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學作文集合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學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作文 篇1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班主任傅老師就讓我和同學們一起誦讀《三字經》、論語這些國學作品,所以我對“經典”這個詞并不陌生。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經典”作品是小學一年級,那時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三字經》。我一捧起《三字經》便不由自主地、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那時的我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會跟著背;漸漸地,每當我讀著《三字經》時,在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現了一群穿著長衫的人,而他們呢,正在演繹著里面的內容。
緊接著,我又接觸到了論語。信息課孫老師說論語是她到目前為止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這句話,我一直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于是我時不時地會去讀讀它,因為我發現在這本書中我能學到現代社會中所沒有的東西,它會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而這些東西正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雖然我現在還不是很明白它的意思,但我想總有一天我能把這傳統文化的精髓化為己有!愿“經典”能伴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2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學習國學經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
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作文 篇3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著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里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贊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說《詠柳》、《早春》等等品味國學經典作文作文。《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春天的贊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了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說《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總之,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作文 篇4
同學們,你們接觸過國學嗎?國學就是要“誦讀經典,傳承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品德。而《國學小名士》就是一個很好的關于國學的節目,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不僅能積累很多詩句和有關國學的知識,還能修身養德,使自己變得有內涵呢!
《國學小名士》的主持人是宋磊,而每一期都會有幾位重量級評審,有魏新老師、石玲老師、劉悅坦老師、李建峰老師等。整個節目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我愛記詩詞”、“舞文弄墨”、“國學相對論”。
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比賽規則是:根據主持從所給出的關鍵詞說詩句,每人一句,并且不能重復,要在五秒內答出。我認為這一環節考驗的是選手們的日常積累,只有多積累詩句,才能快速準確的回答出,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 “雪”字,既能形容好事,又可以形容壞事,如“雪中送炭”是好事,但“雪上加霜”就是壞事了。我馬上想起“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等詩句,可是場上選手所答出的很多詩句我都不知道,看來我平時積累的太少了,以后要多看書,多積累才行。
第二環節是“舞文弄墨”,比賽規則是:主持人給出提示,選手們根據提示用毛筆寫出成語。在這個環節中我也答對了很多成語,如:這是一個關于友誼的故事,還是一首古箏曲目。我很快就猜到是“高山流水”了,再比如:在對方急需時,給予對方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我非常確定是“雪中送炭”。因為這些成語都在課本中學過,但是課外的我就不好掌握了。所以不僅課內的要掌握,課外的同樣也要掌握,要多積累成語,了解成語的意思,還要多練習毛筆字。
第三環節,是“國學相對論”,也是我最喜歡看的環節了,因為在這一環節中不僅能學到怎樣闡述觀點,鍛煉自己的口才,還能看好看的短片。比賽規則是:現場觀看短劇,根據所提的問題從國學的角度闡明自己的觀點。我記得一個短片名字叫《跟我走吧》,故事內容主要講的是:一位同學正在拍戲,這時他的同學突然著急的跑過來對他說,學校的足球賽改到當天了,讓他馬上去踢足球。而拍戲的導演卻說,不能去踢足球,先拍戲再說。問題是:他該怎么辦?對待這個問題我認為這位同學應該選擇踢足球,因為踢足球是集體利益,他不能因為個人利益而損害了集體的利益。孟子說過“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令人欲也。二者不可得廉,舍生而取義者也”。意思是說;當面臨抉擇時,應該正確的去選擇,這樣對自己和他人都有益。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國學是博大精深的,我們的傳統美德是無比美好的,作為當代小學生,我們一定要學好國學,“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把國家建設的更加強大,更加偉大,更加繁榮富強!
國學作文 篇5
中國乃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自然是源遠流長。可是有誰想過,為什么只有中國的文化從未間斷過呢?這的確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答案很簡單:國學。它好似一根線,把一切的一切都穿插起來,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思想傳統。
當然,這只是從大的角度來說,而從我們中華少年的角度來講,國學則是教育我們怎樣修身做人,品悟出人生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則教會我們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則告訴我們做事的道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則告訴我們在尋找真理的路上,都應該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不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嗎?每天都要想一想,今天你該做的事是否都做好了嗎?對待朋友是否講誠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掌握了呢?
孔子也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不也正是告訴我們該如何孝嗎?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孝的基本又是從保護好自己,而不讓父母擔心開始。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長,路旁的風景有時溫暖和煦,有時也會風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們又該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強壯的體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靈也是人生的必備品。一些人用他們健康的心靈詮釋著喧囂中還有的一絲道德之美,給予我們滿滿的`感動!然而社會上競有一些人本可以憑借自己強壯的體魄去追求精神和心靈的健康,卻不愿去做,甚為可惜。
讓我們行動起來,品國學經典,完善心靈之美。
人生漫漫,道阻且長,讓我們帶上精神財富走出燦爛人生!
國學作文 篇6
經典,與我同行,伴我成長,它傳授給我知識,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那一次,老師布置了幾道應用題讓我們做。做著做著,我遇到了“攔路虎”,冥思苦想了一會兒,仍然沒有思路。我拍拍頭兒,無意中瞄到了同桌的本子,竟然工整地寫著做題的步驟。難道他會做?平日里同桌的數學成績一直沒有我好,經常都是他向我詢問,今天他……我猶豫著,如果向他求助,會不會讓同學笑話我?我收回了目光,還是拿不定主意。這時,腦中跳出一句話:“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話,他都能做到這樣,何況我要問的還是自己的同學。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為自己剛才的想法而自責,便笑著轉向了同桌……
期中考試前一天,放學后,我回到家,放下書包,告訴媽媽明天考試,今天沒有作業,便一頭扎進房間玩起了電腦。過了一會兒,媽媽見還在玩兒,便輕提示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你是不是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停下手,想了想,便放下電腦,拿起了課本……
盡管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可做起來并不容易。我不愛收拾床,讓媽媽幫我收拾;我不想整理書桌,讓奶奶幫我整理;我不愿洗襪子,讓爸爸給我洗。那天,爸爸終于發話了:“你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丟哪去了?”從那以后,我再不這樣了。
我愛國學經典,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智慧的結晶,它引導一代代炎黃子孫學知、做人。
國學作文 篇7
要放假了,孩子幾次說要上國學班,在培訓學校里,國學班是最沒壓力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我鼓勵說,學國學是很好的事情,但在家里看書看百家講壇,看鮑鵬山的《孔子是怎樣煉成的》,看于丹說論語,咱們一起來玩國學就好了。有興趣的事,還用上興趣班么,有魅力的國學,還用學么,因為,我深知,國學本身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啊。
孩子在班級圖書角借到了一本海燕出版社出版的漫畫國學系列,漫畫《莊子》心得,是洋洋兔編繪的。他感覺感興趣,說看著很好,我一翻,果然出色,一是漫畫吸引人,二是語言通俗,深入淺出,三是故事吸引人,四是雖是漫畫,卻語言簡單到位,用哲理性的語言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和別人想不到的獨特的思想,讓人,特別是讓12歲的學生感到震憾。
我不由要求孩子放在家里給我時間好好看,結果一看就愛不釋手。原來是李小熒同學的書啊,真是眼光獨到啊。別看我們都知道莊子,可是你知道莊子的主要思想和故事么,要說可是也說不上來啊,仔細看看吧。篇首寫著《莊子、齊物論》中的主要思想-----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我并不能說出來準確的意思,經網上查詢,其中一種說法是天地是與我同存的,萬物是與我同一的,我們跟萬物同樣都是那個東西的一份子,并非天地就是我,也不是我就是天地,物是物,我是我,天還是天,地還是地。
往下看,其實國學和莊子并非我們想象得那樣枯燥無味,而是妙趣橫生,滋潤思想,解決了我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思想難題啊。這本書共選了五部分。一是無欲無求平常心態,包括權貴如腐鼠,痛罵曹商,高人操舟,無心射箭,孔子與漁父等五個故事。二是看清本質超越局限,包括輪扁之道、井底之蛙、道在便溺、螳螂捕蟬、打碎龍珠、盜跖之道等6個故事。三是大智若愚韜光養晦,包括曲轅社樹、寧做自由之龜、樹的天年、許由不受天下、秀木必摧、吳王射巧猿等6個故事,四是順應自然適時而為,包括宋人的秘方、惠施的大葫蘆、皰丁解牛、圣人的勇敢、螳臂當車等5個故事。五是認識自我快樂自我。包括知道不知道、貧窮不是潦倒、借糧、莊子鼓盆、莊子將死、至樂等6個故事。啊,原來我們課本上學的螳螂捕蟬就來自莊子啊。仔細看來,其實《莊子》就是一本寓言集,與伊索寓言相近,但它更高明之處,在于它講的道理獨成體系,表現了完整的人生意見,并且更深刻,揭示了人怎么樣對待欲望,怎么樣對待困難,怎么樣對待命運,人生怎樣度過,怎么趨利避害,怎么樣快樂生活的哲理。
書中講到,人有八種毛病,四種禍患,不可不察。
不是自己職責以內的事也去做,叫做總;
沒人理會也說個沒完,叫做佞;
迎合別人說話,叫做諂;
不辨是非奉承叫做諛;
喜歡背地說人壞話,叫做讒;
離間朋友叫做賊;
敗壞他人叫做慝,
為了利益不分善惡兩面討好,叫做險。
有這八種毛病的人,外能迷亂他人,內則傷害自身,所以有修養的人都不會搭理他們的。
喜歡管理國家大事隨意不合常規以謀取功名,叫做叨;自恃聰明獨斷,侵害他人,叫做貪;知錯不改叫做很,合心意就聽,不合心意即使人家說的對的也反對就叫矜,這叫四禍患。
聽得莊子一講,對照一下自己,誰沒有這其中的毛病呢?有些孩子,明知道父母老師講得是對的,卻知錯不改,放縱自己、即使人家講的是對的也反對,這不就是很和矜這兩種禍患么,這不是內傷自身,外迷亂他人的事么?
這些都是家長急于想講給孩子聽,卻沒有能力講清的事情,因為許多事情充滿矛盾和邏輯,幾句難說清,再說不愛聽,也都是一個人,作為已到12歲,迫切想了解世界規律的少年,十分想知道的,但莊子寥寥數語,一個樹的故事,一個葫蘆的故事,就講清了,真是精湛,真是厲害的國學啊!
我理解,國學包括論語、菜根譚、增廣賢文、三國演義、莊子等多個內容,真是吸引人啊,其中一些道理,歷經幾千年,不僅對小孩子,對于大人也完全有益啊,準備再在網上購買本書系列叢書,好好玩國學。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是一杯茶,剛開始很苦,但越品到后面,就越有味道。
國學能夠讓我們懂得道理。
國學以儒學為主,而儒學的代表作之一是《論語》。《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說: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說: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常叫我背《論語》,我那時覺得很煩,但還是在不情愿地背,說起來還是當時沒有懂儒學的真諦。
儒家學派讓人修身養性,看透世間一切,清心寡欲,要有寧靜淡泊的性情。
就比如說我,我小時候,那可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別人一說我兩句,我不是哭就是鬧,非要跟別人爭個你死我活,明明是我的錯,我卻偏不認帳,還非要爭贏,我們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我心想:我終于快要贏了。最后還來了個“水漫金山”,朝天大哭,把別人都給整懵了,一開始是我的錯,結果最后卻成了別人在求我了。周圍還有一大堆不明真相的群眾,看戲不怕臺高,還在下面“呵呵”笑。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我的那一舉動讓別人丟了臉面,寧靜淡泊的性情是多么重要。
儒學還教會我們接人待物的禮儀。
比如說,見到自己的老師,應身體微微鞠躬,把雙手交叉前伸,放在全身之最前,男性左手在前,女性右手在前,表示虔誠恭謙之意。雖然這是封建的禮節,但我們要懂得取舍。
國學能教會我們很多道理,而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多讀國學,學孔圣人所講,思孔圣人所思。
【有關國學作文集合8篇】相關文章:
有關國學作文集合10篇02-27
有關國學作文集合6篇02-27
有關國學作文集合9篇02-26
有關國學作文集合5篇02-25
有關國學作文集合八篇02-25
有關國學作文300字集合八篇02-03
有關國學作文600字集合七篇02-19
有關國學作文300字集合七篇02-16
有關國學作文400字集合七篇02-11
有關國學作文400字集合十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