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奮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勤奮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勤奮的作文 篇1
學而不成,非人不慧,不勤不專,弊在無法。無法而學,則不成也。
何謂勤奮?貴在積累,古語有云: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跬步也,以至千里,積小流也,以成江海。智者日之所學,不如愚者年至所累。年年月月,鍥而不舍,鐵杵成針,金石可鏤;笨鳥先飛,則早入林也。此謂之積累不懈。
何謂勤奮?貴在自勉,古有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夜讀,聞雞起舞。今亦可聞鐘而學,挑燈夜戰。此何然也?一心向學,則廢寢忘食,茶飯不思,不為外界所擾。心中有勤,則誠之,勤之,專之。此之謂自勉不懈也。
何謂勤奮?實踐多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之,用之,則善之。學而不用,無異于紙上談兵,亡國之必然,學之亦然也。故學之所成,實踐也。
何謂勤奮?用心一也,摒除雜念,一心求學。
此上諸者,集于一體,學方可成也。
勤奮的作文 篇2
最近很流行一個關于勤奮的詞:低質量。
在這個人人都在提倡且追求終生學習的時代,有人發現,明明自己很努力了,可是為啥生活并沒有改變,更沒有像很多勵志雞湯里說的得到一鳴驚人的機會,獲得立桿見影的效果。
于是,又有人提到了勤奮的低質量問題:那就是,有些人的努力,不過是在營造一個“我很努力的”自我安慰的幻覺。有的人說,明明我天天都在看書,為什么都沒有進步,為什么我天天都在鍛煉可是也沒有達到減肥的效果,明明......
有些人的勤奮,的確是在馬不停蹄的`埋頭苦干,可是卻沒能很好地利用好手頭上的時間,沒有真正地沉下心認認真真地思考。就像有的人說,為什么看過了很多書,可是當有人提到了某一本,自己居然連內容都記不全了;為什么一直在堅持學英語,可還只是停留在初步的入門階段。
因為我們沒有設定足夠清晰的目標,沒有把目標明確化,一步步地去實踐。當看一本書的時候,只是囫圇吞棗地看過就算,只是追求數量,沒有看質量,看過了就忘記了,沒有做筆記,沒有去深思書中講述的道理是否對自己有用,是否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影射;學英語更是沒有建立相應的反饋機制,只是一昧地抱著那幾個生詞在讀,讀來讀去只是那幾頁詞,沒有真真地吃透,然后再往前踏一步,去學習新詞,回來再按階段復習舊詞。
勤奮也是需要方法的,否則,沒有質量的勤奮只會給人疲憊感。
勤奮的作文 篇3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知道,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只有靠勤奮才能有成就。
想必大家肯定都知道寫《史記》的司馬遷吧!他的一生遭受了許多挫折,但這仍然不能使司馬遷停止他前進的腳步。
司馬這一大姓中出了許多大官,而且都很有學問,真是名副其實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
據說,那時的紙很貴,如果買得起紙的都是大富人家,而司馬遷家里不富有,但他依然把史記編了出來。大家肯定都很好奇司馬遷是把《史記》寫在哪兒的吧?那我告訴你,他可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用小刀在竹簡上一筆一畫刻出來的。我們現在寫字都不快,更何況用刀子刻呢?而且,我還聽說古代有一個人把自己的`一篇文章刻在竹簡上,獻給皇上,整整花了三千多個竹簡才刻出來的,搬進宮時,皇上派了五個人才搬得動,可見竹簡不僅刻起來麻煩,還很重啊!
司馬遷一點也不嫌麻煩,先是用小刀刻出來,再用一些鋒利的東西把一條竹筒都掏出兩個小洞,接著用線把所有竹簡按順序串起來,最后還得把整篇《史記》讀一遍,這項工作才算完成。
司馬遷為了不讓皇上把《史記》燒毀,還照著原版再刻了一份《史記》,一份獻給皇上,一份留在家里。
就是因為司馬遷有這種勤奮的精神,我們才能知道古代發生的事情,才能讓我們的祖國像現在這樣經濟發展、科技發達。如果司馬遷不寫史記,我們的祖國到現在還不知道什么樣的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勤奮學習,長大了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勤奮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勤奮的作文:學會勤奮01-28
有關勤奮的作文:勤奮與意志01-28
勤奮作文700字-勤奮12-22
有關勤奮的作文:成功來源勤奮01-28
以勤奮為話題的作文:勤奮與意志02-03
勤奮-關于勤奮作文700字09-02
成功源于勤奮高中作文精選-勤奮12-22
勤奮作文精選01-28
勤奮作文01-27
勤奮的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