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開封作文匯總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封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封作文 篇1
金秋的十月,菊花綻放。人們已迎來了中秋節,又迎來了十一國慶節。八月十五,月亮圓圓的。這圓圓的明月代表了合家歡樂。親朋好友團聚的時光,人們把準備好的月餅拿出,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談笑風生。十一國慶節,這是人們慶祝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三周年的日子。今天,我們一家就興高采烈地坐著爸爸新買的小轎車到古都開封那聞名世界的歷史公園——龍亭公園游覽。
這一天,秋風習習,陽光燦爛。我們的汽車在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馳著,只見路兩邊的田野到處是綠茵因的一片,仿佛上面覆蓋著一條博大的綠地毯。遠處,山丘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到了目的地——龍亭公園。我下了車,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湖。這湖水大無邊際,清澈見底。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面上那粼粼的波光生輝耀眼,讓游客的眼睛瞇成一條線。在湖中心,還有一個小島,島上樹木郁郁蔥蔥島中心設有一座亭臺,使島更加美觀。湖水倒映著小島,小島襯托著湖水,游玩其上,真是“人在畫中游。”
我們擎著票走進了龍亭公園的大門,順著公園小路,我們來到龍亭腳下。只見,龍亭宏偉壯觀,建筑高雅古典。定睛一看,在龍亭高墻四面的上方各有兩個伸出的龍頭。接下來,我們登著又高又陡的臺階向上爬。到了亭頂,我雖已是氣喘吁吁的了,但我還是懷著興奮的心情走進龍亭大堂內。看!宋朝的黃帝趙匡胤,威武的坐在殿堂中央那精致的龍椅上;兩邊還有忠心報國的大臣,他們一個個都精神抖擻,威風凜凜、氣勢逼人……這多么雄壯啊!作文
看完龍亭之后,我們又沿著小道參觀了天波楊府。據說:古時,楊業的妻子余太君把她的子子孫孫一個個都培養成精兵強將,蓋世忠良,并率領她的兒孫們忠心報國。知道這些后,我對楊家的愛國忠誠十分敬佩。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說:“我以后要好好學習,為國效勞,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最后,我們一家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我向往已久的古園——龍亭公園。
開封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是七朝古都開封,開封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一座文化名城,當然也有許多著名的公園。比如龍亭、鐵塔、大相國寺等等,龍亭在開封城西北隅。
一走進龍亭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潘陽湖平靜的像一面明鏡,陽光一照,湖面閃爍著無限耀眼的光斑。這湖水,猶如一潭誘人的陳酒,靜靜的,輕盈盈,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寶鏡亮亮的,藍藍的。
在潘陽湖邊滿是婀娜多姿的柳樹,柳樹的顏色是褐色的,樹皮和粗糙,翠綠的葉子像漂浮扁舟在蕩漾。沿著通道前行,不就就來到玉帶橋簽,玉帶橋長40米,東西寬18米,高7米,下砌拱形含五個孔,又叫五孔橋。從遠處看玉帶橋像一個常常的白色的絲帶。
跨過玉帶橋,穿過嵩呼門,便來到龍亭大殿的腳下,抬頭一看數不清的階梯頂上有一個巨大的青磚建造的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
站在龍亭大殿門前極目遙望,整個開封盡收眼底。我愛龍亭,更愛我的家鄉開封。
開封作文 篇3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媽媽對我和哥哥說去翰園碑林看廟,一聽這事,我和哥哥高興地跳了二尺多高。
到了開封翰園門口,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就跑到入口等著爸爸買門票。一進翰園就看到了滿墻的石碑。石碑上刻的有字有畫,看到刻字的碑上的時候,我不僅贊嘆不已,因為碑上的字好像毛筆字一樣,刻的字有大有小,整整齊齊,連人名和印章都刻地清清楚楚。刻畫的碑上有人物和植物,那些畫比紙上畫的還要好,還要栩栩如生,跟活的差不多一樣。
看完了石碑該看看畫展了。畫展里的畫,有些跟碑上的差不多,畫的都是一些人物,神態、顏色、動作都很復合這個人。畫展旁邊還有許多奇特石頭,這些石頭的形狀和石頭上的畫和主人的題名一致。看完了石碑和畫展,該要看一些表演了,有卓別林的橫仿秀,千手觀音等等。看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翰園碑林的廟會真是太好看了!
開封作文 篇4
明代著名詩人李夢陽的“萬里游燕客,十年歸此臺,只今秋色里,忍為菊花來。”詩中的一個“忍”字,也真正說出了我對菊花的愛。今年,我們游了七朝古都開封的龍亭,正逢開封第二十三屆菊花節在這里舉行,我怎忍心不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菊花展;怎忍心不看菊花的萬姿千容;怎忍心不聽一聽菊花伴樂秋之聲;怎忍心不聞一聞能醉倒人的花香。這是我人生最難得的一次好的機會,不能錯過。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菊花竟放,十里長街,十里菊花,百里飄香,龍亭上下,錦旗招展,彩球升空,人頭攢動。公園湖畔,到處都是盛開的菊花;到處都是賞菊的人流;到處都是對菊花的嘖嘖贊美聲;到處都充斥著沁人心脾的花香。我們從中門進去,過玉帶橋,經嵩呼、朝門、大殿以至北門廣場,在全長近千米的展覽線上,分別擺設有大立菊、塔菊、九龍菊等千余種,
莊嚴古樸的龍亭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菊海之中。在龍亭大殿前擺設著精品菊花,浪漫的開封人給他們取了很好聽的名字,我們不忍心遺忘,有的人用照相機一一拍攝,有的人用筆在紙上仔細記錄,為以后備查,你聽:紫羅銀星,高原之云,圣光秋月、千手觀音、麻姑獻瑞,貴妃出浴、天女散花、漁女蓑衣、西湖秋月、黃山云霧、金碧輝煌、國華游景以及黑麒麟、卷西風、黃鶯舞、粉十八、碧樂春等多個好聽的名字,珍貴的菊花加上這文雅的名稱能不叫你一見而終生不忘嗎?
開封人不但浪漫,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基礎。不信你看,構思巧妙的“雙獅迎賓”、“金雞報曉、”“節日禮花”、“菊海騰龍”、“秋菊遇仙”、“陶令采菊”、“菊城相會”、“和諧社會”、“祖國萬歲”等藝術造型,能不叫你流連忘返嗎?站在高高的龍亭大殿上,看著開封四周的城池,隱隱約約的都是菊影,空氣中時不時的飄來淡淡的菊香,真可謂“金秋花朝人影亂,香飄十里動菊城”。
回到承德,我思念菊花的情懷始終放不下,查了大量有關菊花的書,使我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其實,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開封,對菊花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素享盛名,唐代已相當馳名,到宋代,養菊之風十分興盛,每年都栽培了大量的菊花。每逢重陽節,不僅民間有花市,菊花賽,就是宮廷之內,也有插花、養菊、掛菊燈、開菊會、飲菊酒的活動。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 ?重陽》中,記載:“九月重陽,都下(開封)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贊賞菊縛成洞戶。宋太守之婿李遵勖曾贊賞菊花為“此花開后更無花”,道出了菊花的名貴和地位,也充分表達出開封人愛菊和惜菊之情。《東坡雜記》中有“近日都下(開封)菊花甚多,皆以地草接成,不復與時節相應,始八月至十月,菊花不絕于市”的記載,說明當時已有了菊花的嫁接技術。宋代的藝菊專著,也相繼出現,至今仍存有劉蒙、范成大等著的數部“菊譜”。宋人陳景沂所編輯的《全芳備祖》,分三綱二十多目,用長達30頁的篇幅,對菊花進行描寫和贊頌。清朝時,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仍很盛行,清乾隆皇帝觀賞開封菊花時,吟有“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詩句。
寫著寫著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開封,眼前幻化出很多的菊花。可不,現如今開封的菊花更非往昔的唐、宋、明、清時所能比,據導游介紹,開封有很多菊花栽培基地,不但有很多單位栽培,而且城市的市民和城郊的花農也栽培。品中很多,有23大類,700多個菊花品種,既有傳統的名菊,也有新引進的國內外優良品種,諸如綠菊、墨菊等深受群眾歡迎的名貴品種,也栽培了很多。栽培的方法和形式,也多種多樣,如有的地栽菊、盆栽菊、套盆菊和盤枝壓條等,菊花栽培的形式,最能表現出不同品種的不同特色,如有一株只開一朵的獨木菊,有一株能開出六千朵的大立菊;有一株能開出數朵花的多頭菊;此外還有繁花密集形成懸垂山崖狀的懸崖菊,以及獅子菊、孔雀菊、猴子菊等多種動物造型的菊花。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和最小的菊花都能欣賞到,那能不是人生的快樂之事?
每年的每年都會秋高氣爽,菊花瓢香的;每年的每年開封人都會以菊花為媒,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每年的每年菊花都會被開封人紅紅火火的演唱下去的。我相信菊花帶給開封人視覺美、環境美的同時,更會給開封人民創出更大經濟效益的。花海如潮,如潮的花海,歡樂與友情,交流與合作,期盼與夢想,一起在花海中奔騰澎湃。年年歲歲花如此,歲歲年年人不同。十月花潮照人影,百里飄香動菊城。今朝并肩登高處,明日同舞七彩虹。讓我們真誠相約吧!待到秋天時,還來看菊花。
開封作文 篇5
放假了,三姨帶我和表弟到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游玩。
路上,我聽三姨說清明上河園是古都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它是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占地600畝,坐落在風光秀麗的龍庭湖西岸。雖然旅途勞累,但我仍激動不已。
終于到了清明上河園,人真多呀!門外廣場正在舉行“包公迎賓”的儀式,到處人頭攢動。包公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眾衙役簇擁下呼嘯而至,也不知這個青天大老爺說了句什么,應該是恭迎八方來客人園,共享人間歡樂之類的祝福語吧。
我們趕緊買票進園。走進大門,首先映人眼簾的是張擇端雕塑,《清明上河圖》故事浮雕影壁緊隨其后。繞過石雕,我看到各式各樣的“宋朝店鋪”。灰白起脊的屋頂,黃色木質的窗欞,朱紅色的支房圓柱……真是古色古香啊。做生意的“宋朝小販”就更多了:他們穿著宋式服裝,有的挑著擔子,敞著衣襟賣炊餅;有的坐在挑子旁邊捏泥人;有的掀著鍋蓋兒賣熱氣騰騰的粽子……昔日繁華的景象展現在眼前,我恍然間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大宋王朝,真是“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呀!
行走不遠,我們來到一座宏大的木質拱橋前,橋身宛如一道彩虹,這就是著名的虹橋。在汴河邊,我看見兩架水車,一大一小, “吱吱呀呀”地向蓄水池里送水。一個從河里舀起水,轉動著把水倒人導水槽,水通過導水槽直流到較矮水車的木板上,這些木板浸著水轉到蓄水池的上方,水就這樣裝滿了水池。宋代的人真聰明啊!我感嘆道。
咦,路上怎么一下子來了這么多宋兵?原來是“梁山好漢劫囚車”的節目開始了,“及時雨”宋江被官府抓去押赴刑場,梁山好漢要把宋江救回。官府和梁山好漢誰也不認輸,一場惡戰之后,梁山好漢打贏了,官兵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命去了。他們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游客陣陣掌聲。
最后,我們到了趣園。我和表弟在里面投鏢、射箭、爬繩、蕩秋千、溜滑梯,玩得甭提有多開心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傍晚時分,我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開封作文 篇6
1284年,30歲的馬可·波羅從黃河源頭沿河而下,到達北宋故都汴梁。11年后,他在《東方見聞錄》中這樣描述當時開封的水運盛況,“汴河直通運河,北連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內六條水系,和我的故鄉威尼斯何其相似乃耳!”由于歷史原因,馬可·波羅描述的東方“威尼斯”已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目前,開封正在雄心勃勃地恢復千年前的“水系”奇觀。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連接包公湖與龍亭湖的開封水系二期工程一步步地從規劃圖上走下來。1900米的河道已挖通1700米,6座市政橋和5座人行景觀橋主體基本完工,河道兩邊的景觀初現端倪,整體工程有望在今年10月基本完工。
開封北依黃河,惠濟河、北支河、護城河穿城而過,龍亭湖、包公湖、鐵塔湖、陽光湖分布市區,水域面積達170公頃,占老城區面積的1/4。近幾年來,開封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這些水域發展開封經濟,如何在獨有的水上做文章引來更多游客,所以這才有了開封水系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設。
開封的水系一期工程,啟動于20xx年,旨在打通連接龍亭湖和鐵塔湖的廣濟河,使兩湖的湖水自由流動,從而形成一個水上旅游鏈。一期工程除打通、整修廣濟河外,還整修了600米長的利汴河,使龍亭湖、鐵塔湖與城外水系連接起來。但水系一期工程由于路程短、河道窄、沿河周邊環境改善不大,一直沒有實現乘船游,對龍亭公園和鐵塔公園的旅游都沒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20xx年,開封水系二期工程開始建設。自西司橋向北,沿著西門大街、法院街1800多米長的水系河道,記者看到,無論是近水平臺上的欄桿,還是景觀橋的石柱,上面雕刻的圖案和花紋都顯得十分精致。一些橋上刻有圖案不一的浮雕;橋頭附近的石獅、龍頭惟妙惟肖。遍布水系的亭、廊,無論從建筑結構還是材料的使用,都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用心、細心。精巧的門窗、屋檐的雕刻、屋頂的裝飾,處處體現出宋文化的特點。
按照開封市建委提供的規劃方案,水系二期工程河道兩側的景觀帶,東西平均寬達到100米,種植不同的植被、形成不同的風景,由北向南按河道流動空間將形成集錦園、春花園、夏蔭園、秋韻園、冬凝園5個景觀游園。每個景觀段附近還將建設酒樓、茶樓等不同的標志性建筑,作為后期商業經營場所。目前,南起包公湖,北至龍亭湖,總投資3。5億元的開封水系二期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其中1900米河道、6座市政橋梁、5座景觀橋梁以及主要景觀建筑的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根據規劃,水系工程完工后,開封的‘四河’(黃汴河、惠濟河、廣濟河、利汴河)‘五湖’(包公湖、龍亭湖、西北湖、鐵塔湖、陽光湖)將被連接,龍亭湖(景區)與包公湖(景區)實現‘牽手’。屆時,開封將重現‘北方水城’風貌,人們可乘船游覽古城。
開封作文 篇7
開封是一個美麗的古城,負有“七朝古都”的盛名,今天我終于實現了我去開封的夢想。
上午十點多,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看望奶奶,剛到家不多久,爸爸的手機響了,原來是爸爸的老同學邀請爸爸和他去河南大學考察,要馬上出發。我一聽,馬上糾纏爸爸要一塊去,無奈之下,爸爸答應了。我興奮的沖出了家門……
我們驅車穿過雄偉的黃河大橋,由北門進開封,看著這古色古香的街道,小巧玲瓏的建筑,我心里感慨萬分,開封好迷人啊!我們先到河南大學,校園內鳥語花香,樹木郁郁蔥蔥,花草姹紫嫣紅,樓群古色古香,即使是假期,還是車來人往,到處充滿生機。我將來能來這里學習該有多好呀!
辦完事,我們來到開封最繁華的地方——龍亭,龍亭被潘楊兩湖環繞著,氣勢宏偉,壯觀非常。湖面水波蕩漾,吸引了無數游泳愛好者。大街上到處拉客的人力三輪車是當地的一道風景線。然后,我們依次游覽了天波楊府,翰林院,清明上河園,包公祠,開封府,相國寺等,不知不覺地夜幕降臨,我們穿過宋都御街,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今天,我們玩得非常痛快,唯一的遺憾是沒能品嘗全國文明的開封小吃。
開封作文 篇8
開封
第一站清明上和園
清明上河園是開封的有名景點,是按照清明上河圖來建造的。清明上河園里面有很多表演,斗雞、馬球、皮影戲……
清明上河園里面有駝隊,我騎了駱駝,體驗了一把騎駱駝的感覺。
第二站包公祠
包公祠里面有三口鍘,龍頭鍘、虎頭鍘,還有狗頭鍘。我覺得包公斷案如神,很像柯南和金田一。
這就是著名的鍘美案
第三站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我覺得特別稀有少見。
第四站武夷夜市
武夷夜市是賣小吃的地方,我在那里吃了羊肉串、砂鍋、麻辣雞和拉面,真好吃!
洛陽
第一站少林寺
在開封回洛陽的路上,我們去了少林寺。由于我們去得有點晚,只能匆匆轉了一圈就出來了,真是可惜啊。
這就是著名的少林寺大門
第二站民俗博物館
這是以前人用的轎子,我進去體驗了一下,我感覺好小啊。
第三站洛陽博物館
在洛陽博物館里面,我了解了洛陽古代的歷史,看了很多文物,唐三彩、青銅器,還有很多銀飾,讓人眼花繚亂。
出來以后,博物館前面的小水池里結了冰,我把冰一塊一塊地拿起來,又扔了出去。冰好涼啊!
第四站白馬寺
我陪爸爸媽媽去白馬寺還愿了。西游記里唐僧騎的白馬落在這兒因此得名白馬寺。白馬寺挺大的,有很多人去燒香拜佛,可以玩的地方也有很多。
第五站廟會
廟會是在一個公園里舉行的,有吃的,有玩的。我去喂小動物了,小山羊吃的好快啊。廟會里人真多啊,我好不容易擠了出來,還把氣球放飛了。
古都之旅好玩吧,歡迎你們也來啊!
開封作文 篇9
寒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開封市最熱鬧的游樂場所——翰園碑林。當時正逢翰園碑林最熱鬧的時候——春節。
春節大廟會這期間,有許多從四面八方來的游客,來翰園碑林玩。我們來到后,這里人山人海,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人的蹤跡。翰園碑林門口有一個巨大的雕像,他就是炎黃。我們繼續向里走,有一個大舞臺,舞臺上,演員們有的表演雜技,有的表演舞蹈,還有的在唱歌。舞臺下,有一群“小明星”也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地跳起來。我們又發現有許多書法家在小河邊用各種手法在書寫,比如∶有的用腳寫,有的用嘴寫,還有的居然用雙手一起寫。這些技巧讓我們贊不絕口。
時間過得真快,不久,中午到了,大家要吃午飯了。有句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午了,這里的小吃各種各樣,數不勝數,比如:灌湯包、蘭州拉面、鄭州燴面——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
吃完飯后,我們來到了小河邊的椅子上休息,椅子兩旁剛剛發芽的柳樹,春風吹過,柳條搖來晃去,非常好看。之后,我們又看了民間傳統文藝——拉洋片。在一個大箱子里有許多漂亮的城市,旁邊的一個人邊唱邊跳,好好看。我們又繼續參觀了文物,爬了假山,站在假山上,向遠處盡情地眺望,我居然能看見成為“天下第一塔”的鐵塔。
時間如梭,我們很快地游玩了了翰園碑林——春節大廟會,下個春節我還會來這游玩。
開封作文 篇10
大家都知道開封是一座文化之都,被譽為七朝古都。但對我來說它卻是一座小吃之城,作為中原城市,匯聚了東南西北的飲食特色,形成自己的美食:爽口的炒酸奶、油辣的搟面皮、鮮美的雞血湯……
到開封的第一個下午,我們喝了雞血湯,“這鮮美的雞血湯,想了多少天,終于喝到了。”我開心地說道。雞血湯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金燦燦的,用勺子一撈,哇,有這么多好東西:雞心,雞肝,雞血,雞胗……我正津津有味地喝著夢寐以求的雞血湯時,爸爸手里拿著一張臉龐大小的燒餅走了過來,只見燒餅上鋪著一層厚厚的芝麻,中間是一層軟軟的面皮,燒餅和雞血湯簡直是美食中的伴侶。喝完雞血湯我們滿頭大汗,媽媽說:“那么熱我們來一杯炒酸奶吧!”好主意!”因為我最喜歡的就是它,酸奶大家都喝過,可喝過炒酸奶的人就少了,炒酸奶就是讓酸奶變成冰塊(薄冰狀)再放些自己喜歡的水果,比如:香蕉、橙子、蘋果……我最喜歡的是黃桃。炒酸奶是一種開胃的飲品,也是解辣的飲品。
我所介紹的這些美食都是嘉興沒有的,嘉興的美食也是開封沒有的。真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