得他的煙頭成為了夜幕降臨時的第一顆星星。可是后來,我開始嫌棄他的廚藝,不太喜歡吃奶片,那輛自行車報廢了,他的煙也戒了。我長大了,好強的他開始承認自己老了,他的話越來越少,他的身影伴隨著我童年的逝去而黯淡。
廣東的清明沒有下雨,潤濕了世界的,是陰陽兩世的相思淚。
【清明時節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時節作文08-03
清明時節的作文01-28
作文清明時節01-28
清明時節的作文02-22
清明時節作文[精選]08-23
清明時節作文08-21
[精選]清明時節作文08-22
(精選)清明時節作文08-28
【精選】清明時節作文08-25
清明時節話清明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