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祭祀作文匯編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祭祀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祭祀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碧瞥娙硕拍潦沁@樣描寫清明的。
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五日。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種青色的植物和米粉混合做起來的果子,里面的餡有肉、豆腐干、咸菜等。我也嘗過,吃起來軟軟的,黏黏的,很多人都喜歡吃。除了吃清明果,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去掃墓。我爸爸媽媽也帶我去掃爺爺的墓。爺爺的墓在鄉下,爸爸開車要幾十分鐘才到。我們把清明果、菜還有酒都擺在爺爺的墓前,奶奶還說什么“快起來吃”和許多我聽不懂的話。然后我們在墓前拜幾拜,拜完后,爸爸開始放鞭炮。放好鞭炮,我們就收拾好東西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總能看見許多火紅的杜鵑花,我和媽媽都很喜歡,爸爸就采來許多。于是我們就開心地讓這些美麗的花和我們一起回家了。
祭祀作文 篇2
春去秋來,花謝花開,冬去春又來,柳擺嫩芽綠,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的春雨滋潤了冬日的干枯,哺育了枯干的枝條,洗凈了污濁的空氣,潮濕了行路人的心。
清明節還沒有到,小叔提前幾天就給我打了電話,問我什么時候放假,放假了回家不,回家的話和他一起去給奶奶上下墳,在掛下叔的電話后,父親也打電話來,要我幫他在奶奶的墳頭上去祭祀下,幫他盡孝。我滿頭答應了他們,放假就直接回家了。
正當清明節那天,奈何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那天早上,小叔起來很早,吃過早餐,雨還在一直下,我看見他在窗邊看了幾次,每次都緊鎖著眉頭,不安的在房間里踱起了腳步。我望著他不安的神情小心說道:“要不我們坐車回去就是那!薄暗认略僬f,看雨停不,聽的話自己的回去方便些。”叔輕聲的回道。
雨終于在苦心的等待中停止了,我們匆匆的收拾了東西就走,爺爺叫住了我,“把這些紙錢去燒給你奶奶,下雨我去不方便!臂橎堑淖邅戆褨|西給我,我從他手中接過東西的那一瞬間,從他渾濁的眼眶中看到了幾滴濁淚潤濕了他滿是皺紋的眼眶,是懷念還是不舍,是我的生活無法體驗到的。
春雨濕潤了土地,干涸的土體滿是泥濘,我和小叔一起踏著滿是泥濘的小徑,提著一些祭祀用品到奶奶墳上去掛青。每逢過年過節,不管天氣如何,小叔總是要到奶奶墳上去祭祀。每次看見他站在奶奶墓碑前總是一臉的嚴肅和沉重,平時總是一副笑臉的他在這時候感覺變得讓我們都不認識了,不知他站在奶奶的墓碑前,望著那裊繞的煙霧心中究竟在想什么呢?我們誰也不知道,更不敢問。
青草路邊生,綠色點青山,偶而的山花點綴綠色中更顯美艷,歡快的鳥鳴在林間的小道中響起,我卻感覺十分寂靜,只聽見兩個人的腳步聲在這幽靜的山澗小道中回響。沿著林間小道到一堤壩,壩高卻塘水淺,以前灌溉的魚塘已變成良田。堤壩對面那幾棵蔥郁柏樹后面就是奶奶的墳塋,安靜的躺在那里已有十幾個春秋了,繞過堤壩轉過左邊,一座墳塋孤零零的佇立在那里,墓碑刻字前已經蒙了蛛絲。墳塋的上方已經一片蔥綠,去年過年之時才清除的雜草而今春風一吹又變綠了。叔跪在墓碑前的拜臺上靜靜的燒著紙錢,然后仔細的擦拭著墓碑上的蛛絲網。
墓碑上的文字清晰的凸顯在眼前,一排排文字記述著老人的一生及后人,卒于一九九七年,享年六十七歲。那年,天氣比較冷,奶奶那年的身體突然變壞,花了很多錢嗎,請了很多的醫生,總結就一句話,叫家里人安排后事。家里的人沒有辦法了,只希望奶奶的病能夠出現奇跡,害怕奶奶過世,父親他們三兄弟都陪伴在家里。奇跡降臨,奶奶突然就好了起來,父親他們都去做自己的事去,老家只剩下我們幾個放假在家的孫子和我母親,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幾天,臘月十六日夜深二點的時候,堂哥突然叫我們說,奶奶不行了。我們幾個孫子都跪在那里為奶奶送終,當時我們都還小,剛上小學五年級,眼睜睜的看著奶奶就這樣安詳的走了,在走的時候什么也沒有說。那時候通訊還不發達,去通知父親他們的人趕回來的時候,奶奶已經放在棺材里了,父親是第二天傍晚才趕回來,他們都對著奶奶的遺體哭泣,什么也沒有說。喪事在我們當地辦的相當的體面,那時候還小不知道為什么,直道送奶奶的棺槨入土的時候,父親他們都一言不發,特別的小叔,總是望著奶奶的遺照發呆。十多年過去了,偶爾聽見爺爺的零言片語,“奶奶走之前對后人都比較放心,最放不下的就是老幺。”奶奶在世的時候,三個兒子中最喜歡的就是小叔,小叔那時候在教書的同時還隨時回家來給奶奶幫忙。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奶奶在世的時候,小叔都非常孝順了,為什么這么多年了,每次上墳的時候,他總是那么的憂傷呢?
“叔,該走了”,我拔完青草轉過來輕聲的喊道,“為什么您在我們都不在的時候就走了呢,您應該放心我了,我本來要給您說的,我已經長大了,不在是以前的那個小猴兒了(小孩子)……”他用手指輕輕的撫摸著那些刻字,輕輕的嘮叨。我的呼喊并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還沉寂在過去的回憶和悔恨中。
風輕輕拂右山的翠竹沙沙作響,翠柳搖擺的著嫩綠的枝條,蔥郁的柏樹環繞著墳塋,這里不在是寂靜而是春的活力,綠的環繞,希望在這個祭祀之節,小叔能夠走出沒有對您送到終的悔恨吧?讓逝者安歇,活著的人能夠快樂,我想這也是您在天國中所希望的吧。
奶奶,如果您在天國有知的話,就托一夢給小叔,讓他能走出那十多年的悔恨和內疚吧。
祭祀作文 篇3
20xx年3月26日,在九江市煙水亭,有十二所小學,每所小學有5個學生代表舉行了“文明祭祀,從我做起”的宣傳活動。還有九位來自各個單位的領導也參加了。
老師發給咱們每個同學一些傳單,叫咱們去發給每一個路過的人,讓他們都知道“文明祭祀,從我做起”里面宣傳的內容就是:清明祭祀期間咱們不使用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及塑料花、塑料發財樹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要杜絕白色污染!倡導鮮花祭祀,居家祭祀網絡祭祀等文明的清明祭掃方式。也同時希望他們再宣傳給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發的過程中,同學們高高興興地很積極地去發給每一個過路過的人。那些過路的人也很配合咱們,承諾自己不會去做這些事,還答應宣傳給自己身邊的人。
發完了以后,咱們又集合了。有幾位領導和學生代表在臺上講了話,然后咱們全部都在橫幅條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許下自己的承諾。
這一次活動結束了,但是咱們的行動還在進行當中……希望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會遵守。
祭祀作文 篇4
今天又到山上去掃墓祭祀了,不過與前天去的地方不相同,一起去的人也不同。今天來了好多人啊,不過大都是些大人,小孩沒幾個,這讓我感到有點寂寞。
與往年不一樣了,今天是乘客車去的,大人小孩都坐在客車上,車上一點兒也不擁擠,有些大人是自己騎摩托車或開小汽車去的。
好熱鬧啊,路過的許多地方都有人在掃墓祭祀,因為今天是清明嘛,哈哈?赡苁歉鱾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人們的思想也有所不同,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中有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有些地方的人們在清明這天去掃墓祭祀總會為親人的離去痛苦欲絕,而有些地方的人懂得“人老病死”的道理,這是人之常情的,便也不覺得什么,反而因為祖先曾度過一段美好的人生而高興。正如我們這個地方的人們就是,所以在大家臉上看到的只有虔誠和興奮。也如前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通常都會逢下雨時節,而我們這里卻是烈日當空,曬得我臉發紅。
在車上,我和小如姐姐無話不談,她前天沒有來,于是我便跟她聊了許多關于前天去海門山掃墓祭祀所發生的事情,我講的認真,她聽得仔細,這樣的時光真是美好極了,她也聽的津津有味,多么好的聽眾。
按照我們這里的習俗,清明節這天是拜“果盒”。所謂“果盒”就是香蔥餅、餅干、糖果這些屬于零食的東西。有些地方則是在這天祭拜祖先的時候獻上鮮花,但是我們這里則是燒紙錢、放鞭炮,這種方式孩子們最喜歡,因為在放鞭炮的時候,我們總會捂住耳朵,雖這么做,但還是喜歡鞭炮那“噼里啪啦”的聲音。
每一年到這里掃墓祭祀總要清理雜草或瘋生的竹子,原因是草生長的速度最快,即使今年燒了明年也會再長出新的來,這也是人們在寫有關于“頑強的生命力”這一主題的文章或是詩篇時,總要選擇草為描寫對象的原因吧。今天來的大人較多,所以小孩根本幫不上什么忙,只能在旁邊站著罷了,無論是除草還是搬雜草去扔掉,這些活都讓大人給做了。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俊桐就是因為想要用鐮刀割草而傷著了手指,所以看到這,大人更不放心讓孩子隨便使用鐮刀之類鋒利的東西。
真慘,俊桐的傷口挺大的,一條長線,血淋淋的?↓埜缒眉埥斫o俊桐包扎傷口,由于沒人帶創口貼來,所以爸爸只好拿一個袋子,把它撕開,撕下一條來,替俊桐把傷口包扎好。如果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一定會痛得直哭。但是俊桐并沒有一絲痛苦之意,反而笑哈哈的,這也讓大家放下了心,多堅強啊,俊桐,好樣的!如果現在讓我評選“陽光少年”,我第一個選他,俊桐的堅強品格值得我們去學習!
今天不用像前天一樣爬山了,今天走的是平平坦坦的路。周圍全是山,我們在野草之中穿行,大人們在墳墓前清理雜物,我們則跑去別處采野花、追逐、玩耍。什么活也不用我們去干,我們盡管玩,痛痛快快、無憂無慮地玩,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時而吹來陣陣暖和的風,令人心曠神怡。等玩夠了,要插香祭拜祖先時才停下來。
祭祀作文 篇5
每年清明節祭奠活動中發生的火災不在少數,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損失。20xx年3月12日9時許,保稅區二十里堡街道村民鐘某,來到北山祭祀已故父親。鐘某在其父親的墳前用明火燒香、燒紙。由于當日風力較大,燃燒的紙被大風吹散,難以控制,進而引起山火。火借風勢,在山林中迅速蔓延成災。此次過火面積10.7公頃,造成林木直接損失價值近3萬元。
今年清明將至,廣大市民將以各種方式祭奠先祖,但少數市民祭祀仍然采用上墳燒紙、點燃香燭、燃放鞭炮等方式進行。這既污染環境、又極易引發。為全面倡導的社會新風,我代表一名中學生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爭做文明使者。為了我們生活的,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告別陋習,做一名的倡導者,做到不在公共場所、林區及其邊緣地帶燃放鞭炮香燭紙錢;不攜帶任何火種進入林區。一旦發現火情,要立即報警。
二、自覺移風易俗。積極采取文明的.祭祀方式,清掃墓碑、鮮花換紙錢、等方式,把祭奠先人的傳統習俗用更加環保安全的方式加以繼承,樹立文明祭祀社會新風。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爭做文明使者,自覺移風易俗,保護,倡導文明祭祀。
祭祀作文 篇6
每當說到大火,我就會想起之前的那場火災。那是今年清明節發生的。
那天下午,咱們來到山上,山上鞭炮已是“噼噼啪啪”,煙霧彌漫。按照咱們家鄉掃墓的習俗,家家戶戶掃墓都要備有鞭炮,在祖先墓前燃放。
咱們找到墓地,一年沒清理了,只見墓地到處雜草叢生,枯萎的,正冒新芽的,在墓地爭搶一席之地。爸爸和幾個叔叔揮著鋤頭,清理雜草,而咱們則拿著一疊疊的紙錢,準備獻給祖先。
雜草清理干凈了,媽媽和嬸嬸拿出供品祭拜祖先,爸爸和叔叔忙著拿起一串串大鞭炮,在墓地兩米外的地方燃放。當然,最高興的還是咱們這些小孩子,在墓地里里外外放紙錢,墓地一下子變了,花花綠綠,好不熱鬧!班栲枧九尽北夼诼曧憳O了,響得媽媽背向鞭炮,捂著耳朵,閉著眼睛,“啊,啊……”直叫。媽媽最怕鞭炮了。
正當咱們還在忙著獻紙錢時,“畢畢剝剝”雜草燒起來了。原來,鞭炮太猛烈了,火力一大,帶動著旁邊的雜草燃燒起來了!盎穑 痹蹅冞@些小孩子被正在燃燒的火嚇得不知所措,大聲尖叫。大人們則連忙采取措施,扛起鋤頭,鏟土滅火。盡管他們拼命用土滅火,但火勢卻不見減弱,反而越燒越大。眼看火勢已不能再控制,媽媽忙拿手機撥打119。
一分鐘,兩分鐘,漫長的十分鐘過去了,消防車來了。消防叔叔們風一般的速度沖到山上,扛起一條大水管,接上水,與火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斗。火,終于在消防叔叔的專業撲救下,熄滅了。
望著那殘留的火星,黑黑的草灰,我猛然想起“文明祭掃”四個字,F在,各級部門都在大力提倡“文化清明”,帶上一束鮮花,帶把鋤頭清理墓碑,以表達咱們對親人的緬懷?墒,在咱們家鄉都習慣燃放煙花爆竹,燒香燒紙錢,每到清明這一天,山上人頭攢動的同時,更是煙花爆竹響徹云霄的時候。
“明年不能再燃放鞭炮了!卑职稚钌畹馗袊@。是啊,這一場火災給咱們上了一課,一節富有教育意義的課。
明年的今天,咱們帶上的將是一束鮮花,遠離煙花爆竹,遠離火災,更還天空一片潔凈。
祭祀作文 篇7
20xx年3月26日,在九江市煙水亭,有十二所小學,每所小學有5個學生代表舉行了“文明祭祀,從我做起”的宣傳活動。還有九位來自各個單位的領導也參加了。
老師發給我們每個朋友一些傳單,叫我們去發給每一個路過的人,讓他們都知道“文明祭祀,從我做起”里面宣傳的內容就是:清明祭祀期間我們不使用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及塑料花、塑料發財樹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要杜絕白色污染!倡導鮮花祭祀,居家祭祀網絡祭祀等文明的清明祭掃方式。也同時希望他們再宣傳給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發的過程中,朋友們高高興興地很積極地去發給每一個過路過的人。那些過路的人也很配合我們,承諾自己不會去做這些事,還答應宣傳給自己身邊的人。
發完了以后,我們又集合了。有幾位領導和學生代表在臺上講了話,然后我們全部都在橫幅條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許下自己的承諾。
這一次活動結束了,但是我們的行動還在進行當中……希望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會遵守。
祭祀作文 篇8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的清明可謂是一個“三無”的清明。今年清明沒有“雨紛紛”,人們也沒有“欲斷魂”,祭掃的方式也依然沒有發生什么特別大的改變。今年的清明還是倆字,焚燒!
清明放假,跟著外公外婆去海寧為曾祖父掃墓。葬曾祖父的這塊墓地,沒有管理的人員,墳也是這里一塊那里一塊,常青樹也是這里兩棵那里兩棵的。外公外婆正在準備祭掃的物品,我閑來無聊,小范圍的在墓地里逛逛,發現今天來掃墓的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祭掃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燒!等到外公外婆準備好祭掃物品時,前來掃墓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都大包小包,扛著,背著,走進了墓地。人們帶到東西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燒用的紙錢什么的。焚燒的味道越來越濃來,轉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燒紙錢,誰叫他們也是老年人群呢!拔艺f,外婆,你們就不能不燒啊,我都咳成這樣了!”我不經抱怨道。外婆卻淡淡然地飄來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么。”我受不了這味兒,趕緊回到了車子里,離開了這“焚燒現場”。
即使這只是浙江省海寧市鄉下的一小塊墓地,但我想這足以說明,人們祭掃的方式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燒倆字不離清明。
人們為何就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懷念呢,為何不能夠換一種環保一點、安全一點的祭掃方式呢?像這樣焚燒紙錢,很容易造成火災等事故的發生。我認為人們應該要逐漸養成一種意識,要改去這些不安全不環保的祭掃方式,當然,要改掉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需要時間。
即使說有很多人還在用傳統的方式祭掃,但是也有很多不錯的祭掃方式,例如,網上祭掃。人們可以利用網絡為逝者敬香,獻花或為逝者留言。這么說吧,網上祭掃又是現代技術的體現,又不失中國的傳統習俗,又環保節能,又省時省力。
希望下一個清明節可以從三無成為二無,沒有“雨紛紛”,人們沒有“欲斷魂”,祭掃方式卻有著大大的改變。做一個安全文明的小公民,過一個安全明文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