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精選2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
星期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就聽爸爸說要帶我去洛陽的龍門石窟游玩,我高興極了,一下子就從床上蹦下來。
天氣格外清朗,爸爸駕著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我們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奔波,終于到達了洛陽的著名景點龍門石窟。一進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群結隊的游客,隨后我們找了一名導游,我們一邊觀賞,一邊聽導游解說龍門石窟的來歷: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南郊的伊河兩岸,從北魏至北宋400余年開鑿有2100多個窟龕,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它不僅體現了佛教文化,更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書法碑刻藝術。一路上幾乎所有的石壁上都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著、有的立著、有的在微笑、有的在發怒……樣子千姿百態。
跟隨著導游的介紹我們來到了龍門石窟最大的'盧舍那佛像跟前,在盧舍那佛像面前能讓人感覺到自己很渺小,導游講這尊佛像有17米多高,僅其頭部高度就達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來慈善安詳,好像在為我們的祖國祈福。
隨后我們又觀賞了潛溪寺、賓陽中洞、萬佛洞、蓮花洞等著名景點。其中蓮花洞中有一個最小的佛像,它僅有兩厘米大小,被稱為“微雕”。
不知不覺觀賞完整個景區已是下午4點多了,但我一點也沒有感到累,我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這壯麗的瑰寶而驕傲!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2
我這個學期的星期六和星期天,我們去了河南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15公里處,我們隨著旅游團到達了龍門石窟景點區,我們看到最外面的一個門是與一座長橋組成的龍門石窟景點門,上面大大寫著兩個字:龍門。我們過了這個大門之后,里面是一個小門,導游說:這座小門以前是龍門石窟的正大門。
我們進去以后,就看到有無數個像一個食指那么大的佛像,導游說:這里是兩千多年前東晉時期建造的,由于當時的皇上非常迷佛,所以讓老百姓門刻了這些大大小不計其數的佛像。我們非常不明白,他們竟然能在這種高大險峻的山嶺上刻上這么大的'佛像真是太奇了。真不愧是八大奇跡之一呀!導游說:窮人們就只能在一些小地方可以些小佛像,而富人能雇人刻一些比較大的佛像。我們終于到達了幾座大佛像面前,還有許多小佛像組成的千佛洞,我們可以看到左面的一座佛像因風化而成形狀的奇特的樣子,那個佛像擺了一個耶!的手勢。我們再返回的路上,問導游:為什么有很多佛像都是缺胳膊少頭的哪?導游回答:因為中國舉行過3次滅佛活動,很多都被摧毀了。
天也不早了,我們回到了賓館,躺在床上,我心里在想:原來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3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十三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這里東(香山)、西(龍門山)對峙,伊水中流,是中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導游阿姨介紹,龍門石窟南北長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多處。它經北魏、北周、北齊,隋唐等六個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時間完成的。在這些石窟當中,比較有名的有:奉先寺、賓陽洞、藥方洞、蓮花洞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奉先寺和蓮花洞。
奉先寺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用自己的私房錢捐修的。當中最大的`盧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頭部就有4米高。她和她周圍的弟子、菩薩、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讓人驚嘆不已!而蓮花洞中上千個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兩厘米高,但個個千姿百態,更讓我們對那些雕刻他們的工匠敬佩萬分!
但,令人遺憾的是,經過千百年的風雨洗禮,這些大佛身上的顏色已經脫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認為的破壞和盜賣,至今還有許多佛像還在國外的博物館里收藏著,真讓人惋惜!
游完了龍門石窟,我們又游玩了白園和香山寺。這次旅游,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更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4
大家好,歡迎來到龍門石窟這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我是本次旅行的導游鐘梓健,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健,祝愿大家在我的帶領下,可以玩得開心,游得愉快。
龍門石窟始建于東魏,后來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也斷斷續續刻鑿了400年之久,其中唐代占其60%,北魏占30%,其余幾朝只有10%,里面現存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要得到這個成果,花費了不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關于龍門石窟,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呢:從前有一個勤勞的'孩子上山牧羊時,常聽到地下傳來“開不開”的聲音,孩子把這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大叫:“開”!話音未定,只見山崩地裂,龍門山裂開了,出現了無數山洞,而里頭到處是佛像,從此,龍門石窟便聞名中外,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千里遷遷的趕來,游賞這里。
說到龍門石窟,就不得不提到蓮花洞。蓮花洞以頂部的浮雕有一朵美麗的大蓮花而得名,大家不防去看一看,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保護環境,時時勞記留影不留垃圾。
出了蓮花洞,我們就來到古陽洞前,古陽洞高1120厘米,寬727厘米,深1183厘米,內有佛龕1000余個,硬刻題記800多品,是這里開鑿最早,年代延續最長,內容最豐富的一個洞窟,是拍照絕佳圣地。
關于龍門石窟,我就先介紹道這里,大家現在可以自由活動,兩個小時后蓮花洞口集合,我帶了照相機,有需要的旅客也可以叫我,再次祝大家旅行愉快!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5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十二公里處。它不僅是中國的石刻藝術寶庫,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從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開始在龍門開鑿石窟,歷經了東西魏、北周、北齊、隋、唐、宋等朝代長達四百多年的開鑿。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約占60%,其他朝代占10%左右。據統計,龍門石窟現存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余尊,題記碑刻三千六百余品,佛塔四十余座,整個工程浩大、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龍門石窟是皇室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北魏和唐代時期。在龍門石窟眾多的洞窟中,著名的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大型洞窟都是在北魏時期開鑿的,這時的造像多為清瘦的“秀骨清像”。到了唐代,由于人們審美的變化,這時的造像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我們看到唐代代表的潛溪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以及奉先寺的造像都演變為體態豐腴、面相圓潤的.風格,這時的造像更加中國化、世俗化,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親切感。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精湛的一組摩崖群雕。開鑿于唐高宗年間,據記載,皇后武則天贊助了脂粉錢兩萬貫。主尊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豐頤秀目,笑容慈祥。據佛經說,盧舍那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盧舍那大佛宛若一位睿智而祥和的女性,頭微俯,嘴微翹,親切和善,仿佛擁有無限的智慧和無窮的包容力,令人敬而不懼,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盧舍那大佛兩邊分別站著二弟子迦葉和阿難、二菩薩則盛裝艷服,端莊矜持、二天王手托寶塔,魁梧剛勁、二力士勇猛,威武,雄壯。
除了最具代表的盧舍那大佛之外,還有在萬佛洞中,一萬五千尊小佛像小巧玲瓏、做工精致。在蓮花洞中最小的佛像,雖然只有兩厘米高,但是形象逼真,讓人驚嘆不已……
龍門石窟,是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她用獨特的東方氣質向世人展現了中國的文化之美。滿山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精美石刻,讓我們仿佛超越時空,看到了中華民族漫漫的歷史長河,也讓人們不禁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到驚嘆。龍門石窟是定格在石壁上的千年之美,你也想領略它那迷人的風采嗎?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6
昨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覽了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十三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那里東(香山)、西(龍門山)對峙,伊水中流,是中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指示牌上頭介紹,龍門石窟南北長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多處。它經北魏、北周、北齊,隋唐等六個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時間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用自我的私房錢捐修的。當中最大的盧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頭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圍的弟子、菩薩、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讓人驚嘆不已!而蓮花洞中上千個的小佛像最小的僅有兩厘米高,但個個千姿百態,更讓我們對那些雕刻他們的工匠敬佩萬分!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經過了千百年的風雨洗禮,這些大佛身上的顏色已經脫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壞和盜賣,至今那里還有許多佛像還在國外的博物館里收藏著,真讓人惋惜!
我們先看了一個名叫賓陽三洞的洞窟。堅硬的石頭上有三個大窟,窟上刻著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邊還有許多小佛像,刻工十分精細。連佛的神情、衣服、姿態也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邊還有幾個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雖然小一點,但還是十分精致。
我們向前走,走到了萬佛洞。萬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僅僅有兩厘米。我一開始以為是洞內的墻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東西是花紋,但仔細一看原先是許多尊佛像。每個僅有兩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十分細致。真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啊!
最終,我們來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達17.4米。佛的一個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著很樸素,面帶微笑,像一位和藹的老奶奶。石窟內壁的花紋雕刻得十分漂亮,最大的佛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菩薩和一個徒弟,十分壯觀!
這次的旅游,讓我學到了不少有關歷史的知識,更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7
一直仰慕洛陽,因為它有著象征魏晉時代精神與文化的龍門石窟,有甲天下的牡丹,在這個炎炎的夏日終于有幸到龍門石窟瞻仰。這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的結晶,藝術實踐的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雖然我對石窟文化并不懂,但是瞻仰這龍門石窟卻也非常震撼。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石窟就位于兩山之上,山上樹木叢生,放眼望去是無盡的綠意,伴著水流清風吹過,絲絲涼爽襲來甚是愜意。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最大的當屬“大盧舍那像龕”,其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
“大盧舍那佛”坐像造型豐滿,儀表堂皇,面相豐滿圓潤,方額廣頤,眉若彎月,炯炯有神;略作微笑,兩耳長垂,衣紋流暢;整尊造像,給人一種莊嚴典雅、肅穆寧靜之感。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仰望著大佛,聽著導游的介紹,頓時感慨古人的智慧,雕刻出這么富有生命的佛像需要雕刻者怎樣的虔誠啊,我仿佛看到一個虔誠的`老者小心翼翼的審視每一方石頭,帶著無比的虔誠,慎重的落下每一刀,他像呵護寶貝一樣撫摸那每一塊山石順著伊水東岸往北走有香山寺,沿著臺階往上走,兩邊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天很熱,可是走在臺階上卻是涼風陣陣,這也許就是“高處不勝寒”吧。很意外我看到了蔣宋別墅,那是復式的二層小樓,依山而建,別有一番風味,門前的石碑上記錄著這幢別墅的背景,對于這段歷史說實話我是無知的。站在別墅的陽臺之上,山水盡收眼底,真的是賞心悅目。我出去游玩的機會不多,也是第一次遇到不能走回頭路的景點,我參觀的最后一個景點是白園,也就是著名的詩人白居易先生的安息之地,這里清雅寧靜,林木茂盛,清澈的水緩緩流下悅耳動聽,小水池里金魚游來游去,就像一位游客說的:“白老先生真會選地方。”不知不覺已是正午,太陽更是肆意炙烤著大地,我也只能和石窟說再見了。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8
“劈破層巒一水來,儼然雙闕向城開。千龕佛像唐雕鑿,萬世神功禹削裁。”這描寫的是龍門石窟的景色。回想起兩次觀賞龍門石窟的經歷,心中不禁升起對龍門石窟景色的贊嘆。
初見龍門石窟,我還是一個只會感嘆“這座佛像真大!”“它的胳膊怎么斷了啊!”的孩子。那時的記憶,僅僅停留在伊河上古樸的橋,千瘡百孔的石山,并不寬闊的伊水……
直到前幾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一次見識到龍門石窟的`壯觀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右側一個個洞窟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的佛像各式各樣,有的雙手合十,閉目沉思,有的上手放在腿上,仰首遠望,有的皺緊眉頭,緊盯前方,面目猙獰……還有一些洞窟里空空如也,我伸著頭,瞇著眼睛尋找,仍然一無所獲。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高達十七米的大佛:盧舍那大佛,是根據武則天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的佛像,更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仰望著這尊大佛。大佛身著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繞至左肩,覆蓋著全身的舒緩的衣褶,飄逸而浩蕩。大佛的臉上仿佛洋溢著一抹神秘的微笑,正因為如此,大佛被國外游客譽為“東方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
大佛的身后光艷奪目,是馬蹄形的神光和寶珠形的頭光,突出了大佛氣宇軒昂之勢。大佛旁邊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這些雕像雖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見的類型,但是仍然顯示出中國古代藝術家獨特的匠心。
久久凝望著這尊大佛,我不禁感慨,這么龐大的佛像,這么浩大的工程,在古代技術不先進的情況之下,是如何雕刻出來的呢?我不禁慨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雕刻技藝的精湛。我也希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源遠流長。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9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景點,這個景點,在洛陽,是一個石窟。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這就是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經歷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一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龍門石窟連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0
今天是周末,天氣很好,我和爸爸、媽媽、妹妹去龍門石窟。我們先坐地鐵,有坐高鐵。到達龍門石窟首先看到的是雄偉的大石門。
大石門上有小鳥、有龍、有花等等,我們向前走,就是禹王池,禹王池里有一塊石頭,生得像一條小狗,池里還有成群的.魚,有金色、有黑色......
我們再向前走就是盧舍那大佛,身高二十幾米,僅頭就有幾米。我們再向前走就是禮佛臺,它把雄偉的龍門佛龕生動地展示出來。
還有珍珠泉,珍珠泉里有很多泡泡,像珍珠在滾動,所以叫珍珠泉。
火燒洞是北魏開鑿,主佛被毀,窟楣尖拱火焰紋有東王公、西王母乘龍圖案。
白園,白園是白居易生活的地方,里面有亭子、有群山、還有白居易的墓。
這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1
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個歷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陽城南龍門石窟十三公里,當我走進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龍門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個石窟是一個雙腿盤坐的大佛,由于當時是以胖為美的審美觀,所以這尊大佛面豐體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來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為石頭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狀的圖案一個一個的組成的,那些白色的圖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們稱它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們就會看到清澈無比的伊河,伊河在陽光的照射下,由綠色的河變成了金黃色的絲帶,一陣微風吹過,一圈圈的漣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顫著……
我們爬上了樓梯,有一座大佛展現在我們眼前,這座大佛從遠處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墻壁上還有很多凹凹凸凸的東西,等你走近后才會發現,那些凹凹凸凸的東西,竟然是一些只有兩厘米大小的小佛像。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們高超的工藝而折服,我真的沒想到這么小的石頭都能雕刻的這么精致。
我們走下樓梯大約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這尊大佛很有意思,這尊大佛擺著人們平常拍照時所做出“耶”的動作,他的一只手正擺,一只手倒擺,我看到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后來我聽了導游的講解后,才明白這尊大佛其實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來到了最大,也是最壯觀的大佛前,導游說,他叫盧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看到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驚,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沒有現代化建筑機械又是怎么建造出來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在近景拍了一張照片,又走過伊河來到一座大山上,這里是最佳觀景區,我環顧四周后,我心想:這里真的好美啊!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龍門石窟的大部分景色,還可以看到像一條金黃色絲帶環繞的伊河,還有很多形態各異的人群。
龍門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我還沒有全部介紹完,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或者有機會的話,可以親自去游覽一番。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2
相信提起龍門石窟大家都不陌生,是洛陽市南邊的天然門戶,它與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石窟,并列為我國的三大石窟,雖然它沒有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那般絢麗多彩,也沒有山西大同石窟那般的高大雄偉,但是卻有著自己的特色——與政治背景結合的極為緊密。
那么這么優秀的作品,是誰建造出來的呢?是怎么建造出來的呢?很遺憾,歷史并無太多的記載,了了數筆,幾個陌生名字而已。在那個時代有個機關單位叫石窟丞,專管這些匠師,匠師們基本都是農奴身份,地位極其低下,作為特殊工種,子承父業,世代為奴,皇家開鑿石窟,他們就必須為皇家服務。想象一下,他們經年累月,劈山鑿石,在險峻的崖壁上,雕磨著冰冷的石頭,默默無聞,用畢生的精力終于釋放了石頭的靈魂,石頭活了,他們卻在九泉之下鮮為人知。他們親手創造了輝煌的藝術,留給后人引以為傲的物質文化,但青史之上卻難尋其名。這不由得我們今人不感慨啊。而我們現代人,每天忙忙碌碌匆匆忙忙,快節奏的生活,社會的壓力,焦躁的態度,有幾人能靜下心來用幾十年去做一件事呢?如果能堅持,大概沒幾人會不成功吧?
整個龍門的游覽,大家肯定也發現好多大大小小的窟龕里面要么佛像頭部被毀,要么是整個都沒有了。其實龍門的造像是很多的`,但是成年累月長時間的風化,歷史上的滅佛行動,都使其不再完美,尤其民國時期外國列強的貪心,盜匪的猖獗,對龍門形成了非常大的毀壞,這對我們來說是很痛心的。尤其直到今天在國外博物館里還展示的有中國龍門石窟的佛雕,這讓我們痛心,也讓我們覺得恥辱,所以作為中國人,我們要更好的愛我們的國家,盡所能的為國家進力,教育好我們的后代,少年強則國強,建設好我們的國家,保護好我們的文物,也希望流落在海外的文物其可以早日回家。最后祝福我們的國家能越來越強大。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3
早就聽父親說過家鄉龍門石窟聞名天下,卻一直沒有機會欣賞它婀娜多姿的樣子,心里有些感慨。七歲那年,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老家——河南洛陽。最后,我們可以投入到歷史的長河中,走近龍門石窟,探索神秘和遙遠。
回到家鄉的第二天,在爺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龍門石窟。在我進入景區大門之前,我被站在路中間的一塊巨石吸引住了。巨石高五米多,長七八米,表面布滿了蜿蜒的花紋,就像許多蚯蚓在上面玩耍一樣。巨石正面正中刻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九個大字,字跡雄渾大氣,筆法剛健。正面右下角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簽字確認時間。站在巨石前,看著外國游客贊賞的目光,心里有一種自豪感,腳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很多。
參觀懸崖佛洞?方子洞?經過萬佛洞等景點,我們來到了著名的盧什納大佛前。我一到那里,就迫不及待地想感受一下石像。父親制止了我的行為,告訴我這些石像最早是北魏雕刻的,先后經歷了北魏?隋?唐?大周朝的`完善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其中,我們面前的這尊大佛,據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用自己的粉和錢雕刻而成的,奉命臨摹。它是整個龍門石窟的標志性雕像。聽了父親的介紹,我又一次仔細觀察了眼前的大佛像及其豐滿的外形?細紋?表情生動,再加上周圍流行的不同表情?羅漢大大震撼了我的內心,讓我的心情更加肅穆?莊嚴肅穆,偉大祖國的燦爛歷史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知不覺,已經是下午了,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但興奮了很久很難平靜下來。我認為,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后把祖國建設得更好,把先輩們創造的偉大歷史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4
暑假的時候這天晴空萬里,早上起來爸爸說帶你們去一個很有名氣的古都游玩吧!我一下子猜到洛陽龍門石窟了,我們吃完早飯開車出發了。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景色讓我發呆了,原來龍門石窟好壯觀啊!石窟的佛像很多,最大的佛像有十七點四米高,最小的佛像有二厘米,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是古人用了長達四百年之久才建成的。
兩座石窟中間夾有一條河,叫伊河。伊河里面的水清可見底,里面小魚游來游去的。我們走著觀著兩邊的景致好美啊!這就是我們美麗祖國的大好河山,也是我們中國人民辛勤勞動的見證啊!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5
星期日我和家人一起來到了洛陽龍門石窟,由于是第一次來,所以我顯得異常興奮。早上,當天剛蒙蒙亮時我們就坐車出發了,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不一會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洛陽龍門石窟。
剛從車上下來,一陣涼爽的微風撲面而來,我們跟著“臨時導游”——爸爸來到入口,龍門石窟的大門是橫跨在伊河上的橋,門口人山人海,還有許多“外國佬”。龍門石窟的參觀大道是沿著伊河修建的,左手邊是伊河,右手邊就是連綿起伏的群山,著名的石窟就修建在山上。我們在人叢中擠來擠去,好不容易才擠到佛像前。當我看到聳立在我眼前的佛像時,不由得驚呆了:不明白我們偉大的祖先們用了多大的`智慧,竟然能把石頭雕刻得如此精細,連指甲蓋都雕刻出來了!像這種幾十米高的大佛像得刻多長時間啊!
在龍門石窟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奉先寺。它劈山而造,氣勢雄偉,九尊大型雕像依山鑿石而成,高度均在10米以上,其中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更是高達17米多,僅頭部就有4米,耳長1.9米,它“光明普照”的面部形象也被專家們譽為中國雕塑史上偉大的典范之一。當我們把視覺從山水風光轉移到龍門石窟,你必須會為眼前他那宏偉的氣勢所驚嘆。同學們,如果你們有機會的話必須要去龍門石窟參觀、學習,我想你們必須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6
暑假期間,我和家人游覽了洛陽龍門石窟。
洛陽龍門石窟、山西云岡石窟和甘肅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的三大石窟。它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十二公里處的.伊河兩岸,伊水中流,東側的香山和西側的龍門山隔水相對。
龍門石窟南北長約一公里,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始于公元49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斷斷續續長達400年之久。密密麻麻的石窟主要集中在西山,最有名的是奉先寺和蓮花洞。最著名的奉先寺主佛像為盧舍那大佛,它高約17.14米,頭部約4米,耳朵有1.9米。它不僅體態最大,而且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
站在下面仰望,不禁被它的雄偉壯觀所震撼,更為祖國有這么悠久、燦爛、美麗的文化而自豪。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7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級旅游景區,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他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并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于北魏孝文帝帝遷都洛陽,之后經歷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直至北宋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佛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二千八百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休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休,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溫泉增輝。自古以來,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
龍門石窟是從北魏孝文帝就流傳了下來,經歷了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們必須保護的一處地點。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8
我去過許許多多有關龍的地方:烏龍潭、老龍頭、青龍橋等,不過,一提起龍,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這些,而是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的五A級景區――龍門石窟。
為什么要叫“龍門石窟”呢?因為它處在東城之南,古代的。帝王又自稱為“真龍天子”,因此,這里才叫“龍門”。龍門石窟因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美麗如畫,還有很多古代石雕佛像,才被批準為五A級景區呢!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我們來到了位于洛陽市的龍門石窟,剛走到門口,我便向四周張望,這里四面環山、鳥語花香、空氣非常清新,令人心曠神怡,真不愧是國家五A級景區!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的手往進走,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東西。
經過巨大的一扇門,我們就進了景區。順著兩邊種滿榕樹,鋪著大理石磚的小道一直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巨大的佛像前。這個佛像特別高,聽說它足足有15米呢,它一只手舉著,另一只做蘭花狀輕輕垂下,脖子上還戴了一串佛珠,看起來非常慈善。
繼續沿著路邊走,我們經過了古陽洞、火燒洞、藥房洞、萬佛洞等,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萬佛洞了。萬佛洞并不高,在許許多多的洞中,它可以說是最不起眼了,它又小又窄,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認真細致、善于觀察的'人的話,你會驚奇的發現,里面居然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小佛!真想趕快去洞里看看,但想看的人可真多,還得排隊,只有耐心等待了,排了一會,終于輪到我了,我靠進看了看,這么小的佛像居然雕的如此細致,五官、四肢,甚至脖子上的佛珠都能看清楚!我真佩服古人的雕刻藝術。
還有許多這樣的洞和佛,我還來不及非常細的看,但是,美好的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還要往回趕,真有點依依不舍呢。再見了,龍門石窟,希望我還能再來看你。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19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和姐姐去洛陽龍門玩。
在領略了洛陽的一草一木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觀著名的龍門石窟,終于到了。
天氣可真熱呀!熱得我汗流夾背的,姐姐都撐起雨傘了。爸爸媽媽也躲在傘底下,生怕給太陽曬到。這里的石梯也非常滑。我差點就掉下去了。我看到了很多石窟,有“佛祖”、“觀音菩薩”,和佛祖的兩大弟子“阿難”和“伽葉”都有兩米多長,非常壯觀。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好多石窟,有連在一起的石窟,還有有很多“佛像”和很多“房子”的.石窟。呀!爸爸的相機從來沒有停過,每到一個石窟他都會迫不及待、興奮不已的拍照留念,姐姐告訴我,龍門石窟山清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我想,現在終于知道為什么來這里旅游了。
不知不覺地觀賞完整個景區,回頭看那千姿百態的石窟,那一級級的石梯,不禁為祖先的智慧而感嘆!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20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景點,這個景點,在洛陽是一個石窟,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這就是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旅游景點,石刻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經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km,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龍門石窟連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21
八月中旬,我,爸爸和表姐一家一起去西安游玩。我是第二次去西安的,所以表姐一家去的很多地方我都去過,比如說大雁塔、明城墻、嵩山少林寺、華山……,但是他們還去了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讓我記憶猶新——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在武則天做皇帝的期間開鑿的。武則天是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當時洛陽為東都、神都,高宗和武則天長期居住于此。龍門石窟的造像在規模、雕刻技藝等方面都達到了空前完美的高度。它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杰出的古典藝術之一。這一時期造出的石雕數量之多竟占了整個龍門石窟的十分之六,成為當時中國佛教造像最多的石窟。
我們先看了一個名叫賓陽三洞的洞窟。堅硬的石頭上有三個大窟,窟上刻著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邊還有許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細。連佛的神情、衣服、姿態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邊還有幾個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雖然小一點,但還是非常精致。
我們向前走到了萬佛洞。萬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僅僅有兩厘米。我一開始以為是洞內的墻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東西是花紋,但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尊佛像。每個只有兩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細致。真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啊!
最后,我們來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達17.4米。佛的一個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著很樸素,面帶微笑,像一位和藹的老奶奶。石窟內壁的花紋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菩薩和一個徒弟,非常壯觀。
這次旅游讓我去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這個景點讓我知道了不少有關歷史的知識。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22
今天我們跟著導游來到龍門石窟游玩。
一來到龍門石窟,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雄偉的龍門橋。繼續向前走,我看見了一個樓梯,令人吃驚的.是,它竟然建在山崖上,上面還有黑壓壓的一堆人。順著樓梯,導游把我們帶到山上,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大佛,那個大佛就坐在山洞里,十分莊嚴。
順著樓梯向前走,旁邊都是一堆堆的小佛從我眼前掠過。我在心里暗暗吃驚,沒想到唐朝人這么厲害,把這些佛像,不論大小,個個雕刻地栩栩如生。
接著,順著人流,我們來到萬佛洞,更是讓我大吃一驚,只見在洞壁上全是密密麻麻數不清的佛像,有男有女,形態各異,看起來十分壯觀,令人震撼。
最后我們來到盧舍那大佛前,這尊大佛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據說他是以武則天的形象來雕刻的,雖歷經千年,依然莊嚴無比。而且有趣的是,無論從哪個方向觀察大佛,他都像和我們對視,據說是因為采用了圓刻的雕刻手法才有此效果,果真名不虛傳啊。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 23
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去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吃過早餐后我們就開車去龍門石窟,大概走了一個小時左右終于到達目的地,到了門口,我都已經興奮的不得了了,就去之后我看見山上那邊有很多座佛像,我趕緊讓媽媽把手機拿出來拍照留念。
我們走了很遠才看見大佛像,看到大佛像的那一刻我驚呆了,這個佛像至少有十幾層樓那么高。
看完佛像后,前面是一座小橋,走過橋就是出去的`路。
出去的路上,我看見了好多賣東西的,我們就進了一家紀念館,買了一個像硬幣的圓牌,前面刻了佛像,后面還有一頭牛,因為我屬牛。
就這樣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我們在回家的路上。
【游河南龍門石窟作文】相關文章:
游河南的作文02-27
河南省龍門石窟作文(精選57篇)02-07
游河南的作文(推薦)04-28
河南欒川游05-05
游河南的作文(精選31篇)06-19
游龍門石窟作文(通用30篇)02-17
游河南的作文(匯編5篇)03-01
游河南郭亮村作文07-24
河南欒川游初一作文10-31
游河南的作文(通用20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