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作文精品[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鄉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故鄉的作文 篇1
故鄉在時光細密的腳步里雕刻出了我童年美麗的畫卷,但卻在歲月的風不經意間的吹拂中,就像沙一樣散去。嗨......長大了,變老了,需要做的想做的都多了。所以啊,故鄉啊!可能我真的已經回不去了。
——......
春節回鄉,獨自騎行,在到了雙江口上的大石橋上時,我停下了。我在石橋上望向下游馬庫水電站和水壩,望向上流的池坪,那曾在腦海里出現的一幅又一幅的畫面,完整地就在我的眼前,而那些兒時的記憶,在那一刻毫無保留一段一段地從心里走出。然后我忽然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只被故鄉放飛的風箏一樣,飄著,卻漸漸地收不回去了。
在中國的地圖上,往湖南西部看,那里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她被一個新西蘭的旅行家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每次用英文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就會把這段話說上),她是沈從文老人筆下翠翠生長的.地方,她是一個在那山里駐守了千年的古寶,她是一個風雨瀟瀟的邊城——她就是生我養我的小城——她的名字叫作鳳凰。
以前提起鳳凰,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而如今的鳳凰,已是湘西一個名滿天下的小城:美麗、古典、安靜、浪漫、艷遇等等詞都在她的身上留下烙印。沈從文老先生用他的《邊城》把這里樸實別致的風土人情傳遞給世人,再加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山圍水過的美麗風景、純樸勤勞好客的鳳凰人,讓很多到過鳳凰的游客,在來之前充滿著期盼和向往,到了后總是沉醉和愉悅,而離去時又總是戀戀不舍……
我總是覺得,沒有比鳳凰更適合發呆的地方了。在虹橋風雨樓下面的沙灣,或是在河邊,或是在奇秀鋒上,尋一處地坐下,看著沱江水從山中蜿蜒而出,順著古城穿流而下,轉而消失在山的另一個盡頭;看著吊腳樓安靜地躺在沱江邊,倚著南華山,聽著,偶爾槳拍打水面,偶爾“忙錘”擊打衣服,偶爾船工的號子,偶爾河邊苗家阿妹的歌聲……
此次回鄉前,我曾對自己說:回鳳凰,我一定用心去感受,那仿佛轉了千年的水車,那錯落腳根的吊腳樓,那沉睡江邊的北門,那江中點起倒影的跳巖,那飄在水面的輕舟,飛揚在空氣中悠揚的號子,河邊洗衣裳的苗家阿妹,夜色中古樸的屋檐......所有讓心柔軟的聲音,所有讓人流連忘返的角落。回水田,我一定用心找回兒時的夢,撐舟的江,搗鳥窩的大柳樹,嬉戲(和抓魚)的雙江水,(抓魚的水電站的大壩,依然翠綠的打獵的山頭)小江上的破木橋,無限回憶的學校,無限回憶和心痛的住所,心疼的山灣,心疼的并不孤單的父親的墳墓......所有勾起兒時美好回憶的地方,所有能讓我心回家的地方......
兩年沒回去過了!而這次,我真的回去過了。
沒在家時,媽總是跟我說一些鄉下的事,這家的孩子考上了哪個好大學,那家的孩子嫁了好人家,原來一直過河的小木橋被水沖走后換成了石拱橋,原來祖屋那個屋架拆了蓋上了水泥房……然后我發現我竟然沒有一個發小,跟我說起家鄉的事兒。慢慢長大,慢慢變老。兒時曾經的那些玩伴,都不知道去了哪了。
記得前年回鄉,寨里的小孩叫我“大”的時候,我居然都記不起他的名字,竟然連是誰家的小孩都沒有了映像。之后,我竟在想,我有多少對家鄉的思念?怎么這種思念變得,這么陌生!
唉……故鄉在時光細密的腳步里雕刻出了我童年美麗的畫卷,但卻在歲月的風不經意間的吹拂中,像沙一樣散去。
長大了,變老了,需要做的想做的都多了。所以啊,故鄉啊!可能我真的已經回不去了。
故鄉的作文 篇2
每天都是要吃糯米飯的,不知道為什么。是因為它味道最好嗎?也不完全是的,比它好吃的還有一些。可能是因為這個小攤離爺爺的單位最近,爸爸又和爺爺是一個單位。上班的,而我們家小時候就住在爸爸單位的宿舍的緣故吧。照這么說。來,吃糯米飯這事情,也是有家學淵源的。這個攤子,算上我們祖孫三人,前后起碼吃了三十多年了。
鋪子很簡單,幾根竹竿靠著旁邊的民居支成一塊擋雨的棚,一個小車和一張桌子擺食材和配粥的小菜,兩個兩三個爐子分別做面粥飯。旁邊沿著小巷擺。上三張圓桌,每張能坐七八個人。桌子旁邊有兩個蒸爐,一個里面是筷子和勺子,另一個里面是毛巾。蒸過的毛巾燙手,但擦手擦臉都很舒服。除了大酒店,提供熱毛巾的后來我只在海底撈見過。看到日劇里人們吃飯總要先用濕巾擦手,想來這服務還是有點日式的。
九點的時候,老板娘會收掉—個支棚的桿子,收掉一張桌子,十點的時候再收——張。到十一點,就完全收攤了,比較閑的人,早飯是吃得比較晚的。最有趣的是下雨天,那種簡易雨布搭成的棚子,總是要積水的。時不時老板娘就會拿一根竹竿,頂起雨布的中部,雨水就嘩啦啦從——側沖下去了。
糯米飯是溫州特色,但是其他地方也有,然而一般是像肯德基里那種飯團。溫州的糯米飯其實就是肉湯拌飯,上面加上油條碎和蔥花,一般為了防止太干難以下咽,還要配上一碗紫菜湯或蛋花湯。肉湯每家的配料略有不同,一般就是有無香菇有無榨菜有無豆干的差別。
除此之外還有撒白砂糖的甜糯米飯,我有次還見過一個拉板車賣煤球的老人吃豆漿拌糯米飯,遺憾的是我至今也沒嘗試過這種吃法。現在回想起來,黑黑的煤球車,黑黑的手,吃雪白的豆漿泡米白的糯米飯,那畫面是很有沖擊力的。
我常吃的這家,蛋花湯也與別家略有不同。它的蛋液只隨便攪打兩下,沖湯的水溫度也不高,最后同樣也澆上一點肉沫湯。最后的成品中,能看到尚未完全凝固的蛋白,口感爽滑,有點像現在日式快餐店里的溫泉蛋。這樣的蛋花湯比較少見。
每個上學的早。上,從睡夢中醒來,洗漱完畢,從爸爸的口袋里拿。上十元早餐錢,就出門上學去了。在距離早餐攤子二十來米的時候,我會大聲對老板娘喊——聲“糯米飯蛋花湯”,這樣等我走到攤子邊坐下的時候,就能直接開吃了。但我提前下單,倒不是為了這個,而是因為小時候略微有點口吃,特別是糯米飯的糯字,經常會卡在喉嚨里出不來。如果站在攤子上口吃,說不出自己要吃“糯米飯”的話,會很尷尬,被人笑話。
我小時候吃糯米飯與別人不太——樣,一般吃糯米。飯是直接把配料和飯攪拌均勻,這樣在吃的時候,每一口就都有湯汁、肉末、油條、蔥花和米飯。但我不這樣吃,因為這樣很無趣,而且吃到最后米飯發脹讓人沒有食欲。我吃糯米飯,總是先小心翼翼得把糯米飯上的配料挑到一—邊去,先去吃糯米飯中飯的部分,吃完了——側的糯米飯,再吃有配料那側的糯米飯,用勺子小心翼翼得從配料下面摳,最終摳出一個幾乎沒有米飯,全是配料的“穹頂”,最后兩三口悶下所有配料,滿口咸香。這也算是一種“先苦后甜”了吧。
現在的我已經不會用這么復雜的吃法了。杭州的糯米飯,油條要么偏軟要么偏硬,肉湯的味道也不對,吃來只是聊慰鄉愁,更多是作為果腹的快餐而且美食的享受。
離家讀大學后的每個寒暑假,以及工作后的每次,回家,都會找一—兩個早上,去吃這家早點攤。盡管我家早已經搬離了那條老街。
記不清是工作后的第幾年,可能是第二年,也可能是第三年,某次回家后忽然聽到了那家早餐攤的老板娘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震驚,畢竟她看起來只六十歲不到。“她早上收了攤,到鄉下的一個親戚家里去坐了坐,回來忽然暈倒,送到醫院的時候人已經沒了......這是我聽到的版本,具體原因我沒有去深入了解。這之后攤子由他兒子繼。承,再一年我回家想去吃的`時候,早點攤已經不再開了。
故鄉和遠方并不沖突,就像我在杭州,要是想吃的話,早。上起個大早,坐上第一班高鐵,花上兩個多小時,就能在早上九點多坐在老家的攤子上吃糯米飯。空間并不阻隔我們與故鄉,因為它是可逆的,而我們永遠無法抗衡的是時間,因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隨著老房子拆遷,老街改造,老攤斷了傳承,將再也回不去童年。少了那碗糯米飯,老街老路也再也不會去,以后的再返鄉,也不再是原來的那個故鄉了。但沒辦法,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我的孩子以后也會有新的故鄉,也會在成長中失去他的故鄉。
我帶很多人去嘗過老家的糯米飯,他們都說無甚特別。我也在外點過很多糯米飯的外賣,味道不太對。其實每個人最喜歡的都是離自己家最近的那家店的味道吧。我很想再吃一碗老家樓下的糯米飯。
故鄉的作文 篇3
家是小草依偎的大地,家是雄鷹飛翔的藍天,家是溪水奔向的大海……家更是那游子魂牽夢索溫馨寧靜的港灣。白駒過隙,轉眼間,二十年的時光飛逝而去,我終于又踏上了歸鄉路我要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了。
剛剛下了飛機,我驚訝的張大了嘴巴,故鄉變了,變了,一切都變了,原來一排排矮小的平房現在都變成了高樓大廈,原來只有一條街上安裝著最簡易的路燈已經變成了五彩霓虹燈,我又走向了原來的市場,但是原來的露天小攤都不見了,都變成了一排一排的高級服裝間,家里破舊的收音機已經下崗了,而新上崗的是液晶電視,原來的鐵通寬帶網應經變成了高速寬帶網……
家里原來英俊的爸爸和年輕美貌的媽媽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但那慈祥的微笑還依然掛在臉上,和我同齡的妹妹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跨國公司,她公司研制開發的一種高級軟件倍受歡迎。目前她的事業蒸蒸日上,比我小四歲的妹妹已經成了博士后,我做夢都沒有想到妹妹有這么大的成就,好多大公司都搶著跟他簽約呢!同時,我可真為家鄉人的巨大變化感到自豪。
忽然,我的手機響了,我的.上司讓我馬上回去簽一份合約,為了工作我只好戀戀不舍的離開了。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的故鄉,我不敢認你,你讓你的孩子驚訝不已,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的故鄉,我迫切的想投入你的懷抱,你讓你的孩子驕傲不已!
故鄉的作文 篇4
在臺北郊外的一座富麗堂皇的別墅里,寬闊的陽臺上,坐著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將軍,他滿頭銀發,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含著淚水,他那顫抖的手中拿著一塊未咬一口的月餅,它似乎很重、很沉,同月亮一般重、一般沉。他望著月亮,嘴里念念有詞,心靈的雨花好像在飄灑,飄過前面的小山坡,飄過金門列島,飄過海峽,飄到了那塊他魂牽夢縈的土地——大陸,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故鄉的親人在干什么呢?他們一定在燒菜,燒很多很多的菜。堂前的供桌上,放著祖先的靈牌。每年家鄉的父老鄉親都要進行一次祭祀,讓這些祖先“回家”與親人團圓。他們可知道,海峽的另一端還有一個他,正等著回家。
望著故鄉的方向,心靈的時間在逆轉。記得兒時,做了祭祀后,一家人圍坐在桌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弟妹歡聚團圓,享受著天倫之樂。那燈光也是這么相疊著,卻是那么溫暖、那么和諧。桌上放著一只土制的炭爐,爐上坐著一口鍋,把菜放進去熱熱,吃一口,肚里就暖和和的。飯后,一家人坐在涼臺上,每人手中都拿著一只和月亮一樣大小的月餅。他把玩著,雖然沒這么好吃,但得到的是蜜一般的甜,怎么也舍不得吃掉。至今,他還記得當時的夜景,朋亮是那么的圓,就像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金黃的.月光像媽媽那略帶紅暈的臉。月光毫不保留地灑向大地,撫摸著他,那么柔,那么順。年少的他幼稚地說了句:“這月真美!”
“是的,故鄉的月最美,最明!”從思念中拔出來的老將軍不由輕嘆了一句,緩緩捧起月餅猶如捧起故鄉的月,輕輕地咬一口,慢慢地咀嚼著,好像享受著故鄉月的那份柔情。
【故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故鄉02-25
故鄉的作文【經典】10-14
故鄉作文[精選]12-15
(經典)故鄉的作文09-11
[精選]故鄉的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