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精選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1
一個大學二年級男生,在校外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死時年僅二十歲。事情非常突然。學校電告他家中,請速速來人。幾天后,學校在火車站上只接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和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兒,兩人穿戴極為破舊。原來死者的父親也已于大學生出事的前兩天離開了人世,被車撞死了。老太太是學生的母親,小女孩是他的妹妹。他們生活在老區。
學校的老師們聽到這個消息,全都驚得呆住了。他們望著這個來自西部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無法想像她怎樣承受這人間兩起悲劇的重壓。
學校實在擔心出事,派了兩名女教師看護她。十來天,兩位教師一直小心地陪護在老太太左右,直到把她的兒子火化。整個過程中,這位來自偏遠山區的老母親悲痛欲絕。她的淚水無疑是為兩個死者而淌。所有的人也都為她的不幸落下了眼淚。人們更為她的日后擔心。她這把歲數,還帶著一個女孩兒,今后該怎么生活?
山區老母親樸素而又本分。自始至終,沒有向校方提出一分錢的索賠,更不知道指責校方看管不嚴而導致了兒子的這場禍事。她什么也沒說。只是因為要收麥了,說得趕緊趕回去。她說山坡地上的麥子不禁曬。
她說到要收麥子的時候,許多老師又都哭了。是再次想到她日后的生活該多么艱難。
不過,她臨走前,卻得到了一個消息,就是校方有一定的補償給她,只不過是按月發放。山區老太太不懂得要是國家的補助都是一次發給的。她弄不清這是怎么回事。
從此,回到家中的山區老母親,月月都能收到一筆由學校寄來的.生活費,三百八十元。這是她的孩子所在的系里幾十名老師的資助。他們每月交黨費的時候,也按時交納這筆費用,以前偶爾有人會忘記按時交納黨費,從這以后,再也沒有一個人忘記。因為他們心上都惦記著有這樣一位山區的老母親。
他們中間有黨員,有的不是黨員,但都雷打不動。其中有兩位老教授,在病逝之前,仍然讓家人在每月交黨費時,交上這筆錢。教授離開了人世,但他的親人又接替上來。無論時光怎樣變幻,這個始終沒有變。幾十名教師一直這樣默默地,在每一次交黨費時,也交上了自己的一份愛心。有人還說,如果不是那么遙遠,我們應該幫助她去收麥子。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2
在那連綿起伏的大山深處,生活著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 —— 秀蘭。她身形瘦弱,被歲月壓彎的脊背,卻扛起了整個家。
每天天還未亮,秀蘭就起身,為孩子們準備簡單的早飯。破舊的廚房里,她熟練地生火、煮粥,昏黃的燈光映照著她滿是皺紋的臉。之后,她便匆匆趕往田間,開始一天的勞作。土地貧瘠,耕種艱難,但她從未有過怨言。
孩子的學費是家里最大的.開支,為了多掙些錢,農閑時,秀蘭還會編織竹籃,拿到集市上去賣。她粗糙的雙手被竹條劃得傷痕累累,可每當想到孩子們的笑臉,她便覺得一切都值得。
秀蘭就像山間的脊梁,用自己的堅韌,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天,守護著這個家的溫暖與希望。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3
在山區的一所破舊小學旁,住著阿珍和她的兩個孩子。阿珍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大小事務都落在她一人肩上。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阿珍省吃儉用。她舍不得買一件新衣服,卻會毫不猶豫地給孩子買書和文具。每天晚上,她都會陪著孩子做作業,盡管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會努力理解孩子的功課,耐心地輔導。
當孩子生病時,阿珍心急如焚。山路崎嶇,她背著孩子一路小跑,趕往幾公里外的診所。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衫,她卻一刻也不停歇。
在這偏遠的山區,阿珍的母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道路,給予他們溫暖和力量。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4
曉梅是一位山區母親,她的生活被大山環繞,充滿了艱辛。家里的幾畝薄田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她每天都在田間辛勤勞作,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
有一年,暴雨引發了山洪,洪水眼看就要沖進村子。曉梅不顧危險,先將孩子們轉移到安全地帶,然后又和村民們一起搶險救災。她搬運沙袋,加固堤壩,雨水和汗水模糊了她的雙眼,但她始終堅守在一線。
洪水退去后,家園滿目瘡痍。曉梅沒有氣餒,她帶領家人和村民們重建家園。在她的努力下,村子漸漸恢復了生機。
曉梅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她是風雨中的守護者,守護著家人,守護著村莊。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5
張嬸在山區生活了大半輩子,她深知山區的貧困和落后。為了改變孩子們的命運,她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們身上。
張嬸雖然不識字,但她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她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用知識走出大山。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她在村里開了個小雜貨店,起早貪黑地忙碌著。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張嬸會用質樸的話語鼓勵他們:“孩子,別怕,只要努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在她的激勵下,孩子們都刻苦學習,成績優異。
張嬸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在山區播撒著對未來的憧憬,她的母愛是對希望的`傳承,引領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6
在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莊,住著李媽和她的三個孩子。李媽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中離世,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
為了養活孩子,李媽學會了各種技能。她不僅要耕種土地,還要飼養家畜。農忙時,她天不亮就出門,直到天黑才回家。冬天,她會編織草鞋,拿到鎮上賣錢。
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李媽從未掉過一滴眼淚。她總是樂觀地面對一切,用微笑和堅強感染著孩子們。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孩子們茁壯成長。
李媽用自己的堅韌,書寫著母愛的篇章,她是孩子們心中永遠的依靠,是山區里最偉大的母親。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 7
在那重巒疊嶂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寧靜的小山村,村里住著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母親 —— 劉奶奶。她的頭發早已花白,臉上布滿了深深淺淺的皺紋,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歲月的滄桑。
每天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灑進院子,劉奶奶就已經在廚房里忙碌起來。她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熟練地生火做飯,為家人準備簡單卻溫暖的早餐。廚房的墻壁被煙熏得漆黑,可劉奶奶卻在這簡陋的環境里,為家人撐起了煙火日常。
劉奶奶的子女都已長大成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附近的縣城成家立業。盡管孩子們都不在身邊,劉奶奶依然堅守著這個家。她悉心照料著家里的幾畝薄田,播種、施肥、收割,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土地雖然貧瘠,但劉奶奶憑借著多年的耕種經驗,總能讓土地長出應季的糧食和蔬菜。
農閑時,劉奶奶會坐在院子里,為遠方的子女們縫制鞋墊。她戴著老花鏡,穿針引線,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每一針每一線都飽含著她對子女的牽掛和思念。做好的鞋墊,她會小心翼翼地收起來,等著孩子們回家時帶上。
村里的年輕人都勸劉奶奶去城里和子女一起生活,可她總是笑著拒絕:“這里是我的根,我走了,孩子們回來就找不到家了。” 在劉奶奶心里,這個破舊的小院,這片熟悉的土地,就是她的全部,是她給予子女們最堅實的依靠。
當夜幕降臨,劉奶奶會坐在門口,望著遠處的山巒,等待著子女們的電話。電話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她的臉上會立刻綻放出笑容,那笑容里滿是對子女的關愛和關懷。她會仔細地詢問孩子們的生活,叮囑他們注意身體,卻從不提及自己的辛苦。
劉奶奶,這位山區的老母親,用她的一生,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母愛的篇章。她的堅韌、她的牽掛、她的堅守,如同山間的清泉,默默流淌,滋潤著子女們的心田,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溫暖港灣 。
【山區中的老母親作文】相關文章:
年輕的老母親作文(精選51篇)07-29
幫助山區孩子的作文05-27
描寫貧困山區的孩子作文(精選20篇)06-10
改變貧困山區兒童的命運02-27
給山區朋友的一封信07-24
給山區學生的一封信03-22
給山區孩子的一封信03-23
追溯記憶中中的你作文04-24
給貧困山區的一封信01-14
致山區朋友的一封信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