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作文(合集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鄉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的作文 篇1
小屋里虛掩著的竹門吱吱地響著,院里是數不盡的芬芳花草。也許吧,房里的舊藤椅邊一個有著一把慈祥長須的白發老者正斜倚在床上,笑瞇瞇地凝望著窗外。又也許吧,窗外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小溪,小屋就這樣安然、閑適地坐落在它的環抱中。別有一種“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意境。你便置身在這山水畫般的地方,輕輕地坐在屋外的小院中,抑或是站在小溪邊的一棵老樹下。只覺得滿心的歡暢淋漓不能訴說,滿腹的詩情畫意不能表達。就只這樣低低地吟唱一首小詩:“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不那么哀傷也不那么凄涼。只帶著一絲朦朧的夢,就這樣回到了屬于江南水鄉的千年前。
身在江南水鄉,有那么些多愁善感也是必然的了。坐在屋內,在眼前閃現的是驚濤拍岸的錢塘江、是水光瀲滟的西湖,在耳畔回旋的是運河敲擊石橋的“啪啪”聲、是杭州灣上風與水波碰撞出的“梆梆”聲。由水孕育出的生命,生來不僅僅有著滿腹詩書,還帶著執著的靈魂和輝煌燦爛的夢想。
早在一千年以前,我們偉大的詩人蘇軾便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地方。他對西湖等地進行整改、修建,并寫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在他之前同樣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詩人:白居易,也在此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他對西湖井井有條的管制不得不讓人暗暗叫好、嘖嘖稱奇。而如今的浙江山水這一番詩情畫意卻大不如前,不過仍有許多的市民也在為努力建設水利工程、為美化這片土地而工作著。
前些天在西湖邊閑逛,不覺間已到了白堤。幾片綠葉的影子搖搖曳曳地投影在青石凳上,前望是游人絡繹不絕的西湖,回望是挺拔蒼翠的山巒。我心中不覺想起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句,倒想起了白居易這位詩人。正自遐思間,忽聽到耳旁一位導游的講解:“各位朋友,大家看一看。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白堤了。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白居易吧,但實際上這條堤和他并無關系。這條白堤是白沙堤的簡稱……”我這才明白,原來屬于這位詩人的那條“白堤”已不復存在、湮沒在這片山水中了。所能留下的`,就只是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詩詞,和對西湖不能或缺的改造。
盡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早已不在,但前人執著在完成夢想的精神卻傳承了下來。青年們也發出了這樣的口號:“知山知水方能治山治水,愛國愛民斯可為國為民!
彩色的霓虹的下,我仿佛看到了粼粼水波的蕩漾,看到了未來依舊繁華如故的江南風景。前進吧,江南水鄉的兒女們,帶著你們不朽的家鄉夢前進!
故鄉的作文 篇2
十月,是桂樹亮麗飄香的季節。黃燦燦的米粒似的桂花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更有趣的事,我見到了開著橙紅色的米粒似的桂花樹,讓人聯想到桔子紅了的意境:一片喜慶的氛圍。 散步在城市的街道上,聞著這桂樹醞釀了一年后再次吐蕊的芬芳,看著人們在朝陽里在夕陽里舞蹈散步,兒時站在夕陽下眺望父母勞作歸來的急切又閃入了我的腦海。
故鄉原是蘆葦叢生的地方,建國初期,國家從一些人口密集地抽調了一些人員到那些荒蕪的'地方拓荒,我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他們砍斫蘆葦搭建茅廬,圍湖造田,挖河開渠,修建水電站。
故鄉有一個湖,原是三國黃蓋操練水兵的地方,我的故鄉因此得名黃蓋湖,與故鄉陛鄰地是三國古戰場赤壁,更可趣的事是我的故鄉與湖南省是交接之地。為了把湖南湖北的接壤地標志出來,故鄉人和他們鄰近的湖南人用他們的鐵鍬挖用他們的雙肩挑出了一條二十多里長的人工河,河的北邊連接黃蓋湖,南通長江。在長江入口處,建有一個水電站,由湖南湖北省雙方出資共建。讀中學時,我和同學們有時相邀踏過水電大壩就到了湖南逛街去了。
故鄉的西部遠接群山,在六十年代,那兒是故鄉人用大堤圍成的一片濕地。濕地里有蓮藕,有菱角,有多樣的魚。濕地是故鄉人的糧倉,每當故鄉人斷糧的日子,我們的父親在勞累了一天后,在人們熟睡后,偷偷地在湖里踩藕捕魚。
故鄉有一個水電站,叫八角坳,它是故鄉人用雙肩挑出來的。我姐十三歲就和那些成年人一起建八角坳,她個子高,那些巡視的上級干部問她多大了,她說十八了,他們也相信了。姐后來說,八角坳兩邊的山就是他們建站時挖土堆高的,建站后期,每挑一擔土都不容易,因為要爬很高的坡。
故鄉的田地都很方正,因為那是故鄉人平整出來的。田間溝渠縱橫有序,那也是故鄉人用雙肩挑出來的。每到春天,故鄉人就散開去打青蒿,我那時還在讀小學就拿著鐮刀到河堤上幫父母割青蒿,父母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顫悠悠到指定地點給青蒿過磅。站在大堤上,田埂上,河堤上,都是挑著擔子的人。田里的水亮晶晶的,投放在水田里的青草碧綠碧綠的,還散發著青草的味兒。故鄉人在綠色的春天里,把秋的豐收寄望在顫悠悠的扁擔上。
故鄉有一大片魚池,那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故鄉人用稻田改造成的。那時故鄉沒有挖土機,他們就在冬季用雙肩挑出來的。
故鄉的河堤年年都要加高。每逢汛期和冬季,故鄉人都要從早到晚挑堤,午餐都是在工地上吃的。每年,河堤都在增高,故鄉人每天吃的三擔水是越來越難挑了,特別在冬天枯水季節,河床又窄又淺,湖南湖北的人挑水就更困難了。
故鄉的稻田面積很大,每年水稻種三季。每季成熟,田地是一片金黃,故鄉人家家把鐮刀磨得锃亮,鐮刀在故鄉人手里有力地揮舞著,稻谷在田里成排倒下,曬了兩三天后,故鄉人就地捆扎,上百斤的稻谷在故鄉人的肩上吱吱呀呀地唱著歌,他們把熟熟的稻子挑到禾場上堆成了一座座山,那谷堆就成了孩子們玩耍的天堂。每當月亮升起,孩子們就爬到高高的谷堆上唱歌捉迷藏,有的在谷堆下玩打仗。稻谷脫粒后,故鄉人又用雙肩把稻草挑回家,那稻草堆就成了家家門前的小山。
故鄉在故鄉人的雙手勞作下,雙肩負重下,從荒地變成了糧倉,從蘆葦叢變成了秀美的家園。故鄉人的雙肩也從稚嫩磨成了鋼。
故鄉的作文 篇3
昨晚,互相的云又輕輕地飄進了我的夢中,讓我不由得想起童年里在老家的日子。
由于父母事多,假期的時候我都會被送到農村的老家。而那些時候,也是我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我喜歡在田野中奔跑,云朵就在后面不緊不慢地追著我,就算我跑得再快,也逃不出她的追趕。等跑累了,就坐在地頭的小坡上,靜靜地望著火紅的夕陽,等著爺爺奶奶來叫我回家吃飯。落日如火的夕陽照在云上,反射出深淺不一的紅光。我想,一定是有人打翻了紅墨水在天空上。
到了寒假,天上的云就很少見了,大部分時光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顯得更冷,更沒有生機。不過,記憶中我家的冬天真的不冷,家里的灶臺仿佛永遠不會閑置,總會咕咕嚕嚕地煮著各種各樣的熱粥;玉米中的玉米芯也永遠不會燃盡,偶爾從中露出的'烤白薯又是那么的香甜……故鄉的云在此刻,變成了屋子里暖暖的霧氣,而云里夾雜的,則是爺爺講的一個個奇妙的故事。
假期后回到鄭州,我總會盡力的尋找像故鄉那樣的云,那種輕輕的、溫柔的又溫暖的感覺。可惜,城市的云總是少了一份自由、一份向往,少了一份悠適和一份溫暖。我又想故鄉的云了。夢里,我變成了云。掠過喧囂的城市上空,回到了向往的那塊地方。仿佛我又變成了我自己,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爺爺紅著臉與別人喝著酒時的談笑、奶奶坐在床邊縫衣服時臉上的慈祥,廚房里翻滾的粥中彌漫的香氣。
都被故鄉的云卷著,飄進了我的腦海。
唉,無論我跑到哪里,都逃不出故鄉云的追趕。
【故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故鄉02-25
故鄉的作文【經典】10-14
故鄉作文[精選]12-15
(經典)故鄉的作文09-11
[精選]故鄉的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