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讀到這首古詩,我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春節那熱鬧的場面,還有家鄉過年的種種習俗。
春節到來前,人們早早就開始籌備了,買瓜果,對聯、年畫……每家每戶還必須進行一次大掃除,寓意著把霉運掃除,迎接新的美好。此時的街上擠滿了人,樹上掛起了紅燈籠,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除夕這一天,人們會穿上新衣裳,在門口貼上紅紅的對聯,在屋內掛上各式各樣的年畫。村里的人們還會提著上好的肉、水果去拜神,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萬事如意。晚上吃完年夜飯后,孩子們都會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他們會用這些壓歲錢去買煙花爆竹、零食等。凌晨十二點,你就會看到天上劃過璀璨奪目煙花,各形各色,這寓意著辭舊迎新,家庭幸福美滿。
正月初一,早上推開門你便會聽到一陣“咚咚鏘”的聲音由遠至近而來,這正是舞獅隊前來拜年。只瞧見前面一人舉著舞獅頭,后面一人當獅尾,一搖一擺走上前,鞠躬后退再鞠躬,那神態真是霸氣靈動、惟妙惟肖。這時,人們會把幾根蒜和一個紅包掛在門口里讓獅子來取,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寓意著開門紅和順順利利。
正月初二,家家戶戶都會去探親訪友,會把家鄉的土特產帶給親朋好友,大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玩到天黑了都不會想回家。
正月初八,村里的人們會舉行游神活動。人們把神像從神廟里請出來,坐在刻有浮雕龍的彩轎里,由幾條大漢抬轎,一旁有人敲鑼打鼓,后面還有村民舉旗子跟著,為神靈保駕護航。在游行途中,轎子一直搖搖擺擺,聽老人說是神靈喝醉了酒。游神一般要路經附近幾個村,每家村民門前都有宰好的雞、酒和上等的水果擺著供奉,待神靈經過時要放鞭炮迎送。
一眨眼,一個春節很快過去了,人們在忙碌工作之余,還會回味著新年的喜悅,思念著家鄉的味道。雖然快樂的日子總是那么短暫,但人們每天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地工作奮斗,以最好的姿態迎接下一個春節,這就是春節的魅力,家鄉的溫暖。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2
我的家鄉湖南耒陽擁有著美麗壯觀的風景,家鄉的春節也如它的風景一樣,那么精彩。
春節前,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披紅掛綠,無時不刻不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每家每戶提前購買各種各樣的年貨,并將自己的家打掃得一塵不染,將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自家的家門,在門上貼上喜慶的對聯,在窗戶上貼上五彩繽紛的窗花,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氣息,準備迎接嶄新美好新的一年好運來臨!
大年三十這一天一到來,家家燈火通明,大人們都會將自己精心準備的美味佳肴紛紛擺上菜桌,親人們歡聚一堂,一會兒大聲說笑著,一會兒互相敬酒表示自己對他人的衷心祝福。吃過晚飯后,孩子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大人們則在家中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餃子,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不時開懷大笑,歡呼聲絡繹不絕。“當!當!當!”時針指向十二點,新的一年到來了!夜空中的煙花爭先恐后地盛開著,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絕倫的節目繼續播著,人們毫無睡意,心中盛滿了幸福與快樂。歡笑聲、祝福聲在這個大地上久久回蕩,經久不息。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3
中國的傳統節日比較多,其中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非春節莫屬了。我的家鄉如東處于江蘇的東南部,這里過年的一些習俗比較有意思。
年前的幾天家家戶戶就在為過年做著準備,過年一般要蒸饅頭,倒年糕,小的時候,家里幾乎年年都要蒸饅頭,倒年糕,回想起那時候,記憶里全是熱氣騰騰的廚房,忙忙碌碌的大人,開心的笑臉,那時我最高興的事可以用筷子蘸著紅色的顏料在剛出鍋的饅頭上摁上紅點。
蒸過饅頭,倒過年糕,年味就彌散開來了。最熱鬧的還是大年三十這天了,回家是奏響春節的主旋律,這一天,在外打工的人從四面八方涌回了家。全家一起“撣塵”,“貼喜慶”“貼對聯”。年三十的中午“燒經”(祭祖)是最嚴肅的時候了,堂屋里,桌子橫過來,擺上酒菜,米飯,這時候小孩子是不允許亂走動的,點上祭祀用品,頓時煙霧繚繞,晚輩們便在煙霧中回想起逝者的音容相貌,磕頭祈求祖宗的保佑。
吃過午飯,我們小孩子便沉浸在“砰砰嘭嘭”的炮仗聲中了,天擦黑,廚房里就奏起了協奏曲,準備著團圓飯。天一黑,全家人圍著桌子團團坐,享受一年的勞動成果,這個團圓飯也是有些講究的,薺菜,寓意“聚財”、年糕寓意“年年高”、豆腐寓意“代代富裕”等等。吃過年夜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去看五顏六色的煙花了,璀璨的煙花預示著新一年的即將到來!
第二天正月初一眼睜開便去枕頭下去掏紅包,里面裝著長輩的壓歲錢。穿上新衣新鞋,就去給長輩們拜年,這一天,不吉利的話是不能說的,見面都說著“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早飯照例是吃的泡炒米,是不能吃米飯之類的!家人還會早早的起床,放上幾個“開門炮”寓意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正月里忙著走親戚,大家好不容易有時間聚聚,大人忙著話家常,小孩子們就忙著比壓歲錢了!因為現在人們上班的時間普遍比較早,正月初九要忙著上班了,年味似乎淡了些,不然得過了十五落了花燈,這個年才算過完呢!
爺爺說,他小時候的年更有意思,會在家里的場地上用石灰“打囤子”寓意來年的豐收,那時候物質匱乏,就盼著過年穿新衣裳,吃飽!年總是在焦急的等待中姍姍來遲,現在的年味已經沒有以前那么濃厚了啊!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家,真希望能夠將中華的優良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4
家鄉的春節過的比女孩子出嫁還要隆重,里里外外事情多著,忙也忙活不過來。
春節早在春節前十幾天就開始忙活啦,田里沒收拾好的也在急急忙忙的趕著收拾,大人們收拾完地,就回家準備去集市,這個時候是孩子們最為熱鬧的時期,因為可以跟大人們去集市,準備年貨,還能給自己買些小玩意兒。老人們也會去采購一些東西。
集市上張燈結彩,到處店鋪都開著門前擺放著許多的對聯,年畫,煙花爆竹等等。大人們進店里買年貨,小孩子啊,就去買煙花爆竹啦,什么沖天炮,迷霧炮,旋轉炮,五花八門,一個勁的往懷里拿。老人們也不關什么,就進店買了幾把香火,轉著看看就好了。
等挑完了年貨,自然就到了挑衣服的時候,小孩子們倒是樂意,一個個都挑好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老人們也半推半就的去買了幾件新衣服。便回家啦。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一轉眼間就到了臘八,天氣最冷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熬臘八粥,一條路上都有粥的香味,孩子們都趴在灶邊等著喝粥呢。
臘八之后便是大掃除了,大人拿個掃把,小孩子拿個抹布,大人掃地,小孩子就擦桌子,窗戶。忙活一陣子,屋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氣,空氣都是新鮮的。
等待大人們小孩消停之后,便是老人的時間了,老人們都拿著一撮香火,有的還會拿一些酥餅,糖果去祭拜灶王爺,有的老人還拿著麥芽糖把灶王爺的嘴巴給糊上,希望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一些好話,保佑明年風調雨順。
在正月初一的前幾天在外工作,大人們都要回來一起過春節,一起吃團圓飯,這這幾天幾乎沒有大人不會回來,除非有事真的走不開。
春節真是熱鬧,人人都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走在大街上。早餐中餐晚餐都吃的特別豐盛,殺雞宰羊,每個小孩子吃的滿嘴都是油,滿口都是吃的,一刻也不想停下來。外邊鞭炮噼里啪啦的響個不輕,滿大街都是鞭炮的碎屑,遠遠望去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紅地毯。晚上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待家里,一家人圍著電視看春晚,每個人都在開懷的大笑。
第二天,人們都到處走家串門個個拜訪一下,孩子們最開心的莫過于這個時候了,為什么呢?因為呀,有好多的紅包可以拿呢,孩子們在春節這幾天從不會覺得累。因為拿到紅包的時候,誰都是開開心心的呀。
春節在正月19號的時候就圓滿結束了,孩子們要去上學了,大人們也要去上班了。每個人都在期待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5
我們春節最熱鬧的日子是除夕,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開始打掃衛生。男人擦玻璃貼對聯;女人捏餃子,煮肉;孩子們打零工。晚上全家人一起看聯歡晚會,吃年貨,聽外面的鞭炮聲,到處都是過年的味道。除夕半夜才睡覺,俗稱守歲。古代守歲的目的是趕走新年動物,祈求平安。如今,養老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代表著辭舊迎新,暗示著不幸福。
在老家,第一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門口放鞭炮。新年第一天一開門,就要為鞭炮開門,開始新的一年的順利開始。俗話說:年中鞭炮聲遠去,又回到空中,充滿了寰區。接下來我們要吃餃子,餃子一個個看起來像元寶,有發財的意思。
農民的諺語里第一天有餃子,第二天有面條。昨天吃完餃子,今天該吃面條了。吃面條一定要順口,也就是說新年順利。第二天也是探親的好日子。婆家過年的媳婦今天回娘家,一家人一起吃頓好的。這一天的餐桌禮儀尤為突出。桌上世代數最多的人不動筷子,其余的不能動;倒水倒酒。將根據他的資歷從大到小;吃魚的時候,先喝一圈酒,再放一套鞭炮,千萬不要吃魚眼。
第一天和第二天走完親戚朋友,第三天就休息了。第三天,走親訪友不合適,容易和人吵架。我們有三年級燒門童紙的習俗,這意味著新年假期結束了,我們要創業了。還有一個三年級老鼠結婚的傳說。人們經常在角落里放一些米飯和花生,讓老鼠把它們帶走。
第五天俗稱“破五”。從第一天到第五天有很多禁忌。不能生火也不能打掃。但是到了第五天,這個禁忌就可以打破了,所以俗稱“破五”。這一天,我們會在家里從里到外放鞭炮,把所有的霉運都吹滅。一大早就可以看到人們在路口放鞭炮祭拜五道神(五道神是財神的一種)。第五天,人們經常在路口等候,以便比別人更早見到五道神。五天為財源,一年為賞賜。謹防在別處早會神,連夜搶道。
總有人說過年越來越沒味道了。馮驥才說:新年濃濃的味道其實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文化,關注自己的節日,不再忽視精神需求,讓新年的味道隨著對過去的回憶慢慢淡去。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6
按照我們老家過年的習俗,除夕前一天就開始了過年。
這一天,家鄉的每一家每一戶都在預備除夕和春節的菜肴,忙得熱火朝天,燒的菜,燉的菜,煮的菜,炸的菜……廚房里煙霧繚繞,熱鬧非凡!
殺豬、殺雞、殺鴨、殺羊等等,自然是少不了的,以備獻祭。
除夕晚上,最熱鬧的團年飯開始了!大圓桌的四面八方擠滿了家人,剛上第一道菜,仿佛伴奏似的,外面煙花開始綻放,鞭炮開始炸響,這一放,常常是此起彼伏的。你想呀!每家每戶要團年,每家每戶都要放鞭,所以鞭炮聲自然是不絕于耳了。飯桌上的菜,自然是堆得如小山般高,大人、孩子撐破了肚皮也吃不完!但是,魚、湯圓什么的,一定要吃完,吃完了預示著連年有余、預示著團團圓圓。
吃完這一大餐,就要發壓歲錢,這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時候。一會兒這個討一點,一會兒又向那個討一點,一會兒又撒嬌嫌少,一會又假意推辭一番,然后滿載而歸!出門,自個兒鬧去了,接著,孩子們一起在外面看煙花守歲。
凌晨,是獻祭拜神的時候。把涂上血的,放上肝的雞、鴨、豬、羊往桌上一放,再放些新鮮水果就開始拜神了,每人跪拜一百下,祈禱神靈帶來吉祥,拜完神之后,還要燃放剛買來的鞭炮,特別隆重。
正月初一,是整個春節最忙的時候,早上要游歷,就是帶香上山上祭拜,乞求山神不讓妖怪下山作惡。回來之后,大家還不能歇,要做“麥饅頭”,這是我們老家在正月初一到初六必須做的食品,這麥饅頭,先把面團切下一大塊,再切成十幾小塊,包上綠豆或米,包完后再用雕著花紋的模具按下去,做好造型,最后拿去蒸,蒸出的麥饅頭清香撲鼻。
做完麥饅頭,大家要做“花生糕”,這是用花生、蜂糖等熬制而成的,香甜可口,酥脆宜人!
我們玩累了,玩倦了,吃上這兩樣食品,很快就飽了。
過了初五初六,春節結束,大家又外出忙活了,爺爺奶奶上地里干活去了,爸爸媽媽親戚們出門賺錢去了,可小孩還沉浸在新年里,仍買爆竹玩耍。
我們家的春節就是這樣,熱鬧、忙碌、喜慶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我吟誦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鄉的春節來。
我的老家位于文成,那里的春節熱鬧非凡。在除夕的前一、兩天,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聯、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干凈的環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數不勝數,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的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的光芒卻沒有減弱。朋友們趁著這個時間從屋內跑出來玩。女朋友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說著自己對新年的期望。而男朋友們,總是愛調皮搗蛋。玩火、扔石頭、放危險的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后會把朋友們老老實實地關在屋里,不讓出門。
春節聯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后,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歡樂的春晚,整個縣城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吃完飯后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贊嘆的家鄉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的街道上空蕩蕩的,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后地去親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們這樣的小朋友,都要說祝長輩們萬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的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的味道。
過了元宵節,春節差不多結出了。春節悄悄地到來,又隨著我們的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承載著我們的期望與歡笑。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8
今年春節我跟著爸爸媽媽回到了我的老家——山東。那里可是孔孟之鄉,中國文化的發源地。我想,在那里過春節一定會很熱鬧吧!
聽奶奶講,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為春節做準備了。臘月八日那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粥里放著各種豆子和米,寓意著明年能夠五谷豐登。臘月二十三那天,人們都要在家里大掃除:掃房子、洗被子,因為臘月二十三是傳說中的灶王爺上天見玉皇大帝的日子,所以各家都要打掃干凈,準備各種肉食、面點,擺在灶臺上,送灶王爺上天。民間有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世降吉祥”,就是希望灶王爺把家人的好事匯報給玉皇大帝。我雖然有點將信將疑,但知道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最熱鬧當然是除夕這一天了。一大早,大人就開始忙碌上了,媽媽在家里玻璃上貼著漂亮的窗花,窗花都是有寓意的,什么“年年有余”、”富貴滿堂”等,還有火紅的對聯貼在大門口。看看周圍的鄰居家也不知什么時候也都貼上了對聯還掛上了燈籠。爸爸忙著去商店,一會兒提著一箱啤酒進來,一會兒又拎著一袋子鞭炮進來。奶奶在廚房拌餃子餡,蒸兔子年糕,灶臺上的油鍋旁是爺爺正在炸果子、炸肉丸,屋子里熱氣騰騰,香氣彌漫。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一會兒帖張窗花,一會兒跑去給年糕畫個眼睛……
晚上最熱鬧非凡的了,大人做好了一大桌子好吃的,一家人一邊吃,一邊說著祝福的話,我也祝長輩身體健康。外面已有陸陸續續的鞭炮聲了,我也有點心不在焉了,盼望著吃完飯趕緊放煙花。很快,鞭炮聲此起彼伏,越來越響,朝天空望去,滿天的禮花千姿百態,形態各異,星星、月亮早就不翼而飛了,淹沒在滿天爛漫的煙花中。八點鐘,大家都圍坐在電視機旁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初一一大早,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換上新衣服,來給長輩拜年,說一些吉利話,當然長輩是要給我們壓歲錢的,壓歲錢都是用紅紙包著,這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然后大人們開始給朋友、同事、左鄰右舍相互串門拜年,大家都互相說著:“過年好”、“新年好”。路上、街上到處都是祝福的聲音。這樣差不多到了初五,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我也依依不舍和爸爸、媽媽離開了老家開始新的一年了。
我喜歡家鄉的春節,喜歡那熱鬧的氣氛和那紅紅火火的味道!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9
我的家鄉在涼山,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連綿起伏的群山環抱著幾個村落,仿佛玉帶上鑲嵌著幾顆璀璨的明珠,林海茫茫,松濤陣陣,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小路在林間蜿蜒,綠樹叢中,露出古寺的一角,寺中花木扶疏,古松翠柏相映成趣,檀香細細,晨鐘悠悠,恍如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不過,家鄉最令人難忘的,還要數過春節。
春節又叫做“過老年”,是家鄉人最隆重熱鬧的節日。小時候常常扳著手指頭數,就盼著過年。等啊等,盼啊盼,年終于悄悄地走近了。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開始籌劃起來。母親提前幾天就領著我們拆洗家中的被子和衣服,擦凈灶臺上的鍋碗瓢盆,迎接春節的到來。春節前的最后一個趕集日,母親把我們姐妹幾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趕“盡頭街”,據說這樣才能一年到頭無病無災,我們家鄉俗稱“游百病”。那一天自然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集市上花花綠綠的年貨看得人眼花繚亂,在人堆里跟打仗似的擠,好不容易買好了過年的吃食,一分錢的東西都舍不得吃,心里依然興奮。
在越來越密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除夕。這一天,母親領著我們里里外外清掃屋子,晚上,父母把家里最豐盛的飯菜擺上,先是祭拜祖先,等我們認認真真地磕完頭,年夜飯才正式開始。飯桌上總少不了魚,母親說這預示這“年年有余”。當然,母親還會多做一些飯菜,一直留到大年初一早上。我們一個個撐得肚兒圓,這才沖出去燃煙花、放鞭炮。這時的父親母親,在家里貼好門神和春聯,鞭炮一響,我們撒腿就往家跑,因為這是發壓歲錢的時候,大家格外的興奮。晚上臨睡前,母親囑咐我們一定要洗腳,并親自監督,說這樣才能趕上好運氣。母親還嘮叨說,大年初一要早起,不要睡懶覺,不能讓人叫醒,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等等規矩,每一樣都很有講究。而我們早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初二似乎還有拜年,謝財門等活動,但那是大人的事了,我們兜里有了壓歲錢,只管玩得昏天黑地。到了初四,人們就下地干活了,年在我們依依不舍地挽留里過完了。
第二年,年又在我們的期盼中如期而至。一年的辛苦,一年的勞碌,化作喜悅的笑,永遠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里!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0
鄉,有我們最親愛的家人親友,有最熟悉的山川小陌,有最無憂的,有最深藏于血脈中的家鄉,當然,還有最具特色的家鄉風俗民風。在藍墨水之源湖南,湖南可是個好地方,在五代時期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的美譽,當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家鄉的。
在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吃得特別豐盛,而且每種吃法都很講究。就比如說,雞要整只放進鍋中一起燉,燉好后要把雞頭立起來放在碗中,這象征著新的一年五谷豐登;蒸好后要在魚背上撒滿紅辣椒粉,而且三十晚上的魚不能吃完,要留到年初一時再吃,這象征著年年有余,紅紅火火。這都是告訴我的,小時候的我只關注著吃,可沒有想過這其中還有那么多講究呢!
初一可不會像除夕那樣忙忙碌碌,因為在那一天大伙兒都要去給親朋好友拜年。按照慣例,我們還要去到觀里求神拜佛,祈求來年風調順,全家安康順心。當劈里啪啦劈里啪啦一聲聲的鞭炮聲灌入我的耳中,我總是又驚又喜地趕緊堵上耳朵,又時不時往門外探去:這可真啊!拜神時,一定要手拿點好的香虔誠跪拜,在心中與神靈訴說自己的愿望,媽媽說只有這樣,各路神仙才會保佑讓愿望成真。
初六,有六六大順之意,大多數店鋪選在這天開張。我們常常也會在初六時候結伴逛廟會,能看到賣棉花糖的老,還有用嫻熟的手法畫糖人的老,老爺爺輕輕地一拉一鉤,不一會兒,一個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完成了。真是厲害!好吃又好看的糖人,我的最愛!
華燈初上,元宵來啦,春節又一個高潮兒到了!當灑落在這鬧市中,仿佛給一切都籠罩了一層輕紗似的夢,朦朧有致。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到處燈火通明,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兒,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的笑容,手上都舉著燈籠,慢悠悠地逛街去!各家店鋪門前也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街市上,還能看見一些特色燒烤,濃濃香辣,繚繞于煙火之上,只見店主靈活又自得地在一串串的烤串上這邊刷一層油,那邊撒一把調料,的烤串就出現在品嘗的客人面前了。啊,我深吸一口氣,最美不過人間味啊!
隨后,家家戶戶開始放起了煙花,夜里人們就著鞭炮聲和煙花聲進入甜甜的夢鄉
一眨眼,熱鬧的春節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大家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工作的工作,上學的上學。雖然春節已經結束,我也已經回到廣東,但我依然忘不了那熱鬧的街道,街道上的各種,以及一家人團聚的!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啊!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1
春節是我們每年中必有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年的開頭。不過,不同的地方,習俗也會不一樣。
在我的家鄉――梅州,過春節一般是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為準備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正月初一至初五為過年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年初六至元宵節為余興階段。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外出的人得趕回家過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熱鬧、最為愉快的一天。這天上午,家家戶戶都要拜太陽,敬神。各家的門口都要貼上鮮紅的對聯。孩子穿上了新衣,干干凈凈迎接新的一年。晚上。吃過團圓飯后,人們都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直到臨近十二點時。到整點十二點后,鞭炮聲邊一家接著一家響起,此起彼伏,響徹云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肴,喝酒過元宵。這天要鬧元宵,新春活動到達高潮。
春節也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2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3
我的家鄉,春節開始得比較晚。
在除夕夜的前一天,街上一片紅通通的景象,買對聯的,街燈的,窗花的、門神利市的,應有盡有,所有的貨物雖有一些不同的顏色組成,終是以紅色為主。在這鮮紅中,穿插著一股人流,人們身上五顏六色的衣服,又給大街添加了幾分色彩。大多數人都是行色匆匆,忙著辦年貨。
除夕那天,大街小巷更是擠滿了人,人們的手中都是提著大包東西,家家戶戶則忙著準備年夜飯,忙著包餃子,說是餃子,其實只是有幾分像餃子,包法和味道完全不同,是我的家鄉最具有特色的小吃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小吃,沒有一戶人家是不做的,聽說,吃了這餃子,就可以家庭和睦相處,生活幸福美滿了。
到了除夕夜,可熱鬧了!街上張燈結彩,煙花無時無刻不再燃放。一家大小圍著圓桌,有說有笑地吃團圓飯,耳邊的煙花,爆竹聲一刻不停,吃完了團圓飯,大家都要到公園里看煙花,其樂融融,除夕夜,所有的人都盡情地玩,玩累了,在家里所有的燈都開著,倒頭大睡。到了第二天,才把燈熄掉。
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夜恰好相反;街上冷冷清清的,人們的手中提著大大小小的禮包,又行色匆匆,忙著去拜訪親朋好友去了;家家戶戶的屋里都播放著新年歌曲,時不時還傳出陣陣笑聲,是啊!大家平日工作都那么忙,難得有機會聚在一起,當然要開心一下了。
到了年初四,除了老人和孩子,大多數大人都開始上班,工作比年前還要忙。
隨后的幾天,年味漸漸淡了,元宵節的來臨,讓人們的心中又燃起了一把火。元宵節那天,左鄰右舍的孩子都提著一把紅色的燈籠,到街上去溜達,已經沉睡的煙花又開始在天空中綻放。街上的小販有的買麻花,有的買煙花,有的買小玩意兒,吃的玩的,應有盡有,地攤和店鋪,成了孩子們的集中營。而且,每條街的上頭都掛著一條又一條的燈籠,除了紅色,還是紅色,樣式比較單調,因此,人們也就把它們當作路燈而已,并沒有工夫和耐心去欣賞。除此之外,當然這一天,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正月十六,春節差不多也就要結束了,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就這樣,春節急匆匆地來,又急匆匆地走了。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4
我們這春節最熱鬧的幾天就是除夕、初一、初二、初三,初五這幾天了。
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打掃模式。男人擦玻璃,貼對聯;女人捏餃子,煮肉;小孩子就干一些雜活。到了晚上,一家人做在一起看聯歡晚會,吃著年貨,聽著外面的鞭炮聲,到處都是年味。除夕那晚一直到半夜十二點才睡覺,俗稱守歲。古時守歲的目的是為了趕跑年獸,祈求平安。現今的“守歲”,人們賦予了它新的含義,代表著辭舊迎新,寓意沒好幸福。
在我的家鄉,初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門口放鞭炮。初一一開門,就得“開門炮仗”,為新的一年開啟順利的開端。正所謂:爆竹聲中歲又除,頓回和氣滿寰區。接下來,就是吃餃子了,那餃子一個個長得像元寶,有富裕之意。
農諺中有“初一餃子初二面”,昨個吃了餃子,今日就該吃面了。吃面必須“面正條順”,表示新的一年順順當當。初二也是走親戚的好日子,在婆家過年的媳婦今日都要回娘家,一家人和和氣氣在一起吃上一頓飯,餐桌禮儀在這天尤為突出。桌子上輩分最大的人不動筷子,剩下的都不能動;倒水倒酒要按輩分從大到小來;吃魚時要先喝一圈酒,再放一盤鞭炮且千萬不能吃魚眼。
在初一初二的走親訪友的忙碌之后,初三就要休息了。初三這天不宜走親訪友,易與人發生口角。我們這初三有燒門神紙的習俗,初三要把門神紙燒了,代表新年假期已經結束,要開始營生了。初三又有老鼠娶親的傳說,人們為了方便老鼠嫁女,常常在角落里放一些米飯花生,在角落里讓老鼠拿走。
初五俗稱“破五”,初一到初五有很多禁忌,不能生火,不能打掃……但是到了初五這日這個禁忌都可以打破了,所以得此俗稱。這天,我們會在家里從里到外的放鞭炮,把晦氣都炸出去。初五一大早就可以看到有人為了拜五路神在路口放鞭炮(五路神是財神的一種)。在初五,人們為了比別人更早的迎接五路神,常常在路口等著。“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
人們總說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馮驥才說:“濃濃的年味,其實是被我們自己的無知消解的”了解自己的文化,重視自己的節日,不再忽視精神上的需求,讓年味不再隨往日的記憶淡去。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5
我家鄉的節日有很多種,有: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等。
在春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除夕的早上都要貼春聯,中午會去拜拜,晚上會去跳火堆,跳火堆的時候,那熊熊的大火使我更加害怕,我膽小地對爸爸說:“爸爸,你能抱著我跳過去嗎?我等第2次自己跳。”“當然可以。”第一次,爸爸帶著我跳,使我感受到了感覺,第2次,我用那種感覺跳了過去,耶,我會跳火堆了,跳完火堆。我們就去放鞭炮,鞭炮的聲音一聲比一聲響,我心想:這么大聲,我好想再來一次。我就隨身拿起一個鞭炮和一個打火機,我的手在抖動,怕等下會自己炸到自己,我就鼓起勇氣,把打火機一按,鞭炮點燃了,我用力一扔,把鞭炮扔到九霄云外了,耶,我終于把鞭炮扔出去了,我非常高興。
放完鞭炮后,就去看春節晚會,春節晚會看完,爺爺奶奶都會守夜,守到12點,再去睡覺,凌晨四五點都會起來穿新衣服,然后家人們都會發紅包給我們。大年初一的早晨總要吃湯圓或面條。從初一到初十,我們都要去朋友親戚家拜年,拜年的時候總要帶紅包,我們拿到紅包后,心里非常高興春節的時候肯定要放鞭炮,聲音很大,表示我們幸福越好
【家鄉的春節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高二寫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02-14
家鄉春節的作文02-14
家鄉作文春節02-09
家鄉高二英語作文09-17
春節高二作文02-16
高二春節作文04-30
初中家鄉的春節作文03-21
【熱】家鄉的春節作文02-28
家鄉的泥土高中作文03-23
我的家鄉高二英語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