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通用13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1
長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讓老紅軍們刻骨銘心的,是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是從生死考驗中錘煉出的頑強意志,是激勵著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艱苦征戰(zhàn)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里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于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xiàn)實的。其可貴就在于,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化為對現(xiàn)實的啟示,體現(xiàn)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于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系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當年的戰(zhàn)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fā)展的天空并非晴空萬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tǒng)在新的長征中煥發(fā)出時代光芒,照耀著我們像當年的長征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chuàng)出新的局面。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2
有一段歷史我們不能忘記,那就是長征,有一種品格我們不能忘記,那就是長征精神!
懷想74年前的屈辱,國不成國,懷想74年前的生活,民不聊生。有這樣一群人,為了國家的復興,為了百姓的安寧,他們,走了一段難于上青天的路程。過草地,饑餓難耐,爬雪山,寒氣襲人,漫漫兩萬五千里,他們徒步挺過來了。因為有精神,有信仰,支撐了他們。因為有目標,有毅力,才創(chuàng)出了這千古神話。
路,長嗎?很長。難嗎?很難。你能堅持下去嗎?你支吾著,不知該回答“能”還是“不能”。我們很難想像當時到底是怎樣的情景,也很難知道當時的困難到底有多大。但,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若你現(xiàn)在的學習就是次長征的話,你,走得怎樣?你是不是有足夠的勇氣,有足夠的毅力?你是不是永遠都不曾想過退卻?你能拍著胸脯說,你都能做到嗎?
也許,你曾經無數次贊美過長征精神,也許,你曾不止一次地保證,自己也能做到那樣。但當你去面對的時候,你的滿腔熱血還在沸騰嗎?所謂的長征精神,并不是僅僅表現(xiàn)在長征上,精神要延續(xù),品格要延續(xù)。當你真正地明白的那天,你會突然間覺得,就是你的守信,你的誠實,就是你的永不言棄,就是你的持之以恒。它們在不同的方面詮釋了長征的新的意義……
讓我們把長征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3
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xiàn)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zhí)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并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fā)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yōu)檎衽d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zhàn)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zhàn)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同樣需要甘于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燃燒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煥發(fā)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學會了許多。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4
長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略轉移。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zhàn)略大轉移,紅軍們戰(zhàn)勝千難萬險最終到達目的地。總共長達二萬五千里。
這是多么艱苦啊!平日,我們一點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紅軍卻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后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炊事員郭大叔背著一口大鐵鍋,在山上走著走著就倒在雪地里了,臨死雙手還牢牢地抓著鍋沿兒;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xiàn)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臟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一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大無畏,堅強與樂觀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
讀了長征,我們要從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個堅強的人。
我相信我能做到的!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5
乘著夢想的翅膀,帶我們走進夢的世界,進入快樂的王國,享受成功的快樂,只要努力你一定可以找到屬于你的'帶著夢想的翅膀,讓我們一起去尋找那雙帶著夢想的翅膀吧!
《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就是夢想,一首懷揣夢想和希望的歌曲讓我沉浸在夢想和未來里,隨后就是王亞平老師奇特的出場,帶我們走進了神秘的太空,讓我們看到了王亞平老師美麗的夢想,王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她實現(xiàn)夢想的經歷,雖然辛苦,但她卻嘗到了夢想實現(xiàn)的快樂,王亞平老師說過:“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在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有些正向快樂王國進發(fā),有些正在尋找新的快樂王國,付麗娟姐姐為了夢想每天要進行長達六小時的訓練,還要接受想家的煎熬,但她卻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夢想的翅膀,雖然任何一個夢想,你在時現(xiàn)它之前,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代價,為了夢想,一定要付出,夢想是你前進的動力,有夢就有動力,夢想是一種不歇的動力,讓你不斷燃燒內心的小宇宙,激發(fā)對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
一位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姐姐,雖然失去了雙腿,但對舞蹈的是掩蓋不住的正是因為那份渴望,讓她重新站在了舞臺上!夢想是讓人堅持的動力,讓我們一起為了夢想去堅持努力,直到成功吧!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6
9月1日晚上,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我被艱苦卓絕的長征感染了。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賀陵生講述父親賀炳炎的故事。在一次戰(zhàn)斗中,賀炳炎的右手被敵人用子彈打碎了,只有鋸掉右手才能存活。無奈之下,醫(yī)生借了一個木鋸,把他綁在木板上,在沒有麻藥,也沒有醫(yī)學器材的情況下,只用一個木鋸,用了兩個多小時,活生生地把他的右手給鋸了下來。不用麻藥直接鋸手,這是多么痛苦啊!而我們呢,跑個步,哪里不小心摔傷了,就覺得非常疼,而這點疼痛和賀炳炎將軍的鋸手相比,是多么微小啊!
紅軍長征是1934—1936年,共產黨領導軍隊向陜甘蘇區(qū)進行的戰(zhàn)略撤退和轉移。雖然長征已經過去了,但是長征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
在生活中,有的同學遇到困難就退縮。學自行車時,學了好久,自行車仍是左搖右晃的,便放棄了;做題時,遇到不會的,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來,便不做了……而紅軍長征有時候還沒有吃的,他們爬雪山、過草地、遇到的困難比我們大多了,卻都能挺得過去,我們還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紅軍當年為我們打下的江山,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傳承長征精神,學習紅軍不怕困難、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并時刻激勵自己好好學習,長大了回報祖國。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7
“捐軀赴國難,視死念如歸”,當我讀到《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這句格言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行軍二萬五千里紅軍戰(zhàn)士。我會想到: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來,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就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年是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其實“長征是宣言書,和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之后,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辟的總結。70年過去了,長征精神依然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
在我眼里,紅軍能完成“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的長征,每一位紅軍將士都是英雄好漢。要是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平共處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xiàn)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8
我讀過許多關于長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動著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位紅軍回憶他的老班長為了讓他和另外兩個病號順利走出草原,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順利的走出草原,不斷的為他們增加營養(yǎng)。為了讓他們補充更多的營養(yǎng),老班長把用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做成了釣魚的魚鉤。為了找到魚餌,老班長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長的眼睛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給三個病號做魚湯喝。有時老班長等了半夜也釣不到一條魚。而每次煮的魚湯老班長一口也不喝。就這樣老班長和病號們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長卻不斷的鼓舞著病號們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還不肯喝下病號們?yōu)樗蟮聂~湯……
老班長最終還是沒能和病號們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為別人著想的精神還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9
2016年9月1日晚上20:00,《開學第一課》在CCTV-1播出了。《開學第一課》
這次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主要講述了紅軍長征時的故事。
紅軍走了2萬5千里的長征路,就是走了大半個中國,幾乎每走600米,就會犧牲1人。本來參加長征有30萬人,但到了最后,就只剩下3萬人了。他們信念不移,他們百折不撓,他們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校呀!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耿飚將軍。耿飚將軍1933年就得了瘧疾,長征時只能讓戰(zhàn)士們抬,但一聽到要打仗,一轱轆就從擔架上爬起來打仗去了。他從12歲開始背搶桿,到92歲就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解放全中國。我們的先輩是多麼為祖國,為我們著想呀!
我要感謝我們的先輩,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后為過爭光!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先輩的旗幟》,它講述了紅軍戰(zhàn)士保家衛(wèi)國、不怕犧牲的光榮事跡,也向我們傳遞了前輩們面對困難和苦難不畏懼、不退縮的長征精神。
看完這個短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竟然每人每天只吃一粒黃豆,看到這的時候,我簡直羞愧不已,想想先輩們在餓著肚子,身處重重困境還依然堅持向前,而我在爸爸媽媽用心呵護的生活里,還不知滿足,有時候會為了菜不合口發(fā)脾氣,有時候會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就想放棄,不想做了,想到這里,我的臉紅了,我決心改掉這些壞習慣,像紅軍老先輩們學習,去學習紅軍的老先輩們的堅強不屈、舍己救人、嚴于律己、大公無私的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真的是來之不易,我要從今天開始,學習先輩們的長征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團結同學,做一個好學生,好孩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11
昨天,我在電視里觀看了紀錄片《先輩的旗幟》。
片中主要講了紅軍在長征路上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堅定勇敢地翻雪山過草地,犧牲了無數的紅軍戰(zhàn)士,才使中國人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兩萬五千里長征中,戰(zhàn)士們缺吃少穿,看紅軍戰(zhàn)士吃的糧食,每天只吃一些草,有的吃毒草犧牲了,再看看我們成天大魚大肉;他們只穿單薄的衣,腳穿草鞋,“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反觀我們,只要和父母撒個嬌,就有新衣服新鞋子穿。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
在這里,我們要感謝先輩,因為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學習先輩那種不屈不撓、堅定、不拔、自我犧牲的精神,將來報效祖國,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看完《先輩的旗幟》后,我心里非常非常地感動,我們被先輩們的精神所折服。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12
長征是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永流傳!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里,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里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
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zhàn)數省,行程八千余里,進行過大小戰(zhàn)斗千百次。中國紅軍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
可以說,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身后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卻圓滿完成了。長征過程中的艱險、曲折與悲壯,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長征使我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更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用長征精神去征服學習和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長大后要成為國家的棟梁,為建設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篇13
9月1日晚上八點整,我和媽媽一起坐到電視機跟前,準時收看了繼《焦點訪談》之后的節(jié)目為《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看完后,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感覺我們這天得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
偉大的紅軍戰(zhàn)士,他們強渡大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么艱險。“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不就是紅軍長征生活的寫照嗎?
漫漫長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戰(zhàn)士站起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路有多長,紅軍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遠!巍巍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埋葬不了他們?yōu)閲鵀槊竦某嗾\之心;茫茫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掩藏不住他們堅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那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征精神。
此時,我感覺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fā)令人臣服的力量。歷史再次向我們證明:長征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我們就應學習長征精神,爭做紅軍后人。
我感謝那些先輩們,感謝他們?yōu)槲覀兞粝铝艘还P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這就是永恒的長征精神。我們就應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9月1日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相關文章: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先輩的旗幟06-02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的觀后感04-08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07-19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07-19
《先輩的旗幟》觀后感10-03
先輩的旗幟觀后感07-19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作文05-22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作文:先輩的旗幟01-21
先輩的旗幟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后感09-06
先輩的旗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