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是暑假的第二個周六,傍晚時媽媽叫我和表哥亮亮跟她參加少兒英語角活動。我好奇地問:“今晚干什么?”“我們請來剪紙藝術家張老師教大家剪紙。”“什么,剪紙?這也太幼稚了吧?”我抗議道。媽媽說:“很好玩的,你去了就知道。”在媽媽地“誘逼”下我們老大不情愿地來到牡丹社區的活動中心。
一進活動中心,哈,聞聞、瀟瀟、周士杰還有黃一,我的朋友們都來啦!他們圍坐在一位高高個子、穿著黑白相間襯衫的中年男子周圍。他清瘦的臉龐,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再看他一手里握著一把小剪刀,一手拿著一張折疊的紅紙,剪刀在紅紙上左右翻飛,一會兒剪出一朵花,一會兒剪出一個花瓶,引來大家陣陣喝彩與贊嘆。原來這就是媽媽提到的剪紙藝術家張其培老師?經介紹才知道張老師的來頭可大了:現為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會員,浙江省民間剪紙研究會副秘書長,浙江省民間藝術研究會、浙江省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寧波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還是《新次囊鍘返謀嗉募糝階髕貳逗萌兆印坊貢恢泄也錒菔詹亓四兀?
張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中國剪紙藝術的歷史,還展示了他的許多剪紙作品。他剪的作品《古宅新韻》真是惟妙惟肖,連門口倒貼的“福”字、窗欞、瓦當都看得見,門口坐著一位拉二胡、著旗袍的女子,顯得十分典雅懷舊。張老師介紹說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一棵奇葩,歷史源遠流長,屬于非文化遺產,2003年,文化部、中國文聯等共同發起并負責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正式啟動。剪紙成為了這項工程首批實施的專項搶救工程的第二項程。他希望我們小孩子們能多了解它、喜歡它。“沒想到小小剪紙竟然有這么多學問!”我心里不禁發出感嘆。
先簡后難,張老師教我們剪花瓶。我趕緊找個靠他近點的椅子坐下來。他剪紙時十分寧靜,身子在椅子上紋絲不動,眼睛盯著手中的紙,心里構思著,好像把身外的一切都忘了一樣。他那把剪刀很細巧,用起來得心應手,左剪右彎,不一會兒就剪出一個漂亮別致花瓶。女孩子們一個個睜大眼睛,邊瞧邊剪還一個勁地想湊到張老師面前想多學些剪紙的本領,將老師圍個水泄不通。而我和黃一則忙里偷閑,在一旁亂剪。黃一剪出一個機器人,我剪出一個怪獸,然后我們就玩了起來。
我把我表哥亮亮引進了“鬼屋”然后把他關進去。亮亮在里面哇哇大哭,我和黃一則笑的半死。亮亮為了報復朝我“進攻”。把他們帶來的橡皮糖拿來砸我。我被砸的“落慌而逃”,又不甘心,于是和亮亮進行了一場“生死大戰”。黃一則在一旁“坐山觀虎斗”。一副悠然自得得樣子。最后我和亮亮“兩敗俱傷”,歸于和平共處。活動室里女孩子們剪紙剪得其樂陶陶:一只鳥,一對花瓶,一個小娃娃…… 媽媽命令我和亮亮必須學會剪花瓶,“威脅“道:好不會,甭想領單位發的冰棒!這可苦壞了我倆!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該怎么做,為了好吃的冰棒最后只能向張老師和女孩子們求救,終于剪出自己的作品:花瓶中間有花紋相當有創意,雖然邊紋有些毛毛糙糙,但我還是十分有成就感,謝謝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