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字經》中的歷史典故:頭懸梁,錐刺股

時間:2022-01-20 09:09:56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三字經》中的歷史典故:頭懸梁,錐刺股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中的歷史典故:頭懸梁 錐刺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字經》中的歷史典故:頭懸梁,錐刺股

  《三字經》: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三字經》中的歷史典故:頭懸梁 錐刺股

  孫敬懸梁

  孫敬是成語“懸梁刺股”中“懸梁”的主角人物(另一個主角人物為“刺股”的東周縱橫家蘇秦。)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

  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

  《太平御覽》卷六一一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懸頭至屋梁以自課。”

  孫敬到洛陽,在太學左右一小屋安置其母,然后入學,編楊柳簡以為經。見《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李善注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后因用作苦學的典故。

  蘇秦刺股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

  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

  從此以后,他發憤讀書,鉆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用帶子系起來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頭向下栽,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后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開始,他到六國去游說,宣傳“合縱”的主張,結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國諸侯訂立了合縱的聯盟。蘇秦掛了六國的相印,成了顯赫的人物。

  這消息傳到了蘇秦的家鄉,他的父母兄嫂都后悔以前對蘇秦的態度不好。聽說蘇秦要去趙國經過洛陽,全家人特地趕到洛陽城外30里的地方,把路掃得干干凈凈,準備了豐盛的酒宴,跪著迎接他。蘇秦看到這情景,前后對比,百感交集。

【《三字經》中的歷史典故:頭懸梁,錐刺股】相關文章:

射虎中石的歷史典故01-20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5-31

桂花的歷史典故12-17

★春蚓秋蛇的歷史典故01-07

曹操的歷史典故10-16

杯弓蛇影的歷史典故12-05

曲突徙薪的歷史典故11-21

熟能生巧的歷史典故10-15

斷箭的歷史典故09-29

趙州橋的歷史典故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