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熱]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風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作文 篇1
自吟以往,反躬自省
——題記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反躬自省”是家里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諄諄教誨,我于學習中悟家風,成長!
悟家風,知有所愧,終有所感!
“你覺得老師交給你的任務是累贅嗎?”輕輕的問句讓我剛放下的心變得沉重起來。
“還記得一直對你的教誨嗎?反躬自省,反躬自省,你需要自己明白的”說著媽媽便走開,獨留我在這里沉思。
不久前,我和媽媽拿到了我的月考成績,刺眼的數字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原本信誓旦旦要奪冠的月考,竟然以這樣的`結果落幕。面對媽媽的責問,想來想去我把問題歸結到了班主任身上,是他讓我做紀律隊長,耗費了我那么精力。但是當我說出原因后,媽媽卻只給我留下了那兩句話。
“反躬自省”是家里老人經常在我耳邊念叨的,之前并未多理會,四個字而已,如今細細想來卻十分沉重。我思路開始清晰,開始頓悟,我剛才只是找了一個站不住腳的所謂的“理由”,而且有意將它放大了,只想逃避,而不敢直視自己的問題,反省自己。
學習的路上有很多絆腳石,但是班主任的任務卻是對我的歷練,是助推器,我卻把它當成借口,而不是反思自己!
“反躬自省”就是教導我要直面自己的問題,不斷的反省自己啊!
瞬間,內心的沉重都化為烏有,學習路上總有荊棘,心懷家風,便能無懼挫折,精進自我,逆風飛翔!
修身方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司馬光教子勤儉,吉鴻昌不忘父訓一生清白謙正,家風傳統始終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流淌。“反躬自省”也已烙印在我心中,融進我的血脈里,成為了我永久座右銘。
家風作文 篇2
從記事起,每逢家里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得飯菜,便是一席愉快得談話。我經常是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吃飯時安靜得像一個“啞巴”,于是經常得到了客人得夸獎:“你家得孩子真懂事。”但是平時,淘氣得我會時不時“做怪”。例如給睡覺得老爸抓腳底,惹得老爸得怒斥:“不要吵,讓我睡個美美覺。”
雖說是現代社會了,但父親總是用些落伍教育方法來管教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我這位家里得小淘氣懂得了“要好好學習、禮貌待人”得道理。每當傍晚放學,爸爸總是在樓下等著我,監督著我去紫陽公園跑步,跑步后我就得回家。我真想對父親說:“我還想再去和同學打籃球。”但怯于父親得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得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得進步,新時代得家風會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家風作文 篇3
家風?家風,可是春天的風?給萬物帶來勃勃生機。家風,可是夏天的風?給炎熱的氣候帶來一絲涼爽。亦又是秋天的風?吹得楓葉格外的紅。亦是冬天的風?伴著雪花漫天飛舞。不同的家風,就是四季的風,帶來不同的影響與感受。
我的家風——有味覺的滿足
我們家有著“悠久”的吃文化。從小到大,父母領著我吃遍大街小巷的美食,每次走在小巷中,不僅被美味所陶醉,也為與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時光而快樂。還有,每天回到家,都能先嗅到空氣中的菜香,肚子里的饞蟲被勾了出來,飛奔到家門口,一進家門就能看到滿桌美味的菜肴。一家人品嘗著可口的飯菜,在桌邊說說笑笑,周圍不僅有飯菜的香味,也洋溢著溫暖的愛。就如同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我的家風——有無微不至的愛
在生活中,習慣了父母的呵護。每天早上出門,一句“注意安全”隨著風兒陪著我騎車上學;晚上在燈下奮筆疾書時,父母總是會端來一杯牛奶或是一盤水果,解除我的疲乏;在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會鼓勵我,輕輕的一句安慰,溫暖的一個擁抱。就在多少個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父母真摯樸實的愛。就像夏日的習習清風撫平心田。
我的家風——有收獲的喜悅
父母總是教導我,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什么樣的年齡,就該做什么樣的事。作為子女,我體貼懂事;作為學生,我刻苦學習。每當考試取得滿意的成績,每當參加比賽獲得較好的名次,我們仨的喜悅都洋溢在眉梢與嘴角。一點點的收獲,如同秋天夾著麥香的風,推動著我前行。
我的家風——有諄諄教誨
在我犯了錯誤的時候,一般情況下,父母都不罵我,而是平心靜氣地與我交談。在娓娓道來中,我意識到了什么,領會了什么;錯誤比較嚴重時,父母也有沉不住氣的時候,會大聲斥責我,有了怒發沖冠的氣勢,甚至也挨過打,但打完后,我會發現他們比我還傷心。雖然有時他們的教導讓我感覺如冬天的寒風,但是我知道,不經歷風雨,又如何見彩虹。
我的家風,就像四季的風,感受著春夏秋冬的美好美妙與凜冽,伴著我一步步成長。讓我感受不同的味道。家風,別樣的傳承,別樣的風景。深遠而悠長……
家風作文 篇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對于我來說,還有一句話一直伴隨著我不斷成長——尊老愛幼,和諧溫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門。這是我們曹氏祖訓的最后一段話,也是我們曹家家風傳承的根本。
雖然我從小就知道這句話,也大致知道祖訓的意思。但是真正讓我對這句話有著深深的體會和刻骨銘心的.記憶,是發生在我五歲左右的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一次去動物園的路上。那天,我和爸爸在公交車上有說有笑,商討著到動物園后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車輛行駛途中,有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登上了這輛公交車。老奶奶看起來已年過花甲,白花花的頭發紋絲不亂,久經風霜的皺紋已經深深地刻在臉上,眼睛像一潭泉水深陷大山之中,衣著干凈而樸素。爸爸看見老奶奶站在過道中間,弓著腰緊緊地拉著扶手,馬上站起來走到老奶奶身邊。扶著老奶奶慢慢地走到我身旁的座位(也就是爸爸之前所坐的位置)。老奶奶說著謝謝,并表示“小伙子,我沒事,你坐吧”。爸爸在我一臉疑惑和不滿中堅持站在座位旁,直到老奶奶下車。
我們到站下車后,我氣嘟嘟地表達著我的不滿“老奶奶已經說不坐了,你為什么還要把座位讓給她”?爸爸一臉嚴肅地說:“你還記得我們曹氏祖訓的最后一段話嗎?”“知道,應該是尊老愛幼,和諧溫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門。可是,我還是小孩子,我想和你坐一起嘛”我開始撒嬌。“既然你知道祖訓,就應該知道,我們的祖訓不單是讓我們背誦的,更應該是讓我們踐行的,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來遵從祖訓!這既是祖訓也是一種孝道。”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嘟囔著問爸爸“難道在車上扶老人也是孝道嗎?”爸爸循序誘導,臉色緩和告訴我“是的,孝有很多種,孝敬父母和長輩是小孝;幫扶他人,熱愛社會是中孝;而孝愛天下眾生、不存偏見則是大孝”。
這件事讓我不但加深了祖訓的記憶,更理解了祖訓的含義——尊老愛幼不但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品德,更是和諧溫馨的前提!只有時刻把“道德立家”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真正傳承我們的家風!
家風作文 篇5
我的家是中國千百萬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個,但我的家庭中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家庭中一直保持著——軍人的作風。從軍報國是每個家庭成員的一生的驕傲,綠色軍營則成為每個人心中不變的“圣地”。無論歲月交替與時代變遷,軍人的熱血卻代代傳承。
我的`爺爺1958年入伍,到西藏去保衛邊疆,當時爺爺才15歲。他1979年轉業,在部隊奉獻了21年,真是了不起!我的爸爸1986年入伍,1991年退伍,也在部隊奉獻了5年。爺爺和爸爸都不抽煙不喝酒。雖然爺爺、爸爸都已經是退伍軍人,但他們一直仍對部隊有著特殊的感情。平日里,他們還一直穿著整潔的綠軍褲,筆直的腰桿,炯炯有神的雙眼,只有雪白的頭發和深深的皺紋寫盡歲月滄桑。
他們的朋友幾乎全是當兵的,周末到我家,你會發現一屋子全是穿綠軍裝的聚在一起。他們自己至今仍看不慣那些染著頭發、穿著花里胡哨的男孩,他們覺得只有綠色才是最美麗的顏色,軍人作風才是男子漢的象征。因此他們對我要求十分嚴格。他們經常對我說,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正直,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他們從小要求我做什么事情都要迅速、要快:起床快、穿衣快、吃飯快、洗澡快……對我像軍人一樣要求。
我們家里所有的人待人接物都很熱情。爸爸也這樣要求我,要講禮貌,講文明,做一名優秀的人。他們對我言傳身教。我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體會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也認真地按他們的要求:盡心盡力地做每一件事情。我現在努力讀書,刻苦鉆研,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后爭取考軍校,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我一定去保衛邊疆。
這個軍人家庭的傳統!鑄就了我們這個普通家庭的家風!我決心今后一定要把它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