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集合六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1
上周三的班隊會主題是《春回大地,感受年文化》。
說到過年,同學們個個情緒激動,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來講‘年’的故事!”“老師,我來講我們家鄉的過年風俗,肯定你和同學們都沒聽說過!”“老師,我來講貼春聯的來歷!”“老師,我來講為什么要發壓歲錢?”“老師,我要給大家講一講除夕夜為什么要守歲?”……喲,孩子們知道的還真不少!聽著孩子們的講述,我們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里了。
突然,一個孩子說:“老師,你們小時候怎樣過年的呀?給我們講講吧!”“對!老師,給我們說說你們的風俗習慣吧!”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吧。老師今天就給你們講講可能你們都不知道的過年習俗――取凈水。”我開心地說。孩子們一聽,立刻安靜下來,個個撓撓耳朵,身子坐得筆直,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我的故鄉有一口古井,井口呈三角狀,寬約二三米。那水一年四季晝夜不停地從山肚子里流淌出來。每天供幾百戶村民飲用,從未干枯過。那井水甘洌清甜,可直接飲用。尤其是盛夏時節,人們口渴了,就直接舀一瓢咕咚咕咚地一口氣喝個痛快。古井上方有一塊巨大的巖石,石頭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要三四個大人才合抱得過來。村里的老人們都稱它為老神樹。很多樹根都裸露在巖石上,像老人們手上暴露的青筋一樣。一部分根直伸到井里,白生生的,隨著水流輕輕地搖擺著。不僅如此,井里還有一群群青黑色的小魚快樂地游來游去。這些小魚大多是三四寸至五六寸長。有時候人們來取水,一桶打下去,還會取到一條小魚呢,但人們總是把它放回去。每年過年,人們用水較多,但也從未見井水少過。你取多少,它就滿上多少,總是那樣取之不絕,用之不盡。
記得小時候在家過年,每當除夕之夜凌晨的鐘聲一響,村里鞭炮齊鳴。爺爺或是父親就拿起勾擔(挑水用的一種扁擔,兩頭有鐵鏈鉤子。),挑著水桶,帶上香燭和一串鞭炮去取凈水。因為好奇,我和姐姐也常常跟著去。
到了井前,只見爺爺輕手輕腳地放下水桶和勾擔。在井邊點燃香燭,作揖磕頭,并說著一些感謝水神和乞求水神保護保佑祖祖輩輩們有水喝的吉利話。然后燃放那一串紅紅的鞭炮。等到一切恢復了平靜,爺爺才打上兩桶凈水回家。一路上,扁擔咯吱咯吱地唱著歡歌,井水也不忘了滴滴嘟嘟地沿著桶邊流下來給小路畫上美麗的曲線。那一夜,隨著爺爺第一桶凈水取回家,村民們也陸陸續續去取凈水了。那時的我總是不明白村里的人們為什么除夕之夜要取凈水。爺爺總是說有三個意思,一是要感謝井神和水神滋養了我們祖祖輩輩。二是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像凈水那樣干干凈凈,清醇可口。三是取回凈水,我們一年到頭都慶吉平安。回到家,奶奶早就拿著個干干凈凈的新碗候在家門口,等爺爺一放下勾擔,就趕緊舀一碗凈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敬獻祖先。然后,爺爺才把凈水倒在缸里。
長大后,取凈水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每年除夕夜,為了第一個取到凈水,我們姐妹倆總是不等新年鐘聲響起,就早早地挑著水桶到古井邊等候。只要鐘聲一響,我們就點燃香燭,然后挑著凈水開開心心地回家。要是運氣好,我們還會打到兩條小魚回家。在平時,爺爺準會叫我們把小魚送回井里,但是,除夕夜的小魚爺爺是不會讓我們給送回去的。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年年有魚(余),好兆頭!”說完讓我們把它放在水缸里好好養著。這時,一家人總免不了開心地圍著水缸看著這條給我們家帶來好運的小魚,心里更加感激默默為我們奉獻的古井。
“老師,現在大家都喝自來水了,還取凈水嗎?”一個學生的問話,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親愛的孩子們,雖然我們現在喝自來水,但是,很多人依然取凈水。我雖然離開家鄉幾十年,但是,取凈水的習俗我依然保持下去。每年除夕之夜鐘聲響過,我就打開水龍頭接一桶凈水擺著第二天喝。”“今年除夕夜我也要取一桶凈水。”同學們紛紛議論著。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2
我家鄉的春節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就做準備,家家戶戶都蒸白面饅頭、蒸花糕、蒸棗饅頭、蒸糖饅頭、蒸豆包、攤米糕、家家都 煮很多肉,燉魚等等,都準備下過春節的食物,食物是多的,為的是春節期間玩個痛快而不去再準備。一直玩到正月十五才可開始干活。另外, 每家做兒女的都要給老人錢或者東西,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與關心。老人們給自己的孫女、孫子或外甥、外甥女錢,以表示對晚輩的關懷。家家 戶戶門上貼對聯,有的對聯是自己寫的,有的是買的,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傊,到處充滿吉祥喜 氣的景象。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祝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總要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團圓飯,說說 離別時的奇聞趣事,談談各自騰飛的經驗,津津有味地品償各自帶來的天南海北的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過團圓飯,院里開始熱鬧起 來了,大家都開始放煙花了,我和弟弟拿煙花出來了,我的幾個姐弟也拿出煙花了,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大地開花”點燃引線,過了一會兒 冒起了火星,眨眼工夫就在天空中開出了一朵鮮艷的花朵。這朵花到處亂跑,一會兒變紅,一會兒變綠,把我們看得眼花撩亂,好像片地開滿了 鮮花,接著一朵接一朵,整個天空變得五顏六色了。整個村莊呈現出一派喜慶的景象。
除夕晚上,有的回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有的還在放鞭炮,有的聚在一起打麻將、拱牛、打天九,打撲克等等,不管是輸贏,都樂在其中。春節聯 歡晚會精彩極了,讓每個人都成了笑佛。春節聯歡晚會演到下一點才完,但是我們的心情一直是那么愉快,根本沒有睡意,到了下三點鐘,聽到 外面響起了炮聲,開始聲音小,炮聲少,過了一會兒,炮聲大了、多了,我們趕緊起來去放鞭炮,媽媽趕緊去煮餃子,等餃子煮熟了時,還要放 鞭炮,說是這樣會越過越紅火。這也是我們這里的傳統習俗。吃完餃子,我們先要到爺爺奶奶家里拜年,然后到本性大輩家里去拜年。去時一般 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這時的新媳婦要向本性大輩磕頭,同時也得到了錢。給本性大輩拜完年,好朋友們聚在一起開始盡情的 玩,盡情的游戲。大年初二,開始到親戚朋友家拜年。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我們這些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我們能 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里別別提有多高興啦!拜年一直到初五就完了,接下來就是玩。各自根據自己的愛好盡情的玩,一直玩到正 月十五就結束了寒假,結束了春節。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也沒有過多的作業壓住 我們的精神,尤其是春節里,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捂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 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高興的樣子,它們也很高興! 正月十四,我村逢集,買好元宵、蠟燭準備過元宵節,正月十五, 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元宵節,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家家都掛燈籠,燈籠有很多,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 ,里面還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晚上,家家在墻角旮旯點燃蠟燭,這里夜晚的景色充滿著詩情畫意,美極了。這一天家家吃元宵,這真是 神仙般的生活呀!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3
說起春節,大家一定知道,過春節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門,還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紅包!總之,就是快快樂樂的玩幾天。
可是,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不知道?不用著急,讓我慢慢告訴你:傳說,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來,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在年獸來到的那一天,便在門前貼上紅紙,張燈結彩,后來就漸漸地形成了現在的春節!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過春節時,我們的爸爸媽媽會在門前貼上一對紅色的紙,紅紙上面寫滿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聯!華夏族的首領黃帝,很重視神荼、郁壘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個節目的儀式:每當除夕時,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立下兩個桃木神像,在門相上懸掛葦子編的繩索,在內門上畫老虎,以此來鎮邪,求得來年的幸福。這個習俗在漢代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漢代以后,門旁的桃木神像逐漸演變、簡化為桃木板,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國時,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時,叫人在兩塊桃木板上刻了兩句詩:“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對聯。由于桃木是紅色的,以后便被用紙寫的字代替,一般對聯都用紅色的紙寫成。由此以后,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形式。
過春節時,大人們會買來很多花生瓜子這類零食招待前來拜訪的好友,并買來火紅的燈籠掛在陽臺上。而我們小孩子就伸手要壓歲錢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牽手去看花燈。在家鄉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花燈:有正在飛騰的龍,有在拜年的小孩!人們也高興極了,喜氣洋洋地觀賞美麗的花燈。大街上,所有的店鋪都掛上了大紅燈籠,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說著吉利的話:“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廣場上,父母和他們的孩子在放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映紅了半邊天,有“螢火蟲”,“小星星”……小孩子們可高興了,穿著父母為他的買的新衣服,繞著廣場跑來跑去,卻不知道自己的小臉兒都紅了!
與此同時,家家戶戶都開始包餃子了。先拿出一片餃子皮,往里面放一點已拌好的餃子陷,再蘸一點水,往旁邊涂一圈,一捏,一個精美的餃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餃子后,就把這些餃子倒進煮沸騰的水里。隨著一聲:“開飯啦!開飯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著美味的餃子。
說起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以后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過去,春節只是中國人自己的節日,跟外國根本扯不上什么關系;可如今,外國人也過上了中國節,可見,這幾十年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是節節高!哈哈,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怎么樣,挺好吧?最后在這里祝賀大家春節愉快!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4
自從六歲來到深圳這座陌生的城市后,就一直都沒有再回到家鄉,直到有人問我:你想回你的家鄉嗎?我才自己問自己想不想念回家鄉看看。
自從來到深圳后第一次回家鄉是在九歲的那年春節,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五年了我卻還能記起,仿佛這件事是剛剛發生的,記憶猶新。
回家鄉的前一天晚上,我特別地興奮,晚上根本睡不著,我也從來都沒有晚上不睡覺第二天早上卻還有精神的經歷。
終于到了第二天了,爸爸一叫“起床啦!”雖然當時是冬天天很冷,但是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被子一掀就起來了。但是這種精神過不了多久就消耗完了,一上車就呼呼大睡。
經過了三小時半快到家了的時候,爸爸說了一句:起來咯,要到家咯! 這一聽便立馬睜開眼睛有力地做了起來。然后頭立馬轉向窗外看外面的風景,回憶著小時的那些“影子”,看著外面自己就看著看著就開始發呆了,直到爸爸停了車說:到咯!我這才反應過來說了一句:這就是我有些不敢相信地說,當時在我眼里看來一切都變小了,也許是我在深圳待久了吧,眼界大了吧!待我一下車,就有小伙伴走到了車門那里看著我,由于時間過去了那么久,一時認不出來是誰,而我一下車她們就說,噫,這不是那誰?
“對呀!”然后她們全都叫著我的名字,而我卻一臉疑惑地看著她們。她們也看出來了我不記得她們了,一個個都說“我是…呀!你不記得了嗎?”大部分的人我都忘了,倒是有三位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忘記,就是我從小一直到我離開故鄉的好盆友,目前我和她們還是好盆友,但很遺憾的是在她們中卻沒有她們。我有些失望,但后來一想說不定人家拜訪親戚了呢!畢竟過年嘛!但后來一想說不定人家不知道我回來了,還在家里呢!于是快到家了的時候我把我的'行李丟給了我爸爸然后很急切地說:“爸爸,幫我拿回去,我要出去一下!卑职致犃擞行┮苫蟮卣f“都快要吃飯了你要去哪?”等他說完我就已經跑地老遠了。
我憑著兒時的記憶,找到了我第一個最重要的人的家,她果然在家,會沒進去就聽見她的聲音,他爸爸看見我立馬就認出來了:這不是蕾蕾嗎?我有些驚訝地回答:是的,您還記得我呀!叔叔笑著回答:當然啦!你是來找萍萍的嗎?她在樓上,你快去找她吧!我笑著點了點頭就跑上人家的樓上去了。他爸爸就沖樓上大喊了一聲:啊萍,蕾蕾回來了,她來找你咯!
她應該是聽到了叔叔叫了,就走下了樓。當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有些不敢相信她居然比我高好多,天哪,好可怕!但是這可怕我并沒有說出口,只是微笑的說了一句:還記得我嗎?她很淡定地說了一句:記得呀!蕾蕾!
這時她的媽媽抱著一個小男孩走出來走出了房間,看到我特別驚訝微笑地說:蕾蕾,你回來啦!好久不見咯!這一下長高了不少。還沒說完,懷里的小男孩便哭了起來,然后阿姨立馬哄小男孩,便哄還邊說:那你就跟啊萍要吧,阿姨要去喂他吃迷糊了!對了,快要吃飯了,要不你留下來跟我們一起吃?我微笑地拒絕了:不了。家里有煮我的飯,我回去吃!然后阿姨就走回了房間。我就轉頭向我的好盆友:“陪我走走吧!”
“好啊!”
就這樣我和她在周圍走了走,很久都沒有見面了,不知要說些什么話題,于是我就問了很基礎的一些問題,沒聊多久,手機就響了,爸爸打電話過來叫我回家吃飯了。我們就這樣暫時分開了!
在回家的路上,聽到了許多的鞭炮聲,這在城市里可是怎么也聽不到的,因為城市里不讓放鞭炮,不僅有鞭炮聲路上還有雞叫聲,那些小雞仔在自由地自己吃著自己的東西,這種生氣只有在自己家鄉才能看見的,城市里是沒有的。還有…
由于爸爸要著急回去上班,我們在家鄉只待了三天就回了深圳,只有在那幾天我才發覺時間真么好快,當我離開的時候我的那些盆友都來送我。突然感到好舍不得你們…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5
大家一定知道,過春節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門,還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紅包!總之,就是快快樂樂的玩幾天。
可是,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不知道?不用著急,讓我慢慢告訴你:傳說,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來,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在年獸來到的那一天,便在門前貼上紅紙,張燈結彩,后來就漸漸地形成了現在的春節!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過春節時,我們的爸爸媽媽會在門前貼上一對紅色的紙,紅紙上面寫滿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聯!華夏族的首領黃帝,很重視神荼、郁壘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個節目的儀式:每當除夕時,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立下兩個桃木神像,在門相上懸掛葦子編的繩索,在內門上畫老虎,以此來鎮邪,求得來年的幸福。這個習俗在漢代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漢代以后,門旁的桃木神像逐漸演變、簡化為桃木板,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國時,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時,叫人在兩塊桃木板上刻了兩句詩:“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對聯。由于桃木是紅色的,以后便被用紙寫的字代替,一般對聯都用紅色的紙寫成。由此以后,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形式。
過春節時,大人們會買來很多花生瓜子這類零食招待前來拜訪的好友,并買來火紅的燈籠掛在陽臺上。而我們小朋友就伸手要壓歲錢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牽手去看花燈。在家鄉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花燈:有正在飛騰的龍,有在拜年的小孩!人們也高興極了,喜氣洋洋地觀賞美麗的花燈。大街上,所有的店鋪都掛上了大紅燈籠,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說著吉利的話:“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廣場上,父母和他們的孩子在放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映紅了半邊天,有“螢火蟲”“小星星”……小朋友們可高興了,穿著父母為他的買的新衣服,繞著廣場跑來跑去,卻不知道自己的小臉兒都紅了!
與此同時,家家戶戶都開始包餃子了。先拿出一片餃子皮,往里面放一點已拌好的餃子陷,再蘸一點水,往旁邊涂一圈,一捏,一個精美的餃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餃子后,就把這些餃子倒進煮沸騰的水里。隨著一聲:“開飯啦!開飯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著美味的餃子。
說起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以后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過去,春節只是中國人自己的節日,跟外國根本扯不上什么關系;可如今,外國人也過上了中國節,可見,這幾十年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是節節高!
哈哈,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怎么樣,挺好吧?最后在這里祝賀大家春節愉快!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6
又到了回故鄉的時候,不知為何,這次卻有一股莫名的情感,寫此作文,獻給關愛我的奶奶!}記
伴著新年漸近的腳步聲,和著內心對故鄉的憧憬,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回鄉的旅程。一路上我涌起許多想法:故鄉還是以前的那個故鄉嗎?奶奶是否變了樣?我們今年在故鄉過的春節又會怎樣呢?汽車顛簸了好幾個小時,我終于唯一一次“清醒”著回到了故鄉(因為暈車的原故,歷年回故鄉坐車我總是在昏昏欲睡中度過的)。下了車,遠遠地看見早已回來的堂哥堂姐及叔伯們在等待我們,簡單地問候過后,我迫不及待的沿著小路跑到了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的廚房,我一眼就看見灶臺旁邊坐了一位老人,她面黃憔悴,臉上不時泛起皺紋,一雙飽經滄桑的手熟練的拿起木柴,填進灶膛里,上身穿著一件灰黑色的上衣,腳上穿著沾滿了灰塵的布鞋。屋子里沒有開燈,但卻被火光照得通亮。她沒有發現我,可我卻百感交集,輕輕地叫了一聲“奶奶”,但是奶奶卻毫無反應,這時我才想起爸爸路上對我說的話,“奶奶年紀大了,身體雖然硬朗,但是耳朵卻不靈便,不要惹奶奶生氣……”于是我又喊了一聲“奶奶——”奶奶慌忙抬頭,見到兩年未見的我——她的小孫子回來了,奶奶高興極了,輕喚我的小名:“貝貝,過來!”我連忙跑過去,站在奶奶身旁,猛然間我發現我已經比奶奶高出了半個頭。片刻,奶奶為我倒了一杯熱水,讓我暖和暖和,我頓時心里酸溜溜的,握著水杯卻無法喝下,內心不住的想:奶奶,這杯水應該是我該您倒才是呀!
大年三十的夜晚,鄉村比較清寒。吃罷晚飯后,大家都出去玩兒了。夜晚十二點時,只剩下我和奶奶坐在屋里,看春節晚會,奶奶不住的把火盆向我身邊推,為的是讓我更加的暖和,還輕聲問我:“烤炭火習慣嗎?要是不習慣就換用電暖器?”我無力中帶著感激地搖了搖頭。由于玩耍了一整天,很疲乏,便很快躺在椅子上進入了夢鄉……醒來時,看看手表,發現已是深夜三點,此時我正躺在奶奶的床上,我問旁邊的哥哥:“是誰把我抱到床上的!备绺缯f:“是奶奶!蔽业男牟挥杀挥|動了一下,我現在已經很重了,奶奶她抱得動我嗎?她抱我時又是怎樣的吃力呢?頓時,我的眼睛里出現了亮晶晶的液體在喧鬧的黑夜里閃光,照亮了黑暗。我又問道:“我們睡了奶奶的床,那奶奶睡在哪里?”“她睡在鄰居家……”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早就不見奶奶的身影,我問爸爸:“奶奶呢?”爸爸說:“你奶奶下地澆水去了,今年干旱,莊稼只有多澆水才能成活……”繼而,他又說道:“你看你奶奶這么忙碌為的可都是我們啊。要是我不認真工作,你不努力學習,對得起你奶奶嗎?”我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走開,內心再一次酸溜溜的……從這里,我也似乎讀懂了爸爸的思念,知道了爸爸為什么即使一個人也要堅持每年回老家過年的原因,那是爸爸對奶奶的愛,一顆拋不開母親的火熱的心!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到了初五,我們要離開故鄉了,臨上車時,奶奶為我們帶了許多家鄉的食物:有臘肉、玉米粥、醬豆……而且奶奶還趁爸爸媽媽不注意,硬塞給了我100元錢,給我當零花錢。但是,想起奶奶平時生活上的節儉,我又悄悄的把這100元錢放進了奶奶的上衣口袋里。上車了,我深吸了一口故鄉的空氣,望了望故鄉的山水,緩緩登上了汽車。車啟程了,透過車窗,看見奶奶正在向我們揮手,看到她一點一點向我們遠去,我的內心再一次變酸……
回家的旅途中,我依舊“清醒”著,我深刻銘記爸爸對我說的話,好好學習,將來報答奶奶。望著車窗外散落的風景,聆聽沉寂已久的心情,許久,我對爸爸說:“爸,明年我還回來……”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家鄉春節(家鄉春節作文)12-20
家鄉的春節 - 春節作文08-16
家鄉的春節春節作文02-17
家鄉的春節作文-春節12-22
家鄉的春節優秀作文_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05-25
家鄉的春節作文_春節作文03-18
家鄉的春節作文11-12
家鄉的春節作文01-21
家鄉的春節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