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屋藏嬌的典故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典故吧,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那么,都有哪些經典典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屋藏嬌的典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故背景
漢武帝劉徹在四歲時被立為膠東王,他的姑母館陶公主非常喜歡他,并試圖幫助他在漢景帝面前爭取太子之位。有一天,館陶公主問劉徹想不想娶媳婦,劉徹毫不猶豫地表示愿意娶館陶公主的女兒陳阿嬌,并承諾要為她建造一座金屋。這個承諾后來成為了“金屋藏嬌”的由來。
歷史背景和后續發展
在劉徹登基后,他確實兌現了兒時的承諾,娶了陳阿嬌并封她為皇后,還為她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徹對陳阿嬌的態度逐漸冷淡。陳阿嬌因沒有子嗣且行為驕縱,逐漸失去了劉徹的寵愛。最終,劉徹以她使用巫術詛咒為由,將她廢黜,打入冷宮。
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金屋藏嬌”這個成語原本用來形容對情人的寵愛行為,但在這個典故中,它也反映了古代宮廷生活的殘酷與無情。劉徹對陳阿嬌的態度變化,從最初的寵愛到后來的厭棄,揭示了權力、愛情和宮廷斗爭的復雜性。
簡介
“金屋藏嬌”典故的核心人物是兩個:一個是‘想要藏嬌’的漢武帝劉徹,另一個是‘被藏嬌的陳阿嬌’。
典故
漢武帝幼時,他的姑姑館陶長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兒阿姣許配給他,便半開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見,童稚的劉徹當場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長公主大悅,遂力勸景帝促成這了樁婚事。這就是“金屋藏嬌”一詞的來歷。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劉徹這極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從此贏得了長公主強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漢王朝未來幾十年的奢靡。
但可憐的阿嬌并沒有等來劉徹許諾給她的“金屋”,貴為皇后的她根本無法讓劉徹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公元前130年,漢武帝使有司賜皇后書,以“惑于巫祝”為由奪其璽授。一場以阿嬌終身幸福為籌碼的賭博式的政治婚姻結束了。幾年后,阿嬌郁郁而終。
漢武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武帝去其姊平陽公主家做客,席間去洗手間的時候同前來侍奉的婢女衛子夫發生了關系。宴會散后,武帝即將衛子夫帶回了宮中。然而不諳賭術的衛子夫一進宮就輸得精光-她被風流成性的武帝給忘到腦后去了,直到一年以后才得以復見,子夫“涕泣請出”,武帝憐之,于是再次臨幸,子夫遂有身孕。公元前128年,衛子夫為劉徹生下了后來的戾太子劉據。母以子貴,同年,衛子夫被冊立為皇后。然而到了武帝晚年,宮中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劉據遭誣陷自殺,衛子夫雖身為皇后也受到牽連,被迫自盡。這場劉徹自娛自樂的賭博最終以衛子夫母子的慘敗而收場。
兩位皇后的悲慘命運使得李夫人有幸成為千年之下陪伴劉徹的唯一一位女性。
這位有“傾國傾城”之譽的女子的確得到了這個男人所能給予的最大限度的眷顧與恩賜,生前死后都榮極一時。但她卻并沒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她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不過是這個暴躁而花心的男人的一件玩物,是自己家族謀取富貴與權力的一件工具。一旦有一天,她讓這個男人開始感覺到厭倦,那么所有她和她的家族已經得到的,和將要得到的一切,都會在雷霆震怒中化為烏有。身不由己的她從哥哥李延年煞費苦心的譜寫歌曲時開始,就已經被當成一顆小小的骰子拋進了自己娘家與丈夫的賭局之中。在這場巨大的政治賭博中,她隨時有可能會粉身碎骨。從某種意義上講,她是這場賭局中唯一不可能贏的人。
所以,在她臨死的時候,身負重任的她拒絕了武帝“一見”的請求,甚至武帝“復言必欲見之”時,她竟“轉鄉歔欷而不復言”,惹得武帝大為不悅,拂袖而去。要知道,這個飛揚跋扈的男人的一生只有兩次被拒,一次是大宛國君拒絕了他用金馬換寶馬的請求,結果,狂怒之下的劉徹發兵十萬,踏平了大宛。然而這一次,他居然被自己心愛的女人,在這種時候,用這種方式拒絕了,這讓他怎能不感到懊惱!就連李夫人的姐姐也感到不安了。但李夫人卻仍十分清醒:“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于上。夫一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思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葉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錄其兄弟哉!”
事實證明,她是了解武帝的,而且很有把握。她死后,武帝以皇后之禮安葬了她。她的家族也得以繼續“鐘鳴鼎食”的榮華富貴。
一個女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卻不能,或者說是不敢,接受自己丈夫的探視。這是怎么樣的一種悲哀與不幸啊!她為她的家族贏得了一切,卻唯獨輸掉了自己。與此同時,作為另一個當事人的劉徹,一個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卻迫使自己的女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彌留之際仍在費盡心機于自己的反復無常,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尷尬與遺憾呀!從這一點看,他雖然贏得了人生,卻沒有贏回愛情。他一樣也是個輸家。
【金屋藏嬌的典故】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最有價值的典故04-23
經典的歷史典故05-29
歷史典故11-17
歷史的典故09-20
樂不思蜀的典故12-18
歷史典故:南轅北轍12-04
亡羊補牢的經典故事08-13
歷史典故:江郎才盡01-06
欲擒故縱的歷史典故04-20
古代歷史典故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