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薦】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作文1
窗外,陽光明媚;房間里,依稀可以聽見筆落在粗糙的紙上發出的“沙沙聲”。驀地,那聲音停住了,只見書桌前的身影拿出了手表,想看看現在是幾時幾分,卻無意間瞥到了時間下方的日期——3月31日,心里驀地一驚,原來春社已過,清明又將至……
“好茶,好茶……”一個熟悉的聲音從遠方悠悠飄來。于是,我陷入了回憶之中——老人,棗葉,茶。
黑色的棗樹,扭曲著身子。咋暖還寒的早春,顫顫的棗葉芽兒遮不住黑漆的樹干。
樹下,一個老人,如棗葉芽兒顫顫然。
失血的手如兩截瘦柴棒,在參差的棗樹刺里游弋,摘那一枚枚棗葉芽兒……
老人說:“那能當茶喝!
是的,那能當茶喝。要不,您——60多歲的老人了,怎會在年年春天,去摘棗葉芽兒,
干后,煮了,用老樹皮般粗糙的手端起,幸福地品咂:好茶!
顫顫的您去摘顫顫的棗葉芽兒。您摘您家院外的,也摘我爺爺家院外的。您只摘您家、爺爺家院外的棗葉芽兒。您住的,是一個寬房大院。
院里,有雞、有豬、有小孩的哭聲,有大人的呵斥,有現代音響的高亢曼歌……絕對活生生的房院。
您說,您曾經是一個很好的農把式。我信
就現在,您把雞喂得很好,豬喂得很肥,把小孫子帶的很乖,把大院子打掃得很干凈……
難得有空,忙里偷閑急抿一口棗葉芽兒:好茶!
一次,我給爺爺說棗葉芽兒是好茶,他沉重的搖搖頭。于是我拿了一包爺爺的茶給您,您板起了本來就難看的面孔,把我帶到了爺爺跟前。爺爺輕輕摸了摸我的頭,把茶葉硬往你手里推,您不要,爺爺生氣了,您才收下……您出了門之后,爺爺長長的嘆息,像老鐮刀在我心里割過……
我看你,你喝那些茶時,小口小口地抿著,你的面部呈現出絕對沒有過的幸!螅哉鴹椚~芽兒。
于是,我信了,那是好茶。
于是,我也幫你摘“茶”。
漸漸,您老得厲害了。
漸漸,您的咳嗽悠長起來了。
漸漸,院子里少了你顫顫的身影……
終于,一天,您安靜下來,躺進了紅油漆棺材里。
于是,嗩吶聲哀婉起來了。
于是,哭泣聲響亮起來了。
于是,紙鈔紛紛揚揚起來了,像秋天飄落的棗葉兒,一層又一層。
清明節的作文2
又是一年清明,懷念已故親人的日子。
所有的節日中,唯獨清明,令人傷感。三、四月,正是萬物復蘇,植物萌生新芽,動物結束漫長冬眠的時候。陽光和煦,寒風凜冽。這種天氣最糟糕,早上還算是暖和,下午一下就變了天。晚上更是沒得說,風大,又冷,在外面通常是呆不住的。
我又在想,在南山,爺爺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變化?他們不冷,不餓,不孤獨嗎?那時候媽媽總是拍拍我的頭,說:“孩子,別想太多了。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們離開我將近八年了。我早已經從稚氣的孩童變成懂事的少女。我漸漸開始忘記,走出悲傷。
中國的清明節,在我眼里,極為非凡。沒有親人間的團聚與把酒言歡;沒有歡聲笑語和張燈結彩;更沒有喜慶的氣氛……甚至哭泣與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墳,我都告誡自己不要哭?墒,又有幾次忍住了?忍不住的,是對親人的思念。
爺爺很是喜歡菊花,甚至可以說是愛,大約從記事起,爺爺的生活中就有菊了。不論是練字還是畫國畫,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對菊花的無限熱衷!皩幙芍︻^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蔽艺J為,爺爺就像菊花一樣,潔凈,不卑不亢……他永遠是那樣平易近人。奶奶則像百合,散發著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總是開朗的。生活中笑聲不斷。
清明,花也同樣是寄托了生者對故人的思念。見花如見人。年年掃墓,家人只拿這兩種花去看爺爺奶奶,我總是認認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塵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將花擺到墓前,仿佛懷中是不可侵犯的圣物。對啊,那本來就是代表爺爺奶奶的花,神圣而高貴,怎么可能答應別人隨便玩弄。
清明,誰說是流淚、安寂的日子?我們在世界另一邊的親人,正在面帶微笑看著我們,看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也為我們默默祈禱:在那邊,一定要平安、幸福、快樂!
清明節的作文3
怎能忘記狼牙山五壯士為祖國的壯烈犧牲?怎能忘記董存瑞炸碉堡時的高大身影?多少英雄英雄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為的是祖國的繁榮昌盛,他們有自己的生命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作為他們的后代,我們要使紅旗更加鮮紅,使五顆星星更加明亮!
緬懷革命的豐功偉績,好好學習,掌握本領,爭當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秀,團結友愛的好少年。長大以后,以優異的成績來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在中華大地,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正是他們用殷紅的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向所有先烈致敬!
烈士們,在您們的艱苦奮斗之下,我們進入的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我們得到的好的發展,這是與你們的英雄事跡是離不開關系的。現在我們的日子好了,全是靠你們在戰斗中的努力和幸苦冒著犧牲的危險換來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祖國的人才,為國家的建設做貢獻,你們的犧牲不會白費的。你們人雖死但是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在這個20xx年的清明節中,我向您們致謝。
向革命先烈深深的致敬!沒有你們我們就沒有這美好的世界。我們非常感謝你們為我們付出這么多,你們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在這里,在為你們深深的鞠一個躬!
在這草長鶯飛的二月在這山花爛漫的時節我們來到烈士碑前緬懷您們長眠在這里的七十七位革命先烈透過歷史的煙云我們仿佛看到大革命的烈火燒遍了祖國的原野穿過歲月的時空我們仿佛看到“土家第一軍”的軍旗映紅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扛著大刀長矛的土家兒郎邁著雄壯的步伐走進我們的視野腳踏被先烈們的鮮血染紅的故土我們仿佛看到,在敵人的槍口下您們山一樣堅挺的脊梁您們寧死不屈的氣節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啊染紅它的,是您們的血我們胸前的紅領巾啊染紅它的,是您們的血在這里,我們憑著大山起誓在這里,我們憑著清江起誓身在福中要知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時刻準備著——繼承先烈的遺志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民族的振興為了光輝的共產主義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無論什么時候,人民永遠記住您,我敬愛的革命烈士們,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已看不到你們那英勇的身軀,但是,你們的靈魂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歷史的恥辱,我們不會忘記,你們是中華兒女的驕傲,是中華兒女的榜樣,如今的中國,是你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崇拜你,我尊重你,請你們放心,我們會挑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一步一步向前進,努力的學習,去完成你們未了的心愿……清明節快到了,祝你們在天堂里永遠快樂,我代表我的同學,深深地向你們鞠躬,敬禮!
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痹谖业挠∠笾,似乎每到清明節時,天空都會飄起蒙蒙細雨。今天也不例外,一大早起來,就看見地上濕漉漉的,天空中烏云密布,感覺像天要塌下來一樣。
也許由于今天是清明節的緣故吧!一大早街上就出現了許多手捧菊花、行色匆匆的人。我想:他們也是趕著去拜祭親人的吧!
早上7點鐘,我和爸媽踏上了開往鄉下老家的客車。一進車站,我就朝著最后面一個靠窗戶的位子跑去。打開窗戶,猛的吸了一口氣。悶熱的天氣早已壓得我喘不過氣了?吭谧紊希L呼呼的吹進來,打在我的臉上。雖然現在已經是春季,可是,我卻覺得柔和的春風吹得我的臉生疼,正如我心里的疼一樣。此時,雨越下越大了,一滴、兩滴、三滴……像眼淚一樣不斷的往下掉,掉在路上的水坑里,消失不見了。這雨水也許是思念親人的淚水凝聚而成的吧!不然,為什么它們打在我臉上,熱熱的;流進我的嘴里,咸咸的。
客車飛速地行駛著,經過兩個小時的折騰后,我們終于到達了家鄉的車站,這兒距離我們家的祖墳還有一段路程。于是,我和爸媽又踏上了一條泥濘的鄉間小路。那是一條滿是溝壑的小路。由于正在下雨,小路愈加難行。這條路,奶奶曾經帶著我走過,那也是在清明節的時候……
如今,我又走在了這條小路上,可是,曾經帶我走過這條路的人已經長眠于那頭的地下了。
我手里捧著奶奶最愛的黃菊花,小心翼翼地走在這條小路上,生怕一不小心跌倒了,讓污泥玷污這美麗的花?墒恰皣W”的一聲,我還是摔倒了。不過幸運的是奶奶的花還完好無損,它被我牢牢的捧在懷里。我艱難的爬起來,剛走兩步,腳就不聽使喚的軟了下去,一陣鉆心的疼痛油然而生。爸爸見我痛苦的樣子,就勸我:“你別去了,留在這里等我們吧!你奶奶不會怪你的……她那么愛你……”說著爸爸伸手去拿我懷里的菊花。我含著淚死死的抱著菊花不放,說:“不行,我一定要去,從小到大,奶奶都那么疼我,那么愛我,那么……我一定要親手把花送到她的墓前,一定要,一定要……”我的態度是那樣的堅定,令爸爸也無可奈何。于是,我強忍著疼痛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終于,我們來到了祖墳前,只見爸媽神情肅然地朝著墓碑拜了三拜后,一根一根的拔起墓前的雜草。最后,把隨身帶來的水果和菜,一一擺在墓前的石板上。做完這一切后,他們都筆直的站在墓前,莊重而又哀傷的望著墓碑,好像這樣躺在里面的人就能活過來一樣。
陪著爸媽拜祭完祖墳,我們特地來到了奶奶墓前,我小心翼翼的把花放在了奶奶的墓前,鮮艷的黃色在空曠的原野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宛如奶奶的音容笑貌。回想著兒時與奶奶相處的種種情景,頃刻間,我的淚水像決了堤的河水一樣涌了出來,夾雜著雨水,一滴滴滴進了奶奶墓前的土地里。
奶奶!我親愛的奶奶!您能感覺到孫兒對您的思念嗎?我想:您一定能夠的,對不對?不然,這雨怎么越下越大了,它是不是您想念我而流下的淚水呀?!
奶奶!我親愛的奶奶!每逢清明節,便是思念日。
清明節的作文5
不知是誰定了這個可以陰陽相會的時間,在這樣的日子里,不管如何忙碌、怎樣遙遠的生者都會去看望亡去的親人,送一些錢幣。可是這些年來我都未曾到過娘的墳前。不知道娘會不會一年年的依門眺望,苦候哭等,等田野里別人的墳前青煙繚繞,您依然凄清如常,盡管舅舅和姨回去看您,可是您含辛茹苦養大,讓您掛心的一雙兒女,如今是什么樣子?您一定很想知道。
往日里清明節總是隨了嫂子去給小哥的親人上墳,透過漫過的煙總會想起冷清的娘的墳頭,也說過要回去看您,小哥說遠,我也知道遠,妞妞要上學……總之,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不去,娘如果那邊有知,一定會怨我。
記得娘入土前,爸爸把收音機放到您身邊,他說娘曾經和他說過,你害怕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野外會害怕,會難受。那時也許您常常會想到生的盡頭,想到有一天忽然離開我們,體會那樣的疼痛,可對著幼小我和弟弟,您不忍有一點的流露。也許多少個深夜,您也曾如我今日般淚流,悄悄地,默默地,唯恐驚醒了我和弟弟,那是怎樣的苦?
現在想到這些,覺得自己很不孝,這些年來也就是那個收音機伴您度過寂寞孤單的漫長歲月。
26年了,如今的我還長您兩歲,您當日所有的心情我已可以全然的感知,但卻沒有機會為您收藏,而我有許多只有您可以解的心結,也只能一點點地堆砌,疊成無休無止的眼淚,娘若在,也許我就不用借誰哭泣,從您身上分出來的這顆心,您又怎會不清晰明了,除了您,又有誰可以洞悉。我和娘,生和死,一樣的苦和撼。
今年清明節和弟弟約好要回去,這些日子就像在趕一條長長的路,急急的想要走到那一天的清晨,因為,娘在那頭等我們,您一定很想看看我們,就像我們一直想著您,想著那些有您的日子。
如今姥姥老了很多,忘記了很多事,很多人,她也很少說起過娘,可是她常常年起自己的母親,意想和自己的娘生活在一起,她給我說:“我在這住上一段,再和娘住一段。”我透過笑中的眼淚看到母女情緣——縱使忘記了這世上的一切,縱使被所有人遺忘,母女間,也會兩兩不相忘。
娘,你說是也不是?
我在哭,因為在想您,每次這樣,您都會知道的,是不是?所以我一個人哭的時候,就像是對著您了,哭過了,就可以好一些。
如今的妞妞性情很像我,就像我也是像極了您的一切的優點和缺點,她也愛畫畫,愛唱歌,對我的一些您教的本領嘆服,常常鬧著讓我教她打毛衣,教她做衣服,在很多方面總可以不點自通。這讓我想起幾乎一樣的幼年的我,也曾這樣子把您生存的技巧一點點地學過來,如今再一點點給了妞妞。如今,我也常常會和妞妞說一些她似懂非懂的話,就像當初您說給懵懂的我。似乎我在沿著您走過的路在走,每一個環節我都熟悉得很。也許就是輪回的意義吧,以后妞妞也會有自己的女兒,把這一切傳下去,我們的一部分就一直會在女兒的身上和心里,在這個世上存在下去……生生不息。
是的,娘,您永遠在我的身上和心里,永遠……
清明節的作文6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將至。民俗專家說,清明節源遠流長,中國有20多個民族都過清明節,但過節習俗不盡相同。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烏丙安教授指出,清明本是24節氣中一個普通的歲時節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說法,這個節氣萬物復蘇,是適合耕種的時令,從此進入農事大忙的階段。
烏丙安說,清明節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清明節起初并沒有祭祀先人的習俗,但后來它逐漸與前一、二天的寒食節交匯融合。寒食節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后來與晉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傳說相附會,寒食節掃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兩個民俗節日交融后,禁煙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祭祀先人的習俗越發凸顯,清明節于是發展為中國重要傳統節日。
西方節日多是感謝上帝恩賜的宗教節日,而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由于起源于農業文明,農耕技術、家庭事業、宗親宗族等都講究世代傳承,所以2000多年來,清明節追思先人成為中國人傳承不息的特有風俗。
除了漢族,中國北方的滿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錫伯族,南方的壯族、侗族、彝族、白族、畬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土家族、納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掃墓祭祖、踏青春游是清明節基本內容,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清明節也是各有特色:壯族對祭掃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屆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等到祖墳去上供,行拜禮;土家族在清明節這一天要上墳掛青,家里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古風,清明節要上山采艾蒿,洗凈切細后,與糯米、臘肉、蒜苗、五香、鹽等混合蒸熟,叫作“清明粑”。
清明節的作文7
雪災過去了,萬物復蘇,20xx年清明節又到了。打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么“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么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尸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后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薄鸸庥持业哪,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節到了,蒙蒙細雨密密的織成一片,像扯也扯不開的愁緒一樣,讓人的心不自覺的感染上憂愁和悲傷。在這迷蒙黯然氣氛的感染下,我跟隨著家人去給奶奶掃墓。
爬過一段崎嶇的山路,我們終于來到了奶奶的墓地。一年沒過來看望奶奶了,墳墓前已經長出了不少的雜草,絨絨的青苔爬滿了墳墓四周,瑩瑩細雨下墳墓都顯出淺淺的碧色;墓臺上面也已經積累了厚厚的灰塵,里面還夾雜了許多腐爛的樹葉,整個都顯得很蕭索荒涼。姑姑見狀立刻拿出掃把,用力地掃著,頓時塵泥混著雨水,”撲撲”落下,有的還因為姑姑用力過猛而飛濺起來,我們馬上后退幾步,才幸免于難。爸爸則帶著我們拔除四周的雜草,砍去遮住墓碑的橫亂枝條。
清掃完墓,我們從車上拿下錢鈔,香燭等祭祀用品。爸爸擺上了花藍,媽媽開始折紙幣。媽媽邊折疊邊念叨這一年來的生活,我想,媽媽是想讓奶奶知道我們現在生活過得很好,讓她在天國也可以放心吧。紙幣全部折好后,爸爸把用火點燃,紙幣在火中一寸 一寸地消失了,可能為在天之靈的奶奶帶來了更多錢吧!讓她在那邊也能過上富裕的日子。爸媽姑姑一邊撥動紙幣,一邊在旁邊輕輕地念叨:”媽媽,祝您在天國那邊過得快活,我們會永遠想念您的!
祭拜完,我抬起頭來,看見爸媽沾滿了淚水的臉上滿是哀傷,剎時,我也淚眼模糊了……
在香燭徐徐升起的煙霧中,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在天國那邊活得還好嗎?在那邊應該沒有病痛了吧…..幾乎各種跟奶奶有關的問題在我的腦海邊纏繞著。正當我們一家人沉浸在無盡在懷念中時,只聽“轟“地一聲,開始打鞭炮了。噼里啪啦的聲音驅趕了山野的寂靜,也沖淡了我們祭拜的思念憂愁,我覺得此刻奶奶應該是微笑著看著我們吧。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把手伸向窗外,綿綿的雨輕柔地吻著我的手,像奶奶給我的愛。我想:奶奶在天之靈一定看著我呢!我可要好好學習,讓天國里的奶奶能得到更多的欣慰!
清明節的作文9
原來只知道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么包出來的?粗贤馄琶β档纳碛,我心里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面皮里包點菜,再把面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
每年的清明節,媽媽都要煎一鍋鍋貼,吃著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說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里忙活著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而且還這么大一鍋,我們怎么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說:“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后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崩贤馄畔褡儜蚍ㄋ频膹臋还裣露顺鲆慌柙缫讶嗪玫拿鎴F,拿起趕面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來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來只知道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么包出來的。看著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面皮里包點菜,再把面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于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說:“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說,只見老外婆手里拿著一張面皮兒,輕松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面皮上兩手一合然后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面皮上放著一大坨菜,不是面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么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里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著頭皮包!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說:“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里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鉆進去?偨Y經驗,自己就特別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后,我學著老外婆的樣子,拿一塊面皮放在手心里,從菜盆里打一小匙菜放在面皮上,然后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面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游”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清明節的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的這一詩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實寫照,溫暖的陽關不再照耀大地,接替它的反而是陰雨連綿。小小的雨滴落在地上,敲打在窗邊,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那斷斷續續充滿悲傷與哀愁的懷念。
我家也在為清明節的籌備當中,只是意外層出不窮。姥姥把飯菜的做好了讓我去叫爸媽,可是爸媽卻不見了。于是我給他們打了電話,剛開始還不接,于是我又打了幾次,最后終于接了,我便知道他們原來去了外婆家里,我舅舅已去世3年,但親人們的懷戀和惋惜依舊。媽媽在電話里的聲音是凄涼的,我還聽到了哭聲,媽媽說讓我們等會兒,說他們馬上就回,可我們等了半天,還是沒有回,過了一會兒,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她說他們快到了讓我們把飯菜熱一下等著他們。于是我便去和姥姥說,然后發現姥姥也不見了,于是我便去姥姥家找,可是家里門鎖著,然后我就去別的地方找,最后在一家小賣部找到了姥姥,她在那里看別人打麻將。姥姥看到我來了,就問我是不是爸媽回來了,我說他們快了,說讓您把飯菜熱著等他們回來,然后姥姥便回到家準備熱飯。可是卻發現家里的煤氣完了,姥姥就把飯菜裝起來,拿到自己家里熱。隨后爸媽便回來了,然后我們家開始燒紙錢,放鞭炮。完了以后就去上墳,上墳燒紙時,天空中下了小雨,一滴一滴的落下來。落在我的臉頰上,也落在了父親那歷經風霜的臉龐上。
我不喜歡淋雨和燒紙錢,還有放鞭炮。所以我做了一個愚蠢的事,我說爸媽,我不想燒了,沒意義,我先回去了,媽媽先是反對,最后還是無奈的讓我回去了,在回去的最后一刻,我看到父親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憂愁。我的心突然有一種酸酸的感覺,但我還是回到了家,回到家之后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爸媽送傘過去,可是想了想,他們并不像我這樣討厭下雨,可能他們還愿意在這個傳統的節日的淋下雨呢,于是我便向姥姥家走去,幫姥姥撐著傘,姥姥手里端著的就是放滿了飯菜的東西。我說姥姥重不重啊,要不要您來撐傘吧,我來幫您拿,她說,不重,我拿著就好了。我想幾盤菜可能也不是很重,于是我便沒有再多說,繼續幫姥姥撐著傘,到了家門口的時候,正好爸媽回來了,可能他們看到了我為姥姥撐傘便原諒了我,后來也沒有在那件事上說什么,這件事可能就這么不了了之了吧。
最后,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吃著清明節的這頓飯。飯菜很好吃,可是氣氛卻不是很好。最后是爺爺打破了沉寂,隨后便在桌上都聊了起來,這種氣氛多好,大家開開心心的吃完了飯,于是便都離開了,父親去了武漢,媽媽出去了,爺爺姥姥也都回家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獨自在家里體驗著清明節的孤獨與寂寞。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這個清明開始,珍惜時間生命,畢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樣燦爛!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祖母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么要吃雞蛋呢?我問了祖母,祖母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因此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艷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么漫長,空氣悶悶的。終于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里休息30分鐘,祖父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祖父后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里,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里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么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由于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斗,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祖母負責搞好貢品,祖父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后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由于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節,讓人們哀思死去的親人,或令人悲嘆,或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令人難忘的事跡。又一年清明節,我們該如何哀思呢?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我們應該去掃墓,攜帶祭品、紙錢等到墓地,將祭品供祭在親人墓前,焚燒紙錢,叩頭行禮祭拜,等等等等!扒迕鲿r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幾千年來,杜牧的這首詩似乎成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的唯一寫照。但是,我們家不以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過,去烏魯木齊市文廟,參加“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
文廟的“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廟燒香緬懷祖先的人,都可以上臺朗誦或表演。通過朗誦或表演,緬懷已逝的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們一家三口到達文廟,清明祭頌詩會已經開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說山東快板。他自創的快板《鬼子來了》,是為了哀思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爸爸。精彩的山東快板,博得了陣陣掌聲。原來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藝協會會長、新疆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馬爺爺。接下來,是新疆詩詞協會會長,自創的《中華頌》,上部分緬懷了為建立新中國犧牲的革命前輩,下部分謳歌了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年的光輝成就,文采美極了!斗ㄖ迫松冯s志的一位年輕資深編輯,感人泣下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我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祭奠“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同胞和親人。原來,她的家鄉就在汶川,她的幾位親人就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難。今天,通過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亡靈,并通過自己的長詩,告訴遇難的親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很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淚……受這種特殊氛圍的感染,我邀請了四位不相識的小朋友(年齡最小的才6歲),一起上臺表演了《弟子規》朗誦,告訴我們已經死去的親人,幼小的我們沒有忘記你們,沒有忘記你們傳承下來的忠孝禮儀!在清明時節,我們很想念你們!
清明祭頌詩會,用現代科學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燒行為,即進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親人,更是給我們兒童的一堂意義深遠的歷史教育課!
清明節的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庇质且荒昵迕鱽淼剑瑏淼娜,沒等來;走的人,卻已經走了。
應該是第二個年頭沒時間在清明祭祖的時候回去了,竟然有些記憶開始慢慢淡化,有些恐慌,不想刪掉這僅存的一些記憶,不想刪掉那些以往與爺爺的點點滴滴。
爺爺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因為以前家境比較好,念過幾年私塾,算得上是書香門第,但生逢亂世,后面家道中落,也開始了跌宕的人生。不過就是他的這種傳統,也將以前的很多習俗留了下來,傳到了我們手里。對于老一輩的人來說,清明祭祖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所以也有很多的習俗。后面因為年輕一輩接觸外面的新知識,對于很多清明祭祖的習俗要么淡忘,要么摒棄。算來算去,如今的清明祭祖肯定不如以前。
清明有“前三后四”之說,也就是說在清明前三天和后四天都可以算作清明節,均可以掃墓祭祖。爺爺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什么都會,當然除了我們現在能接觸的東西。每年清明,爺爺都會用一雙巧手親自做一些祭祖用的東西,比如“掛山條子”、“紙屋”等等,在我們家鄉,但凡家境好一些的都會在祖墳上插滿“掛山條子”,家境更好的或者會給已過世的親人燒上一座紙屋,這是后輩希望逝去的親人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過上好的生活,不缺吃住。爺爺做出來的這些東西也是十里八鄉都認可的,每年過來購買的人也是絡繹不絕,而爺爺也只是廉價的賣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為了這事奶奶不知道說了爺爺多少回。
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而爺爺又是他們三兄弟中的老大,所以基本上祭祖的事情都是爺爺來安排。猶記得,小時候一大家子人,包括二爺三爺家的人一起祭祖,從爺爺的老爺爺輩開始,然后爬山涉水,需要半天的時間。而后,大家開始慢慢的疏散,感情也漸漸的淡起來了,二爺三爺對于祭祖更是不怎么在意,祭祖也開始變得沒有了那些韻味。后面干脆分開各自走各自的,家中也算是漸漸的缺少了那份情感,變得親疏有別。
但這么多年來,爺爺一直在堅持著上一輩給他傳下來的習俗,無論刮風下雨,都不曾改變過,所以也可以說爺爺也是我們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保護者。但隨著爺爺的年紀越來越大,很多事情也有心而無力,甚至在他去世前的兩三年,都不想去掃墓祭祖,都是將所有的物什交給我,讓我去。
堅持了這么多年,是有些累了,也該休息休息了。忙碌了一輩子,兩個兒子沒有多大成就,還沒等到兩個孫子徹底成長以來,自己就走了,帶著所有人的思念走了,去另外一個世界享受在這個世界沒有享受到的福分。
都說善良的人死后會去到天堂,我想天堂的爺爺,你還好嗎?好想去你的墓前大哭一場,好想去你的墓前一訴衷腸,爺爺你能聽得到嗎?
清明節的作文14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郊游,賞花的大好時光。但是,我足不出戶,在外婆家房前屋后觀賞到了那些平常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及外婆菜園子里的各種菜,可謂收獲不小。
我是通過科學虞老師推薦的用手機軟件,對著這些拍照一下就知道了那些平時根本就不在意的花草蔬菜,不僅知道它們有各自的名字和別名,還知道了它們的植物價值甚至有些野花野草還被詩人歌頌稱贊過呢!
通過對照我了解到了有豬殃殃、飛蓬、石龍芮、酢漿草、蔥、細風輪菜、馬蘭、陽芋、茼蒿、萵苣等這些野草花和蔬菜。其中,讓我最印象最深的是酢漿草。他的樣子跟三葉草非常相似,別名“酸溜溜”,因為他的莖葉嚼在嘴里十分酸。它可以用作擦試銅鏡,能使銅鏡顯得更具有光澤,但是,牛羊食用過多會因中毒而導致死亡。我又隨便拍了一處雜草,很一般的野草,上面還有朵朵很小的白花。經翻譯,原來它叫“豬殃殃",據說豬食之則病,故名“豬殃殃”。它也具有特別豐富的用處,豬殃殃具有非常好的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民間又將其稱之為“活血草”。豬殃殃的嫩苗可以作為菜肴食用作菜,它可以治療人類牙齦出血,它可以與枸杞根、丹參等藥材同食還可治療白血病呢!我對它一下就刮目相看了,原來一株株不起眼野的野草,居然有這么多功效。還有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甜菜,也叫厚皮菜。葉子一片片很大,攤開像芭蕉扇,平時我們就只摘下幾片葉子就可以當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因為吃起來有點甜味所以后來人們都稱它為“甜菜"了。但其實它的用處是它的根部和種子可以治風熱和吐血癥狀,也有非常豐富的藥用價值。經過辨識,我發現這些植物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用處——都具有藥用價值。當然這些草也都不可以隨便食用,因為誤食也會出大問題。
經過今天的觀賞,我不僅知道了原來每一朵小花小草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更讓我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每一個生命,哪怕再小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15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么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后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边@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憋@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祖父祖母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祖父祖母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祖父和祖母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祖父祖母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念書,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祖父祖母,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祖父祖母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祖父祖母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薦】】相關文章:
【薦】清明節的作文04-25
清明節作文【薦】05-08
【薦】清明節作文05-07
清明節優秀作文【薦】03-13
【薦】清明節優秀作文03-13
【薦】清明節話題作文04-07
我家鄉的清明節作文【薦】01-10
【薦】我家鄉的清明節作文4篇01-07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薦】04-18
【薦】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