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校作文[通用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懷念母校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懷念母校作文 篇1
當春天第一縷生機勃勃的陽光,灑進校園,灑進六年級的每一扇窗子,灑到每一位同學的身上,一切的一切,都披上了新裝,但對六年級的同學來說“新”字卻平添了幾分憂傷、幾分思念。六月是校園的離別時節,同學們都要走進新的校園,展開新的學習生活,馬上就要離開與自己朝夕相處了六年的同學們,誰不會思念呢?校園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那么的親切!于是,作文本里、同學錄上,開始頻繁地出現這幾個字:懷念母校。
放眼望去,學校里原本平凡的`一切,在現在,都是那么值得懷念!啊,老師!您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進的路,記得六年級剛開學,班里同學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您為了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辛勤地教導我們,加倍工作,終于換來了卓越的成效,但您,卻得了病!您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依然心甘情愿!忘不了您,老師,是您在迷霧中為我引航,您的教誨,我會一直牢記在心!忘不了朝夕相處的同學,你們就像是和我并肩成長的一排小樹,共同經歷風吹雨打,卻始終靠在一起!記得在素質教育基地的軍訓,八個同學,擠在一間小小的宿舍里,團結、謙讓、共同生活著,最后一天的晚上,幾個同學生了病,嘔吐不止,同學們便一起喂他們吃藥,照顧他們,大家把自己帶的藥都拿出來,用水沖開,放到八個杯子里,八個同學喝下藥,只覺得身體暖烘烘的----不只是藥的溫度,更加溫熱的,是八顆充滿友愛的心!
忘不了和藹可親的校園,您把我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教育成一個青春煥發的少年,如今即將步入中學,我將帶著在母校的一點一滴,去創造新的記錄!
六年的時光,真的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珍貴的寶藏,像是友情、團結。。。。。。數之不盡,小學的六年,是我最純真,最快樂,最美好的時光,一幕幕美好的記憶,都停留在母校的六年之中,不會被時間的波浪沖刷褪色,我相信,我會帶著這些收獲一步一步,欣賞更高、更美麗的風景!
懷念母校作文 篇2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坐在草坪上的我一邊欣賞暮色,一遍又不禁感嘆,光陰似箭這成語果然如實,時間真如白駒過隙一樣快。
我已經從那個曾經懵懂的孩子,變成了成熟的少年;從那個只知道a,o,e的小同學變成了小有學問的大同學;從那個咿呀學語的孩子變成了正展翅欲飛的雛鷹。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誰呢?是的,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母校。因為它讓學會了知識,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珍惜生命``````大家在母校這棵大樹下,無憂無慮的`度過了小學六年的美好時光。
即使要走了,但埋藏在心里的對母校的愛永不改變。
談起母校,有誰會陌生,又有誰會不熟悉呢?母校,他給予了大家許多,給我帶來了酸甜苦辣,令我魂牽夢繞。
難忘母校的塑膠操場呀!
因為那見證了大家拔河比賽上的團結一致。因為那有大家田徑賽上強健有力的步伐。因為那有我和死黨親密無間的身影。我曾在操場感受徐徐涼風,我曾在操場上灑下汗水,我曾在操場上留下歡聲,留下笑語。雖在體育課上,老師經常讓大家在操場練習“騰云駕霧“之術,要不就是叫大家做操,把大家經常從操場“移民”到了“火爐”里。但我還是沒有辦法不去想母校的塑膠操場。
難忘母校的科學實驗室呀!
從第一次了解科學起,我好像是在一個個問題中獲得科學的真知,雖進科學實驗室次數頗少,但這少數的幾次還是讓我銘心刻骨。從這里我仿佛獲得了科學之門的鑰匙,在一次次老師口若懸河的講解中,我在科學海洋中遨游。學習知識,探索未知。次數是少,但我還是沒有辦法不去想母校的科學實驗室。
難忘老師的教誨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您是多么無私。我以后就算離開母校,也絕不忘母校的知識。有語:“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我會在數學考試中,想起劉老師教的如何用一雙“火眼金睛”去辨別真偽,如何用線段圖在分數應用題中“過關斬將”,大顯神通,更不忘劉老師的常話“要摳題,只有把題弄清了,才能做出更精確的答案”。我會在語文考試中想起薛老師的“作文竅門”和教誨:要認真,要細心,多檢查,還要在做題時,能有“以不變應萬變”之策略。
難忘那間美術室呀!
在那里,我跟楊老師學習了素描,學習了剪紙,學習了兒童畫,學習了手工……
雖然,一因太難,二因我這方面還真不怎么擅長,所以,倒常常有淺嘗輒止之事。不過還是使我美術水平日益增加,使我這個對美術一竅不通的人,在楊老師這“領頭羊”的帶領下,繪畫作品竟也獲了獎。而且美術室也有我的幾幅作品呢!
離開母校,我會常常想使我無數次停步的展板,美麗有趣的文化墻,綠茵茵的小草坪,姹紫嫣紅的花朵,窗明幾凈的操場,天真活潑的同學……
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我不禁唱起了金山的《母校》:在這里我有過許多夢想,教我學文化有了遠大的志向……
懷念母校作文 篇3
五年的日子眨眼間過去了,如同輕煙一般,被微風吹散了,但是我久久不能忘記那個母校情。我漫步在葡萄架邊,腦海里浮現出一幕幕令人懷念的回憶……
春天,葡萄藤爆芽了,那綠油油的葉子小巧玲瓏,可愛極了。那幼嫩的葉子,招來了許多小蟲,在那邊嬉戲。也招來了許多蝸牛爬上樹葉,貪婪的享用著美餐。那時,我們一下課,就跑到葡萄架邊捉蝸牛玩。大家把蝸牛放在一起,開始斗蝸牛。經過一場“激戰”,最后還是徐汪洋那只強壯的蝸牛獲勝了,他當仁不讓地擔任了新一屆擂主。
夏天,葡萄藤的葉子長得很茂密,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一下課,同學們就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去葡萄架邊玩,那兒簡直成了我們的樂園。我們在那兒寫作業、做游戲、講故事,玩的不亦樂乎。一陣風吹來,葡萄藤上的葉子抖動著身軀,給我們帶來絲絲涼意。
秋天,葡萄藤上結出了一串串翡翠似的葡萄,遠遠望去,就像一串晶瑩剔透的珍珠。那一串串葡萄是那么的招人喜愛,讓人不忍心用手摘下它。可還是有幾個調皮鬼,把還未成熟的葡萄摘下來,剝開皮,咬上一口。那酸酸的汁水流入了他們的口中,酸的他們邊跑邊叫,引來同學們哄堂大笑。原來,他們的蟲牙最怕酸了。
冬天,葡萄藤上的葉子已略剩無幾了。但是同學們下課后還是喜歡去葡萄架。望著葡萄架,我思緒萬千:葡萄藤它落光了葉子,是為了讓的陽光照在我們身上,好讓我們下課休息時不著涼。多好的'葡萄藤啊!
再見了,母校!我懷念母校的葡萄架,懷念母校的一草一木,懷念母校和藹可親的老師,懷念每一個同學水晶般的笑容,更懷念那親愛的母校。
懷念母校作文 篇4
在母校建校70周年之際,我寫了這篇簡短的回憶錄。回想起在母校的學生生活,使我的心潮澎湃起伏,浮想聯翩。母校既授予了學業,也塑造了人格,使我們一代又一代學生成為有用人才。
上世紀50年代,當時還沒等到高級小學畢業就可以報考初中,我和一名同學拿著各自的證件報考,結果真的我被逸仙中學錄取了,但是我沒有去讀,因為這所學校不是我理想中的學校,于是在第二年我高小畢業的時候,我很高興的拿到了桂林第一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因為當時的桂林第一中學是重點中學之一。
離開一中母校已經50多年了,一切的一切都還在我的腦海中徘徊……
記得我們的學校座落在穿山腳下,有山,有水,教舍寬敞明亮,風景優美,校園內的林蔭大道陪伴著我們走向食堂、宿舍、教室,大的體育場和圖書館。
記得高中部相隔初中部較遠,約15分鐘的步行路程。每個教室都是獨立的.平房,班與班之間相隔很遠,讀書聲、喧嚷聲互不影響,互不干擾,每個教室門口的小花圃陪伴著我們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唱歌、跳舞、做游戲、課間操。
還記得那個桂林所有中學中最大的體育場,給太多的人帶來了太多的樂趣。一年一度的校運會,就是在這個操場進行的,每次都是彩旗飄揚熱鬧非凡,一次次扣人心弦的較量,一個個驕人的成績,一枚枚閃亮的獎章,都是體育場上最好的驗證。
還記得曾經培育我們成長的老師,個個都是資深的優秀教師,不但教會我們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關心著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特別是我們班主任——朱幼元老師,他更是用實際行動無微不至的來幫助那些貧困學生,使他們順利度過三年艱苦的學生生活,完成學業考入高中,大學……走向社會,個個成才。
還記得我們班的同學在初中三年中,團結互助,沒有貧富之分,差生和優等生之分,體弱和體強之分,總之有困難大家幫,有福大家享。
還記得每個曾經在一中讀書的同學都應該有必備的勞動工具——鋤頭、鏟子、鐮刀。割草成了“勤勞”的同學們一屆傳一屆的優良傳統。這項傳統的確是磨練了大家的意志,培養了大家愛勞動的美德。
還記得一條叫“紅五月”的小路,是用鵝卵石鋪成的,走上去很有感覺。那是當年我們一顆一顆石頭親自挑選,然后自己設計親手貼上去的,為的是方便老師、同學從宿舍到教室的行走。
還記得老一中那標志性山峰——弘毅峰,挺立在青松翠竹之中……
光陰似箭,歲月匆匆,曾經坐在教室里的我們——一群樸素的少年,在這簡單的教師中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以前樸素少年而今也都變成垂垂老人。
太多的回憶寫也寫不完,可是我們的老一中搬走了,搬來搬去搬到了十五中,現在又搬到旅專。就在也找不到以前那種淳樸的風格,那種淡淡的韻味,在我心中,懷舊可能不是進步的表現,但我且常常回憶這些有趣的學生生活片段,以寄托我對母校永恒的懷念。
【懷念母校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懷念母校作文03-07
[經典]懷念母校作文09-13
懷念母校作文06-21
懷念母校作文12-03
懷念母校作文(精選)08-12
【精選】懷念母校作文08-20
懷念母校的作文(經典)10-25
懷念母校的作文10-11
懷念母校作文【精品】11-27
懷念母校作文(優選)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