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學作文600字集合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6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作文600字 篇1
《國學小名士》這檔節目我以前看過,上次看過后我長了很多知識,原來含這個字的詩句有這么多,原來那個字還可以這樣用等等,今天下午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國學小名士》,選手們那叫一個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
第一環節是“初露鋒芒”,選手根據給出的字來說詩句。給出的字是家和國,一看到題目,我立刻想到“霜葉紅于二月花”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兩句。
“萬國希可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這些詩句我們連聽都沒聽說過,看來看這個節目真是長知識!
第一環節很快結束了,已經淘汰了一部分選手。第二環節是“舞文弄墨”,根據提示來按搶答器書寫成語。第一題是“古人云:不信不立,不信不誠,自古以來……這是一個關于誠信的成語。”答案是“一諾千金”,我想成了“信誓旦旦”,看來我還差點“火候”啊!
第三環節是“棋逢對手”,就是先答題,答題正確放棋子,以五子棋的行式進行。最后卻只有兩名選手進入最終的冠軍爭奪戰。
冠軍戰的題目是楹聯對決,依據所提供上聯,兩位選手寫出下聯,誰寫的好,寫的準確,誰就能奪得冠軍。第一回合謝亦晨暫時領先,第二回合劉康寧不甘示弱趕上了。最后一回合上聯有難度,但是絲毫沒有難住兩位選手;最后劉康寧的下聯獲得了兩票,劉康寧獲得了冠軍。
場上的選手為什么那么厲害?關鍵在于他們的知識面很廣,如果我們能多了解一些詩句,多看一些類似的這種節目,一定會有很多同學從中受益。
國學作文600字 篇2
假期里懷著激動又好奇的心情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的比賽,比賽的精彩令我激動、感嘆、敬佩。
從上學就開始誦讀古詩,那么什么是詩詞?如果讓小時候的我來說,那就是那一句兩句難理解的句子;或者說是,隊形排列整齊的幾十個字。而現在讓我說,那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顆顆珍珠,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或者說,那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世界那么大,為什么我會出生在這個地方?學習這種語言?長成這種樣子?因為有種文化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需要我們美化和改造!然而,我唯一不解的是,這偉大的文化究竟是從何而來?是從睡夢中忽然領悟,從游戲中忽然獲得啟發,還是……都不是!那都是古代文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是他們智慧的結晶,而那結晶封存到現在被我們再次開發,提煉出了更美的東西——詩詞!但這并不是我們改變或者改造,而是對它的深度利用,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早汗青”的愛國精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深邃理念!以及“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深刻領悟!每一句詩詞都啟發著人們去開發更美的東西……
現在的我在想念著古人時,覺得他們竟有如此智慧,為我們文化藝術鋪好了發展的道路!那時候的人們,有鑿壁偷光的精神,有聞雞起舞的意志,有懸梁刺股的決心……而那些所謂的精神熬到現在,卻都是化為烏有,就好像跟著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起化蝶飛走了!其實沒有!
那些所謂的精神只是被一步步篩選掉了,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我們不再需要那老掉牙的精神灌輸。現代并不等于過去,往事隨風,一吹就散,剩下的就只有回憶、悼念!
中國,隨著語言發展而發展,從文言文到白話文,而現在那些過去的語言卻又被發掘出了另外一種價值。哦!它們應該是無價的!我覺得自己虛度了許多年華,我要好好學習,學好國學。
國學作文600字 篇3
文化乃民族之本,國學乃文化之基。國學可以開啟一個人的智慧,培養一個人的性格,給予一個人通往知識殿堂的階梯。
我近期讀的國學是《唐宋八大家》。翻開這本厚厚的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韓愈的《馬說》。看著這字字珠璣,我面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手拿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邊被抽打的一匹馬,卻在不停地哀鳴。這可是一匹千里馬啊!可是,它為何看起來卻顯得瘦弱無比呢?原來是馬夫沒有給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馬吃不飽,力氣不足,越發被當作了普通的馬來對待。“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但是千里馬何時能等來伯樂?又何時才能盼來脫穎而出的機會呢?假如世上已無伯樂,已無擅于洞察的慧眼,那么世上的千里馬也會隨之“消失”。
我領悟到了,韓愈所講的`千里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樂,是暗喻發現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并不是高深得讓人難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
再看下面這篇《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看到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老師們經常囑咐的:“如果課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課再問老師”。可是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嗎?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動請教他人為恥!被動接受和主動請教,都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對于我們來說,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多么一語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誰那里,誰就有資格成為老師,而不論他的地位和名氣。如果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就會“惑”到永遠而一事無成。韓愈的《馬說》讓我明白了伯樂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他的《師說》則讓我懂得了學習求知的態度和解疑釋惑的方法。國學總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滌了心靈,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豁然開朗。
國學作文600字 篇4
當年讀研究生時,老師對我說,你國學底子不行,我就發了一回憤,從《四書》到二程、朱子亂看了一通。
我讀完了《論語》,閉目細思,覺得孔子經常一本正經地說些大實話,是個挺可愛的老天真。我喜歡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書,因為那兒有一種“匹克威克俱樂部”的氣氛。至于他的見解,也就一般,沒有什么特別讓人佩服的地方。
《孟子》我也看過了,覺得孟子甚偏執,表面上體面,其實心底有股邪火。有論家說他思維縝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時候及不了人,就說人家是禽獸、小人:這股兇巴巴惡狠狠的勁頭實在不討人喜歡。我就這么讀過了孔孟,用我老師的話來說,就如“春風過驢耳”。
孔孟程朱,如果說,這就是中華文化遺產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說,這點東西太少了,攏共就是人際關系里那么一點事,再加上后來的陰陽五行。這么多讀書人研究了兩千年,實在太過分。我們知道,舊時的讀書人都能把四書五經背得爛熟,隨便點出兩個字就能知道它在書中什么地方。這種鉆研精神雖然可佩,這種做法卻十足是神經病。顯然,會背誦愛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學家:因為真正的學問不在字句,而在于思想。
任何一門學問,即便內容有限而且已經不值得鉆研,但你把它鉆得極深極透,就可以挾之以自重,換言之,讓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挾這門學問以自重,就必須鉆得更深更透。此種學問被無數的人這樣鉆過,會成個什么樣子,實在難以想象。那些鉆進去的人會成。個什么樣子,更是難以想象。
古宅鬧鬼,樹老成精,一門學問最后可能變成一種妖怪。就說國學吧,有人說它無所不包,到今天還能拯救世界,雖然我很樂意相信,但還是將信將疑。
國學作文600字 篇5
有人說,學習就要端正態度,好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人說,學習就要講究學習方法,好比“學而實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切學習的好方法盡在于此。
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他從自身的經驗中體會出這些學習的好方法。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么先進,那么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的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可是,這樣偉大的天才,竟然被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給難道了,這難道不是很好笑嗎?也許是因為那時侯人們的知識還不夠豐富,對大自然研究得還不夠透徹吧。可我們呢,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不僅隨這古人的腳步往前走,還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還可以翻閱書籍,如果我們碰上一個小朋友也問了個問題,可自己也答不出來,那不就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一大笑柄嗎?
我們現在正值學齡期,應該多學習知識,少玩電腦游戲,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實用的國學作文600字集合5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國學作文400字集合7篇02-08
實用的國學作文400字集合九篇02-08
實用的國學作文300字集合九篇02-08
實用的國學作文400字集合五篇02-07
實用的國學作文600字集合9篇02-07
【實用】國學作文300字集合9篇02-09
【實用】國學作文300字集合10篇02-07
【實用】國學作文300字集合六篇02-03
【實用】國學作文300字集合8篇01-31
【實用】國學作文300字集合7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