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風作文錦集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風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風作文 篇1
我女兒的婆家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群山環繞,樹木參天,一眼望去峰巒疊嶂,起伏連綿,青山巍巍披翠,碧水悠悠吐秀。一切生態都是從歷史走來的自然,一切景觀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風貌。走進那里邊走進了大自然的懷抱,走進了一個清幽、寧靜的世界。
在那個小山村住下來之后,撲入我的視野的都是無邊的蒼翠、濃郁,沐浴的都是大自然的碧綠、蔥蘢,呼吸的都是大自然的清新、明凈,吮吸的都是草木的芳香,撞入耳膜的都是泉水叮咚,溪水潺潺流淌出來的樂曲聲。我在神清目爽,心曠神怡中步入了一片清幽、寧靜的凈土,找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靈魂的棲息之地。
在那個小山村,令我陶醉不已的不僅是它的山光水色,封閉的純凈的自然風光,而且是那里古樸的風土人情,淳樸的鄉風,憨厚的民風。那里的道德風尚,人情世故,更令我欣賞不已,贊賞有加,感動不已,感慨不已。不僅是一種欽佩、敬仰,而且是一種心靈的震撼。在那里我受到了一種高尚的人格的感染和熏陶,一種純凈的情愫、情懷的陶冶,引起了我的思索,激蕩著我的情懷,給了我一個潔白的、明凈的心境,一種圣潔的向往和暢想。
小山村的住戶,房舍前后參差不齊,上下錯落不一,都是依山而建,臨水而居,后面是高聳云天的大山,前面是潺潺流淌的小溪。一座座木橋飛架,流淌出小橋流水人家。那里的人家家家戶戶幾乎都沒有院落,沒有壘砌的院墻、緊鎖的大門,大都是敞開的,隨便進入。家中的用具、糧食等用品,值錢的不值錢的,有用的沒用的都放在院子里。自行車、手推車、摩托車都往院子里一扔,連鎖都不鎖。家家房門不上鎖,晚上睡覺也不插門。此種現象我覺得奇怪,便問親家公:“那些東西都放在院子里,也不鎖,不丟嗎?”他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從來沒聽說過誰家丟過東西。這里不僅沒有小偷,而且也沒發生過殺人、防火、搶劫等案件,連打架斗毆的也幾乎沒有”。他說的的確不假,我在他那里住了一段時間,的確沒有聽見過吵架聲、怒罵聲。寂靜的小山村幾乎聽不到什么噪音。村中鄰里之間的關系處得非常融洽,誰到誰家借用東西,打個招呼,進屋就拿,好像拿自己的東西一樣。
那里真是一個“路不拾遺,夜無閉戶”的平安、平靜、祥和的小山村。那里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的純樸民風,讓我感慨不已,也有些不解,不覺自我發問道:在商品社會,物欲橫流,一切都受利益驅動的情況下,還能有這樣純樸的民風,還有這樣熱誠的鄰里關系,我真是佩服極了!
還有一件事也讓我不可思議,我女兒的小姑子家開豆腐坊,我去她家串門時問她一板豆腐能賺多少錢,她說不掙錢,只是剩下豆腐渣喂豬。我說:“你不賺錢圖個啥?你沒算算,你不僅搭上了人工,起早貪黑,而且耗用了水、點、燃料,那不是虧本經營嗎?”她說:“我沒考慮那些,我想都是一個村住著,鄉里鄉親的,賺他們錢我覺得不過意”。怪不得她的豆腐塊那么大,而且那么好吃,味道非常鮮美,我頓有所悟。對她的做法,我的心里很矛盾,覺得她可敬,是活雷鋒;又覺得她似乎有些傻,該賺的錢不轉,有些可惜。不過我還是覺得她很了不起,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村民能有如此高尚的情懷真是難能可貴的。我有覺得這和小山村淳樸的民風是分不開的,是祖輩傳下來的風氣。
民風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陽江,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大人小孩都要“拜月亮”。
中秋節前幾天時,家家戶戶都要買好月餅、水果等東西,準備中秋節時“拜月亮”。凡是認識的人都會互相送幾盒月餅,說上一句“中秋節快樂”的祝福。
當中秋節晚上到時,家家戶戶都拿一張桌子放在能看見月亮的地方,把月餅和水果等食物放桌子里,再拿幾支香點起來,插在桌子前頭,然后,一家人輪流的站在桌子后面,抬頭看著皎潔的圓月,就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并拜幾拜。拜完了月亮,就到吃東西了,把桌上的東西搬到屋子客廳里,津津有味的吃著月餅水果。
吃完吃飽了!就到了小孩子的天堂了!小孩個個都提著閃閃發光的燈籠,成群結隊的走在一起,互相比比誰的燈籠最亮。有時,還三五成群提著燈籠走夜路,像冒險似的,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那些比較膽小的馬上跑出來,只有比較膽大的小孩繼續“冒險”,真是有趣極了!
我愛我家鄉的中秋節,因為有趣、熱鬧。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中秋節!
民風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壽昌是個千年古鎮,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舞龍燈,這是家鄉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
吃過晚飯,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圍聚在鎮政府門口。大街上的人真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有的手拿氣球,有的高舉熒光棒,翹首以盼,等待起燈。鎮里鑼鼓喧天,一顆顆煙花接連不斷地飛上天空,又啪的一聲”在深藍的天幕中炸開。有的像一顆流星,有的像張開的笑臉,有的像天女散花,把夜晚的天空點綴得比白天還要亮堂。
隨著一陣陣鞭炮聲,龍”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街上的群眾歡呼雀躍起來,耳邊不時傳來:來了、來了,龍來了!”不一會兒,五條龍披著五種色彩的龍袍有序地從鎮里向我們慢慢地飛過來,威武的龍頭神氣地高仰著。龍燈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起震耳欲聾的爆竹和禮花,整個小鎮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之中。
跟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壽中操場觀看舞龍表演。五龍獻瑞”開始了,五條彩色的龍披著閃亮的鱗片在臺上搖頭擺尾。先是單龍戲珠,五個耍龍珠的叔叔高舉龍珠,時而往右耍,時而往左耍,龍頭緊跟著龍珠,一會兒往右,一會兒往左。過了一會兒,幾條龍開始纏繞在一起,一下雙龍戲珠,一下三龍爭霸,一下四龍歸海,一下五龍拜壽,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最為精彩的是中間的一條巨龍一柱擎天,另外四條龍在它周圍盤旋圍繞,只見巨龍左右扭動,上下翻舞,龍頭追龍尾,龍尾追龍頭,真的是感覺龍在騰云駕霧呢!
聽爸爸說龍象征著吉祥、喜慶、團結、進取、騰飛,衷心祝愿我的家鄉如龍飛天。
民風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后。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后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民俗。
民風作文 篇5
1.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2. 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里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3. 事例敘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4. 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5. 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致,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6. 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7. 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制。
8. 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9. 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10. 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于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11. 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12. 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于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13. 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布局的能力。
14. 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著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15. 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為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6. 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17. 前后內容關聯不夠緊密,部分內容過于孤立,與文章主體聯系不夠密切。
18. 敘述簡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結構,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特征。
19. 詳略安排不當,主次不夠分明。
20. 內容多為線條式勾勒,缺乏點式的細描。與時代氣息不符,內容過于陳舊老化。
民風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WWW.t262.com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民風作文 篇7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東南,由十余個村寨連片組成,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在西江苗寨,一幢幢木質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梯田河塘相互掩映。登高俯瞰,層層疊疊布滿起伏的山巒,氣勢恢弘,讓人驚嘆為天上樓閣。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多重構建的五座風雨橋凌空飛架,移步換景,賞心悅目。清晨和傍晚,裊裊炊煙,伴著朝霞晚暉云繞山寨,與閑適平淡的田園生活融為一體,呈現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風景畫。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族服飾,獨具民族特色:銀質頭飾結構復雜,就像一頂多層的皇冠,上大下小,帽圍銀片上布滿凸紋動物以及花卉圖案,顫枝花蝶,風姿綽約;齊眉流蘇,顧盼生姿。衣服以紅色為主,裝飾綠色、黃色的鮮艷飾帶,領口、肩頭、袖口都縫綴有銀質團花。絞絲銀項圈上掛著一個巨大的平安鎖,二龍戲珠紋飾惟妙惟肖,底部還垂著許多細銀鏈,串著分為四級的墜飾,分別為:花蝶、蓮臺菩薩、銀鈴、葉片等樣式,造型飽滿,工藝精湛。這一身行頭上裝,惹得爸爸直圍著我打轉兒,艷羨地直呼:“土豪,土豪,我們一直是朋友!”
好吃的還有打糍粑,把蒸熟的糯米倒進一個大木槽里,再用木錘反復捶打黏稠后,拌上香甜的調料,咬上一口,那味道啊,蜜香軟糯。
在苗寨里緩緩穿行,一切都是新鮮好奇的,一切都想拍入鏡頭,猶如穿梭于苗人樂業生息的古樸時空里,讓心靈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洗禮。
民風作文 篇8
中國的民風民俗諸多,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民俗風情。同時也蘊含著非凡的意義。種種習俗代表的是種種寓意。
在中國,紅色代表喜氣,在結婚時,新郎新娘穿一身大紅色,代表著喜氣盈門。孩子滿月時,給自家孩子穿一身紅色,代表的是福氣。
帶孩子出門玩耍,看到別人家門口掛著紅布,這代表著這家人有小孩子出生了,以后不可隨意進出家門,同時也是為了體諒孕婦和孩子,孕婦生完孩子體弱,不可以多見風,怕受涼。拜訪家門也不可以徑直就到孩子的臥室中看望孩子,必須先要到客廳祛寒,祛除從外面帶到家里的寒氣,這樣才可以去看望孩子。
古人從古流傳至今的民風民俗有很多,比如:過年時貼對聯旁掛一縷白布,代表了這家人已有人過世了,在這一年里,你不可以隨意叨擾人家,說話時要注意用詞,切勿戳到人家痛處。第二年門口貼的是綠對聯,說明是家人過世的第二年。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之舉,不要開過激的玩笑。這些細小的做法都是出自于對他人的禮貌。
最后,那就是有關過年的習俗了。早上要放鞭炮和吃餃子,男人們早早地到自家門口迎新門,女人們早早地湊在一起包著餃子。包餃子,最重要的一步還是往里面包硬幣,誰能吃到幸運的硬幣,來年就能發家致富,財源滾滾!
中國的民風民俗是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有不同的含義,民俗多多,寓意多多!我喜愛這些風俗,是這些風俗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與眾不同,格外出彩。
【關于民風作文錦集8篇】相關文章:
6.民風作文錦集九篇
8.民風作文錦集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