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故宮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宮作文 篇1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捧紅”了故宮文物修繕一職,更有網友稱愿在故宮掃地。一方面,這一現象反映了年輕一代對歷史的重視,而另一方面,年輕人選擇未來道路時應理性、謹慎,切不可因一時沖動做出不恰當的選擇。依我看來,心馳神往而要慎行。
在國家、社會的努力下,當代年輕人開始重拾歷史,在前行中回看,于新潮中憶舊,這是好事。為筷子申遺,傳承剪紙技術,國家、社會都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大貢獻;而城管撕春聯以“規范市容”行為遭到全民聲討,也反映了市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所以,對歷史的崇敬與向往至關重要,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大,中華文化便會在世界文化大觀園中大放異彩。
重視歷史,心馳神往去服務歷史的初衷固然可貴,但年輕一代在做出選擇時,一定要理性。前有志愿者小飛為籃球賽館擦地而放棄本職工作,生活困窘;后有大學生求故宮“收留”,寧可掃地。僅僅因為一時的心馳神往而赴之,未免有失偏頗。其一,你是否能如趙元任對語言學一樣始終對文物修繕工作充滿熱情?你是否能如林巧雅把自己“嫁”給醫學一樣終身為文物修繕服務?其二,你是否如王津一樣具備文物修繕學的相關知識?其三,你的選擇是否切合自身情況?如果不能堅持,不夠專業,沒有條件而只憑一時的“好玩兒”,一刻的“心馳神往”,那你的選擇未免太過草率。
因此,對傳承歷史心馳神往是值得贊揚的,付諸行動時卻一定要謹慎,這是對文物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負責。文物修繕工作需要足夠的耐心,堅韌的毅力。所以,懷著對這份職業的崇高敬意,有著堅持到底的決心,掌握專業知識,這條路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如果你有足夠的激情,你可以懷揣著虔誠的敬意為故宮掃地;如果你做了充足的準備,你可以將夢想付諸行動,為歷史的傳承獻一份力?偠灾鸟Y神往而慎行,有激情有行動,有毅力有基礎,別說走入故宮,走向世界都不在話下。
故宮作文 篇2
你知道嗎?明成祖朱棣1406年始建到1420年建成紫禁城,至今已六百年。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長這么大我沒去過故宮,但聽老師講,看紀錄片,看央視綜藝,莫約也與故宮距離拉近了很多。
“在故宮里走,你能看到的是古人實實在在生活的地方。你看到某個地方,誒,就想,以前的人在這里是什么樣的姿態?如果平行世界真的存在,我相信我能真的感受到那些古人。”政治課講文化的多元性,講文化遺產,老師講起了自己的經歷。
“曾經外國有人來中國旅游之后說,‘我們在現在的中國怎么看不到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痕跡?’,”一番話讓全班氣氛凝重了幾分,“當年唐朝,鑒真東渡日本帶去我們的文化和工匠,在日本修建唐朝的寺廟。你們知道嗎,現在如果想要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唐朝古建筑,我們只能去日本。”
這是個令人遺憾的事實。
后來林徽因,梁思成等建筑學家拼命保護的古建筑,仍然有很多被拆毀,令他們痛心……
如今日本留下的那些完整的古建筑,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筑,唐招提寺,法隆寺……它們之所以能夠完整保存至今,梁思成有很大的功勞。
他卻沒護住中國的很多古建筑。
在一個國家被侵略的時候,保家衛國不會有多少人優先保護文化遺產;在一個國家百廢待興的時候,發展經濟,鞏固政治,也不會有太多人能意識到這些凝結了古人智慧與辛勤的古建筑。在發展中造成的這些損失,真正要怪的,也怪不了誰。
“我就很羨慕北京人,坐車一會兒就到故宮啊,圓明園啊,頤和園啊……在一條路上走走,說不定一腳下面就是一個墳!比嘈。
講完關于故宮,關于北京的事,對北京多了一分向往之意。小時候聽到北京,哦,那是首都。后來聽到北京,哦,那有四合院,有京劇,有天安門廣場……想象未來發展,想到北京,哦,好多名校,難考,房價物價很貴,環境不那么好……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我還想在十年之后的十月一日去北京看升旗。聽老師講故宮,講北京,我還想去北京走走,逛逛紫禁城,離歷史再近一點……
其實紫禁城也經歷很多修修補補,除了六百年歷史變革,血雨腥風,還有它身上載著的歷史,太過厚重。鳥瞰和被仰視的紫禁城給人視覺感覺氣勢雄偉壯闊,這是中國古建筑之美,是它所載歷史之厚重。望而生畏,也生榮。
那你知道嗎?中國上下五千年,這片大陸上承載的歷史更厚重到難以想象。
“可惜紫禁城的歷史只有六百年,”政治老師語氣落寞,“我們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多希望能看到一千年,兩千年,以至更久的中國。”而當年鑒真帶去日本的唐招提寺,早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唐朝寺廟。
時代慢慢發展變遷,有些東西慢慢變淡。我們的故宮,我們的紫禁城,當下的人,一定要讓自己好好了解這座城,這個國。
故宮六百歲,中華五千歲,千古興亡多少事。今中華有為,往歲殘卷今朝醉。我們不會再忘掉什么了。
故宮作文 篇3
盤點20xx年中國十大文化事件,名列第四的是“故宮星巴克事件”,核心是“在故宮內已經開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店遭質疑”,起因于20xx年初,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并以傳統文化捍衛者的姿態向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官吉姆當諾發出“抗議”,要求其將店鋪撤出故宮。這立刻在公眾中引發了一場廣泛的爭論。
被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曾被評為世界10大博物館之一。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一直是國人值得炫耀之地。難怪乎當經營六年的舶來品星巴克出現在我們老祖宗的牌樓里,不經意間在芮成鋼先生的主導之下,星巴克成為了一個挑動國人神經的刺!以至于在20xx年7月14日,在故宮九卿值房“駐扎”7年之久并一直處于爭議之中的星巴克咖啡店正式告別故宮。
碰巧的是,11月份的巴黎之行,我卻在世界四大博物館是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內見到了星巴克。這間星巴克店就開設在進入盧浮宮地下一層經離售票、檢票處不到10米的通道邊!除了星巴克,還有另外兩間咖啡店,只是星巴克最吸引眼球而已!在拿起照相機拍下盧浮宮星巴克的同時,我腦海浮現一個疑問“法國人為什么就能夠容忍星巴克等上盧浮宮的重要廳堂?”按理法蘭西民族也是一個高傲的、民族自尊心極強的國家之一,以至于法國人認為法語是全世界最美麗的語言。法國的歷史、藝術,乃至文化也是法蘭西民族最為炫耀的東西。
如果說保護歷史,捍衛歷史的建筑、藝術品,比起法國人,我們是覺得汗顏的!巴黎除了盧浮宮之外,整個的巴黎舊城就是一座完美的古建筑集群,萊茵河兩岸的古建筑足以讓法國人覺得無比的自豪!但未見到法蘭西人拒絕現代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世界最奢侈的物品專賣店就遍布于從凱旋門所在的星形廣場,至香榭麗舍大街、協與廣場,乃至盧浮宮周邊。ferrari、chanel、armarni、versace、dior、lv、lancel等頂級名牌店琳瑯滿目,但這絲毫不見影響巴黎歷史的光輝形象,也未見有損盧浮宮的威嚴!可見不是在于是否允許星巴克開在故宮或者盧浮宮,關鍵是在于其裝修裝飾風格及經營品味是否與這些歷史建筑與諧!
到過故宮的人都被故宮保存完整的歷史所震撼,但是也被與故宮整體不協調的地方所侵擾,裝修粗糙、服務劣質的小吃、小賣店,乃至坑蒙拐騙的黑車、野導游等等,我們最民族性的一些劣根性的習俗長期扎寨于故宮門前、門后,成為丟國人臉面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倒是星巴克之類的舶來品算是提升了故宮的服務品牌與品味!
故宮如此,正在改造的前門大街也是如此。曾經盤踞在前門大街的諸多中華老字號,六必居醬園、同仁堂藥店、瑞蚨祥綢布店、長春堂藥店、內聯升鞋店、張一元茶莊,還有月盛齋醬肉店、都一處燒賣店,這些老字號久負盛名,幾乎多是百年老店,像六必居、同仁堂更有著四五百年的歷史。
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成為展示數百年京味兒文明的“北京名片”。但是除了同仁堂、全聚德之外,這些老字號已經淪落為不再知名的牌子了!充其量有些已經淪落為區域性名牌。根源在于我們懷抱的傳統落后經營觀念與管理方式!不是在于是否引進的星巴克這類與中華民族傳統消費理念與習俗東西,而是開放的中國是否有接納世界的信心與誠意?
如果不是真正的開放,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服與謙卑,我認為,無論是故宮,還是前門大街,復古只是國人心里與臉面上的一層胭脂粉黛,歷史的美與善、品質與修養是需要真正開放的心態才可以得以修復的!
故宮作文 篇4
大家對星巴克一定不陌生吧,可能許多人和我一樣喜歡和那里的咖啡,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件事情卻足以讓中國人大吃一驚!那就是在故宮經營了許多年的星巴克老店被“趕”了出去!
當時有關部門甚至說星巴克進入故宮是文化進攻!可以和韓國端午祭齊名了!
但我不真么認為: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應該學習,而不是排斥,應該取其精華,其實西方文化早已在我們身邊!圣誕節、萬圣節、愚人節,這些節日不久每一天在充實我們的生活,西裝、歌劇、咖啡,這些生活必需品也無時無刻的陪在我們身邊!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走向世界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己的獨特性,而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對于外來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在世界各種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不曾中斷而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一個自我更新、不斷發展有兼容并蓄的開放體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故宮作文 篇5
今年寒假,我和姥爺一起去北京旅游,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游覽故宮了。
故宮又名紫禁城,過去是明清兩代皇帝生活起居、怡情養性、上朝覽政的寶地。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子,精雕瑰寶處處可見,顯盡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歷史和古代人民的高超技藝與智慧,經歷數百年風雨,現在依舊煥發著別樣的光彩。
走過太和門,故宮的宏偉建筑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墻黃柱,琉璃金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展現著昔日皇朝的奢侈與輝煌。要想包攬這萬屋之城的壯麗景觀,可真是不容易。隨意走進其中的幾間小屋,那里面的珍貴的文物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什么古代的戰袍,冷熱兵器,文房四寶,圖書茶具,天文器械無所不有,然而讓我驚嘆的便是那個古代工藝品——象牙球了,別看它只是小小的一顆,沒什么特別的。仔細一看,你便會為它那精細的雕刻,玲瓏小巧的造型而大為贊嘆,看那玉龍金鳳,相依相伴,翩翩起舞,不僅是球的表面到處是錦繡圖章,而且一層包裹著一層,仿佛鏤空的一般。我想,恐怕是用上現代最先進的儀器也不見得做得如此美輪美奐吧。
向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走去。那種氣派就更不用說了,走上那寬大的臺階,看到那精美的龍壁,看到那透亮的地板,威嚴金黃的龍椅,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更是美麗,聽導游說,這大殿中就連一塊地板都可以稱作無價之寶,它運用材料之珍貴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它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大典的場所;实鄣腵登極、大婚、冊立皇后和每年的春節、冬至節、皇帝生日以及公布進士黃榜、派將出征、宴會等大的慶典活動都在這里舉行。每逢大典之日,從太和殿至天安門外,設有龐大的儀仗,太和殿前檐下設中和韶樂,太和門內設丹陛大樂,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齊集于丹墀內陳設“品極山”的御道兩旁。皇帝出宮御太和殿,午門鐘鼓齊鳴,殿廷樂隊相繼演奏,殿內外香煙繚繞,氣氛莊嚴肅穆,以顯示封建帝王的專貴和威嚴。這太和殿真不愧為世人皆知的“金鑾殿”呀!
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出神武門,回頭望望“故宮博物院”那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不禁自豪于自己是龍的傳人。
故宮作文 篇6
知道今天是參觀“故宮”大家情緒都很飽滿,大巴很準時的出發了。來臺北,不到故宮博物院去看看國寶,肯定會留下終生的遺憾。究畢那是炎黃子孫的根基所系呵!那是在五十年前,才仿照北京故宮樣式修成的藏寶宮殿。座落于市郊陽明山腳的雙溪側,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墻,儼然中國傳統的皇宮色彩。
臺北故宮博物院之所以有名,當然是因其藏品的珍貴。主要是從宋朝以來,中國歷代皇帝收集,各地進貢的稀世珍品。一千多年中的積累,且歷朝皇帝大多推祟藝術,審美情趣高雅,其收藏更非一般能比。價值連城的極品就不在少數,更別說年代久遠,早在商周時期的毛公鼎、散氏盤等無價神器。我們到達得晚了些,大廳里早擠滿了人,到處搖晃著旅行團的各色三角旗。也有很多穿著整齊校服的學生。用人山人海來形容,真的一點不過分;瘖y室門口(那里的衛生間)排起了長龍,特別是婦女,浩浩蕩蕩的隊列延續到了大廳。導游正仔細的交待規則,特別強調了不準拍照。每人配發了一個解說儀,戴上那耳機后,一切雜亂的噪音便消逝了,只能聽到本隊導游一個人的解說和行動路線的指令。裝備完善后,我們這一群人便簇擁著導游上樓參觀。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有導游,面對那么多展廳,那么多藏寶,真不知如何選擇。我們的地導姓鮑,看來約五十歲左右,在這個行業浸染有年了。很敬業、很紳士、學識很淵博、
有他的引導,我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基本上把展出的主要國寶都瀏覽了一遍。除了西周青銅器中的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等重寶外,陶瓷、玉器這兩大強項中的極品,更是精彩紛呈。宋朝汝窯、定窯的蓮花式溫碗、嬰兒枕,明朝的寶石紅僧帽壺、五彩龍鳳大盤。商代玉鳥形佩、漢代的玉角形杯,和有鎮館之寶的工藝精品,翠玉白菜、紅燒肉玉雕及辟邪雕刻等。遺憾的是書、畫陳列廳,這一輪的布展極平常。別說書圣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大文豪蘇東坡的《寒食帖》等極品根本無緣見識,連我們這一群從醫的人,曾經聽說過名字的都沒有。只有一幅字畫是文徵明侄兒的,我說拿一副唐、祝、文、周的真跡出來看看也好!后來導游私下告訴我,他們也從沒見過的,除非辦專題展。平時的展品是隔三個月更換一下,六、七十萬藏品要全部看完得三十多年時間。最好的辦法是購一套故宮出版的《中華五千年文明集刊》、《國之重寶》、《故宮寶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等書籍,帶回去慢慢看。
二樓外面有一個小廣場式的露臺,我們在那里拍照,近距離的觀看了這座風格清麗典雅的堂皇建筑,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潔白的玉石欄桿;精工細琢的青石基臺,襯著鵝黃色墻壁,真是顯得淡雅端莊,明亮秀麗。從院史中得知,這里的文物不單是當年北平故宮博物院、南京的中央博物院、國立北平圖書館、河南省博物館、還包括抗戰勝利后,向日本追索回的許多珍貴的圖書和藝術品,更包括海內、外華人的捐贈,和購回的流失在世界各地的國寶!心情很是激動在無限感慨中,得到幾句:“當年國寶避倭兵,應劫蒙塵萬里行。中華一部文明史,臺北故宮次第呈”。
旅行團規定的是一百分鐘,能走的展廳有限,雖然一再延遲,遠遠超過了標準,但也無濟于事。自由行,最少也要一天才能走一個大概,因為經常保持有五千件左右的藏品在展出。讓人深切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們這個民族的源遠流長,根深蒂固!最后讓我引用,老院長秦孝儀的題詞為本文作結“中國之美,美在文化藝術,文化藝術之美,盡在故宮”
故宮作文 篇7
一大早,我們起床去天安門和故宮。
出了門,我看見天非常藍,像洗了一樣。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羊,有時像一群小白兔,有時像一群奶牛,有時像一群北極熊,真是千姿百態!藍色的天空配著雪白的云,我多想變成小鳥在天空中翱翔呀……
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們舉行了短暫的開營儀式,導游哥哥就領著我們去故宮。
剛進故宮,有一扇紅色的大門,大門上有九排金色的圓形門釘,一行九個,共八十一個。聽導游哥哥說,只要摸摸金色的門釘,就會給人帶來幸福。我和朋友們摸了好幾遍還是摸不夠!直到老師提醒我們說:“拉隊了,趕緊跟上!”,我們才慌忙跟上隊伍。
關于故宮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故事:
一、有一位宮女想刺殺皇帝,當時皇帝正在睡午覺,宮女把繩子纏在皇帝的脖子上,皇帝被驚醒了,這次暗殺沒有成功,宮女也被砍了頭。
二、清朝時期的一位皇帝,他沒生兒女就去世了,就讓他的表弟來繼承王位。在那個時候有個傳說:皇帝的寶座上方有一塊石球,只要不是皇家子孫坐在寶座上,石球就會掉下來把人砸死。繼承王位的表弟非常害怕,就把寶座往后移了一米,就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
今天的旅程雖然有點兒累,但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心里還是很開心的!
故宮作文 篇8
暑假,我和塘中老師一起去了那個令我心馳神往的地方——故宮
當我邁過端門的門檻見到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時,心中不由得一陣感動,多少忠賢義士,將她們的熱血灑向午門前的大地,讓自己的靈魂漂浮在祖國的上空,永遠捍衛自己的祖國。人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但她們的死不但重于泰山,而且深于大海,是永遠不能使后人忘懷的,是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的。
過了午門,我們便來到太和門,太和門是紫禁城的外朝正門,清順治帝入關后,在此頒布了第一道大赦令,那時的紫禁城一定熱鬧非凡,想起當時大家走街串巷,街上燈火通明,真恨不得生在當時那個時代,可以去體會一下當時的熱鬧,現在只能去尋覓當時留下的余音了。
再往北走,就是紫禁城的正殿——太和殿,也稱金鑾殿,殿內中央擺有金漆雕龍寶座,使我不由感嘆萬分,啊!那時的'皇帝多么威風,可惜現在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原來的禁城,現在已成為游人參觀的路游景點,原來是皇親國戚,現在也不過是平頭百姓,如果清朝一直處于鼎盛至今,相信在如今的狀況上一定又是大不相同。
過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據說曾經是光緒皇帝變法失敗的拘禁處。如果當時光緒皇帝變法成功了,也許現在的中國還會強大的很,也許就不會給日本以可乘之機,也不會有東亞病夫這一稱號,看來當時的中國還是腐敗占了先機。
緊挨著中和殿是保和殿,這里曾經是科舉考試的地方,無數文人雅士在此展開了政治的抱負,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畫卷上,勾勒出絢爛的一筆。
縱覽故宮,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題,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仿佛是一只即將騰飛的雄鷹,我堅信,在過不久,中國將和這只雄鷹一起在世界的上空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