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

時間:2022-08-19 11:25:40 課堂 我要投稿

【熱門】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3篇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 篇1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處處是課堂。

  有一次我跟著爸爸一起在外面玩,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漫不經心地走著。不一會手里的東西吃完了,我想找一個垃圾桶,可四下望了望周圍一個垃圾桶也沒有,就隨手把垃圾扔在了地上。可誰知跟在后邊的爸爸正好看見這一幕,就生氣了,他先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又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然后一把拽著我回家,一路上,爸爸一句話也沒說,我也忐忑不安地跟在后面……

  “你說說你有沒有一點素質啊?連最起碼的公德心都沒有,你知不知道亂丟垃圾的危害性?”一到家爸爸就連珠炮般的向我發問。“路上那么多人都扔了,又不是我一個人,再說就一片垃圾能有多大的危害?”我低著頭小聲反駁道。爸爸聽了我的話更生氣了,大聲吼道:“你知道嗎,現在我們的地球已經不是以前的碧綠的地球了,地球三分之二的面積已經變為枯黃,這就是人類破壞環境造成的。現在人們認識到了這一點,都開始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你卻……”爸爸激動的說不下去了,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任憑爸爸那暴風雨般的襲擊。稍停片刻,爸爸換了語氣問我:“認識到錯誤了嗎?”我重重地點了點頭,爸爸終于如釋重負般長出了一口氣,而我也在心里告誡自己:今后再也不亂扔垃圾了,一定要保護環境,做一個環保小衛士,讓更多的人都來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地球處處都是青山綠水。

  我要謝謝我的爸爸,謝謝爸爸給我上了一節特殊的課,讓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 篇2

  當心靈被陽光充盈,當心事如童趣風;提起筆,帶著童稚童真,描繪描繪人間的優美圖景,抒發至善至美的人間真情;生活皆皆是課堂,不信,你們瞧?

  哥哥從自己家帶來兩袋雞蛋,可幾個中就有一個壞的,有時早晨早飯時吃到壞雞蛋,只好大呼倒霉。

  看到全家都為雞蛋發愁,我決心把壞雞蛋都找出來。一天,我坐在陽臺上,開始分雞蛋。一開始,我心想:聽一聽雞蛋的聲音,應該能分出好壞吧。于是我拿著雞蛋輕輕敲擊,“叮、叮……“怎么聽起來都一樣啊,失敗!我又想,壞雞蛋應該能捏碎吧,好的肯定沒事。我開始一個個捏了起來,捏了一大袋子,一個也沒碎,我突然想起來:雞蛋有薄殼結構,這種可以將力均勻分散,所以捏不碎。為什么我用的.辦法都找不出壞雞蛋來,哎呀!

  我一邊嘀咕,一邊拿起雞蛋生氣的扔進身邊的水盆里。有趣的事發生了:其中一只蛋浮在水面上,其他的都沉了下去。原來浮上來的是壞雞蛋,太好了!終于找到了分辨好雞蛋和壞雞蛋的方法。可為什么是這樣呢?

  于是我在書上查找起答案,原來好雞蛋里面的空氣很少,比重比水大,所以向下沉;而壞雞蛋因為變質,致使一部分水分流失,比重就減輕了,所以會浮上水面。

  我開心地想著,生活處處是課堂,這句話真準確,只要你會觀察會探究,會學習,你的生活將處處是課堂。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 篇3

  擁有淵博的知識和學會做人的道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但不要以為只有在課堂才能學到,在生活中也能同樣學到,關鍵是你能不能善于觀察、用心感悟。

  前幾天,媽媽讓我到超市買鹽。剛走到超市門口,我就看見一個乞丐坐在那里。我真不想進去,真不想聽到他那可憐巴巴的乞討聲:“各位行行好,賞幾個吧;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我聽后,更加反感:便急忙往里走。

  匆匆選了一包鹽,付了錢,正要走出大門的時候,“當----”一聲清脆的硬幣落入盤子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我轉過身去,只見那乞丐在不停地朝著一個小孩說:“謝謝”。我為他那淳樸、善良的行為而震驚。同時,一種慚愧之情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我怎么連個小孩都不如呢?就算不幫助他,也不厭煩和鄙視他呀!于是,我走向他,在他盤里投下3兩元的硬幣。

  “當、當、當……”我身邊傳出了好幾次這樣的優美的聲響,同時傳出了好幾次感激的話語。

  從這件事中,我改變了對乞丐的看法,并明白到了一個道理:社會不會遺棄任何一個人,因為“人間到處充滿真情。”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相關文章:

課堂作文:生活處處是課堂08-13

生活處處是課堂08-05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05-25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08-12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精選】12-14

生活處處是課堂作文07-29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精選」03-26

生活處處是課堂的作文03-12

關于生活的作文:生活處處是課堂01-04

生活處處皆課堂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