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國學作文匯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作文 篇1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她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題記
經典誦讀,她像是一位魔術師,變化莫測,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觸碰到她的芳蹤……
“漫步山間,潺潺的溪水踩著自然韻律的拍子,卷著紅紅的楓葉,擊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塊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飛珠濺玉的聲音!我認為,這就是經典誦讀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從小,我們便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學會謙讓,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堅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報,在將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寬容。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教會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個個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卻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滴水穿石的堅持不懈,滋潤萬物的慷慨無私,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水,便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
小時候,我較為喜歡做的事莫過于捧著那本《唐詩三百首》誦讀。詩詞中的蘊味總能讓我揣摩許久,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更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午后,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玻璃鋪在書房的地板上,像是哪只饞貓不小心打翻了蜜罐,灑了一地金燦燦的甜蜜。我捧起《論語》,輕輕翻開閱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反復地讀著,慢慢地領悟著。
不知不覺中,我沉浸在灑滿陽光的書房中,沉浸在那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中,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作為中華千千萬萬兒女的一份子,就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量就會很大很大。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了中華文明。
國學作文 篇2
《經典誦讀》是我們小學生必背的知識,可對于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當我看了一個《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節目,讓我感悟很深,受益匪淺。
在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選拔大賽中,我不禁感嘆選手個個都是精英。看選手們一個個自信地站在那里,他們一定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肯定讀了很多古書、詩文。不過,我還是在心里替他們捏了把汗,他們還不知道會面臨什么樣的難題呢!而當他們卡殼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手攥住了。當他們思索了一秒鐘后,就說出了一句句詩詞,我緊揪的心才放下來,同時也暗暗的佩服他們的詩詞背的真多。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使我對經典詩詞有了新的理解,我發現詩詞中還有好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強烈地表現了文天祥愛國的情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則向我們點明了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長處,要互相取長補短……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己的意境、韻味,需要我們仔仔細細地品味。
我們小學生更加應該學會這些詩詞名句、傳統禮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精髓高中作文國學精髓高中作文。國學就是我們中國的靈魂。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國學作文 篇3
你知道我國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嗎,你肯定脫口而出,它們分別是:清朝作家曹雪芹的紅樓夢,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寫的著作三國演義,有同樣是元末明初的作家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還有明朝吳承恩寫的西游記。哪在你眼中的國學經典是什么樣的,你百分之九十陷入了沉思,那讓我來告訴你我眼中的國學經典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范;《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其中我覺得《弟子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德”是《弟子規》主要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德”還可以讓你擁有跟多的伙伴,有了伙伴就你就掌握了人生的主動權
《弟子規》里的一句話讓我感觸特別深,這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從這句話我想到了自己對父母的態度。
有一天,我正在玩電腦時,我早已把作業拋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突然媽媽說:“關了電腦去寫作業。”我把媽媽的話當作了耳邊風,媽媽又說了一次,
我散漫無心的說:“反正放暑假了,玩一玩沒關系的。”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催促。我才慢悠悠的關了電腦,不舍得向書房走去。現在我覺得當時是多不應該呀!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是我國的驕傲之一。使人在讀書中領悟自己的錯誤,使人們明白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一定要閱讀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其中的道理,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 篇4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盡管現在家里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于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復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向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專家點評:
本篇議論文圍繞“國學伴我成長”進行了論述,運用《三字經》引入論題,通過一系列豐富的道理論證進行了富有說服力的闡述。語言流暢而極有感染力,內涵深刻,發人深省。
國學作文 篇5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我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國學是傳統文化之魂,弘揚傳統文化必然離不開國學。著名紅學家,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馮其庸對國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倡導大概念國學,這對深刻理解國學甚至中華文化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我個人所理解的國學,是大概念的國學,也就是中國學術的簡稱,它應該是包羅宏富的,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學,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學和諸子學,以屈宋為代表的楚辭學,以左遷為代表的史學,以韓柳歐蘇為代表的文章學,以《詩經》、樂府、李杜韓白蘇辛周姜為代表的詩詞學,以周程張朱為代表的理學,以關王白馬高孔洪為代表的曲學,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為代表的小說學,還有其余相關的如古文字、音韻、訓詁學、目錄版本學等諸種學問,應該是國學的主要內涵。但是,我們現在的國學教學,只能循序漸進,擇要取精,不可能同時全面并舉。
我還認為國學并不是凝固的、僵化的,國學隨著歷史的進展在不斷豐富發展,唐代的國學總比秦漢要豐富,而后代又勝于前代,國學經典著作的解讀,也隨著時代的進展而有所深化、有所革新,國學的典籍、文獻資料也有所擴展增添。近百年來,大量甲骨文的發現,青銅銘文的發現,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簡牘、古籍的發現,敦煌寶藏大量經卷典籍的發現,西部大量古文書簡帛的發現(已大量被外國人劫掠),不是使我們的國學、我們的傳統文化大大地豐富了嗎?我們的國家是偉大的多民族團結融合的國家,我們不能把國學局限于某一局部,這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國學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意志的共同載體,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是我們偉大民族頂天立地的思想根基、力量根基,也是我們不可被戰勝的強大自信力量的源泉。(向原摘自《年度國學》,馮其庸文)
國學作文 篇6
從二年級,我就開始學國學,它使我受益匪淺。
在二年級里,有一課我仍記憶猶新,在那一次國學課上,老師給我講了扇枕溫席的故事:黃香是漢朝江夏人,從小就懂得孝敬父母,九歲那年,母親去世了,他非常悲傷,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
夏天,天氣炎熱,晚上屋里還有蚊子,讓人難以入睡。為了讓父親睡得安穩,小黃香每天晚上總是先用扇子為父親扇涼,趕走蚊子才行。
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屋內被褥冰冷,黃香怕父親受涼,每天晚上睡覺前,就先有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把被窩捂熱,再讓父親上床睡覺。
黃香的孝行很快傳遍了左鄰右舍,人們都被他的孝行感動了,紛紛稱贊說:“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老師說:“聽了故事,王昕你有什么感想?”我說:“我以后要改正自己愛對父母發脾氣的缺點,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報答父母。”
老師告訴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呼喊,回答要及時,不要慢吞吞的,父母交待的事情,要盡力完成,不要懶惰,父母教導我們,是為我們好,我們要恭敬聆聽,父母責怪我們時,不應強詞奪理,讓父母傷心難過。”
啊,國學讓我的生活發生很多事情,我應多讀幾遍才行啊!
國學作文 篇7
國學經典博大精深,當學生不斷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后,老師教給學生學以致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將國學經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讓經典詩詞更好地引領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當學生我手寫我心,表情達意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后,作文的有深度、有內涵就成為老師和學生們努力想達到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把積累的國學經典知識成功運用到作文當中,提升作文的內涵呢?筆者在平時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入手,教給學生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的技巧,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一經典一故事法
在“百家講壇”上,于丹講《論語》時常常使用“一經典一故事法”。在作文中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成功地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比如:謹銘同學采用于丹講論語的“一經典一故事法”,將國學經典運用到作文中——
《弟子規》里講“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的筆丟了。找了我們的班長李永明,向他借筆,跟他說:“李永明,借根筆,我下午還你。”下午放學前,我及時把筆還給了他。過后不久,在一次單元考試中,我的筆寫了一半沒水了。我向李永明遞了張紙條借筆。趁著老師不注意,他偷偷地把筆借給我。考完試后,我向李永明說聲謝謝,及時把筆還給了他。《弟子規》講的真的是太對了:“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這讓我想起: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剛好放學,陳明同學沒帶雨傘,便向身邊的林紅同學借了一把紅色雨傘,因為林紅的媽媽正好開車來接她。過后,在放學的時候,我經常看著他們開心地一起從校門口走出來。我想:借傘的人一定是個善良之人,因為善良的人才值得深交。果然,又有一次,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狂風暴雨。在校門口,我又偶遇了這兩個人,這次是林紅沒帶雨傘,陳明同學看見了,就連忙撐著傘走了過來,和她共用這把雨傘。《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我認為是正確的:世上還是好人多。我也要做這樣善良的人。
二、對話法
在對話描寫中融入國學經典也是國學作文的一個絕招。比如:楚瑩同學采用“對話法”將國學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文章開頭描寫了媽媽與我的對話,并由經典帶出了一件事,結尾又用“明白了一個道理”帶出經典,首尾呼應——
有一天,媽媽摸了摸我的臉,輕聲告訴我:“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你怎么理解呢?”我歪著腦袋,對媽媽說:“公物雖小,也不能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就會讓父母傷心。”媽媽聽后,微笑地拍著我的肩膀說:“小鬼,學了國學,你可懂得不少啊。”我不禁心里想起了這樣的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火辣火辣的太陽無情地烤著大地。地面就像被烤熱的鐵鍋一樣。我和媽媽到牛排店吃牛排。我拿水果時看見一個人賊眉鼠眼,像只小老鼠似的。只見他到處打量一番,見沒人注意到他,就打開放刀叉的柜子,偷偷拿了兩副刀叉藏進口袋里。此時,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他的行為被服務員發現了,服務員皺著眉頭:“請問先生為什么要拿走我們的刀叉?”那人火冒三丈地對服務員吼道:“你們飯店怎么這么無理,連客人的東西都說是你們的。這刀叉是我自己帶來的。你不知道嗎?”他的脖子頓時爆出了青筋。他的叫聲就像老虎在吼叫。最后,餐廳叫來了110,他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現場他的家人看了,傷心不已。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國學中的“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的做人道理。
三、線索法
在作文的開頭設計“題記”,在作文的結尾設計“后記”,然后在題記、行文、后記中三次出現主題一致的國學經典句子。這條國學句子做線索可以使文章有內涵而且中心突出。比如:下面的陳栩妍同學在文中采用“線索法”成功將國學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中——
讀《論語·為政》隨想
冷空氣南下的一個星期天早上,下著陰冷的雨。我仍然堅持誦讀國學,從中我學到了: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回答:“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幫助老父母操勞,有了酒食先讓老父母吃,這就是孝子嗎?不是的!對父母發自內心地、和顏悅色地愛,才是真正的孝順!”這讓我想到了兩件事情——有一次我考了90分,那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回到家中,媽媽邊炒菜邊開心地問我:“寶貝你考了多少分啊?”我垂頭喪氣地說:“我考了90分。”媽媽大驚失色地說:“你居然才考90分!”她停下手里炒菜的活兒問:“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又粗心啦!”那天我沒有跟媽媽頂嘴,一直靜靜地虛心地聽媽媽說。因為《弟子規》教我們:“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又有一次,我在鄰居小花家和她一起寫作業。她媽媽聽到她考了80分,就一直責備她:“你這是怎么回事啊!”她不耐煩地說:“又怎么了!我考80分,你會死呀!”她媽媽氣得臉色發紫,差點要打她。我想:她這樣氣媽媽,媽媽真的會被氣死的。孔子說:“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但是我們要努力做到,這樣父母才能開心長壽。因為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四、聯想法
國學作文的第四個技巧是“聯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想到相關的事情。比如:坤元同學在國學作文中不僅運用了“線索法”,還成功運用了“聯想法”:從一本國學書聯想到相關的一件事情——
讀《弟子規》隨想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我繼續捧書誦讀國學,讀到了《弟子規》中的這樣一句話:“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先學做人很重要。只有知識,卻不懂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是華而不實的人。
這讓我聯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那是一個細雨蒙蒙的午后,雨聲“沙沙沙”,像一曲好聽的歌謠。一個中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在小路上走,手里還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著,一看就是學霸模樣。腳上锃亮的皮鞋像大理石地板反著光,格外引人注目。
路上一個清潔工老人正冒著小雨掃地,大掃把在地上發出“唰唰唰唰”的聲音。中學生邊走邊看書,從他身邊走過,大掃把“唰”地掃過來,正好碰到了中學生的'皮鞋,鞋子上頓時粘上了一堆黃色泥漿。中學生火冒三丈,厲聲呵斥:
“老頭,你把我新買的皮鞋弄臟了!你賠!”粘上了泥漿的皮鞋不再锃亮,泥水在皮鞋上畫出了一張扭曲變形的鬼臉。
老人連忙說:“對不起!”并俯身用手要去擦中學生的皮鞋。中學生將身一扭,腳躲開了老人的手,用更刻薄的話吼叫:“臟手別來!越擦越臟!今天真是倒霉!”然后轉身跑了。
留下老人執著大掃把僵在原地,皺著眉頭,一臉茫然。空氣中留下了幾聲中學生皮鞋與水泥地碰撞的“咔咔咔”的聲音,像鋸木聲尖而刺耳,與沙沙的雨聲極不和諧。
周圍的人看到這個情景,紛紛搖頭,對中學生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一個老婆婆走到老人旁邊,對老人說:“別理這孩子!父母太沒教養孩子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又有什么用!”
我看到風夾著雨灑在老人花白的頭發上.讓人心疼。
《孟子·梁惠王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學生將平時的誦讀國學與作文有機融合在一起,許多學生的“國學作文”在《薌城薌訊》刊物上發表,反響熱烈,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再次證明了國學作文的魅力無極限!因此,我認為:大力研究如何將國學經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不僅可以使孩子們愛上國學經
典,還可以讓學生寫出與眾不同、富有深度的滿分作文。
國學作文 篇8
國學,乃華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蘊、乃華夏民族千年之精華,它見證古時候人們的智慧、古時候人們的氣節。其底蘊的優厚,使得現在的人們依然感到心曠神怡,當讀到一篇好的古文時,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剎那感到內心深處的凈化,超凡脫俗。 有人問過我,問我怎樣比喻國學?我這樣回答:“國學就像一壺好茶,有著青山綠水的韻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無窮。”的確如此,如同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一般,真是人間最享受的事。就從我華夏歷史最早的一部經典《大學》說起,他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為核心。
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至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生養性不只是內醒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本書我想這也是古人當中君子們都有的寶貝吧。發揚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舊的思想和習氣,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也就是《大學》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含義,在后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讀以后雖然周圍沒有其他聲音,可是卻會讓人感覺氣勢浩蕩,激情澎湃,讓人引起共鳴。雖然現在是強大先進的社會,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十分先進。燈取代蠟燭、手機取代書信、汽車取代馬車、高樓大廈取代小平屋。但是,古人的這些言論,這種修身養性的精髓,現在人能做到嗎?發自內心的,大多數古人要兩袖清風得多、要高風亮節得多。現在回想古時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難忘的時光!
再向古人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得不感到與眾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聳,高山流水的曲調送入雙耳,茶已泡得濃香純,我眼睛已緊閉,在這詩文的意味下回望那遠古的大地……
我夢想來到曾經壯觀的好水云南滇池,那真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孫髯在大觀樓題的長聯,深情描繪著壯觀景色,:“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奮人心,氣壯山河!可是,現在的滇池啊,唉!…………我也夢想來到西湖,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也沒有漂亮的面貌。曾經的世界不在。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歷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彈完,茶也干,這時我睜開雙眼,我知道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意味悠長的國學啊!一時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壺好茶,來再好好品一品、讀一讀。
國學作文 篇9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每當想起那些事情,都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選擇學還是不學。
當大家看到這一個題目,一定感到很奇怪吧!不學?出自初中生的口里,不行吧,學生不學習,怎么行呢?
其實不是的。是我的父母讓我去跳舞,我心想:一個大男孩跑去學舞,像什么話啊!
一個寂靜的夜晚,我的父母把我叫到客廳,說:“楚朋啊,現在在這種競爭的社會,你得多才多藝,所以爸媽準備讓你去學跳舞。我心想:天啊!去學跳舞?那是女孩干的事啊!我馬上做出了強烈的反抗,說:“我不學,那是女孩子干的事。”我爸媽說:“不行,你不學也得學。”我回答說:“我就是不去。”一聲大吼,夜里的寂靜被打破了,我爸媽說:“孩子,雖然你不想去,但是你要為父母著想,再為你自己想想,如果你不多學點兒東西,不多學一點藝術,不多學點只是……。那你將來怎么辦,難道你想做一個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的人嗎?就算你想去做,你的父母我們也不會同意,你說哪個父母不疼自己的兒女啊!難道我叫你去跳舞,是害你嗎?不是,是為你好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你懂嗎?孩子!
我聽了媽媽的一番話后,再看了看父母,他們都看著我我似乎好像沒有選擇的余地。過了一會兒,我還是“屈服”在了父母的“手里”媽媽說:“這才是我的好兒子啊!我爸媽都笑著,我只好“假笑”,未免掃他們的“興”。
星期六,我就和父母一起踏上了去舞蹈培訓班的報名的路程,一路其實很近。但是我總覺得這一路很遠很遠……
每一個孩子的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是我覺得,這種思想不是很好,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國學作文 篇10
我的國學夢,始于詩
常常會回憶起小時候,回憶起小時候的月光,回憶起月光下的我和爸爸在小巷里,我會一字一句地跟著爸爸念唐詩。爸爸用一本唐詩書把我帶進詩的世界,從“鋤禾日當午”開始,讓我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開始了與詩的接觸,有了關于詩的念想。以至于后來,我會自己去讀詩品詩,品得頗有滋味,品得小有心得。我開始喜歡詩了,我喜歡東坡睹大江東去的豪情;喜歡那位仙人躊躇滿志卻又超脫凡俗,或許也喜歡他身上的那股酒氣吧;崇敬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雖然潦倒卻心系祖國大眾;愛戴陸游已是暮年,還盼著王師北定中原;喜歡王維筆下的山山水水,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自然,我也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讀出了杜牧的無奈與憤恨,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讀出了那位帝王的不幸……詩使我懷抱了無數的夢,已不得不愛詩!
我的國學情,系于《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果真壇壇都是好酒!它說倫理,也說道德;說歷史,也說人生、文化與社會,說得聲情并茂,說得感慨萬千,說得心潮澎湃。在電視中,我看到了那幾位講師的風采,如于丹講《論語》、《莊子》。在這里,她所做的是對兩部經典的推廣,更是對人性的感知。在她流利的語言中,在她講的一個個小故事里,我們這些忙忙碌碌的現代人也開始為自己的心靈尋找一片空地,讓它滋生美德、感悟世界,讓生命可以開闊,讓我們變得不凡!鮑鵬山說《水滸》,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清平世界的無奈與辛酸。他這樣道:“《水滸》不僅寫了英雄的可憐,更寫了英雄的可敬;不僅寫了人世的寒涼,也寫了寒涼中的一絲暖意。”是呀,這才是《水滸》。他又告訴了我們什么才是兄弟!我總覺得,這中許許多多的東西是我們只讀一遍原著所遠遠不能體會到的!的出現,則讓人開始關注起這個最牛的歷史老師。我們竟不知學習還能變得這么有趣,他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讓我們愛上了他的幽默,便捎帶著也愛上了歷史!另外,易中天講的通俗并且生動,康震則清新亮麗,錢文忠也和藹可敬……
這一群群人,難道不是為我們的成長獻上了一份份最珍貴的禮物嗎?
再度回首《新三國》
《新三國》的罵聲好像已漸漸平息,其實再仔細品品,我覺得這仍是一部了不起的大戲,是一場斗智斗勇的戰爭!有人說陳建斌把曹操演得瘋瘋癲癲,哪是一代梟雄啊?我認為不然。他似以一個小人形象詮釋一個雄才,詮釋這英雄本色。記得在戲里,曹操臨死時說:“世人昨日看錯我曹操,今日又看錯了,也許明日還會看錯,可我,仍然是我,從來不怕別人看錯我。”也許這就是陳建斌要那么演的原因了,也是為了還這個集愛恨情仇于一身的千古帝王一個公道吧。還有龐統的死,戲里是龐統自己設計的,雖與原文不大相符,但我覺得這樣更好,讓這位鳳雛先生也死得有價值,讓人們記得在落鳳坡還埋著一位奇才!至于其他的,我便不再多說了。
總之,國學,中國人的文化,是一個永不會褪色的話題,是我們值得用生命來珍惜的文化,用一生來探索、研究的文化!
【【實用】國學作文匯編10篇】相關文章: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10篇05-09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5篇05-03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8篇04-21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6篇04-19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五篇04-15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六篇04-12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匯編7篇04-05
實用的國學經典作文匯編九篇04-27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6篇05-10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八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