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作文(大全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春節的習俗。要知道,過年必不可少的是放鞭炮,但近幾年卻規定城區不能燃放煙花爆竹。想過過癮,這里可不能滿足你的想法。我只得干忍著,到拜年期,手攥毛票,在老家把這一癮頭給消了。
不知道是在啥時候。好像是在初八那天吧。原來老廣場對面的停車場,現在被改裝成了年貨銷展會。展銷會更是城里許多老年人的選擇,出來的人更是贊不絕口,說那個什么東西實惠啊等等。
臘八這天,粥味也濃濃。許許多多從廟里趕來的'老和尚,照例臘月初八來老廣場施粥。年味漸漸濃了起來。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原來帶些灰塵,掉了色了的春聯也煥然一新了,現在家家戶戶都上了紅,紅燈籠什么的。大街上早就忙開了。放上了新春的交響曲,大街上的人明顯比原來增加了幾倍,小販們重新排上了攤位,街邊什么都有,伴著升天的蒸氣,撲鼻而來的是茶葉蛋,炸豆腐的氣味。
我們小孩盼盼盼,終于盼來了除夕,這一天原本熱鬧的大街突然冷清起來,人們把熱鬧轉移到了家中。在這天下午一兩點的時候,桌子椅子都已經擺好了,小菜也已經上了,只見廚房里放著各式各樣的食材,一場廚房交響曲也就開始了。不一會大盤小罐堆滿了桌子。‘吃年夜飯咯’奶奶一聲招呼,全家就圍著桌子其樂融融的坐下開吃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要屬那條魚,新鮮的特別美味。
春節最重要的就是守歲,12點鐘的鐘聲一敲,我們就已經從農歷狗年跨到了豬年。
好了,春節年味的梗概差不多就到這兒了,咋樣,特別吧!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灶祭之后,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春節前,家家要徹底清掃,人人都理發洗澡,準備干干凈凈過新年。民諺道:“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撣塵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發師傅們這時也挑著挑子走街串巷,忙于為人理發。節前,一般人家在門上貼門神、門框上貼春聯,門楣上掛掛箋,門前插芝麻秸。屋門上貼有”抬頭見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貼剪紙。屋內擺設的八仙桌、太師椅帶上桌圍椅帔。條案正上方掛上有吉祥圖案、語句的中堂、對聯。條案前方桌上擺設五供、高足盤,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掛起大紅燈籠。墻上要貼年畫、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節的'高潮,守歲辭歲、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團圓飯、過橋、摸門釘、拜年等,活動繁多。舉行”接神“、”接灶“儀式時,要將”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稱”天地“,上繪有天地間諸神像。在”百份“前要擺設蜜供、年糕、餃子、蘋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們點上紅燭,打開大門,燃放鞭炮、燒”元寶“、”接神咒“,貼上準備好的新灶君爺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壇前行叩首禮,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譜。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滿族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鮮艷的一朵,滿族的服飾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滿族服飾是對我國現代服飾影響最為顯著的少數民族服飾,至今及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大家喜愛的'服飾。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制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質烏拉。
女子服飾多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制成。有的將旗袍上繡成一組圖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精致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著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她們的腰間或衣服上掛上荷包等。這樣又給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當然,滿族不僅有獨特的旗袍,還有漂亮的頭飾。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人在一般禮儀或婚禮上佩戴的頭飾。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絨或青紗為面的扇形頭飾。上面還繡圖案,鑲珠寶或插各種花朵。戴上這種飾品,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分外穩重、文雅。
滿族的服飾真是又漂亮又獨特啊!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曬……”從小,我就會唱這首童謠《行花街》。廣州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錦,人海如潮,熱鬧非凡,早就名揚五洲,飲譽四海,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
現在,廣州花市的規模越來越大,都有十大花街了。每個花市在主要街道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花市的出入口處,都搭起迎春花市牌坊,絢麗輝煌,雄偉壯觀,各有特色。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十里花街就張燈結彩,“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整個廣州融在一片濃濃的節日喜慶氣氛中。
除夕夜,也許祖國其他地方的人們正在收看春節晚會,而我們卻會去逛花市。吃完年夜飯,爸爸媽媽都會帶上我,有時去天河花市,有時去越秀花市……無論哪個花市,都是人山人海,喜氣洋洋的。人們臉上都帶著歡樂的笑容,仿佛把一年的開心與幸福都寫到了臉上。大家手中拿著剛選到的“心水”花,一邊逛著,一邊與同伴閑聊。花市長街上那五顏六色的.花兒,也仿佛和人們一樣開心,在訴說著一年的收獲與幸福,期望著美麗的憧憬!我最感興趣的是每個花市的牌坊,雄偉壯觀,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如亞運、科技、西關文化等,設計都很妙。
這就是廣州的花市,朋友們,你喜歡嗎?歡迎你也來廣州逛花街!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朝鮮族,不管是建筑、服飾、飲食都非常具有特色。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吧。
朝鮮族的多數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里用木地板隔成單間,各個屋之間有門道相連通。屋內設有平地火道,即使在嚴冬,在室內也非常的溫暖。內部設置的都是推拉門,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木制家具。屋內沒有床和桌,吃飯只用小的茶幾,進屋時一定要脫鞋,里面是沒有椅子的,只有坐墊,進去后都是盤腿而坐在地板上,非常具有傳統特色。
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穿素白衣服,白色象征純潔﹑善良﹑高尚﹑神圣的意義。婦女穿短衣長裙,這是朝鮮族婦女服裝的一大特點。短衣朝鮮語叫“則高麗”,是一種斜領﹑無扣用帶子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雖然簡潔,但是看起來非常美麗;長裙,朝鮮語叫做“契瑪”腰間有細褶,寬松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制而成,色彩鮮艷。朝鮮族婦女現在依然穿這種衣服,保持了他們的傳統特色。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腳腿寬大的長褲。外出時,多穿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穿這衣服,顯得人很直爽豪氣。
朝鮮族的傳統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切,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的,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點心。冷面是在蕎麥面中加淀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后用冷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制成,入口后,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滑順潤喉。讓人回味無窮。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凈,用大缸密封制成。泡菜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可口。泡菜味道的好壞,還能辨出主婦烹調手藝的高低。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吃。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朝鮮族了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早上起床后,我匆匆的吃完早飯,就和媽媽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對聯。家中有兩副對聯,一副貼屋門上,則另一幅帖街門上。
家鄉說干就干,我和媽媽拿著椅子和膠帶,放好位置用膠帶固定好對聯,將對聯貼好以后。家鄉就要打掃屋子了。媽媽負責屋頂和墻壁的干凈,而我負責擦桌和掃地。為什么沒有爸爸呢?因為爸爸在忙著掛燈籠。我認真的把桌擦得干干凈凈,媽媽更是夸張,她把家鄉的家打掃的一塵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張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里的水可真涼呀,把我的手凍的直發抖,可是我并沒有退縮,繼續著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點左右,家鄉才把家里收拾完。
到了晚上,家鄉都會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覺。直到過新年的早上,噼里啪啦的炮聲響了起來,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之中。我出門一看,真是滿是“紅花”紅滿地呀。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光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歷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著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著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胡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著。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后生。因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了解了這些情況后,不由對身邊的人感嘆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為他們當地出了兩個天子而自豪,更為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后輩自豪,爭相敬奉。鑒于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后,兩地便結成了聯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為爺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羊獬人稱舜為姑父,稱娥皇、女英為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民風民俗作文 篇9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風俗吧。
端午節的風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就這樣,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而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端午節的風俗,相處各種辦法保護端午節的風俗。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民風民俗作文(經典)07-05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20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9-11
[經典]民俗民風的作文11-07
民俗民風作文12-26
(精選)民俗民風的作文08-19
民風民俗作文(經典)08-05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民風的民俗作文04-27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