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快樂與悲哀_800字
錢鐘書說:“豬是否能快樂得象人,我們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滿足得象豬,我們是常看見的。”
很多人,看了這句話,綻放出如豬般慵懶的笑容。而我生硬的感覺到這樣的幽默充滿了凄涼的黑色。我開始沉溺于自己的臆想,想像著先生在寫下這些字句時臉上堆滿的笑容,想像著先生大鳴大放背后的無奈和眼淚。這并不是我們看后慵懶一笑便可以宣布告結的笑話,而是一片布滿了尖銳棱角卻空靈的鏡子,它反射出我們的惰性,讓我們得以自審反思,然后改過自新。而世上的人往往只是把它當作一個笑話,當作他們茶余飯后消遣尋樂的玩物,所以他們只是擁有這令人心寒的快樂。這看似輕盈實則沉重的字句所凝注的沉重感被徹底的瓦解了。
一個喜歡行走的人不用花時間去考慮方向自然是一種快樂,一個只求過活的人不用花精力去考慮方式價值也自然只有快樂。叔本華說,天才所以伴隨由于的緣故,就一般來說,那是因為智慧之光愈明亮,便愈看透生存意志的原形。那時,便會了解我們人類竟是一副可憐相,便油然而生悲哀之念。且不說尼采一生踽踽獨行不為人所理解的悲哀,也不談布魯諾選擇火刑柱的孤獨,就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近代中國,定格在南海圣人康有為,定格在他雄勁書法和學貫中西所伴隨的潦倒凄涼。康有為一生不為人所接受,因接觸西學,關心民眾,國家而倡導維新,做了先知;而后又因“不愿流蒼生百姓之血,只愿流一己之血”執意改良而拒絕革命,又被嘲弄為后知。
一個人先做了先知,短短幾年變遷,竟淪為后知,這是充滿荒誕和命運嘲弄的一生。一個人始終與時代錯過,為民眾所斗亦為其所忘,讓人不免哀之,嘆之,哭之,笑之。若他只守舊人家,單憑那一手好字就足以安身立家,享受這卑微的快樂,然后在時光洪流中卑微離開。
然后上天不僅給了他一手蒼勁大氣的書法,更給以博古通今的學識,先知先覺的眼界,同時也悄然給他帶來了先知所特有的悲哀與孤獨。第一流的人才注定是悲哀的,1927年,與南海學堂,公車上書,戊戌變法,亡命東瀛,張勛復辟等大氣磅礴,風云跌宕的歷史事件融為一體的神州大儒帶著先知的悲哀凄涼去世。福樓拜說;這世界上一半人的快樂,另一半人不懂。我想若是快樂如豬,那便還是沒有為好。
古往今來,先知被認定為悲哀。但我卻認為這或許只是旁觀者的臆造。因為這看似悲哀的一生雖潦倒落魄卻始終在為理想而奮斗,對于先知本人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談快樂與悲哀】相關文章:
快樂與悲哀_650字01-21
高考話題作文:快樂與悲哀08-08
談快樂作文10-18
談快樂作文06-11
談快樂作文09-26
悲哀的沙丁魚01-25
眼神的悲哀12-19
動物的悲哀12-19
快樂與悲哀小學五年級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