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民俗節日作文

時間:2025-01-31 09:33:16 民俗 我要投稿

民俗節日作文經典(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俗節日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俗節日作文經典(5篇)

民俗節日作文 篇1

  我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一種節日要賽龍舟,吃粽子,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那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相傳這天是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的日子。每當端午節,老百姓就會賽龍舟、吃粽子。老百姓為了找到屈原的尸體,賽龍舟的時候,就會扔粽子給汩羅江的魚蝦吃,生怕魚蝦咬掉屈原的尸體,人們以此來紀念屈原。從古至今賽龍舟這個習俗保留下來,已經成為了中國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事情了。

  吃粽子也是端午節不可不干的事情。粽子分為很多類,有豆沙粽、紅豆粽、肉棕等等一些香甜可口的.粽子。如今,吃粽子、賽龍舟來過端午節已經成為家家戶戶不能不過的重要節日,國家特別規定端午節這天為全國法寶假日,就是要讓這個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這就是我了解的端午節,這是屬于每個中國人的節日。每當端午節到來之時,我們就會自然地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想到詩人屈原;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豐富,我們要更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當一個傳播傳統文化的小使者!

民俗節日作文 篇2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節,又叫做脫軛節。在壯人的意識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間的`一般牲口。有一個故事說它四月初八誕生于天上,所以這天是牛王誕日,當初因為陸地巖石裸露,黃土望不到邊,塵沙彌漫,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牛王奉命從天上來到人間,播種百草,原定是三步撒把草種,誰知它弄湖涂了,竟一步撒三把,使得野草叢生,侵凌田禾。因此被罰留在人間吃草。但天上并沒有忘記它,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從天上下到凡間,保佑牛不瘟死因為是給牛過節,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勞動。主人用楓葉水泡糯米蒸飯,然后先捏一團給牛吃。牛欄外安個小矮桌,擺上供品,點香燭,祭奠牛魔王,人們還要唱山歌,唱彩調,歡慶牛的生日。

民俗節日作文 篇3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著風而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榮幸地來到新會司前大范親眼目睹一次久違的賽龍舟。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于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塘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江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們新會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體積最大、用料最豐富、做法最講究的`。咸粽內餡有咸肉、蛋黃、燒雞、燒鴨、叉燒、栗子、香菇等;甜餡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等;更有廣東堿水棕、竹葉粽等。

  然而這一天還得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佩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制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其中含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民俗節日作文 篇4

  在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小組研究的是民俗節日:七夕,我們有收獲,也有不足的地方,還體驗到了當老師的滋味:

  因為我們研究的是七夕,所以大家肯定有很多問題了:

  什么是七夕?我們可以把七夕當做情人節來過嗎?……

  為了讓大家明白得更透徹,我們用視頻的方法來給同學們簡介牛郎織女的'故事,這可費了我們不少時間,背臺詞、練動作……我們要費盡口舌,用自己的話來把官方用語改變過來,讓語言變得更風趣、俏皮。為了讓同學更加明白,我們練習了整整兩個下午呢。

  雖然前一些天我們的效率并不是很高,會出現分歧,不和諧,但是我們一想到“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只要團結一致,什么困難都會被攻破,什么事情都會變得簡單!這讓我想起了老師給我們講課時做的幻燈片:他們不惜時間在備課中一點一點溜走,不惜辛苦勞累,為了我們聽的更明白,總是在不停的修改,爭取讓每個同學都聽懂。

  在這次民俗實踐活動,我收獲到了合作的精神、力量是無窮大的,俗話說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合作的精神是最強大的。

  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能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讓他人都聽自己的,而是當和一個同學發生矛盾時,要從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自己的問題嗎,看看自己是對還是錯。如果每個人和對方發生矛盾時都先思考自己問題,這世界上還會有吵架這個嗎?

民俗節日作文 篇5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沃富饒的壩子,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德宏兩州和耿馬、孟連、新平、元江的河谷壩區,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東、金子、雙江等30多個縣區。根據云南省人口普查統計,云南省境內的傣族人口有114.21萬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遠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就已有關于傣族先民的記載,稱其為“滇越’、“撣或擅”、“僚或鳩僚”;唐宋時期,稱其為“金齒”、“黑齒”、“花蠻”等;元明時期,稱其為“白夷”、 “百夷”、 “伯夷”等。

  傣族人過去自稱為“傣那”、“傣雅”、“傣繃”等,新中國成立后,根據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為傣族。“傣”有兩個含義:一是“谷倉”,古時候傣族自稱“滾傣”,意為“谷倉人”,見面則以“毫丁傣”(意為谷滿倉)相問候祝福;另一種解釋是,“傣”即傣語中的“犁”的諧音,傣族自稱“滾傣”,意即“犁田的人”。兩種解釋都說明傣族的族稱與水稻有密切關系,是一個水稻民族。傣族有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居住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屬傣泐支系,講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區的傣族屬傣那支系,講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雙江、耿馬等地區的傣族,是傣泐與傣那兩個支系的結合部,故通用兩種方言。傣文屬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兩種。西傣文又稱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雙版納地區;德傣文又稱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區。

  傣族喜歡飲用“竹筒茶”,傣族語“臘跺”,這是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飲茶方式,先用曬干的春茶放入剛砍回的香竹筒內,放在火塘的三腳架上烘烤,6—7分鐘后,竹筒內茶葉軟化,用木樟將竹筒內茶葉舂壓后再裝進茶葉,這樣邊裝、邊烤、邊舂,直至竹筒內茶葉填滿舂緊為止,待茶烤干后,削開竹筒取出圓柱型的茶葉,掰少許茶葉放人碗中,沖人沸水約五分鐘即可飲用。這種竹筒茶,既有竹子的青香,又有茶葉的芳香,非常可口。

【民俗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節日民俗作文12-07

[精選]民俗節日作文11-16

節日民俗作文12-10

民俗節日作文03-30

(精華)節日民俗作文01-21

節日民俗作文(精華)05-07

(精)民俗節日作文01-21

[熱]民俗節日作文10-15

【精華】民俗節日作文01-01

民俗節日作文[優秀]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