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清明作文

時間:2023-05-21 10:05:11 清明節 我要投稿

精選清明作文匯編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清明作文匯編10篇

清明作文 篇1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第二天。早上,我非常早就被叫醒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人要回老家掃墓。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下雨,還出了太陽呢。掃墓要去的地方有很多了,太奶奶太爺爺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遠著呢,但不管有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伯伯叔叔們說我小不懂事,說什么: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過我知道我看不見疼我的爺爺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對爺爺的印象不是非常深,因為爺爺在我未滿周歲時就去世了,我聽爸爸媽媽說爺爺非常疼我,每當其他同學提起爺爺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的墳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除雜草,他們非常快就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爺爺的墳墓上,大人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爺爺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一年我們都會回老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后者。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節到了。這個中國傳統節日也叫“踏青節”,所以我們去了寶石山踏青。

  入山時,兩邊的植物比較稀疏,但到了半山腰,樹木就茂盛起來。這一叢,那一簇,很不少。我們踏著寶石山那紅色的石頭,攀上了山頂。站在山頂遠望,風景盡收眼底,我們吃著清明團,我的心里不經大聲稱贊。

  接著,我們去了烈士紀念館。一走進紀念館,一塊高高的烈士紀念碑聳立在我們的面前。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對著紀念碑敬了一個禮,我十分敬佩這些為戰爭而犧牲的人們。就像王繼光,為了讓隊伍獲勝,在關鍵時刻,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終于取得了勝利。這可是讓人沒法想象的!為了祖國繁榮,為了世界和平,用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來讓隊伍獲勝,真了不起呀!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的生活將不那么美好。這一群為了大家犧牲的人,是世界上最光榮的人啊!

  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的踏青,又有嚴肅的祭英烈活動,在這種節日里,我學習到的比平常學習的還多!

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也紛紛,淚也紛紛。清明時節,思也悠悠,念也悠悠。

  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明清以來有“吃清明團”,“送百蟲”,“水嬉”等風俗。由于清明和“聰明”諧音故又稱“聰明節”我們江南這一代還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說法。

  而我首次經歷清明節是在外公去世后的那年。記得離清明節還有段日子就見外婆在里里外外的忙碌了,還總能看見她手里拿著一方塊一方塊的銀色紙張在不停的折,看著那折的像小船一樣的東西還偷偷地藏起了幾只。后來知道那叫紙錢。因為從沒有過過清明節所以還真期待那天的到來。終于要去掃墓了,看著外婆準備的一大堆東西:什么碗筷,酒水,糕點,飯菜,水果,香燭,還有好幾大袋的紙錢,我還傻乎乎地問外婆要到哪去擺酒席。這些東西擠滿了外婆,爸媽的雙手和肩膀就連小小的我手里也沒落空。在車站上我們護著東西拼命的擠上公共車向墓地出發。在擁擠不堪的車里我被擠得眼淚都差點掉出來。好不容易下了車還要坐人力車才到墓地。在墓地,外婆真的像擺盛宴一樣把帶的東西一樣樣擺弄好,還要我們每個人敬酒磕頭。在長長的一番儀式后就是點燃紙錢給地下的外公用。那里的人都做著相同的事情。交織的煙霧彌漫了那里的天空,嗆的我又差點流淚。

  在外公去世后的第二個清明節,我早已沒有了那份期待,而是擔心是不是又要像去年一樣“遭罪”。可奇怪的是這次我沒看見外婆前前后后忙碌的身影。到了掃墓那天也只有外婆手里的一點水果和一束鮮花了。坐在爸爸開的車里我問外婆今年怎么了?外婆說:“去年我們要擠公車掃墓,今年我們開私家車掃墓,這說明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當然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文明祭祀,帶那么多東西既浪費財物又把墓地弄得烏煙瘴氣,破壞了環境”。聽著這些話從一個老人家嘴里說出來,讓我真的感到國家這60年來的發展和進步。雖然

  我沒能和共和國一同成長,我的年齡相對于60周歲的共和國來說只能算是個小字輩,但我也看到了神舟上天,看到了嫦娥一號。西氣東輸已成現實,南水北調也不再是神話。奧運圣火登上珠峰,各國健兒匯聚北京。這一切的一切都驗證了外婆所說的“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相信長眠于地下的外公雖然看不到這一切,但一定感受到了這一切。他一定跟我們一樣熱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現在的清明節,我已經可以代表全家通過網絡為外公送上鮮花,寫下祝福,寄上我們對他的深深思念。外公收到這些一定會特別開心特別欣慰,因為他知道他的外孫長大了,他的祖國經歷了60年的風風雨雨也變得更強大了,更加的繁榮昌盛了。

  我所經歷的清明節也在隨著共和國的腳步不斷成長。我想將來我們這一代一定會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的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文明

清明作文 篇4

  小雨,清明。一碟祭品,一對素燭。以一種最安靜的方式,將往昔的人與事,靜靜回憶。

  一個已然走過世間的人,無論他的生前是平庸無聞的凡夫俗子,還是馳騁沙場的颯爽將軍,抑或是才高八斗的風流才子,都無法擺脫在時間長河中漸漸消隱的命運。一位過世的人可以被人永久地記住卻無法時時地想起,因為生者有自己瑣碎的生活。在絕大部分時間中,對于死者的那一份記憶猶如一棵無名的野草,匍匐在茫茫的思想大草原上,是那樣的渺小。

  然而,終于有了清明。

  所有過往的人與事都在頃刻被點亮。在雨中細細地回想,品味。然后懷揣一疊祭紙,撐一把油傘,來到那早已生滿了青苔的墓碑前,在明滅的.火光中垂淚。也許,他們在生前也有過恩怨糾結,然而數十年之后,能在對方的墓碑前冒著小雨燒一疊祭紙,又有怎樣的誤會仇恨是不可化解的呢?

  清明是一個傷感的節日,它沒有春節的歡樂,沒有中秋的溫馨,甚至沒有一種代表性的食物。而就是這樣的節日,卻存在于中國幾千年,它的真正生命力就在于一個“情”字。

  父子情,夫妻情,摯友情……沒有一種情感是清明節不可以表達宣泄的。而清明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卻是最純澈、最真摯的。因為一份對死者的愛是沒有半點虛偽與造作的。

  跟隨著一些稍微上點年紀的老人去上墳,離墳而去之際總可以聽到老人不由自主地感嘆一聲:“不知以后誰來給我上墳。”即使他兒孫滿堂卻依然會這樣說。這句話并不代表他對現狀的失望,這只是在人生漸漸衰亡之際感到的一種因時間流逝的滄桑,在漸漸老去的歲月里感到生命本質的短暫與無助。

  由此看來,清明又是一個讓活人感到清醒的日子。我不知道有多少古人在上完墳之后,會深感生命的短暫,爭時于世。但我幾乎從每一個人墳場歸來的臉上都看到了平靜與安詳,或許他們此刻的心胸也比先前開闊了許多。也許他們只有站在死者的墳前,站在死亡的面前,才終會感到自己的憤怒與煩躁是多么地渺小,近乎于可笑。生命短暫不必為世俗之事奔波太多,還是多留一些時間思考人生,回憶往事吧。

  以前,我總不知這種傷感的節日為何在盎然春日里舉行,在蕭瑟秋天或者寂寥冬日里不是更適宜嗎?后來,我才明白,在萬物開始繁盛、草木欣欣向榮的春季去感受傷感和死亡,正如在喧鬧中品味寂靜,在輝煌時品味黯淡。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刻骨銘心的思念和對人生真正的清醒。

清明作文 篇5

  初春時節的細雨,伴隨著清明節節靜靜地下著。天空低沉著,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心里是無盡的悲傷。伴著林里的鳥叫,本是清麗的風景卻給自己又增添了一份惆悵。這個清明節,注定了我的憂傷。

  祖母走后的第一個清明節節,屋里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風依舊,可卻已物是人非。老屋現在已經不住了,到處都堆滿了垃圾。望著望著,眼淚就下來了。還記得在這里,我們孩子的歡笑聲還在,地方雖然小又簡陋,但是卻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里,反而如在城市里般,還少了城里的熱鬧。記得年年我們幾個孩子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祖母給我們搬來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著清明節饃饃。在山上掃墓時,放著鞭炮,孩子們喜歡裝著害怕,一個個搶著往祖母懷里鉆。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個個不吵也不鬧,安靜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個個都閉著眼睛,跟祖母講著自己心里的話。總是覺得祖母還在,還在聲聲念念著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飯。那些時候還是浮在眼前,走不開。可人已經走了…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了。鞭炮放響,心里的痛一陣陣襲來,這個清明節過得好悲傷。每次夢回,夢見祖母,淚浸濕了枕頭。

  鄉村里的清新撲面而來。村里的人過來看了一眼,幫忙墊了黃紙道:“走都走了,還是別太傷心了。”抬頭,望著天空,讓眼淚回到眼眶中,靜下心來,好好體會這鄉村景色。

  草沾濕了身體,樹木從頭到尾透著一股蒼老又是一種新生。天空其實還是明亮的,純凈的沒有一絲雜質。純藍的感覺突然有股明媚。或許,我們該好好地去觀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這里的一分一秒。

  請讓這股憂傷,隨著清明節的過去隨風消逝吧。

  朦朧中,似乎有種“清明節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覺。祖母,走好。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節到,這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會讓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傷感,是不是真的應驗唐代詩人杜牧的那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景,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

  清明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的節日,我從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傷感,或許這是我對先人的懷念吧。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懷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艷 ,仿佛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好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么繁忙,而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別辛苦。而在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松。

  而今,文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盡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里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但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祭祀新風。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于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這其中蘊涵著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清明作文 篇8

  柳絮紛飛,又一季,清明無雨。

  ——題記

  清明接到了,如此的清新素雅,有如此的莊重。記憶中的清明,總和那雨有聯系,而今年的她,卻沒有蕭蕭落淚,反倒落得一生輕盈。

  我不解,問奶奶:“是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根本不存在呢?”奶奶說:“孩子呀,這雨呀,不應定可觸可及,要用心去找啊!”似懂非懂,踏著清明之際,我去那世間,尋雨的足跡!

  清明的早晨,落著蒙蒙的霧,家家戶戶都忙著燒香祭祖,氣氛也不禁被烘托得如此悲傷。我走在彎彎曲曲的田埂上,身邊有不少的祭墳的人,看著便想起自己逝去的長輩,想著人生命的河流,總會干涸枯竭,心中驀的一緊。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位老婆婆跪在墳前,哭得那么傷心,在清明之際,肆無忌憚的將自己對親人的思與念全部訴出,一發不可收拾。

  看著看著,我頓悟了些什么,那老婆婆的淚,是否就是那清明的雨。是吧,那雨颯颯落下,化成滿地無盡的回憶。原來清明的雨是傷感的,夾雜在對逝去的親人的回憶里。

  原來清明并非無雨,只是那雨,化作了人世間種種牽絆,感動無限!

  抱著失落的心情繼續走,忽然聽得那歡樂之聲,循聲望去,是幾個老農,握著鐮刀割著那柳條,上面可都是新出的芽,碧油油的,我不解,走上前去問問:“爺爺,你們這是在干嘛呀?”老農回答道:“孩子啊,我們在擄柳葉,回家做柳餅。”雖不知柳餅是什么,但眼前的景象和剛才的,完全不同。沒有了悲傷,沒有了淚水,取而代之的.是歡樂和汗水。在這個氣氛凝重的季節里,原來來又活潑歡樂的一面,悲傷之后的她,也找到了自己放松的渠道,這時的清明節,格外的秀麗。

  老農拿給我幾條柳枝,我近些看他,一臉的樸素,滿臉的汗珠沿著臉頰向下流,我的心盈潤了。在她的臉上,我看到清明節雨的蹤跡,原來那清明的雨啊,不知何時有化作辛勤的汗水,鐫刻在了老農的臉上。我道了聲謝謝,走回了家!

  吃著柳餅,我倚在門上,看那陰沉沉的卻怎么也無雨的天空,似一位欲哭無淚的少女,令人心痛!

  原來清明并非無雨,只是那雨甚是微妙,藏在人世間;又十分多變,詮釋著喜怒哀樂。我坐到書桌前,聽著許嵩的《清明雨上》,用筆描繪出清明的一姿一態:

  “翹首相望,又是清明無雨;

  側耳輕聽,又是清明雨上!

清明作文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清明,外面下起淅淅瀝瀝小雨,雖然正在下雨,但我還是按耐不住自己想出去玩的心情。在我三寸不爛之舌下,爸爸終于答應帶我出去玩了。

  我做在車上系好安全帶,看著車窗外的雨滴,心情不由得激動,想想自己即將去領略大自然的美麗,真是開心。不一會兒雨停了,整個公園被罩上了一層薄紗,十分夢幻。小草經過春雨的洗滌,更加的綠油,那被雨滴擊打下垂的腰也直了起來,搖搖晃晃地向我打招呼,旁邊的紅花是也是剛剛沐浴完,她披著霓虹紗,真是生機盎然,我不由得想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是多么的貼切啊!

  再向前走幾步來到了花果區。桃樹、杏樹、梨樹、李樹都開出了美艷的花朵。紅的紅,黃的黃,白的白,紫的紫,色彩斑斕、五彩繽紛好一幅百錦花圖,真是美!旁邊的大雁,高高的抬起自己的'脖子,欣賞這一幅藝術畫。啊!這是大自然的杰作,這是一個充滿生命氣息的畫啊。

  不知過了多久,我還是沉醉在這美景之中久久不能忘懷,是欣喜了,是震撼了,是贊嘆了。這種抨擊我心臟久久不能平復的生命力量,真是神奇。

  我由衷的贊美生命!

清明作文 篇10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布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干凈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并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