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故宮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宮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宮的作文 篇1
今天早上我們在酒店吃完一頓豐盛的自助早餐后坐公共汽車前往故宮游玩。到了天安門廣場我看見了毛主席的照片掛在天安門廣場上,上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我們經過天安門廣場,走進故宮。一入故宮,是午門,在午門我聽導游姐姐將“午門問斬”的典故精彩再現,同時我也了解到午門也是明清兩代舉行重要典禮的場所。我們來到太和殿,這里是明清兩代舉行大典的地方。在太和殿正中設有一寶座,即位龍椅,是讓明清皇上坐在上面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之后我們又去了中和殿、寶和殿,看了云龍石雕,還游了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和養心殿。最后興高采烈地離開了故宮。
故宮的作文 篇2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由《中國少年報》組織的北京奧運采風夏令營。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游故宮。
那天,我們早上3點就起了床。看完升國旗,采訪完國旗班,我們一行人就進了故宮。
故宮在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進太和門,一個大大的金殿映入眼中,那就是皇上上朝的太和殿。據說,太和殿內的所有的磚都是金磚,輝煌極了。我們手中的照相機正準備按下快門時,李導游告訴我們找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寓意,而太和殿又不好的意義,看來故宮還有許多神秘之處。
參觀完太和殿,就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有一特色:就是它4個角上各有12只脊獸。這12只獸由小到大排列著,十分有趣。我們一看里面,哇!好漂亮。一把龍椅放在正中間,左右各一個大花瓶,真是莊嚴而輝煌。參觀完中和殿,我們還去了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多個景點。
游完故宮,我感覺到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偉大,他們在科技那么落后的情況下把故宮修建的那么漂亮,我們必須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
故宮的作文 篇3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經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墻,城墻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布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的作文 篇4
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城市,現在,我終于來到了北京,并且開始了我第一天的旅程——北京北京故宮一日游。
我們來到了北京故宮,我放眼望去,北京故宮的氣勢蓬勃,金碧輝煌,我恨不得馬上就飛進去。我們買好票,走進北京故宮內。
第一站——太和殿很快就到了,只聽那位導游姐姐說:“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俗稱“金鑾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那么,太和殿是干什么的呢?”我問道“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哦——原來是舉行大典禮用的。
很快,我們就走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北京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中和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后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是北京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嘉靖時遭火災,重修后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保和殿,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導游姐姐停了停,說“保和殿于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
現在,我們走到了珍妃井邊上,傳說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西太后挾持也曾被單獨軟禁的光緒皇帝逃往西安,臨行前不忘對珍妃下毒手。她命二總管把珍妃從景祺閣后面的小院里放出來,以“洋人入城,免受污辱”為由,命令珍妃投井自盡。二總管外號“催命鬼”,他來到小院,向珍妃傳下了西太后的旨意。珍妃不服,吵到西太后那里,大罵一通。西太后惱羞成怒,說:“趕緊給我推到井里!”“催命鬼”把珍妃架到八寶琉璃井,珍妃死死抓住玉石欄桿,沒辦法,只好把她架到禿井邊,使足力氣,推了下去,然后又找了塊圓石壓在上面。辦完珍妃的事,西太后出了神武門,奔離西安。珍妃死后,尸體在井里泡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辛丑回鑾后,慈禧太后未免理虧,將珍妃死因歸結于崔玉貴逞能將珍妃推進井里,自己只不過當時在氣頭上。并命人將珍妃尸體打撈上來,安厝于西郊田,后葬西陵之崇陵妃園。瑾妃在井北懷遠堂東間立牌以示哀悼。后稱此井曰珍妃井,沿稱至今。
這就是我第一天的北京旅行記。
故宮的作文 篇5
今年暑假,我跟著旅游團一起到了北京故宮游玩。
北京故宮是我國歷史上明清兩代帝王和后宮佳麗嬪妃生活的皇宮,也叫“紫禁城”,現在位于北京市的市中心。
走進故宮大門,首先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棵棵高大魁梧的花草樹木。我們繞過樹叢,來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聽導游說,那是乾清宮,皇上住的地方。乾清宮的正前方擺著一張鍍金做的精美的龍椅。龍椅上刻著許多龍,有的雙龍戲珠,有的'互相纏繞,真是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抬頭一看,墻上掛著一塊又大又扁的板,上面寫著“正大光明”四個鏗鏘有力的大字。
我們出了乾清宮,往前走,來到了坤寧宮。坤寧宮是皇妃住的,這里風景優美,有許多枝繁葉茂的樹木。這座宮殿有三米多高,皇后就住在靠南方向的屋子里。對面是嬪妃住的西六宮,那里的屋子很暗,也很小。
故宮里最美麗的就要數御花園啦!那里有許多奇花異木,好多被當作展品的石頭,有漂亮的、奇異的等等,好多珍貴都聚集在一個大水池里,“嘰嘰喳喳”的小鳥們呼兄喚弟,一起來這里生活、覓食、嬉戲、散步。啊,御花園美不勝收,真是個好地方。
故宮一游使我流連忘返。我們應該為古人建造這么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古跡不受到破壞,讓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萬古流傳。
故宮的作文 篇6
故宮,是我國經典的皇家建筑群之一,以雄偉的建筑而聞名于世。暑假,我有幸游覽了這一座著名的宮殿。
故宮里會有怎樣獨特的景色呢?一大早,我跟在擁擠的人群中,心里充滿了敬畏和期待。這時,前面的隊伍加快了腳步,我連忙跟了上去。“穿過午門,再往前走,就是故宮三大殿了。”導游說。隊伍逐漸分散開來,一個巨大的廣場出現在我面前。它的地面是灰色的,足有幾個籃球場大。廣場中央,屹立著故宮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即使經過幾百年歷史的風霜,它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在早晨陽光的照耀下,仍反射出璀璨的光芒。底下,紅磚、金瑣窗、朱紅的大木門,不僅突出了皇家的華貴,也散發著一股厚重的歷史感。殿下高高的臺基,漢白玉砌成的圍欄,把主殿襯托得更加高大威嚴了。
走過故宮三大殿,就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每天上朝處理政事的地方。”導游帶我們繞到后面,繼續介紹:“它的后面,就是皇帝的寢宮了。這一部分是皇帝的生活區,皇帝平時在這兒起居、工作。”我們好奇地跟著導游參觀了交泰殿、坤寧宮,四周還有許多宮殿,一重重一道道,看著這些宮殿里一個個綿密的門窗,我不禁吐了吐舌頭:“皇帝家的面積這么大呀!”
不知不覺地,我們來到九龍壁。它有四五米高,幾十米長。一眼望去,盡頭仿佛遙不可及。九龍壁上的九條飛龍,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弓身伸爪,騰云駕霧;有的怒目圓睜,追逐寶珠。一股富貴威嚴的皇家氣派撲面而來。人們在九龍壁前留戀駐足,紛紛贊嘆我國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怪不得人們說,故宮是一座建筑藝術的博物館呢!
從故宮后門出來時已是大中午。站在護城河旁,再看后面那十幾米高一眼望不到頭的城墻,我回想起今天的旅程,心里充盈著滿滿的感嘆和快樂。
故宮的作文 篇7
素聞祖國的寶島臺灣風景優美,氣候適中。寒假里,我們終于有機會來到寶島臺灣大飽眼福了。
到臺灣的第二天,我們就興致勃勃地乘車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車上,導游向我們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建于1962年。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等地運到臺灣的24萬余件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占地面積約16公頃,氣勢宏偉,碧瓦黃墻,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
博物院到了,我們一一下車。為了防止人多走丟,導游發給我們一人一個擴音器和耳機,同時還能清楚地聽見導游的講解。
首先,導游帶我們來到了四樓,參觀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三寶: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才剛走到四樓,我就被這氣勢給怔住了——鋪著地毯的臺階上熙熙攘攘的站滿了人,我的耳邊只有導游介紹的聲音:“西周青銅器毛公鼎,有著2800年的歷史。毛公鼎高53.8厘米,直徑47.9厘米,重34705克。鼎口呈仰天勢,半球狀深腹,口邊豎立一對壯碩的鼎耳。鼎腹鑄有32行關于毛公喑的銘文,故名毛公鼎,鉻文有32行、共497個字。至今為止,毛公鼎是銘文最多的重器。”從這個入口進去,就是毛公鼎展覽館了,排了近半個小時,終于看到了毛公鼎,毛公鼎被玻璃框了起來,周圍里三層外三層地站滿了人。我看準一個空隙,就鉆了進去,總算是看見了。
從出口出去,邊上的一個展館內展出的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依舊是邊排隊,邊聽導游介紹:“翠玉白菜原處于瑾妃居住的北京永和宮,是用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灰玉雕成,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白色的雕成菜幫、菜葉自然反卷,筋脈分明,上面攀爬兩只紅色的螽斯蟲。這棵白菜和真白菜一樣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會出水一樣,增添了活意。那時,白菜象征清白,螽斯蟲則有子孫綿延之意,可以說是件別有含義的嫁妝。肉形石,顧名思義,是像肉之石,橫看豎看,都像東坡肉。東坡肉形石紋理是一塊天然形成的奇石。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初次看到它的人不會把它當成硬邦邦的石頭,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這個展館里的人比毛公鼎展館的人還要多,連“翠玉白菜、肉形石”邊都擠滿了人。我擠到肉形石邊,定睛一看,“哇!好大一塊東坡肉呢,好好吃的樣子誒!”我不禁贊嘆道。若不是被玻璃框起來了,垂涎三尺的我一定會忍不住抓起那塊“肉”咬上一口的。
出了翠玉白菜、肉形石展館,我們又參觀了幾個有名的展館,還在旁邊的餐館里吃了宮廷菜,終于吃到了“翠玉白菜、東坡肉”,還用上了“毛公鼎”,真是有創意呀。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愧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收藏的文化瑰寶不勝枚舉,有時間你們也可以去參觀瀏覽。
故宮的作文 篇8
故宮位于北京的天安門內,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建造的。也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
“故宮規模宏大。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 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城墻環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 8.62米,上部外側筑雉牒,內側砌宇墻。城外有一條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李導游繪聲繪色地講給我們聽。
故宮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
不知不覺,我們跟李導游已經穿過了午門,跨過了太和門,來到一個大宮殿面前。
牌子上寫著“太和殿”三個大字。聽李導游介紹: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了,殿高35米多,橫十一間,縱五間,正中設寶座,每逢皇帝就位,以及生日、元旦、冬至三大節和調兵遣將等大朝會,大慶典的活動,都在這里舉行。那時,皇帝高踞寶座,文武百官排列殿外。
九龍壁的色彩鮮艷。它建于清乾隆38年(1773)。壁高6米,長31米,表現9條不同顏色,各具姿態的游龍,騰越于洶涌的浪濤之中。
之后,我們又參觀了許多地方,我也從李導游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