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成吉思汗的故事

時間:2023-11-27 21:50:18 文圣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成吉思汗的精選故事(通用10篇)

  成吉思汗真名叫鐵木真。成吉恩汗是他后來的封號,“成吉思”意思是海洋,“汗”就是我們常說的皇帝,成吉思汗就是像海洋一樣的皇帝。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成吉思汗的精選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成吉思汗的精選故事(通用10篇)

  成吉思汗的故事 1

  說成吉思汗一日傳下指令,全軍拔營南下,進攻四川。幾十萬大軍,沿著清涼峽的“千軍萬馬路”浩浩蕩蕩前進。可是,清涼峽里有一座“笑佛山”的大山,大軍一走到笑佛山山頭,馬嘶叫,人昏厥,怎么也過不去。白天一直地走,一直的不過去。晚上一直地走,一直的在清涼峽里轉圈圈。走了三天三夜,成吉思汗的大軍還沒走出幾里路。他覺得這是一個奇怪的事,晚上人靜時分,一個人打馬到山腳下來看究竟。他鉆進對面的林里,向大山望去,哎呀!原來是一尊大佛穩坐山中擋住去路。你看黑夜渾身佛光輝煌,佛像頭上的光輝似一輪金盤,兩只耳朵墜著一對金耳環,光芒四射。碩大的雙手扶在兩腿上面,對著成吉思汗瞇瞇發笑。

  成吉思汗完全明白了他的軍隊三天三夜走不出清涼峽的原因。就走出林子來到大佛腳下,大聲問道:“你是哪門佛陀?不在佛龕享受佛門弟子的香火,獨坐深山礙我軍事何故?”問了好幾遍,大佛還是笑瞇瞇不作回答。

  成吉思汗發怒了,掄起馬鞭,狠狠地在大佛腳面上砸了幾鞭,勒轉馬頭,揚長回了大帳。

  成吉思汗畢竟是蒙古大汗天子,貿然一鞭,剎那間,大佛佛光散盡,隱去了佛身。整個大山一片漆黑。第二天,成吉思汗照樣下令行軍,千軍萬馬從大佛山的腳下順順利利地通過去。

  全軍走出清涼峽,已經是第5天的事了。成吉思汗突然感覺渾身滾燙,四肢麻木酸疼,連馬也騎不成了。他以為是天熱中暑,于是下令全軍在涇源境界的涼殿峽避暑休息。這一避暑又是一個月有余的`時間。軍營里悄悄傳出消息,說“成吉思汗得了重病!”

  彌勒佛挨了蒙人天子的一鞭,笑笑離開了清涼峽,他以大肚包容了成吉思汗。可難容他統帥的幾萬大軍駐扎在清涼峽滅絕大量圣靈的深重罪孽。他上天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即命十殿閻君勾了這個蒙古天子的魂魄,以風寒染身,沒過幾日,便留下金身,神靈已回到了上蒼,變成“成吉思騰格里”,俯瞰整個蒙古大地,永遠保佑著自己的子孫后裔。

  成吉思汗的故事 2

  有一次,成吉思汗帶著一幫人出去打獵。他們一大早便出發,可是到了中午仍沒有收獲,只好意興闌珊地返回帳篷。成吉思汗心有不甘,便又帶著皮袋,弓箭以及心愛的飛鷹,獨自一人走回山上。

  烈日當空,他沿著羊腸小道向山上走去,一直走了好長時間,口渴的感覺越來越重,但他找不到任何水源。

  良久,他來到了一個山谷,見有細水從上面一滴一滴地流下來。成吉思汗非常高興,就從皮袋里取出一只金屬杯子,耐著性子用杯去接一滴一滴流下來的水。

  當水接到七八分滿時,他高興地把杯子拿到嘴邊,想把水喝下去。就在這時,一股疾風猛然把杯子從他手里打了下來。

  將到口邊的水被弄灑了,成吉思汗不禁又急又怒。他抬頭看見自己的愛鷹在頭頂上盤旋,才知道是它搗的鬼。盡管他非常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只好拿起杯子重新接水喝。

  當水再次接到七八分滿時,又有一股疾風把水杯弄翻了。又是他的愛鷹干的好事!成吉思汗頓生報復心:“好!你這只老鷹既然不知好歹,專給我找麻煩,那我就好好整治一下你這家伙!”

  于是,成吉思汗一聲不響地抬起水杯,再從頭接著一滴滴的水。當水接到七八分滿時,他悄悄取出尖刀,拿在手中,然后把杯子慢慢地移近嘴邊。老鷹再次向他飛來,成吉思汗迅速拿出尖刀,把鷹殺死了。

  不過,由于他的'注意力過份集中在殺老鷹上面,卻疏忽了手中的杯子,因此杯子掉進了山谷里。成吉思汗無法再接水喝了,不過他想到:既然有水從山上滴下來,那么上面也許有蓄水的地方,很可能是湖泊或山泉。于是他拼盡氣力向上爬。他終于攀上了山頂,發現那里果然有一個蓄水的池塘。

  成吉思汗興奮極了,立即彎下身子想要喝個飽。忽然,他看見池邊有一條大毒蛇的尸體,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飛鷹救了我一命,正因為它剛才屢屢打翻我杯子里的水,才使我沒有喝下被毒蛇污染了的水。” 然后成吉思汗明白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

  成吉思汗的故事 3

  盛怒、發脾氣、莽撞都是喪失理智的行為,因為心中失去了平衡,所以人們表現出了報復心理。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調節我們的心情,我們將會因為報復心而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

  成吉思汗喜歡打獵。有一次,他帶領眾人一大早就出去打獵,直到中午仍舊一無所獲,一伙人只好意興闌珊地返回帳篷。成吉思汗心有不甘,又帶著皮袋、弓箭以及心愛的老鷹獨自一人走回山上尋找獵物。

  烈日當空,成吉思汗沿著羊腸小道向山上艱難行進。走了好長一段路,他感覺口渴得厲害,但是附近沒有水源。過了很久,來到了一個山谷,只見有細水從上面一滴一滴地流下來。成吉思汗髙興地從皮袋中取出一只金屬杯子,耐著性子接上面落下來的水滴。

  當水杯里的水有七八分滿的時候,成吉思汗舉起杯子正準備喝,一股疾風飄過猛然把他的杯子打翻在地,要到口的水就這樣被弄灑了,成吉思汗又急又怒。他抬頭看到自己的愛鷹在頭頂上盤旋,才知道是它搞的鬼。盡管他非常生氣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又拿起杯子重新接水喝。

  當水再次接到七八分滿的時候,又飛來一股疾風把水杯打翻了。又是這只鷹干的好事!成吉思汗不禁惱怒地生起報復心:“好,既然你這只老鷹不知好歹,專門給我找麻煩,那我就好好地整治你。”

  成吉思汗不聲不響地拾起水杯繼續一滴一滴地接水,當水要到七八分滿的時候,他悄悄地掏出了尖刀,然后舉起杯子慢慢地放到了嘴邊。果然,老鷹又飛了過來,成吉思汗迅速地用尖刀刺向老鷹,把它殺死了。不過,因為成吉思汗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老鷹身上,卻疏忽了手中的杯子,因此在殺老鷹的時候杯子掉落到了山谷里。成吉思汗無法再接水喝了。但是他想:既然水是從山上滴落下來的,那么山上一定有水源,很可能是湖泊或者山泉。于是,他拼盡了力氣向山上爬去。爬到了山頂,果然發現有一個蓄水的池塘。

  興奮的成吉思汗立即彎下身子想要喝個飽,忽然,他看到池子里有一條毒蛇的尸體。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飛鷹救了我一命。正因為它屢次打翻我杯子里的水,才使我沒有喝下被毒蛇污染的水。”明白真相后的成吉思汗追悔莫及。盛怒之下的'報復之心總是讓人失去理智,此時做出的決定也常常會讓人后悔。

  就像故事里講的那樣,我們周圍也常常上演著一幕幕令人后悔、嘆息的故事,“如果當初我不那么做……”“如果我能夠忍耐住……’’但是報復心就是如此慫恿著人們逐步失去理智,走向一錯再錯的深淵。因為一旦心中產生了報復的欲念,我們將不再擁有正常的思維。所以,當心中燃起仇恨的火焰時,我們一定要再三警告自己“鎮靜、鎮靜、再鎮靜”,只有保持一顆淡定的心才能用理智的頭腦走出困境。

  成吉思汗的故事 4

  元太祖,姓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生于公元1162年,出身于蒙古貴族家庭。公元1206年,統一全蒙古,在忽里臺(大聚會)上,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全蒙古的第一個政權,即蒙古國。

  成吉思汗的父親叫也速該,是蒙古乞顏部孛兒只斤氏族的貴族,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成吉思汗出生時,頭大體偉,兩眼黑亮有神,更為奇怪的是,傳說他一生下來,右手緊緊握著一塊凝血,堅硬如鐵,又像紅寶石一般晶瑩透亮,眾人都認為這是神靈所賜,因此,他的父親也覺此兒不凡,便給他取名為“鐵木真”,這三個字在蒙古語中是“精鋼”的意思,希望他有剛強的意志,干一番大事業。

  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下,鐵木真自幼勤學好問,很有志氣。游牧民族的固有特點,使他在四五歲時就對騎馬射箭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大人們抱著他奔馳在蒙古大草原上。到他六七歲的時候,不但騎射技藝精湛,而且性格深沉,不茍言笑,遇事善于動腦,常有奇謀,部落上下都很看重他,遇事也都想先去聽聽他的意見,然后去辦,心中才覺得踏實。

  鐵木真的童年時期是美好的,他每每回想起來,都感到十分幸福。但是他的青少年時期,卻是多災多難,險境重重;然而正是這些困難,使他磨練了意志,鍛煉了體魄,增長了見識,為后來成就建國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每想到這些,他便感到自豪。

  那年他剛剛九歲,父親為他外出求婚。在回來的路上,塔塔兒部為他父親舉行宴會,使其中了圈套,被毒酒害死。從此,他們孤兒寡母失去了在部落的統治地位,泰赤烏部乘機奪去了他們的`人馬。為防止孛兒只斤氏族東山再起,泰赤烏部還對鐵木真母子百般欺辱,企圖伺機把他們母子害死。鐵木真從內心恨死了塔塔兒人和泰赤烏人。他臥薪嘗膽,伺機復仇。

  這一日,鐵木真兄弟姐妹六人到山中射獵,忽然發現了泰赤烏部的一支人馬。鐵木真急忙將弟弟、妹妹藏于草叢之中,然后獨自翻身上馬,暗中漸漸靠近敵人,乘其不備,一箭射去,為首的中箭而死。其余人不明情況,猛地一驚,急忙掉回馬頭,準備退去。后來他們發現只有鐵木真一人,便又回馬追殺。鐵木真為使弟弟妹妹不落敵手,急向另一個方向逃去,將敵人引開。但是鐵木真最終還是被泰赤烏人捉住了。

  鐵木真被押到泰赤烏人營地后,時刻準備逃走。在一個夜間,他乘看守的兵卒瞌睡,悄悄向其靠近,然后突然躍起,用枷鎖將看守砸死,脫身而逃。途中,鐵木真遇到一個叫鎖兒罕的人,將他救回家中。泰赤烏人趕來搜查,是鎖兒罕的女兒也速干急中生智,將他藏到了羊毛車中。當時正值酷暑,車內又熱又悶,鐵木真被埋在羊毛之中,其所受之苦可想而知,但他硬是咬牙堅持。

  敵人搜查無獲走后,也速干把鐵木真從羊毛中拉出時,他已經悶熱得快昏死過去。

  經過這場災難,鐵木真生怕再遭毒手,就和母親、弟妹,遷到一個叫不兒罕的地方居住,一家人靠挖野菜、摘野果維持生命。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鐵木真一家好不容易牧養了八匹駿馬,又被盜馬賊偷了去。此時的鐵木真,已經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身材高大魁梧,豈肯甘心受欺?于是,便騎上家中剩下的那匹老馬,循著蹄印追去。途中,他遇到一個叫博爾術的少年,便去詢問。那少年見他相貌英俊,談吐不凡,心生愛慕,便對他說:“今日凌晨,曾有人趕著八匹駿馬,慌里慌張地經過這里,我已感到他們是伙盜賊,但沒有驚動他們。你現在人困馬乏,不妨稍作休息,吃過飯再追不遲。”

  鐵木真見博爾術生得精悍灑脫,也很高興,便下得馬來,一邊吃飯,一邊交談。

  在交談中,當博爾術得知眼前這位少年就是足智多謀的鐵木真時,大喜過望,激動地說:“對于你的智謀膽略以及復業大志,我早有所聞,但無緣相見,不料今日方得幸會。我家原來也是孛兒只斤氏族人,對你應該效力,現在我就和你一塊去尋馬好了!”

  于是,博爾術牽出兩匹駿馬,和鐵木真一起翻身上馬,談笑風生,踏上了尋馬的路程。

  這天傍晚,他們來到一個部落。待日落天黑后,兩人潛人馬棚查看,鐵木真發現自己的八匹駿馬果然在這里,便將其悄悄牽出。但是,兩人走出不遠,就被盜馬賊發覺追來。博爾術刀法精奇,不一會兒就砍倒了七八個賊人;然而,鐵木真卻腿部中箭。博爾術正欲來相救,卻見鐵木真向他使了個眼色,假裝昏了過去,趴在馬背上,暗中拉弓搭箭,對準一個頭目模樣的盜賊,嗖地一箭射去,那賊應聲而倒。眾賊人見兩個少年英勇善戰,武藝高強,頭目又中箭倒地,無心再戰,便一哄而散。

  從此,鐵木真在博爾術的幫助下,殺富濟貧,救助危難,不斷擴大影響,壯大力量,終于建立了一支強有力的隊伍,走上了恢復大業、統一蒙古的道路。

  成吉思汗的故事 5

  1218年,已建立起龐大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正為尋求“長生之術”和撫眾安民的治國之道大傷腦筋之時,一天,他的一位隨行告訴他山東棲霞有一個叫丘處機的道士,精通養生學和道學,法術超人。成吉思汗一聽,這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決定要與聞名天下的丘處機交友論道。

  于是,成吉思汗親自起草了一份“邀請函”,并派自己的侍臣劉仲祿顛簸數千里前去邀請。當丘處機看到成吉思汗“謹邀先生暫屈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將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的邀請函時,不禁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誠意所打動,隨即,丘處機不顧年逾七旬,抱著“好生止殺”、“救世濟民”的思想,決定長途跋涉去跟成吉思汗會面。

  1220年的秋天,丘處機帶著18個弟子動身出發,一路西行,飽經風霜,行程萬里,歷經兩年,終于在1222年的'初夏會晤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成吉思汗見到丘處機后。以長者之禮待之,盛宴款待,寒暄過后,便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問丘處機有沒有“長生之藥”,怎樣更好地安邦治國。丘處機坦誠地回答說:“要長生,須清心寡欲:要一統天下。須敬天愛民。”一句話講得成吉思汗醍醐灌頂,深深折服,他大力贊譽丘處機為濟世度人的“神仙”。兩個人推杯換盞,越談越投機。成吉思汗深感丘處機知識淵博,丘處機也深深佩服成吉思汗有英雄氣概,最后兩個人相互仰慕,彼此欣賞,友情已經悄然萌生。

  之后,成吉思汗專門設壇,召集諸子、諸王和大臣們,請丘處機傳道,并多次與丘處機討論修身治國之術。丘處機于是以中原文化,諸如孔孟之道引導成吉思汗。期間,成吉思汗像個小學生一樣“溫顏以聽”,井“令左右錄之”,要求他們將丘處機所說的“各銘諸心”。如此鄭重其事、尊師重教,如此畢恭畢敬、禮賢下士,這對于率領千軍萬馬,縱橫亞歐大陸,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來說,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在丘處機的影響下,成吉思汗不僅令其子女學習中原文化,以禮御兵,還曾下令“止殺”。當時。蒙古騎兵每攻占一個城市、一個國家,輕者大肆劫掠、抓戰俘和女人為奴隸,重者屠城,滿城人口盡數屠殺。后來,當成吉思汗的子孫攻進中原滅宋之時卻少有屠城,也使得中國多少年來的文化、建筑等等諸多方面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中間丘處機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相見時難別亦難。在有限的相處日子里,成吉思汗與丘處機不知不覺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傳道結束后,丘處機請辭返程,成吉恩汗對他依依不舍,表現出了強烈的眷戀之情,并以給丘處機過生日為理由,拖延了好些時日才肯放行。臨行時,成吉思汗贈予牛馬等物,都被丘處機婉言謝絕。

  丘處機離開后,成吉思汗經常回味他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想起他對自己的言傳身教。想起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不僅關心他的生活,托人打聽丘處機的生活健康狀況,捎去最親切的問候,送上最真摯的謝意,而且還先后發布三道詔書給丘處機,每道都是暢敘兩人友誼,表示了對老朋友的深深思念。

  為了體現對老朋友的器重和照顧,1227年5月5日,成吉思汗再次傳旨給丘處機,任命他掌管全國的道教事務,進一步提升了丘處機在全國的地位和威望。同一年7月,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相繼病逝,但他們之間建立偉大友誼的故事卻永久地被歷代傳為“佳話”。

  成吉思汗的故事 6

  成吉思汗在早期的作戰生涯中,雖然勝多負少,但也沒少吃虧。

  一日,成吉思汗向一位剛來投奔的謀士求教,怎樣才能減少指揮失誤呢?謀士沒有立即回答,決定下到軍營住幾天,了解一下兵情。

  一天,謀士回到將軍大帳和成吉思汗聊天。天氣很熱,下人送來清涼小褂,讓成吉思汗換上。成吉思汗轉身脫下外衣,換上小褂,一時沒注意扣錯了扣子,直到扣到最后一顆他才發現,只好解開重新扣,這一幕,讓他感覺有些尷尬。

  謀士看到了這一幕,便對他說:“大汗,您剛才*扣子時,第一個就錯了,可有第二個套,能扣上,所以您沒感覺到……直到最后一個沒有套的.時候,您才發現錯了。這就像您指揮打仗一樣,一開始根本感覺不到錯,直到無可挽回的時候,您才發現,可已經晚了。”

  “那你說怎么辦,我每日行軍打仗,哪能想得那樣周全!”成吉思汗責問謀士。

  謀士對他說:“辦法很簡單,讓看見的人告訴您一下。這些日子,我在軍營察情,許多將領提意見,說您有些固執,聽不進別人意見,其實,只有他人看見您的扣子扣錯了,才能及時提醒您,打仗也是如此,只有他人能看出您指揮上的漏洞……”

  成吉思汗聽后,靜靜地沉思起來。

  成吉思汗的故事 7

  黨項人建立的西夏與蒙古部落早就結了世仇,成吉思汗統一漠北以后,便打著為祖先報仇的旗號,首先把馬鞭指向富庶但已衰微的西夏,以實現他征服世界的野心。西夏的附近有一些小國。當地居民喜歡給牙齒裝上金殼,吃東西時脫下來,吃好后再小心裝上。他們覺得一口金光閃閃的牙齒不但是財富的象征,也是美麗的裝飾品。他們聽說成吉思汗出兵后,很快就歸順了蒙古,他們的酋長憑借一手上好的烹調技術成為成吉思汗的廚師。小國的歸順掃除了成吉思汗出征的障礙。于是,蒙古兵一路砍殺下來,占領了邊境的幾座城池,直逼兀刺海關。兀刺海關是西夏邊防的重要關隘,一旦丟失,蒙古兵便會長驅直入。這里的守將是西夏皇子承賴及大都督府令高逸,統率著5 萬守軍。

  一天拂曉,蒙古軍發動猛烈進攻,與西夏軍進行惡戰。西夏已呈衰弱之勢,所以軍心渙散,無心戀戰,5 萬守兵全軍覆沒。高逸堅定沉著,連殺蒙古兵十數人,自己也身受重傷。正當他舉刀自盡時,成吉思汗一箭射中他的手腕,高逸刀落被俘,后大罵不屈而被殺。蒙占兵在巷戰中又俘獲了西夏的太傅西壁訛答,終于占領了兀刺海關,使西夏的門戶洞開。

  順利進軍中,百戰百勝的蒙古鐵騎終于遇到麻煩。賀蘭山中有一道險要的關口叫克夷門,是西夏首都中興府(今寧夏銀川)的外衛,兩山對峙,崖壁峭立,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隘。守將鬼名令公是西夏的一代名將,他針對蒙古兵擅長騎射的特點,布置重兵,居高臨下,志在必守。

  蒙古騎兵此刻沒了用武之地,連攻兩月,死傷無數,但卻力戰不克。成吉思汗想了很久都沒有對策。一天,他忽然聽見有人唱山歌,有一句歌詞是“擒賊先擒王”。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7 月間,蒙古兵在城外設下了埋伏,派兩員將官向鬼名令公挑戰,大聲叫罵,污言穢語,不堪入耳。鬼名令公不能忍受,挺槍躍出關外,追殺蒙古將官。蒙占人假裝敗退,漸漸把他引進了埋伏圈。忽然,兩邊一聲炮響,蒙古伏兵齊出,將鬼名令公圍在核心。他左沖右突不得脫身,大叫“天喪我也”,中計被擒。西夏兵群龍無首,樹倒猢猻散,克夷門不攻自破。

  蒙古大軍乘勝圍住了中興府。西夏人頓時亂作一團,老皇派人向金國求救。金國皇帝竟愚蠢到連唇亡齒寒的道理也不懂,還自作聰明地說:“敵人互相攻打,我們正好漁翁得利,這是大金國的福份啊!”他在這邊幸災樂禍,那邊的`蒙古軍已炸破黃河大壩,水淹中興府。可黃河水畢竟不長眼睛,雖然淹了中興府,同時也滔滔灌進了蒙古軍營,形勢對蒙古軍十分不利,潮濕的泥澤,不適合馬戰。但成吉思汗害怕軍心混亂,隱瞞了軍情,反而派人入城勸降。

  膽小懦弱的西夏王不察實情,竟一口答應投降,并把自己的女兒獻給成吉思汗,從此對蒙古稱臣。

  征服了西夏,成吉思汗把矛頭直指全國。成吉恩汗家族與全國是世仇,他的祖先先后死于全國人之手。臨出征前,成吉思汗登上了大雪山之巔,跪在地上向長生天祭拜了3 天3 夜,祈禱說:“長生天啊!金狗殺害了我幾位親人,他們在九泉之下呼喚我報仇!請長生天賜我無故的鐵騎,讓我親手殺掉仇人,好讓親人們瞑目!”這樣,成吉思汗豎起了為祖先報仇的大旗,向金國進軍了。

  金國的皇帝完顏永濟懦弱無能,優柔寡斷沒有主見。成吉思汗對他頗為藐視,曾對著金國的方向唾口水說:“我以為中原的皇帝是無上神人所做,這樣的懦夫竟也能做君主!”當成吉思汗大軍壓境時,這個懦弱的皇帝整天魂不守舍,提心吊膽,竟嚇得不敢臨朝。

  1211 年7 月,成吉思汗率領的一支軍隊以哲別為先鋒,攻克了烏沙堡。

  秋天,哲別奉命攻打東京城(今河南開封),但大軍到了東京卻未圍城,蒙古兵放出風說,后援跟不上,軍糧和馬料都不足,于是就慢慢地撤退了。這個消息傳進了東京城,城里軍民都認為蒙古軍隊已經回去了,走得很遠了。

  這樣,守軍漸漸地松懈了下來。哲別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他退了50 里之后,估計守軍已確信蒙古軍隊退遠了,便留下糧草輜重,挑了些精兵駿馬,日夜兼程,直撲東京城,出其不意地一舉攻下東京城。守兵還在香甜的夢中,稀里糊涂地束手就擒,還以為自己人在開玩笑。

  1212 年8 月,成吉思汗強攻金國重兵扼守的野狐嶺。開戰前,他并未輕視金兵的實力,先派人裝成樵夫混人嶺內察看虛實,發現金兵“馬足輕動”,不像是久經沙場的勁旅,便下令擊鼓進軍。當下兩邊金鼓齊鳴,喊殺聲四起。

  金兵憑借地理優勢,從嶺上不斷發放火箭。蒙古兵一邊從正面應戰,一邊派人從兩側攻入嶺內。結果,金兵慘敗,死者蔽野塞川,血流成河,以致多年后,這里都是一片“白骨露于野”的慘象。這一仗,金兵的大部精銳部隊被殲,元氣大傷。

  1213 年7 月,休整后的蒙古大軍直指居庸關。金兵為了保住自己同都的前衛,在關外布下百余里的鐵蒺藜,并用鐵水焊死了關門,置重兵守城。蒙古馬不能在鐵蒺藜上奔馳,成吉思汗便避實就虛,留下部將在關前與金兵對峙,造成正面進攻的假象,自己領著精騎抄小路日夜兼程奇襲紫荊關。紫荊關守兵正在夢中,未及應戰便已糊里糊涂地做了俘虜。蒙古兵便由紫荊口入關,三路人馬把中都團團圍住。

  全國有一位美麗的歧國公主,不但容貌美,而且武藝非凡。蒙古大軍壓境,懦弱的父皇每天只知唉聲嘆氣,憂國優民的公主決定親自出馬,刺殺成吉思汗。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公主孤身一人闖進了蒙古大營。憑借一身非凡的武藝,她輕而易舉地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黃金寶帳,見成吉思汗正自斟自飲,便突然飛身而入,舉劍直刺。不料成吉思汗一生多歷坎坷,又正當壯年,自身亦是勇猛無比,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仍然臨危不亂,與公主幾經搏斗,竟掀下公主遮面的面紗。面紗飄動,紅燭搖曳,公主一張天仙般超凡脫俗的面容竟使一代天驕驚呆了。對這位有勇有智的君主,公主也暗自傾心,見無法取勝便趁機逃回。對美麗刺客的思念使成吉思汗加強了對中都的攻勢,他是多么希望再見到那可愛的姑娘啊!這時中都城內卻是一片大亂,美麗的歧國公主萬萬沒想到她那膽小而善良的父皇一夜之間成了冤死鬼。金宣宗趁歧國公主不在城內保護父皇之機,殺死永濟皇帝奪取了皇位。未知詳情的歧國公主一回到后宮就被騙喝下了藥酒,功力頓時大減,無法動彈。這時,這場宮廷政變的策劃者大臣胡沙虎露出了真面目,他逼著公主嫁給他,還以老皇帝的死相威脅,可憐的公主當場就氣昏了過去。

  成吉思汗的故事 8

  清晨拂曉時分,鐵木真一家人正在一個孤零零地扎營于客魯漣河上游區域草原的帳篷內熟睡著,一伙準備打劫的篾兒乞惕人正迅速地向他們撲來。那位來歷不詳、寄居于他們家族的老婦人,頭枕地面躺著,正如其他老年婦女經常會出現的狀況,她的許多凌晨時光都是在輾轉反側、半醒半睡中度過的。當馬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她感覺到了馬蹄震動地面的聲音。

  突然,她猛地從朦朧中驚醒過來,驚恐地喚醒其他人。七個男孩從睡夢中驚跳起來,瘋狂般地慌亂套上靴子,沖向附近拴著的馬匹。鐵木真和他的六個同伴、母親、妹妹一起逃走了,然而他的新娘、繼母索濟格勒和那位救過所有人的老婦人,卻沒來得及逃走。在險象環生的部落世界中,日常生活隨時面臨災禍或滅絕,沒有人會對矯揉造作的騎士行為規則感興趣。在快速權衡利害得失的決定中,他們將這三個女人留下作為劫掠者的戰利品,以延緩劫掠者的腳步,使其他人得以有時間逃脫。對鐵木真這群逃亡的人來說,空曠的草原無法避難,他們不得不快馬加鞭,向北部安全的多山地區疾馳而去。

  劫掠者們到達那個帳篷的時候,鐵木真和他那一小群逃逸者已經消散于黎明前的黑暗中,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孛兒帖藏在一輛由那位老婦人驅趕著的牛車上。篾兒乞惕人在附近四處搜尋,那幾天對于鐵木真他們來說是極其危險的日子,他們日夜兼程,沿著不兒罕·合勒敦山的斜坡和樹木繁茂的山谷潛行。最后,篾兒乞惕人放棄四出搜尋,轉而向西北方向行進,向他們位于色楞格河邊的遙遠家鄉前行。色楞格河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的一條支流。由于擔心篾兒乞惕人的撤退可能是個誘敵圈套,鐵木真派遣別勒古臺和他的兩個朋友博爾術、者勒篾去偵察了三天,以確定他們是否確實離去,而不再返回突襲。

  鐵木真藏于不兒罕·合勒敦山的森林中,他面臨著人生的關鍵抉擇:面對妻子被劫奪該怎么辦呢?他本可放棄奪回孛兒帖的任何希望,那是完全可以預料的過程,因為他們那個弱小群體,是絕然無法對付比他們強大得多的篾兒乞惕部落的。合適的時候,鐵木真可以再找個妻子,但就如他父親對他母親所做的那樣,他也必須去劫掠她,因為沒有哪個家族會自愿將他們的女兒許配給已經被更強大者奪走妻子的人。

  在過去,鐵木真依靠自己的敏捷智慧選擇搏斗或逃亡,但那些決定是對突發危機或偶然機遇的一種本能反應。現在,他不得不權衡再三,做出將影響他一生的行動計劃。他必須對自己的命運作出抉擇。他信任曾拯救過他而此時又再度藏匿其中的不兒罕山,他向山神祈禱。

  與草原上其他部落所信奉的擁有宗教經典和有神職人員等傳統的佛教、基督教不同,蒙古人堅持萬物有靈論,向周遭的圣靈禱告。他們尊崇“長生天”,崇拜“太陽金光(即天光)”,也崇拜大自然無窮的精神力量。蒙古人將自然世界分成兩部分:天與地。人的靈魂不只包含在身體靜止的部分里,而且還包含在血液、呼吸和氣味等流動的生命體內,因此,地之靈魂也包含在流動的水中。穿流地上的川流就如人軀體內循環流動的血液,而那三條河流正是發源于這座山。因為不兒罕·合勒敦是最高的山,確切地說是“圣山”,是這個區域的“可汗”,是世界上最接近“長生天”的地方。作為三河之源,不兒罕·合勒敦山也是蒙古人世界的神圣中心。

  《秘史》敘述道,鐵木真對自己能從篾兒乞惕人手中死里逃生深懷感激,他首先向保護他的山和穿越天際的太陽,做禱告致謝。他特別地感謝了那位被俘的老婦人,她那鼬鼠般的聽覺拯救了其他的人。他還感謝所有環繞著他的神靈,按照蒙古人的慣例,他將馬奶灑入空中和地上。他從長袍上解下腰帶,環掛在頸脖上。肩帶或腰帶,傳統上只有男人穿戴,那是蒙古男人身份的核心代表。對鐵木真而言,通過解下腰帶的方式,他對環繞著他的眾神表示毫不反抗的順從,以及自己是如何卑微無力。然后他又摘下帽子,手置胸前,在太陽和圣山面前,九次下跪叩頭。

  對于草原部落來說,政治與世俗的權力不可分離地來源于超自然力量,因為它們都有共同的來源——“長生天”。為了尋求成功并戰勝他人,人們必須得到神靈世界授予的超自然力量。如果精神之旗能引導勝利并帶來力量,它首先就必須被注入超自然的力量。鐵木真躲藏在不兒罕·合勒敦山時,三天的祈禱,標志著他與圣山之間一種恒久而又密切的精神關系的開始,這種關系將長久地維持下去。而且他相信,圣山會給他提供特別的保護。此山將成為他的力量之源。

  不兒罕·合勒敦山不僅僅給予他力量,它起先似乎是在用一種艱難的抉擇來考驗他。每一條源自此山的河,都給他提供一份行動的選擇。他可選擇東南方向,順客魯漣河而下,他曾在那里的草原上生活過,但是作為一位牧民,無論他設法蓄積了多少牲畜或女人,總也難免陷于篾兒乞惕人、泰亦赤兀惕人或任何其他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的襲擊威脅之下。

  他本人是在流向東北方的斡難河沿岸出生的,該河給他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比起客魯漣河,在它蜿蜒穿流的地帶,樹木更加繁茂,人跡罕至。斡難河可提供更多的躲藏所,但它缺乏適宜放牧的草場。正如他童年時期那樣,在那里生活,需要整個家族通過捕魚、誘捕鳥類或捕殺鼠類和其他小哺乳動物來勉強維持生計。在斡難河邊生活雖安全,但卻沒有繁榮或尊嚴可言。第三種選擇就是沿著流向西南的土拉河而行,去尋求汪罕的幫助。鐵木真曾贈送給他黑貂外套。那時,鐵木真曾拒絕汪罕提供給他的寄人籬下的次級首領職位。僅僅一年之后的`現在,盡管鐵木真曾選擇過被篾兒乞惕襲擊者驅逐的生活,但他似乎仍不愿投入到可汗間互相殘殺的斗爭中去。而除此之外,似乎又沒有其他的方式可奪回他的新娘。

  雖然他曾找尋到遠離混亂頻仍的草原爭戰而又與世無爭的生活,但篾兒乞惕人的襲擊告訴他,那樣的生活并不真正存在。如果不想受到襲擊者任何擄掠的擺布,不愿過一種窮困潦倒、被驅逐排斥的生活,那么他現在就必須為其在草原勇士階層中的地位而戰,他不得不加入到曾一度遠離的、殘酷無情的持續爭奪中去。

  撇開所有的政治事務、等級制度和精神力量之類的問題不談,鐵木真流露出來對孛兒帖的無限思念之情,在那短暫而又災禍不斷的日子里,她曾帶給他幸福。盡管蒙古男人被要求在公眾面前不得顯露情感,特別是在其他男人面前,但鐵木真還是表露出對孛兒帖的強烈愛戀之情和失去她的痛苦情狀。他不僅悲嘆襲擊者將他的家室洗劫一空,而且還痛恨他們給自己帶來的巨大的心理創傷。

  鐵木真選擇了戰爭。他要找回妻子,要不就死在尋找的路上。經過在圣山之上仔細權衡、虔誠祈禱和周密籌劃的三天煎熬之后,鐵木真沿著土拉河而下,去尋找汪罕的營地,并尋求他的幫助。鐵木真將不再是個孤獨的流浪者,而將被當成是個正式的兒子,因為他曾送了一件珍貴的黑貂外套給有勢力的汪罕,并且效忠于他。

  當鐵木真找到汪罕并向他說明自己想對篾兒乞惕人發動襲擊時,汪罕立即應允幫助他。要是汪罕本人不想戰爭的話,他可以毫不費力地推脫,并且從自己的營地里挑選另一位婦女給鐵木真作妻子。然而,汪罕原本就跟篾兒乞惕人有世仇,而鐵木真的請求恰為他提供了再次攻擊和搶劫篾兒乞惕人的借口。

  汪罕還派鐵木真去尋求另外的支持,這一支持來自一位前途無量的年輕蒙古同盟者,他已經顯示出作戰經驗豐富的勇士本質,而且他已經吸引了大批的擁護者。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與鐵木真結拜盟誓的“安答”——札只剌惕部落的札木合。札木合欣然接受了汪罕的召喚,來幫助他年輕的血族兄弟,共同對付篾兒乞惕人。他們聯合一起將組成草原上完美的軍隊,汪罕帶領右(西)翼,札木合率領左(東)翼。汪罕和札木合的軍隊及鐵木真的族人,集結在不兒罕·合勒敦山附近斡難河的源頭,從那里出發,他們翻山越嶺,沿河而下,直達草原之上,朝貝加爾湖方向而去,進入色楞格河沿岸篾兒乞惕人的領地。

  鐵木真在此前的人生之路中,已經經歷過很多苦難窘境,但從沒有參加過一場真正的襲擊。盡管這次襲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場襲擊,更準確地說來只是敵人的一場潰逃,但他仍將在這次襲擊中充分地證明自己。夜間還在山中狩獵的部分篾兒乞惕人,看到襲擊者的軍隊,急忙奔回營地報信,他們僅比入侵的騎兵提前一會兒到達。篾兒乞惕人朝安全的下游地帶逃離,恐慌彌漫了整片營地。當襲擊者開始劫掠篾兒乞惕人時,據說那時鐵木真就在那些營帳間奔跑,并且大聲呼喊孛兒帖的名字。但是,已經成為一位年長的篾兒乞惕勇士之妻的孛兒帖,登上了一輛大車,被送到了遠離戰斗的地方。她不知道是誰在襲擊她的新家,而且也不想再度遭綁架;她更沒有理由猜測這次襲擊是為了營救自己。

  《秘史》詳細地記載道,孛兒帖在混亂中突然聽到了高呼她名字的聲音,并且立即辨別出那是鐵木真的聲音。她跳下大車,在黑暗中循聲而往。鐵木真坐在馬鞍上焦慮不堪,在黑夜中搜尋她,而且還在一遍一遍地呼喊她的名字。鐵木真如此地發狂,以至于不知道孛兒帖正向他奔來,當她拉住馬的韁繩并把它從他的手里抓過來時,鐵木真一時還沒有認出她,幾乎就要出手攻擊她。他們“猛撲在一起”,深情相擁。

  盡管還有另外兩個女人未救出,但由于鐵木真已經重新奪回了妻子,其他事情已不再重要。他已經讓篾兒乞惕人嘗到了同樣的痛苦,因而準備打道回府。《秘史》引述他對襲擊部隊的話說:“我們掏空了他們的心窩……端了他們的老巢……讓他們斷子絕孫……搶奪走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人……篾兒乞惕人正如鳥獸散,讓我們撤退吧。”

  在對篾兒乞惕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后,在孛兒帖與鐵木真兩人的情感復合之時,這對剛剛重圓的夫婦仍不到二十歲,原本希望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哪怕是片刻也好。但正如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情形那樣,一個問題的解決又會滋生出另一個新的問題。鐵木真發現孛兒帖懷孕了。《秘史》沒有接著敘述這對夫婦在一起的美好幸福生活,此書對孛兒帖懷孕期間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事情保持沉默。在接下來的那個世紀中,這種沉默將在蒙古的政治事務中引起反彈,他們長期地爭論孛兒帖長子的親生父親究竟是誰。孛兒帖于1179年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鐵木真給他取名為術赤,意思是“來訪者”或“客人”。很多學者傾向于認為,鐵木真并不相信孩子是他的,但他取那個名字可能是為了表示,在那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們全都是札木合家族的客人。

  成吉思汗的故事 9

  成吉思汗的手腕上站著他最喜愛的鷹。那鷹是被訓練用來打獵的,只要主人一聲令下,它就飛向天空,環顧四周,尋找獵物。如果它碰到一只鹿或一只兔子,就會像箭一樣沖下來。

  成吉思汗和獵手們騎著馬在林子里轉了整整一上午,但他們沒有打到原來想象的那么多獵物。

  中午的時候,他們走散了。估計其他人都按原路走了,成吉思汗選擇了一條近路,在兩山之間的峽谷中穿行。那只寵鷹已不在他的手腕上,它在前面飛行,它認得回家的路。

  當時天氣很熱,成吉思汗感到口渴得厲害,他多希望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水解解渴,可是炎熱的天氣已經把所有的山間小溪烤干了。

  他終于看到有水從巖石邊滴下,上面應該有一個泉眼。在潮濕的季節里,這里總有一條急流傾瀉而下,可現在只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

  他高興極了,從獵袋里拿出一只小杯子,去接那慢慢滴下的水。

  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接滿了一杯水。他把杯子送到嘴邊,準備一飲而盡。突然,“嗖”的一聲,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灑在地上。

  成吉思汗抬頭一看,原來是他那只寵愛的鷹干的。

  這只鷹一直在他的上空盤旋。

  成吉思汗撿起杯子,又去接那水滴。這次他沒有等多長時間,只接了半杯,就把杯子舉到嘴邊。這只鷹又俯沖下來,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這次他有點生氣了。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鷹第三次撞翻了杯子。成吉思汗可是真的生氣了。

  “你怎么敢這樣?”他大聲喊道,“看我不抓到你,擰斷你的脖子!”

  他又接了一杯水,“喂,我說老鷹啊,這可是最后一次了。”

  他還沒說完,鷹就飛撲下來,撲掉了他手中的杯子。成吉思汗氣急敗壞,他摘下彎弓,仰天向老鷹射去。只見老鷹在空中一抖,慘叫一聲落了下來,血流滿地,死在主人的腳下。

  “這就是你的下場。”成吉思汗說。

  但當他尋找杯子時,發現杯子掉到兩塊巖石當中,夠不著了。“無論如何,我要喝點泉水。”他自言自語地說。

  說完,他開始沿陡峭的`石壁爬上去,尋找水源。他爬得很費勁,爬得越高,口渴得就越厲害。

  他終于爬到了巖石頂,那里確實有一池水,可是有一個什么東西躺在池子里,幾乎占滿了整個池子。原來是一條粗大的劇毒死蛇。

  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巖石下的那只可憐的、死去的鷹。

  “那鷹救了我的命!”他大聲喊道,“可我怎么回報它的呢?我把它殺了呀!”他懊悔不已,沿著石壁爬下來,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鷹,放進自己的獵袋。他自言自語:“今天我得到了一個沉痛的教訓——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

  成吉思汗的故事 10

  當韓侂胄北伐的時候,金朝內部也已經十分**。北方的蒙古族趁這個時機強大起來。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斡音wò)邊,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集會,公推鐵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給他上了一個稱號,叫成吉思汗。

  鐵木真本來是蒙古族孛兒只斤部酋長也速該的兒子。他幼年的時候,金王朝統治者對蒙古族人民實行殘酷統治,各部落之間也互相打冤家,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十分苦難。鐵木真的祖先俺巴孩就是被金朝皇帝殺害的。

  鐵木真九歲那年,也速該把鐵木真帶到一個朋友家訂親。他把鐵木真留在朋友家里獨自回家,趕了一段路,肚子餓得慌,想找點東西吃,正好看見有一批塔塔兒部人在草原上舉行宴會。他下馬走進人群,按照當地風俗,參加了塔塔兒人的宴會。

  塔塔兒部和孛兒只斤部打過冤家。也速該沒想到這一層,塔塔兒部卻有人認出了也速該,偷偷地在也速該吃的食物里放了毒藥。也速該在離開宴會回家的路上,肚子疼得支不住,才想到剛才在宴會上中了毒,但是懊悔也來不及了。他熬著疼痛趕回家里,就咽了氣。

  也速該一死,孛兒只斤部失掉了首領,都散了伙。原來歸附也速該的泰亦赤部也脫離了他們,還帶走了不少也速該的奴隸和牲畜。欽木真的家境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泰亦赤部的首領怕鐵木真長大起來向他們報仇,就帶領人馬捉拿鐵木真,想把他殺害。鐵木真得到消息,連忙逃到一座森林里。

  鐵木真在森林里躲了九天九夜,沒吃沒喝,忍不住饑餓,走了出來。他一出森林,就被泰亦赤人抓住了。泰亦赤人給他戴上木枷,帶到各個營帳里去示眾。有一天,泰亦赤部的首領和百姓都在斡難河邊舉行宴會,只留了一個年輕的看守監視他。鐵木真趁看守不防備,舉起木枷把看守砸昏了,逃了出來。

  以后,鐵木真和他的母親、弟妹又躲進深山里,靠捉土撥鼠、野鼠當飯吃,日子過得更艱苦了。

  年輕的鐵木真為了恢復父親的事業,想盡辦法,漸漸把他們部落失散的親屬和百姓聚集攏來。他在跟別的部落的戰斗中打了勝仗,力量漸漸壯大起來。

  鐵木真跟另一個部落的首領札木合是朋友。他倆常常白天在樹蔭下舉行宴會,晚間睡在一起,要好得像自己兄弟一樣。但是,后來鐵木真力量強大了,札木合部下有人投奔鐵木真,札木合很不高興。有一次,札木合的弟弟搶奪鐵木真的馬群,被鐵木真部下殺了,雙方發生了沖突。札木合集合了他統治的十三部一共三萬人馬攻打鐵木真。

  鐵木真也不肯示弱,把部下的三萬人馬分成十三支隊伍,抵抗札木合的.進攻。雙方在斡難河邊的草原上展開了一場大戰,鐵木真抵擋不住,敗退了。札木合把抓住的戰俘成批殺害。這件事引起札木合部下的不滿,紛紛脫離札木合投奔鐵木真,鐵木真雖然打了敗仗,實力反而更壯大了。

  鐵木真沒有忘記殺害他父親的仇人塔塔兒部首領蔑古真。沒有多久,蔑古真得罪了金朝,金朝派丞相完顏襄約鐵木真配合進攻塔塔兒部。鐵木真認為這是個報仇的好機會,就和金兵一起夾擊塔塔兒部,把塔塔兒部打得全軍覆沒,俘獲了大批人口和牲畜、輜重。邪魅之為妃不善

  金王朝認為鐵木真立了功勞,封他做前鋒司令官。

  以后,鐵木真又經過幾次戰斗,陸續消滅了蒙古高原好幾個部落,終于統一了全蒙古。他被蒙古各部首領推舉當了大汗,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以后,建立了軍事和政治制度,使用了蒙古文字,使蒙古成了一個強大的汗國。但是金朝還把蒙古當作它的附屬國,要成吉思汗向他們進貢。成吉思汗立志要改變這種屈辱的地位。

  金章宗死后,太子完顏永濟即位,派使者到蒙古下詔書,要成吉思汗下拜接受。成吉思汗問使者新皇帝是誰,使者告訴他是永濟。成吉思汗輕蔑地吐了一口唾沫,說:“我原來以為中原主人是天上人做的,像這種庸碌無能的人也配做皇帝?”說罷,就把金朝的使者丟在一邊,自己上馬走了。

  打那以后,成吉思汗就跟金朝決裂。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決心大舉進攻金朝。他登上高山對天祈禱,說:“金朝皇帝殺害我的祖先俺巴孩,請允許我報這個仇吧!”接著,他就選了三千名精銳騎兵南下。金將胡少虎帶了三十萬金兵抵抗,被蒙古軍打得一敗涂地。過了兩年,蒙古兵又打進居庸關,圍攻金朝的中京(今北京市)。成吉思汗跟他四個兒子分兵幾路,在河北廣大平原上橫沖直撞,所向無敵。

  這時候,金朝內部十分混亂,金主完顏永濟被殺,新即位的金宣宗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求和,獻出大批金帛,把公主嫁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才撤兵回去。

  成吉思汗打敗了金朝,兵力更強大了。公元1219年,有一支蒙古商隊受成吉思汗派遣到西方去,經過花剌子模(在今里海東,咸海西),被當地的守將殺害。成吉思汗親自率領二十萬蒙古大軍攻打花剌子模,接著,又向西攻打,占領了現在的中亞細亞各國,前鋒一直打到現在的歐洲東部和伊朗北部,才帶兵回國。

  成吉思汗帶兵西征的時候,曾經要西夏發兵幫助,西夏不但拒絕出兵,而且和金朝結了同盟。成吉思汗回來以后就決心滅掉西夏。在圍攻西夏京城的最后時刻,他自己卻得了重病。他知道好不起來,就在病床上對部下將領說:“我們攻打金朝,要向宋朝借路。宋朝和金朝冤仇很深,一定會答應我們。”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兒子窩闊臺接替他做大汗。窩闊臺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向南宋借路,包圍金朝京城開封。公元1233年,蒙古軍攻破開封,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

  蒙古又聯合南宋圍攻蔡州。

  金哀宗派使者向宋理宗(宋寧宗的繼子,名叫趙昀)求和,說:“金朝被滅,下一步就挨到宋國了;如果跟我們聯合,對金、宋兩國都有好處。”

  宋理宗沒有理睬他,金哀宗走投無路,只好自殺。公元1234年,金朝在蒙、宋兩軍夾攻下滅亡。

【成吉思汗的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成吉思汗的故事資料08-22

成吉思汗陵園一日游小學作文(精選6篇)11-07

成吉思汗觀后感600字08-28

《成吉思汗》觀后感初中生優秀范文04-24

寓言故事:鯨魚的故事01-09

經典名人故事大全小故事09-22

兒童故事童話故事02-17

童話故事睡前故事08-21

童話故事睡前故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