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觀后感范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皮書》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綠色,是一種美好的顏色。自然界中的綠色,給人生機盎然的感覺;生活中的綠色,更代表著環保,意味著一路暢通。但是在上世紀中期,一本綠色的小冊子,卻是黑人手里拿著的一份“恥辱”。綠皮書全稱為“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是專門為黑人而寫的一本旅行指南,而電影《綠皮書》片名的靈感正是得益于此。
偶然瀏覽手機網頁,得知《綠皮書》斬獲第91屆奧斯卡三項大獎,3月1日全國公映。于是,在一個周末的午后,欣賞了這部感人的影片。
一名黑人鋼琴家唐謝利博士,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托尼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里,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行程臨近結束,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見...... 劇中的兩位角色把人種之間微妙的反差感演繹得十分到位,一個舉止粗魯的白人司機,坐在后排尊貴座位上的則是舉止優雅的黑人鋼琴家。一個大老粗和一個優雅的藝術家,一個白色上等人和一個黑皮膚的受歧視的下等人,在觀念與生活習慣方面迥異的兩個人,因善良、純真而彼此改變,最終真情相擁。其中有那么一刻,對于劇中歧視黑人的行徑,讓人心生酸楚,但最終圣誕節之夜鋼琴家與司機的擁抱,讓冰雪消融,頃刻春暖花開。
在上個世紀中期,黑人還不能受到平等對待。1936年出版的第一本綠皮書里,標注了每個城市黑人可以進入的旅店或餐廳,如果沒有它,黑人到了美國南方出行甚至會遭到羞辱和危險。直到60年代中期,平權運動有了進展,才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了解了這樣的背景,就不難理解劇中黑人演奏家唐博士的苦與痛。
劇中的唐謝利博士是一位出色的鋼琴演奏家,但是,要命的是,在那個年代,他擁有黑色的皮膚。在比較發達的北方,他有一定生活空間。被邀演出,生活富足。但是,骨子里的歧視,使他脆弱,只想隱藏。
比如,他的家中,用極盡昂貴的奢侈品裝飾,需要展示的是一份“浮華”。他接待客人的座位,是“高高在上”的座椅,需要的是身體上的“高貴”。他明明是一位演奏家,可就是喜歡別人稱他為“博士”,且擁有多個頭銜。比如,生活中的他,不在車上吃東西,不吃(只有黑人才吃的)炸雞,不隨便撿拾他人物品,不在公共場合吸煙,白色垃圾絕不隨便丟棄,他雖然是黑色的皮膚,但是在行為修養上已經完全達到了白色上等人的水準。甚至于“超越”。而這一切,都是他極其渴望擁有真正的尊嚴的脆弱表現。
上帝就是最好的詩人,現實就是他的歌。父母給了唐謝利博士音樂的天賦,卻給了他黑色的皮膚。讓他掙扎著痛苦。
但是,他的身上,卻有那么一種堅持的韌性與勇敢的精神,讓你佩服。
世界上最容易的是違背真心生活,最難的是欣賞你的人也懷抱著真心走向你。黑人演奏家最后做到了。
他原本可以留在北方演奏。可是,他偏偏要南下,去落后、偏僻備受歧視的南方。因為,他的執念是需要被認同和接受。
當他漫步街頭,看到一套心儀的西裝,托尼也慫恿他試試,卻遭店員的嚴辭拒絕,憤怒讓人怒不可遏。唐謝利博士只能黯然離開。
當托尼雨夜迷路,帶著唐謝利博士行駛在馬路上,警察以這個區域這個時間不能出現黑人而拘捕了兩人,唐博士責怪托尼的不冷靜,毆打警察而連累了他。此刻,他扔歸責于托尼,還想著要微笑著平靜地解決問題。
當他忘情演奏,獲得陣陣掌聲,他卻被告知不能去演奏大廳的衛生間,而要去柳樹下簡易的茅廁時,憤怒仍然讓人怒不可遏。這時唐博士拒絕去柳樹下,而是選擇回到只允許黑人入住的旅店如廁。
當他和托尼爭論,雖然住在皇宮一樣的房子里,過著上等人的物質生活,挺直腰桿賣命演奏,但是最后還是被白種人歧視,被黑人同類所不接受,他已經找不到自己,繼而憤怒地在暴雨中狂奔。
當他到達最后的演出地點時,被帶到儲物間更換演出服裝,他默默地關好門;當他準備進入餐廳進行演出前的晚餐時,被告知黑人從來就不允許在這里用餐,唐謝利博士終于爆發:要么在這里用餐,要么取消今晚的演出。最后,他終于挺直身體走了出去,拒絕為歧視他的白人表演。最終他來到黑人餐廳,點了招牌菜,走上簡易舞臺,拿下鋼琴上面的威士忌,最放縱地演奏一回,和他的黑人同伴一起,為黑人演奏。整個酒吧沸騰,唐博士也沸騰了,他終于找到了自己。
唐博士完成了由最初微笑著平靜面對到內心的憤慨到火山爆發式的憤怒!當他帶著滿臉的傷痕坐在鏡前默默流淚,這一刻,觀眾的心也在滴淚。
唐謝利博士還隱藏了自己的情感。他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有一個沒有任何聯系的哥哥。其實他是愛他們的,但是他不敢表達。托尼給妻子寫了流水賬一樣的信,唐謝利博士告訴他怎樣寫意境深遠、神采飛揚的信,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其實,這是他在表達內心潛藏的情感。而托尼的妻子在圣誕夜擁抱了這位黑人演奏家,感謝他教托尼寫那些文字優美的信。這在告訴人們,愛,需要表達。
唐謝利博士有一次發現托尼在和黑人賭錢。他對托尼說:“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但你不同。”言外之意,既有對白種人的羨慕,還在告訴托尼要珍視自己擁有的膚色和天生的尊嚴。之后還告訴他拍掉膝蓋上的土,隱喻著不要跟賭錢的人一樣跪著。
唐博士的執著還體現在細節中。當托尼類似“脅迫”他接受了炸雞后,托尼對飲料杯子的處理是拋出車窗外,唐博士堅持要他撿回;當托尼在鄉下的一個商店的地上,撿起一塊店主掉在地上的廉價“寶石”,唐博士堅持要求他放回去;從他身上,能看到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影片最后,托尼希望在圣誕節趕回家里與家人團聚,在托尼極度疲勞且天降大雪的惡劣天氣里,托尼要找旅館住下。唐謝利博士卻讓托尼蓋著毯子睡在后面,親自駕車在圣誕夜趕回紐約,送托尼跟家人團聚。唐謝利已經完全把托尼當成自己的朋友。他們是平等的。
白人司機托尼,卻是一個長著高貴白皮膚的“市井之人”。他做事不拘小節,吸煙、當眾挖鼻孔,吃東西不講衛生,而且是大胃王,曾在一次比賽中一口氣吃掉26個漢堡,贏得50美金。整部電影里總是看見他在吃東西。他愛自己的老婆和兒子。即使清晨回到家里,也會看一眼孩子們,替他們蓋蓋被子,會對老婆說晚安,吻一下妻子再睡覺。他在夜總會工作,善打斗,講義氣,處理問題的能力超強。因為失業,他急需要找一份工作。這樣,唐謝利博士以每星期125美元雇傭了他。
無疑,托尼是最合適的司機。
一路上,托尼會沒話找話地與嚴肅的唐謝利博士交談。他的自由灑脫正好與博士的拘謹內斂形成互補,而成為最佳組合。
潘恩曾說:要使黑人的膚色變白的最好的方法,是使白人有一顆純潔的心。
托尼恰巧擁有純潔善良的心靈。
托尼曾是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者。電影伊始,托尼家廚房里的一個什么東西壞掉了,托尼的妻子找人來修,是兩個黑人。托尼骨子里有著對黑人的歧視,有一些反感。當托尼的妻子用杯子給兩個黑人倒水喝,托尼表現出厭惡,并趁妻子不注意,將黑人用過的杯子扔進了垃圾桶。可是,影片的最后,托尼改變了,擁抱了黑人唐謝利博士。這是托尼的改變。
尼是有原則的人。因合同里標明,唐謝利博士要使用施坦威鋼琴演奏,當一個劇場的工人拒絕準備施坦威鋼琴還說起風涼話時,托尼用拳頭解決了問題。他在告訴博士,忍耐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托尼第一次對唐謝利博士改變看法是聽了他的演奏。音樂無國界,即使是大老粗,即使心懷偏見。當托尼聽了博士演奏的鋼琴,還是深深地被吸引,紅了眼圈。后來他甚至夸贊唐謝利博士就是自由女神。
影片最后,唐謝利博士把平凡的小石子放在他昂貴的裝飾品中,來到托尼家中,擁抱著他們,一起度過圣誕節。影片中他們教給彼此的,不僅是兩個種族之間的差異,還有處事方式的辯證和人生態度的討論。
這部影片可以有多種解讀方式,有關種族、有關人生、有關國家、有關個人,每一種都值得思考。
喜歡這部格調輕松但意蘊深遠的影片。據說這是根據真人故事改編,不由得對黑人演奏家和白人司機肅然起敬。
【《綠皮書》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看《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參考范文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簡短12-12
《綠皮書》觀后感06-12
《綠皮書》觀后感集合12-13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4-19
《綠皮書》觀后感通用12-23
熱《綠皮書》觀后感12-15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3-17
綠皮書觀后心得(通用27篇)06-02
《綠皮書》觀后感(精選34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