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 篇1
在我們家沒有什么特別的規定,比如說一定要遵守什么。大家不會把家風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我的爸爸媽媽總是在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給我和妹妹樹立榜樣,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我們。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覺得這一句話在爸爸媽媽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每到周末,他們總會抽出一天的時間帶我和妹妹去看望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我也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和他們聊天,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日常。假期和周末也會帶他們一起去購物,逛街,給他們的老年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我說每當他看見姥姥姥爺他們臉上的笑容時,心里也會很開心。在父母的影響下,和妹妹也開始學著孝敬父母,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帶著父母出去旅游,購物;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常給媽媽洗洗腳;給爸爸捶捶背。就像媽媽說的那樣,每當看到他們臉上欣慰的笑容時,自己心里也會很開心。
姥姥姥爺就像一對歡喜冤家,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拌嘴,老了還是如此。長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又吵起來了,爸爸媽媽總是不厭其煩,每次都耐心的勸導,從不去反駁,頂撞他們,即使他們說的很沒有道理。我問過爸爸為什么不去反駁他們?爸爸告訴我說“人老了就是這樣,喜歡較真,有時就像三歲小孩一樣。以前他們教育你要孝順長輩,孝敬父母,幾個字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不要總是去頂撞他們,要讓他們順心,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就盡可能的由著他們來。有了順,敬也就來了。
他們現在老了,腿腳不便了,腦子也不太好用了,但是他們現在的樣子,就是兒時的你!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他們是怎樣對你的,你難道都忘記了嗎?”
反觀我們,父母每天換著花樣給我們做飯,我們還挑三揀四,不知道珍惜
從爸爸媽媽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我們家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 篇2
家風是黑暗中的.一盞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家風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條小船,載我們成功抵達岸邊;家風就像是地球的自轉軸,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道,這就是我理解的家風。
仁
我理解的“仁”是人與人之間要友愛互助、同情,但卻不能利用他人對你的仁義。一次坐公交車的時候,我身上沒有帶零錢,驚惶失措中旁邊的阿姨拿出兩元錢遞到我手中笑著說:“孩子,忘記帶零錢了吧。”之后阿姨就下車走了。這讓我產生了僥幸心理,再坐公交車時,就不再擔心忘帶錢了,心想我是小孩兒一定會得到照顧。直到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和媽媽提起這事,她果斷地制止了我,嚴肅地說:“咱們家人都對別人仁義,但不等于我們可以利用別人對我們的仁義之心啊!”我慚愧地低下頭。
信
“信”就是真誠待人,做事有誠信。我們家的每個人做事都是講求誠信,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了這個道理。說到就一定要做到,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不能反悔,和別人有約就一定不能失約。
善
“善”是指善良,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主動幫助別人。對于“善”這點,我很有自信。我總是很同情身邊那些有困難的人,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我還會善待流浪小動物,經常給它們喂食。
孝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一直是父母的口頭禪。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成長,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的愛。孝不僅是長大以后要給父母買多少東西,而是能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帶他們出去散心,幫助他們保持健康的身體。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仁信善孝”。這四個字激勵了我家幾代人,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我要把它一直傳承下去。
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 篇3
家風和家訓,現在好像不怎么被提起,好像被淡忘,但只要細細想想,它還是無形的在我們身邊,家庭的一舉一動,無一不是透露著來自兩個家庭的古老家風家訓。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訓,也沒什么特別,但卻展現著中華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家,老人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孝道,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有一次,老人感冒了,我卻要上學,家里汽車只有一個。而我家雖然離著學校不遠,但距離還是有的。送老人去醫院只要在路邊拐個彎就可以隨便把我送到學校。但家長卻不了,甚至都不送我,帶上老人就往醫院趕,我雖然沒遲到,但心里還是不自在。但仔細想一想,如果老人出了什么事,就永遠的失去了,這也是對老人的尊敬。多次的送我上學,卻會把我慣壞。孝敬老人,是第一的家風家訓。
然而還有,一切向善。向善的心勝于一切,有一顆善良的心,也是我家的家訓之一。無論別人是不是害心,但我們是絕對不可有的。經家長的一句話,如果人人都遵守了這一條,世界將會充滿愛。其實當時我還不懂,只是想著為什么別人可以做壞而我卻不行,殊不知,那些人卻是特例。這個世界真的是好人多,但更確切的說是,不是壞人的人多。善良,人人有,但如何表現,卻鮮為人知。而如果去搶劫,立馬被無數人知道。這是一個壞人“多”的原因。但即使這樣就不可以幫助人了嗎?不,這是否定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一些尊重師長,團結……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這兩條,有這兩條,就夠了。
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 篇4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家訓,我們家的家訓出自《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其中還有個故事。
小的時候我并不珍惜糧食,吃飯時總是很浪費,爸媽怎么說我也不聽,他們總跟我講各種道理,其中就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但那時我并不能體會勞動辛苦,資源寶貴等這樣抽象的話,爸媽覺得,只有親身實踐了才會懂得。所以在我七八歲時,就有了那次周末的活動。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我們去了農田,體驗挖紫薯。剛到那里,我興致勃勃,信心十足,想著一定要挖十袋八袋紫薯回家,從土里挖東西還不簡單嗎?但當我試著拎起鏟子時,我的信心也隨著落在地上的鏟子灰飛煙滅了——那把鏟子真的好重!如果我連鏟子也拎不起來,還談何挖紫薯,但看到爸媽已經拎起鏟子和袋子走進田里,我也只好吃力地拖著鏟子跟在爸媽后面。
到了田里,太陽正熾熱地烤著大地,我一鏟一鏟奮力地挖紫薯,過了不久就汗流浹背,可還沒有多少收獲,我禁不住有些想放棄,但看到不遠處也有不少的農民伯伯在干活,他們卻毫無怨言,我想到我平時吃到的飯菜都是他們這樣辛苦地種出來的,我也重新有了動力,努力地挖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我們身邊已經堆起了三個裝滿紫薯的袋子,我不由得喜笑顏開,雖然十分辛苦,但我也有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些成果是多么來之不易,而到了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含義,也從這時開始,我覺得浪費糧食是一件不尊重他人勞動的事,我也不再浪費了。我也明白了勞動的光榮和意義,我至今一直記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家訓,它在我的成長過程當中一直伴隨著我。
【我們的家風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我們的家風作文11-27
我們的家風家訓作文10-07
我們的家風作文100字02-03
我們的好家風小學作文09-25
我們的家風家訓故作文09-07
我們的家風作文3篇02-12
【精選】我們的家風作文四篇02-12
我們的家風作文4篇02-13
精選我們的家風作文4篇02-27
我們的家風作文7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