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國學經典作文匯編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最近,我正在看一本書,書名叫《國學經典》,讓我知道了深刻的道理。
第一篇叫《君子寓于利,小人寓于利》讓我知道了:君子追求的是正義和友誼;而小人貪圖錢財,為的是利益、而且是自私自利的人。我知道我做不了君子,但我可以學習君子的好習慣,追求君子身上的正義感。
第二篇叫《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意思是,君子懷著一種美德,一種光明正大的精神:而小人圖錢財,圖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有王法,而小人心中不但沒有反而很不道德,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我知道了人要光明磊落、正義的人,如果你去做那種偷雞摸狗的事情,就等于你不該來到這世界上,你說是不?
還有一篇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與君子交談的時候很小聲,生怕打擾了他人,而小人交談時,目中無人,很大聲的交談。我覺得君子很有禮貌、講文明,而且很光明磊落、正義,我想小人說:“我知道你們有身不由己的苦衷,但你們知道一句話嗎?那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我已經領悟到一半的道理了,還有一些道理等著我去學習,對了,書還沒有看完,不跟你說了,我去看書了!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記得,寒假的一天,我在家無聊,就去我的書架上找了一本書看。那時,我到書架前,看到一本外皮是藍色的,又不是很厚的一本書,我就抽出來看看了。抽出來一看,原來是《國學經典》。記得,這是那次誦讀比賽時發下來的。因為是以前,很多內容都已經忘了,我有興致勃勃地看了一遍:
當我翻開這本書,看到目錄里有弟子規、千字文、古今賢文……一些教做人要做到有仁、信、禮、智、義的片段。我就慢慢翻著,津津有味地品味著其中的品質和精神。
當我讀到《重拾感恩》中的“感恩,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使我們保持積極健康的陽光心態”時,我心里想: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是多么快樂啊!我有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讀。“感恩,來自于生活的愛與希望。……”當我讀到:“重拾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時,我才知道了感恩的真正意義。我又繼續往下讀,過了一會兒,當我將這一本誦讀讀本全部讀完一遍,我有回過頭來想:這本書真好。一本小小的書,經包含了我們祖先遺傳千年的品德。比如說:《弟子規之信》是教我們要講信譽;《母親》是告訴我們母親的偉大,母愛的偉大;《重拾感恩》告訴了我們學會感恩是美好的,它能敲開幸福之門,使自己快樂 ,別人也舒心。
讀了這本書后,我才知道那時學校為什么要我們讀這本書。不正是因為他們想我們永遠記住祖先們遺傳千年的美德,待日后,我們長大之時在將這些美德發揚光大,遺傳萬古嗎?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這幾天,徐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國學經典》這一本書,并且還給我們打印了這本書里比較好的名言,讓我們多背,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我們通過多讀、多背,漸漸的了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我們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瑯瑯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于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典》這本書正是中小學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范,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么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是孔子通過稱贊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平時在班里,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誦讀《論語》,多學學里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國學經典教育了我
三字經里有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經過精細的打磨,就不會成為一件價值連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有一個故事講:有兩塊具有靈性的大石頭,被挑選到一座寺廟里來打造佛像。后來,人們發現第一塊石頭質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塊。可是,在打造過程中,那塊石頭覺得十分疼痛。它對雕刻師說:“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來!”雕刻是因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來。
雕刻師對第二塊石頭說“:我現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嗎?”石頭說:“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過程中,石頭沒有叫一聲疼。它被雕刻成了一個完整的佛像。
佛像開光后寺院來膜拜的人很多,于是和尚們將第一塊石頭打碎把他當做鋪路石鋪在門口供人們踐踏。
人就像石頭一樣,必須要經過打磨才能成為受萬人膜拜的“佛像”否則,不經過磨練就只能成為在普通不過的鋪路石了。
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奮學習,積極進步,樹立好自己的學習目標;長大后做一個對他人和社會有貢獻有幫助的人。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典更是多得不計其數。四大名著,《論語》《孟子》《弟子規》《周易》都會讓我們明白很多,讓我們受益終生。
《周易》里有過這樣一句話: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一定要講誠信,因為對人最有幫助的就是誠信。誠信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能夠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精神所在。誠信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石,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離不開“誠信”二字,只有人人堅持誠實守信,才會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促進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正能量”。
《孟子》中說過:人恒過然后能改。一個人經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經受磨練,并且不能退縮,要勇于面對失敗,在失敗、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
《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更是讓我受益。一個人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所以在學習方面,一定要學思結合。
《弟子規》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需要我們人人都能夠做到,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頂嘴,不插話,不做父母不讓做的事。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國學經典,他們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會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國學就像一杯香茶,我們要去細細地品味,汲取其中的精華。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國學經典來充實自己,真好!
現在我讀的國學經典還不多,但以后我一定會經常閱讀,從中悟出更多的道理,這些道理會陪伴我終生。
多讀國學經典,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成長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一杯茶,須要細細呷著每一口,才能體味它的濃郁馨香;一處景,要有懂得欣賞他的人,才能綻放他迷人的美;一種美食,只有當人稱贊他美味的時候才算真正的美食。國學經典何嘗不是如此呢?他要有人去讀,要有人去讀懂,更要有人去理解他。
而我很幸運,成了國學經典眷戀的人兒。
國學是先人用盡自己畢生所學而總結出的人生倫理,他們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人生前行的路。那里有世人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濃郁的書香……國學將我們帶進一個新的世界,從小時候牙牙學語到垂暮老年時候都在那兒度過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閱讀和了解盡可能多的東西,而是在自由地挑選那些會令我們陶醉的經典學作,從而與全人類的生活和心跳建立起一種很微妙的關系。
記得小時候讀的最多的便是關于愛過的唐詩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心”顯現了文天祥的傲然爭氣!“事定猶須待闔棺,未卑敢忘憂國”頌揚了陸游的高尚情操!“茍利國家生死已,起因禍福趨避之”彰顯了算中山的豪情壯志!可見真正讀懂了故人的四次,就想它們談話一樣,特別輕松。
再大些,四大名著也讓我有了特別的情感。看到落葉落下時,就會出現蒼茫孤寂之感。甚至還能感覺到落下的葉子們輕輕的叫喊。當看到母親額前被汗水浸濕的頭發,我也會想起“霓裳片片晚妝前,束素婷婷玉殿村”,母親是那樣樸素之人。我很感謝國學經典,它觸到了我內心最柔的地方,讓生活不再是枯燥的兩點一線。
現在,國學經典依舊陪伴著我,它相比外國書籍,名人作品我還是最喜歡它,喜歡它的從一而終,喜歡它的花開花落,依舊美麗。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那書中醉人的清香淺淺,縈繞在我心中。
小時候的我總不喜歡“大塊頭”似的名著,覺得厚厚的一本翻閱起來總枯燥無味。可當年齡逐漸增長,那些《兒童文學》雜志已經滿足不了我對書的強烈渴求。于是那些頗具時代感的名著漸漸走進我的視野。起初還不能夠讀懂它的意思,還需要借助翻譯,后來慢慢喜歡上了那些有些難懂卻又極吸引人的詞詞句句。
現在越來越喜歡厚重的國學經典它們就好像是沉淀了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的璀璨文化,捧在手中極有分量。
我在這些經典中成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是老子教育我們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老子一生的堅守,將權勢名利都看清。
我在這些名著中感悟。“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仿佛感受到了李白憂國憂民的情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仿佛領會到了辛棄疾以身報國的豪氣;“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孤獨寂寞的神態……
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看到了《紅樓夢》,我感嘆這結局的悲哀,直到放下這本書,我仍不知該將那些絲絲纏繞在心頭的憂愁怎么辦才好,于是也曾抱怨曹雪芹狠心:為何不成全寶、黛二人間的那一段情,最后落得天各一方?許多個日子后,自己的情緒才能夠稍稍平復。
《水滸傳》,這是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名著。我總敬佩那些忠義兩全、俠肝義膽的一百零八條好漢,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他們兄弟間出生入死的情誼,當有人遇難時,他們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去救回,正是因為他們這種團結的精神,才一次次擊敗強大的朝廷官軍,取得勝利。我常常沉迷于這種英雄豪氣的情節里。
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便是《西游記》了,小時常常驚嘆作者吳承恩的才能,為何他能夠將原本虛幻的人物描繪的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瞧,那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還有火眼金睛竟如此厲害!往往在看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為他著迷。
值得一看的經典還有許多:《詩經》以古樸的文字表達了人本初最真摯的感情,它不僅僅告訴我們愛,更讓我們知曉了人生有萬般無奈,好像生離死別、陰晴圓缺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來自三千年前古老的呼喚,如曼珠沙華,縱然無法摘取,卻依然一直存活于心。
國學經典伴隨我成長,也見證了我的成長。只愿往后能捧一卷經典,靜下來,再慢慢品讀。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盡管現在家里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于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復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向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作文】相關文章:
國學征文:學國學 考國學作文11-24
關于國學的作文精選-國學12-22
有關國學的作文大全-國學12-22
踏著國學的腳步作文-國學01-24
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07-30
有關國學的作文:我與國學10-19
我學國學,我展示國學作文06-05
感悟國學作文11-22
國學比賽作文02-26
國學話題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