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風作文匯編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風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作文 篇1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清·金纓
我來自一個平凡的家庭,爸爸媽媽沒有萬貫家財,也沒有絕世容貌,但他們身上的美好品質(zhì)卻對我們的傳家寶,更是我成長路上的明燈。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父母好不容易將我們養(yǎng)大,我們不應該孝順他們嗎?”這是母親對我說過的話,至今銘記在心。
有一次,我的母親,在做完家務,累得滿頭大汗時,又去廁所端了一盆水給奶奶洗腳。老人家心疼地說:“孩子,歇會兒吧!都忙了一天了,別把身子給累壞了。”母親微笑著說:“媽,沒關系,我不累,讓我表現(xiàn),表現(xiàn)嘛!”“嘿,你這孩子……”老人家無奈地說。
母親行為被只有七歲的我看到了。我悄悄地跑到廁所端出來一盆水,年幼的我吃力地端著那個水盤,搖搖晃晃地向母親走來,盆子里的水花四濺,濺了我一身,但我的臉上還是洋溢著燦爛天真的笑容。我把水放在母親腳旁,“媽媽!洗腳!”母親轉(zhuǎn)過身,看著我,既驚喜又欣慰,她坐到椅子上,我為她洗起了腳。看著我笨拙地動作,母親“噗呲”一笑,笑得那么溫柔,那么好看。
不僅母親如此言傳身教,爸爸還常說:做人,要善良謹慎,多換位思考,才能利人利己。
九歲那年,有一次在路上玩耍,看到了一塊石頭,彎下腰撿了起來,我轉(zhuǎn)頭看向旁邊的小道,那個小道又窄又偏僻,隨手用力把石頭向小道拋去,看著石頭彈起來的樣子,感覺很好玩。不料,被不遠處的父親逮了個正著,他急忙地走過來,對我說:“你怎么能亂扔東西呢?”“怎么了嘛。”我無所謂地說。“你知道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嗎?如果有人騎車路過摔倒了怎么辦?”“可,可是這么偏僻的小道,怎么可能會有人過來嘛。”我反駁道。聽了我的話,父親安靜地看著我,過了一會說:“有!怎么可能沒有,哪個小道會沒有人或車輛經(jīng)過?這你這種做法是犯了僥幸的錯誤!”他解釋說,即使沒有人,石頭扔在地上,有人晚上路過,也可能會絆倒摔跤;假如剛好有人路過不小心砸到別人更是不對。我在一旁聽著他的嘮叨,意識到了自己真的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看見我意識到了錯誤,父親的語氣緩和了許多,他繼續(xù)說:“孩子,你還記得之前學滑輪摔的那個傷口嗎?很痛吧?但是騎車摔倒比這更痛。”我下意識地用手摸了摸右肘的那道傷,那道傷,令我難忘。漸漸的,父親變回了往日的慈祥,他溫柔地說:“快把那個石子撿回來,然后回家。”“好!”這時,夕陽照在父親的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顯得他是那么的高大。
這也讓我明白,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多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就不會傷害到了別人。“父之愛子,教以義方。”父母的言傳身教,是美好品質(zhì)的傳承,也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明燈。
家風作文 篇2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廳里,端端正正的掛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里總是有所感悟。爺爺說要把這句話銘記于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爺爺說這個家風被傳承了幾十年,在他小的時候,老爺爺就告訴過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過蜂林,一味的退縮你就永遠達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積累經(jīng)驗,去體會生活的美好呢。聽爺爺講到他們過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頓時茅塞頓開,我開始拿起英語書,認真地拼寫單詞,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回味爺爺說的每一句話。學習的動力也就回來了,好像渾身充滿了力量。這次模擬考之后,英語成績也提升到以前的樣子了。
二戰(zhàn)前,歐洲學者曾探討,四大古文明為何只有中國文明屹立至今?結論是“可能中國人特別重視家教”。
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倫常之中。大儒董仲舒提倡“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對此應該看到附著在其上的封建性,但也要發(fā)掘其中重視人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大家曾言“中華文脈已斷”,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政治化的倫理獨尊,百姓日常人倫被邊緣化,被沖擊,幾近斷裂。但也應看到,這種判斷未免悲觀。進入新時期以來,國家不斷對道德方面的綱領性文件進行著調(diào)整,重振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與道德建設。例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加強“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兩大領域建設,十四屆五中全會加上了“家庭倫理道德”領域,后定為“家庭美德”建設。20xx年十七*又加上“個人品德”建設——符合傳統(tǒng)儒家先“修身、齊家”,爾后“治國、平天下”的觀念。與此相應的是引導社會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之外的“家庭責任”。
父母沒有給我們豐厚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他們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我們從小就知道要守時,守時是做人的根本,是一種禮貌、一種尊重、更是一種美德,父母在不知不覺中送給了我們這么豐厚的一筆財富,讓我們享用一生。
家風作文 篇3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的'家訓是勤儉節(jié)約好讀書。別看這樸素的幾個字,卻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家?guī)状四亍?/p>
我爸爸出生在嵊州鄉(xiāng)下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小橋彎彎,流水潺潺,雖然風景宜人,但交通閉塞、土地貧瘠,人們世世代代當著農(nóng)民,住著破爛不堪的泥巴房,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可就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只有小學文化的爺爺奶奶始終鼓勵著他們的孩子們勤奮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農(nóng)村。
爸爸小的時候,農(nóng)村基礎設施很差,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經(jīng)常跳閘停電。一天傍晚,爸爸正埋頭做著作業(yè),耳聽“噗嗤”響,又停電了,周圍一下子昏暗了,只有西邊的太陽還在無力地發(fā)著光,在這若有若無的光亮下,爸爸愁眉不展,無法繼續(xù)寫字了。苦思冥想之后,終于有辦法了。“對了,古有匡衡鑿壁偷光,”爸爸自言自語道,“我也可以效仿匡衡借點別的光來呀!”于是他拿出奶奶花了幾個月積蓄給他買的鐵皮鉛筆盒,用干凈的布把鉛筆盒蓋子里面擦了一遍又一遍,放在作業(yè)本前面,調(diào)整好蓋子的角度,努力讓微弱的光線反射到桌子上,在這來之不易的光線下,繼續(xù)著未完成的作業(yè)。
我爸爸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發(fā)奮學習,媽媽更是如此——
上小學的時候,在一個期末考試的前晚,媽媽正在認真復習、準備考試,可夜深了,她非常疲憊,眼皮不自覺地打架。于是媽媽想了個好辦法,泡了一杯濃濃的綠茶,感到困了,就喝上一大口,并把茶葉含在嘴里使勁咀嚼,反復幾次之后,就不再困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的期末考試中,媽媽如愿地考出了高分。
勤奮好學是我家的家訓,正是長期受到良好家訓的熏陶,我爸爸他們姐弟三人個個都考上了大學,媽媽和舅舅大學畢業(yè)后也都當上了光榮的人民教師。不過最厲害的要數(shù)大姑姑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大姐姐,她是前年高考余杭區(qū)的理科狀元,現(xiàn)今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堪稱是我家的學習楷模。現(xiàn)在,我也一直勤奮學習著,努力把這良好的家風家訓發(fā)揚光大!
家風作文 篇4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很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因為這樣能顯得家里很和諧。晚輩在給長輩敬酒干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于長輩的酒杯,如果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這就是對家里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體現(xiàn)出對家里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如果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如果座位夠的話,要先讓長輩坐下,然后自己再坐。如果從車下來了一位老人,那么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如果此時又來了一位老人,那么帶著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這方面也一樣,要先給長輩倒,小孩如果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如果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
家風作文 篇5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道德品行的體現(xiàn),是一個人無形的名片。家風就像一顆大樹,根深蒂固地栽在每個人的心里,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
魯迅的家訓是他母親立下的:“用堅強抵御軟弱,用笑臉抹去淚水,從哪里跌倒,從哪里爬起,絕不倒下。”他的家風是堅強勤奮。魯迅一生以筆做刀槍,不向惡勢力低頭,鐵骨錚錚可見兒時受母親的影響深遠;毛主席的家風是嚴于律己、樂于助人、勇于奉獻、艱苦樸素。成就了偉人的光輝的一生……
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我總結出來六個字,就是勤儉、孝順和惜時。
媽媽常說:“勤能補拙,生活上要注意衛(wèi)生整潔。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將來怎么為國效力?學習上也是如此,要勤學苦練,努力才能成功。”
姥姥常說:“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不要浪費一絲一毫。”姥姥在燈下補衣服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的童年腦海里,我一定要勤儉節(jié)約,發(fā)奮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爸爸常教育我,百善孝為先,一定要孝敬父母。爸爸買了好吃的總不忘給姥姥帶過去一些,也從不跟姥姥頂嘴。《三字經(jīng)》里也說過:“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們一定要聽父母師長的話,不和父母頂嘴,聽老師的話。
如果可以,我也想給我家的家訓加一句:以德服人。爸爸媽媽都以身作則耐心說服,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示范教材了。一個家庭如此,那么一個社會也是如此,我們的社會大家庭就會更加和諧!溫暖有力的家風家訓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路,鼓舞督促的家風家訓像一雙大手,扶我騎上戰(zhàn)馬,踏上征程……
家風作文 篇6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每個家庭對真、善、美的傳承與體現(xiàn),家風教育潤物于無聲,家風好了,民風就好,民風好了,社會風氣就好了,這是功在當代惠及后代的好事。
說到家風,我家的家風還真不少,爸爸帶來的爺爺?shù)募绎L,媽媽傳承了姥爺?shù)募绎L。綜合起來,我家的家風就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孝敬老人,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與身邊的人和諧相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勤勞節(jié)儉,孝敬老人是我家家風的精髓。為了讓我更好的理解家風、家教的作用,父母經(jīng)常給我講他們關于家風的故事。媽媽家姊妹六人,老爺在外教書,姥姥在家操持家務,六個姊妹全部讀書,家庭生活很困難,為了添補家用,姥姥搞了好多副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兔養(yǎng)雞,六個姊妹每天放學后,都會各司其職,去給豬、兔割草,家庭作業(yè)只有在晚上點上油燈來寫。就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媽媽、姨和舅舅們個個學有所成,養(yǎng)成了勤勞節(jié)儉的好習慣。
今年秋天,姥爺因腦出血住院,媽媽、姨和舅舅們更是全家總動員,時刻陪護在老人身邊悉心照顧。
長輩們的言傳身教,使我對真、善、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長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我家的家規(guī)、家風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家風作文 篇7
爺爺常說:“良好的家風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人人都會養(yǎng)成好習慣。”
許許多多好的家風不但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良好的家風又是民族興旺、國家繁榮的根基。中華人民有重視家規(guī)的古老傳統(tǒng),講究“孝”“道”“尊”“誠”等,隨著社會發(fā)展,應在新條件下繼承、發(fā)揚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
我家的家風是“勤”,就是勤奮學習或工作。在上學之前,媽媽就經(jīng)常給我講許多關于勤奮學習的名人典故,比如說:王冕學畫、牛角掛書的李密、囊螢映雪的車胤、頭懸梁錐刺骨的蘇秦與鑿壁借光的匡衡。這些勤奮學習的故事時刻勉勵著我要刻苦向上。上學后媽媽每天陪我學習、練琴,教我古詩與國學常常到十點多,媽媽正是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樣嚴要求,要我做到起早貪黑,不辭辛苦。按照媽媽的這個標準,我每天早上起來養(yǎng)成了聽、讀英語的好習慣,晚上完成作業(yè)后拉琴、看書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爸爸忙于工作經(jīng)常不能回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是為了我與家庭生活得更好。受到父母的熏陶,我也懂得了勤奮,看書學藝每天都非常有規(guī)律,也經(jīng)常琢磨奧數(shù)與英語,而且還樂此不疲。雖然這些勤奮使我的童年少了許多玩的時間,但是讓我收獲最多的是:學習有樂趣,讀書非常充實。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現(xiàn)在拿到了非常多證書與獎狀。
在老家每天飯后,一張茶幾一壺茶,一把藤椅幾本書,棗樹下,走廊里,花園旁總能找到爺爺?shù)纳碛啊敔斕焐鷲劭磿虼舜蟠笮⌒〉臅窭飻[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歷史類的、政治類的、文學類的,還有名人、偉人的專輯。因為我從小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因此得到了爺爺非常多寶貴的藏書呢。
“勤”這個好家風給了我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童年,它將伴我一路成長!
家風作文 篇8
起先,我不明白什么叫家風,問了媽媽以后才知道,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做人做事的風氣和道理。就好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一樣。媽媽告訴我,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nóng)民,沒有大學問,但說到家風,還是有一些傳承下來的,最重要的幾條是:誠實守信、勤儉節(jié)約、孝敬長輩。
誠實守信在我家就是言行一致,履行諾言,自己定的計劃或規(guī)矩一定要履行。比如說:不論什么課都必須提前幾分鐘到場,家庭作業(yè)完成后才可以玩,答應別人的事必須要做到,不能為了逃避責任而撒謊等等。幼兒園時學到《狼來了》的故事,小男孩因為撒謊騙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最終導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劇。這個故事給我的影響很深,從那時開始我絕不會因為好玩或逃避責任而撒謊。
勤儉節(jié)約也是我們家的規(guī)矩,因為祖輩都是農(nóng)民,深知糧食來之不易,財富是辛苦積累的。記得前幾年的一個夏天,我和媽媽回外婆家,正好是收割稻子的時候,看著烈日炎炎下的外公外婆,揮汗如雨。我才明白從一顆種子到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匯聚了多少的艱辛與汗水。現(xiàn)在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好了,隨處可見的剩食越來越多,這是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我們不僅要堅決抵制,還要從自身小事做起,不浪費糧食,不隨意買玩具,節(jié)約用水用電,在勤奮創(chuàng)造勞動成果的同時更要珍惜勞動成果。
孝敬長輩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家最基本的家風。爸爸媽媽常教導我,見到長輩要問好,要體貼,要幫助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和爺爺奶奶住一起,但到周末或過節(jié)時肯定會回家看望他們,平時經(jīng)常也會打電話問候,如果知道他們身體不舒服,就會第一時間帶他們?nèi)タ瘁t(yī)生。有了爸爸媽媽的以身作則,我更明白孝敬長輩的道理。我會記得爸爸媽媽的生日,會在生日前做好禮物送他們祝福,我會在家庭作業(yè)完成后幫媽媽干一些家務,我會在媽媽身體不舒服時幫她買晚飯。我相信只要堅持孝敬長輩,我們肯定是一個和諧的家庭。
家風是一種精神財富,是一種正能量,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的把我們家的家風傳承發(fā)揚下去。
家風作文 篇9
《浙江好家風》中個個貼近生活的故事啟迪我們應該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是那么得耐人尋味,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消化。看了這本書,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書中最具教育意義的一本書了,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家風家訓內(nèi)容主要涵蓋了學習、修身、治家、處世、愛國等方面,其中的故事歷經(jīng)代代的相傳,演變成了一篇篇、一句句啟迪人心靈的經(jīng)典,如:“家業(yè)之成,難如升天,當以儉素是繩是準。”“多讀書大觀古今,可以免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等等這些家訓名言是我們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讓我們?yōu)橹駣^,相承相傳。
當然,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訓就是“勤儉、孝敬、善良、正直”,這八個字是長輩們總是告誡我們的,在長輩們的告誡、期望中,我也已經(jīng)牢記,并傳承這“勤儉、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訓。
不信,你來看看我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吧!
小故事一:衣貴潔 不貴華
一次,跑步不小心,把一條好好的褲子膝蓋那里破了一個洞,晚上回家,跟媽媽聊起,媽媽說:“不要緊,褲子還蠻新的,這里補補還能穿。”說完媽媽把褲子用針補好了,我又穿上了。從小到大媽媽總是對我說,衣服不在于華麗、昂貴,只要干干凈凈的就可以。四年級的時候我學會了縫針,平時襪子有個小洞,我就會自己補補,再穿。
小故事二:凡是人 皆須愛
小的時候,我們還住在四樓。早上我和媽媽匆忙趕時間,看見樓道上一位老奶奶提著垃圾,腳不方便行動很慢。我想著時間快來不及了,想著越過老奶奶,媽媽卻拉著我說:“我們一起幫幫奶奶吧!”媽媽護著奶奶,我?guī)兔μ嶂刈呦铝藰堑溃m然時間在一分分過去,但是我卻覺得時間停在了幸福的一刻,老奶奶、媽媽、我的臉上都是幸福的微笑。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也會給老人讓座,扶他們過馬路……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很多,家訓就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中。在生活中,我會一直謹記“勤儉、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訓,塑造更好的自己。愿在家訓家風熏陶下的我們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種子, 開花、結果。
【有關家風作文匯編九篇】相關文章:
有關家風作文匯編六篇03-01
有關家風作文匯編10篇02-27
家風家訓有關的作文匯編9篇01-11
有關家風作文八篇03-04
有關家風作文10篇03-03
有關家風作文五篇02-28
有關家風作文7篇02-09
有關家風作文四篇02-09
有關家風作文合集五篇03-25
有關家風作文合集九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