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風作文合集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歷臘月二十四開始的,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后,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炮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早早的貼上對聯、年畫,然后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炮竹。爾后,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后,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簌干凈,然后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并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只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后,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喝著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娘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家風作文 篇2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著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后,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說: “我的好兒子,爸爸寧愿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愿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后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一個拾金不昧、不貪圖錢財的人,這句話深深在我心里,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得什么是拾金不昧。
六歲的一天,一個叔叔家的小妹妹來我家玩,玩了許久,叔叔便把她拉著走了。在家里的沙發上,一個玉像項鏈落在了那里,眼尖的我馬上跑到哪里坐下假裝看電視,一只手拿著遙控板,另一只手卻一直往后面拿項鏈。摸到項鏈后我就馬上往房間跑,偷偷把它藏了起來。在吃晚飯的我,雖然臉上平靜,但心中卻忐忑不安。爸爸和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反復地問我發生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聲放在桌子上,大聲喊道:“馬上把項鏈拿來!”我被爸爸的怒吼嚇哭了,連忙跑進家里拿了出來。媽媽拿過項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里撿的也要還給東西的主人,不然主人會擔心,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媽媽把項鏈還給了那個小女孩,她連聲道謝,那位叔叔也對我贊不絕口,而我卻羞愧地低下了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作文 篇3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里少有名氣得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左洗右刷,從沒閑著。家規家風家訓得征文作文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得,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得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得睡眠。
我知道,奶奶得身體不是特別得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得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得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得,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家風作文 篇4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庭當然的有自己的家風家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那么,家風具體指哪幾種風呢?在我看來,“文風”是家風中的`重要一種,是培養孩子性情的、熏陶孩子素養的重要方面。有個孩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人們以為他當編輯的父母一定為他修改過作文,做過指導。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沒給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輔導他呀!”那么,秘密在哪兒呢?還是氛圍——每天媽媽伏案改稿,爸爸埋頭寫作,家里來了客人,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論“結構”,談“中心”,家庭中的這種“文風”熏陶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寫作文。 由此看來,在家庭中培養一種“文風”是很有必要的。
虎媽蔡美兒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吧,在蔡美兒的嚴格教育下,他的大女兒被哈弗、耶魯錄取,雖然她說這是她女兒自己的努力結果,但我想這也離不開她的那股"嚴厲風".我的家里當然也有自己的家風——善良。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記得有一次,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大概是被車撞到了吧,倒在了地上旁邊也沒有別人去扶著她,我想:大概又是騙人的吧,于是連看也沒看便離開了。回到家中,無意中和媽媽談起了這件事,媽媽聽過后嚴肅道:“我從小事怎么教你的,見到需要幫助的人要及時施以援手,你現在是怎么做的?做到了嗎?”“不是沒有人幫嗎。”我委屈道。“沒有人你就不幫了啊!”媽媽更加生氣道。“我知道錯了...”眼淚好像滑了下來。從那以后,我見到需要幫助的人都盡力幫助了。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家風作文 篇5
家風是長輩們用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立世的習慣操守。我生長在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生活雖不富足,但也還算溫馨幸福,傳承四代人最深的印記我想大概就是勤勞節儉持家過日子,如此便可算作我家的家風吧!
我的外公外婆今年已有八十多歲高齡了,雖年事頗高但都還在老家種地干活,爸媽和姨們總是想讓他們歇上一歇,安度晚年,可他們就是不肯閑下來,回復說:“我們一輩子都做習慣了,要是猛的閑下來,病都會上身的,不是還增加你們姐妹的負擔”。他們總是在老家忙碌著。一刻也閑不下來。
爸媽也許受他們的傳染,雖都有工作,有微薄的工資收入,但在工作之余,還是會忙碌在自家開墾的田間小塊,種點時令蔬菜、栽些各種果樹、植景觀樹養鮮花,徜徉在勞作的田園生活中雖汗流夾背,仍樂此不疲。他們常常天不亮就起床,把菜園打理的“井井有條”,將院外田邊地角栽植的各種果樹修剪的郁郁蔥蔥,使我們能夠吃上許多新鮮且放心無公害的蔬菜和水果。小時候我們家庭條件不是很富裕,我和妹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媽媽親自動手做的,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和妹妹也都有了小孩,但媽媽還是要動手給
孫子們縫制衣服,我們總是心疼讓媽媽多休息會,勸她說“買的衣服款式多穿到還好看些,也花不了多少錢”。但媽媽總是說,“那么多舊衣服放那還不是浪費了,有的都還是新的,且面料又是純棉的,現在純棉的衣服又少又貴,小孩子長的快,老是買,不花錢呀,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以后培養孩子要花錢的地方還多”。于是在照顧孫子之余,只要是孩子們睡覺了,她總是找出家里的舊衣服在縫紉機前給孫子們改做衣服,而且還有色彩打配,孩子們穿到身上既舒服又暖和。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爸媽總是早睡早起,起早貪黑,這里拾掇拾掇,那里整理整理,屋里屋外的忙碌著。吃剩下的飯菜,總不忍心扔掉,留著下一頓飯吃完,我和妹妹總是勸告他們這樣不利于健康,可他們總說你外公外婆這樣吃了一輩子,不照像活到八十多歲,那么好的飯菜就倒掉了多浪費呀!平時我們用電后不及時關電源,用水太浪費,爸媽總是訓斥我們不要大手大腳,要從細小處勤儉節約。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外公外婆健康長壽就是勤勞節儉的生活方式正確的最好注解。
二十多年來,他們對子女一句又一句帶有“教條命令”式的叮囑和身體力行的勤儉節約示范,深深地影響了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塑造成了我們家最美家風,也構建了一個環保節儉型的幸福家庭。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8篇02-26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10篇02-22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5篇02-19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六篇02-13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6篇02-05
【精華】家風作文六篇01-19
【精華】曬家風作文六篇03-01
【精華】曬家風作文九篇02-23
【精華】曬家風作文八篇02-18
【精華】最美家風作文三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