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鄉的記憶作文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記憶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1
我記憶中的家鄉有明月,有沼澤地,有小草,那是一個值得我回憶的地方
——題記
家鄉,曾是我嬉鬧的地方,那綠油油的薄荷葉只有巴掌大小,采下幾片來放在嘴里,細細的嚼幾下,起身便躲在樹木后面,樹木很細,輕輕搖幾下便有大把樹葉掉下來,每一次我們都躲在樹木后面玩捉迷藏,細細的樹木后總有我們小小的身影。
躺在那里的發亮的草坪上,曬著暖和的日光,都會不自覺的想起幾件心事來,澤地上的雜草上有幾朵潔白的小花,我們總是想去?下小花來顯示自己的威武。我呢?是最大膽的一個。坦然地走進沼澤地,可當它吞噬我的腿時,我急了,淚水一下子流了出來,手上的那朵小花,也因沾染了泥土而失去了光澤在不停的抖動,多虧了朋友我才能從“食人魔”口中逃出來,從此我對沼澤地有了陰影,就算它干了,我也不會再進去了。
晚上明月高掛在天空,深深蟬鳴也唱出了內心的惆悵。“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當時背的古詩不多,清涼的風兒一遍遍吹拂著草地,盤旋了一會兒便散開了。
不知哪兒來的風把我臉吹的通紅,就算包裹了層層圍巾也永遠抵不住家鄉的冷風,這兒壓根兒不會吹熱風,只有冷風在空氣中呼呼的猖獗著,咆哮著,東風如猛虎撲食一般。“可惡的風!”我用手用力的揮著那被空氣包容的風,然后使勁跺腳想把風趕跑,回應的只有山那頭傳來的回聲。
我開始不耐煩了,于是向前跑起來,我想超過那冰冷無情的風。冷冽的風如嘲笑一般在我耳邊呼呼作響,那臉又紅又僵硬,風大吼一聲,冰冷的雪花飄進了我的褲腿里去了。
家鄉的美至今還存在于我的心中,無法割舍。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2
如果,你問我:“你喜歡家鄉的美景還是美食?”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美景!”“為什么呢?”因為這不僅是美景,還夾雜著我快樂的童年。
我的家鄉在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一個小村莊里。那里山水環繞。
春天,家鄉的小溪冰雪融化,“叮叮咚咚”地唱著歌;小鳥們也“嘰嘰喳喳”的伴奏著;而我們小伙伴們負責在一旁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偶爾也會給藍天白云加點色彩——在草地上放風箏。
夏天,大樹根深葉茂,撒下一片陰涼。天氣不錯的時候還透出斑斑點點的陽光。大人們在樹下乘涼,我們就在安靜的地方開展讀書會,傾聽著家鄉的故事!
秋天,大地被鋪上了一層金黃的毯。大人們忙著收玉米,收大豆,采摘葡萄。我們呢,就在一旁,用秸稈編織著各種手工,兔子,花籃……應有盡有!
冬天,動物們都去冬眠了,大地也換上了潔白的地毯。樹枝只剩下了“骨頭”,哪些“肉”仿佛被鳥兒啃掉了一般,一點都不剩。小溪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們裹著圍巾,穿著棉襖,帶著手套,打著雪仗,穿梭在冰天雪地的自由世界里。依稀聽到爺爺奶奶們不斷的叮囑聲“穿衣服”、“喝點水”“小心”……
這不僅是我的故鄉,更是我的童年……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3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一個原點出發的,當你呱呱落地,你的原點也開始向前馳行,這個原點的開端就是家鄉。家鄉的土養育了我們的生命,家鄉的水浸潤了我們的心靈,家鄉的一點一滴都讓我們魂牽夢縈,家鄉的風土人情都讓我們難以忘懷,我們對于“家鄉”這個詞有太多的感慨與記憶,我們對于孕育了自己的原點這個地方有太多的感情,無法承載我……我們的生命被家鄉——千年古鎮白沙烙上了深深的印記。
白沙,這是一個坐落在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文化底蘊非常濃厚,當時在二戰期間,有大量的文人墨客薈萃云聚于白沙,還有一批批的愛國學生也聚集在白沙,使白沙成為了擁有文化底蘊的城鎮,例如:胡適、白屋詩人等,以及聚奎書院等等,知名的院府居于白沙,白沙就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樣耀眼。當時的白沙還是商貿活動中心,白沙由于坐落在長江邊上,因此,交通非常發達,生產的川鹽源源不斷地向四面八方輸送。長江水洶涌澎湃,纖夫的號子也因此更加響亮,白沙這一杯沁人心扉的酒也更加香淳,白沙是我熱愛的家鄉,更是歷史不可磨滅的記號。
除此之外,我的家鄉白沙還是老重慶的拍攝的影視基地。有很多抗戰題材的戰爭片都來一白沙進行拍攝。那樣深幽狹長的小巷,那樣滄桑的木房,那樣深遠的歷史,怎么不叫人為之心動呢?正是因為這一點,《闖關東》、《紙醉金迷》、《江姐》等等的劇組都選擇了白沙作為拍攝基地。也正是因為白沙這一點,才更讓白沙輝煌,一個朝天嘴碼頭,放飛了多少白沙人的夢想;一個朝天嘴碼頭,見證了多少歷史;一個朝天嘴碼頭,承接了多少人的期盼,白沙的名字也因為影視基地而更加美麗。
這就是我的家鄉白沙,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白沙,長江滔滔江水在向人們傾訴著它悠久綿長的歷史,小鳥們枝頭對它唱著贊歌,英雄的事跡被傳頌,白沙的名字更響亮!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白沙,校園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標志著白沙的夢想,白沙的夢想已啟航,白沙的底蘊更輝煌!這就是我的`家鄉白沙,我為之心動的一方鄉土,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我夢想成形的地方,我生命的原點馳行的地方!我立志一定要用我自已的雙手與智慧,讓白沙更加輝煌,讓白沙更加富強!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是一個普通的村莊。村子雖然很小,但那優美的田園景色,在我心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記憶中,村莊里最多的是樹,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種著一排排楊、柳、榆、櫆之類易活的樹。每到夏季,數木枝繁葉茂。于是,整個村莊就沉浸在一片綠色的海洋中。這時,小伙子們總是爬上那高高的樹梢,捉蟬,累了就找個樹杈坐下,瞭望著遠方的風景。大人們也愛菊在樹陰下,女人們納鞋底或聊家常,男人們則天南海北地說一些奇聞趣事。這時,村莊里邊洋溢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村前有一條小河,清清的河水流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卻永不干涸。河里的水草間藏著數不清的魚蝦,拿一個網,只需一會兒,就可以撈一碗小魚。河邊有一大片草地,村民們都去那放牛,我也常去那玩。在微風的吹拂中,牛兒悠閑地啃著青草。我躺在草地上,隨手摘一朵野花放在鼻子上,看周圍翩翩飛舞的蝴蝶,看天空中的朵朵白云。這時,心里不論有多少苦悶,也會隨風飄逝,只留下一片歡樂,一片寧靜。
就這樣,小村伴著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我對小村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深厚的感情。
近幾年來,人們富裕起來了,小村卻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富裕起來的人們毫不吝惜地砍到了那一顆顆記錄著他們歡聲笑語的樹木,毀掉了一片又一片碧綠的草地、麥田,取而代之的是那一座座樓房和一扇扇涂著紅漆的大門。效合一而遭到了厄運,浮在水面上的一個個藥瓶,使水里的魚下已經滅絕。看到昔日家鄉那秀美的面孔變得一天比一天蒼白,我不禁痛惜萬分。如果這樣下去,若干年之后,我們家鄉會變成什么樣子呢?其實,大自然已經對人們的所作所為敲響了警鐘。去年天氣干旱,由于沒有水,許多地方糧食嚴重減產,有的地方甚至顆粒無收。從這件事情上,人們就應當吸取教訓,停止破壞環境。
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5
從我有記憶以來,家鄉的祠堂就屹立在村子中心。我不知道它已經屹立了多久,但是我知道它見證了這個村子從古至今的點點滴滴。
小時候,我總是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在祠堂里玩耍。年少無知無畏我們,感受不到那份屬于祠堂的莊嚴、肅穆。古樸而厚重的木門每次推開時總是伴隨著吱吱呀呀的響聲,好像祖先的魂靈發出的一陣陣呻吟。若是晴天,抬頭便可以看見那從屋頂投進的陽光一絲一絲地照在天井里布滿苔蘚的青磚上,綠得刺眼。天井里還放著一口盛滿水的大水缸。下雨時,屋面檐口下的水槽讓雨水從暗溝流向院內天井,也可以聽見雨水掉入天井時擊打青磚的輕響。小時候我,總喜歡靜靜地看著屋檐的水一滴一滴地掉落,靜靜地享受著水滴在天井里敲出的那一曲曲悠悠的江南小調。
在我的記憶中,平日里的祠堂是冷清的,只有在過年時或村子里有人娶媳婦時才顯得熱鬧起來。我記得,每到過年時,村子里的每一戶人家都會提著自家的酒菜來到祠堂祭拜祖先以祈求來年一家人的平順安康。祭拜時,先擺好早已備好的菜品和三個酒杯,然后用自家釀好的水酒斟滿酒杯,點燃香火插在墻上的那個高高掛起的香火罐上。點香前還有規矩:三柱香要齊平一起點燃。老人們總是會從香火燃燒的齊平狀況推測來年的平順,甚是謹慎。最后點燃鞭炮,像是用鞭炮聲告知祖先年關已至,以求庇佑來年的福祉安康。鞭炮放完后,領上自家的酒菜回家過年。在大人們看來,這是過年必不可少的程序環節、儀式。我也記得,我總是喜歡在除夕那天早早地換上新衣,然后等著父親提起裝著酒菜等物品的籃子,跟著他一起去祠堂。那時太小,并不懂那樣虔誠的儀式代表著什么,但還是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在插上香火時向著眼前的火光拜三拜。慢慢長大了,我就會在這簡單的三拜中加入一些自己心里的默愿和祈禱,內容無外乎是關于家人來年的安康平順。
長大后,我長年求學在外,沒有在家待過多長時間,自然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的喜歡流連祠堂。再去看它時,大吃一驚,它真像一個茍延殘喘老人的樣子出現在我面前。雜草遍布了墻角,斑駁的墻面坑坑洼洼,倒塌的墻體摔成了一堆堆廢土,廢土上又長出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破敗的屋檐在風中搖搖欲墜,閉上眼睛,好像就能聽見空氣中飄蕩著它一聲聲微弱的呻吟,心底里壓抑得讓人們喘不過氣來。大門上不知何時貼上去的珠聯璧合,不見璧合,只有褪色的珠聯在隨風搖曳。璧合不知何處去,珠聯依舊在笑看門外那一年四季時光的變遷、人們思想觀念的發展。我看到,過年時,人們不再進去祠堂里,因為它太老了,好像隨時都會倒下。人們不愿意冒任何風險,于是都在門口象征性地完成過去的那套程序、儀式,過程中虔誠不在,有的是滿滿的漫不經心。那些我兒時見到的謹慎老者也像老祠堂一樣紛紛老去,歸于塵土。那些他們所堅持的謹慎和虔誠也跟隨著他們離別而被掩埋在時光的塵土里。我也看到,村民的心態,會對很多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心,比如村子里誰家又掙了多少錢,買了什么車,做了什么樣的房子。唯獨不會對修復祠堂這件事而上心。大家都認為它太老了,像一個年邁的老人一樣沒有任何用處了。沒有用的東西就應該讓它自生自滅,不必為此費神。對于那些冷漠的聲音,我想發出自己的反駁,可是我的反駁在傳入他們耳朵之前,就被淹沒在下一場關于金錢和財富的討論聲中。
我開始不敢再去看祠堂了。我怕我會看見下雨時水滴在天井濺起的朵朵漣漪;我怕我聽見它靈魂深處發出的委屈哭訴。因為我知道,那份見證、那份哭訴是它重生的夢想和希望。而作為它的見證者、傾聽者,也許,我什么都做不了。
也許,最后,老祠堂會在某個狂風、雷雨交加的夜里徹底倒下。但是,記憶里的老祠堂會一直完好地屹立在我心里。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6
幾年不見,你還好嗎?記憶中的你是壯觀的,讓人一眼望不到盡頭;記憶中的你是平靜的,湖面上總是波瀾不驚;記憶中的你是大氣的,好像能包容世間的萬物。
對于在洈水的常住居民來說,飯后到洈水大壩邊走一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吹吹迎面拂來的微風,再賞一賞湖面的風景。好像洈水大壩對于當地人來說,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經常見到的洈水大壩,其實是“亞洲第一人工大壩”,“亞洲第一”這四個字,讓人不禁感嘆道它的實力不容小覷。但“人工”二字卻又讓人不禁疑惑到,到底是多少的人力才促成了今天的亞洲第一?
據資料顯示,曾經的洈水是一片被洪水和干旱蹂躪的土地。水、旱、病接踵而來,讓百姓們感到無處安身。但新世紀的到來,人們開始與大自然作斗爭。從1958年的9月開始破土動工,一直到1970年大壩才全面竣工。而后續的防洪加固、翻修壩坡一直延續到了1980年。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浩大的水庫工程,一共動用10萬的人民力量,以及凝聚了他們的智慧結晶。
我的爺爺就是這10萬分之一。他們夜以繼日,用不屈的脊梁,一塊接著一塊的運送著筑壩土石。對于當時的環境條件,可能最充足的就是人力,而那個時候所承受的困難,好像用語言都無法精準的描述出來。一天下來,身體早以是傷痕累累,全靠人們的意志力在堅持著。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不懈,才換來如今來之不易的洈水大壩,都是用前輩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他們不曾炫耀什么,卻讓人心生敬佩之感。感恩自己出身在這樣一個年代,未曾參與過苦難的曾今,卻能享受前輩給我們帶來恩惠。
對于我來說,10歲以前的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洈水大壩。夏天來臨,湖邊總會聚集著玩耍嬉戲的人們。接著是坐著游艇在湖上尋找歡樂,湖中的碧島,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碧綠的湖水,讓人不禁遐想湖下面究竟藏著怎樣的寶藏呢。最喜歡還是大壩開閘的時候,那時候并不知道開閘意味著什么,只是覺得水噴涌而下,撞擊著形狀各異的石塊,而迸發出的水花,甚是壯觀。好像記憶中的水那一天都會變成彩色,著實好看。在我的家里也有著一堆關于洈水大壩的照片,那都是陪伴我長大的洈水記憶。感謝你的陪伴,讓我的生活充滿驚喜。
洈水大壩就是歷史舞臺上的一個奇跡,它以它博大的胸懷容納著1142平方公里的山川來水,也在養育著數十萬人。如今的洈水大變身,這也離不開無數的建設者們。與我記憶中的你有了很大的差別,唯一不變的是你雄偉壯闊,和所承載的歷史意義。如果有時間,我會多去看看你,看看你這一路以來的變化。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7
在無數個日子里,我都想著我那親愛的家鄉。那沁人心脾的花香,那清脆嘹亮的鳥鳴聲,那令人流連忘返的麥田,還有那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無時無刻不想念著他們。
可是,如今在外求學,身不由己。只有那濃濃的思戀之情……
家鄉最令我難忘的莫過于那屹立在山中的白雀寺了。它居于群山環抱之中,景色優美,令人流連忘返。
站在山腳下,白雀寺屹立半山腰,四面都是高大巍峨的高山。如果站在白雀寺身后的山頂,更會產生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令人抒發無限的感慨。
從山下向白雀寺進發,首先要走一段蜿蜒的山路,夏季走在其中,處處聽得見蟬鳴。如果是冬季走在其中,白雪皚皚,松濤陣陣,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大約有一里路,到了白雀寺,但是,不了解的都會問:“白雀寺在哪?”因為白雀寺沒有大門,只是一座廟而已。來這里的人們心里都很純潔,不會有什么邪念,所以沒有必要裝大門。
繼續前進,就出現了一座座寺廟,其中還夾雜著一些著名的故事刻畫在墻壁上。,其中最讓我感到的是:有一天,一個人,路過一個樹林,看到一個老虎餓的不行了,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給老虎吃。,那個人真是太善良了,至于其它的寓意,我還是不太明白。
再往上,就到了終點,到了一個最大的廟宇。進去一看,好精彩啊!這是如來佛祖的西天吧!最中間的是如來佛祖,他的頭上還站著一只大鵬鳥。環顧四周,有許多奇形怪狀的人物,有的人腿長,有的人胳膊長,有的人眉毛長,各有所長。形態不一,都刻得栩栩如生。給人一種威嚴肅穆感受,讓人有一種想要膜拜的沖動、更有一種無形的敬仰包含其中。
再往上,便是一望無際的大山,那里景色更勝。使人更加的陶醉。
這就是我的家鄉,美吧?歡迎來我們家鄉游玩哦。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8
記憶中的家鄉,是天空中旋轉的風箏。
在家鄉桃江這個依山伴水的小村,一到春天滿山坡遍地開滿了不知名的小野花,紅的,黃的,白的,紫的。悄悄得綻放,悄悄的將春天點綴!當滿坡的花開得正樂時,我便拿著心愛的風箏纏著哥哥姐姐帶我去放。一會兒工夫,天空中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風箏,隨著春風舞蹈!那時的我呢?太小,姐姐不讓我放,我就只好跟在他們身后屁顛屁顛的跑,時不時被他們叫去撿落在田間的風箏。
記憶中的家鄉,是飛濺的水花濺起的笑。
奶奶的家是小木屋房,不偏不倚,就在桃江的資江河畔。夏天,我準是第一個套上那黑色的像汽車輪胎似的游泳圈跳進那清澈的河水里的,可也是第一個被爸爸拖上岸的!爸爸是不允許我游泳的!那年的夏天,我就只能看著哥哥姐姐們在水里盡情的嬉戲,我只能嘟著小嘴在旁邊看著他們,不過好在哥哥姐姐們很疼我,會趁爸爸不在的時候讓我下水玩會。可笨笨的我不知道,衣服“出賣”了我。
記憶中的家鄉,是梧桐樹下小小的愿望。
小木屋前有幾棵梧桐樹,是爺爺的爺爺種下的。那時的我是討厭秋天的,可不明白爺爺他們為什么一到秋天就樂滋滋的,當田間的稻子被吹成金黃色后,懂事的哥哥姐姐就隨同爺爺,伯伯們拿著彎彎的刀下到田間去,任憑我在屋前叫喊。每到那時候我就孤零零的站在梧桐樹下看著他們在田間揮灑汗水。不知過了多久,我抱著樹睡著了。夢中,我告訴梧桐樹我小小的愿望,我還夢見愿望真的實現了。
記憶中的家鄉,是雪地里我印下的足跡。
那年的雪下得很大,雪剛停我便沖出了小木屋,踏過白色的棉絮,印下我的一排小小的足跡,高興的手舞足蹈,我又小心翼翼的后退,照著原來的腳印回來,傻呼呼的笑,也不清楚為什么,可能是第一次看見雪如此的興奮吧!哥哥姐姐們帶著我做雪人,打雪仗,不一會兒,雪地被踩的一片狼籍,便哭嚷著要爸爸變回來。
不久,我便離開了那兒,除了回憶什么都沒帶走。
再見,我美麗的家鄉。等我再次回去時,我再拾起和你的歡樂,那曾經陪我走過耳時的小木屋,還有梧桐樹。
【【精華】家鄉的記憶作文八篇】相關文章: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八篇03-19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5篇03-13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三篇02-26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四篇02-13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6篇02-11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7篇02-10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10篇02-05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六篇02-04
家鄉的記憶作文7篇03-18
家鄉的記憶作文四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