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觀后感心得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津湖》觀后感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長津湖》觀后感心得1
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過長津湖戰役,當時頗受震撼,心里萌生了更全面的去了解這段歷史的想法。10月1日正值祖國72周年華誕,電影《長津湖》上線,愛國氣氛的烘托加之心底想法的促使,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隨著電影進度的不斷向前,坐在影 院椅子上的我,越發深刻的感到——原來那段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一段冰冷的文字,試卷上的一道簡答題。文字的背后是鮮活的生命,是中國 軍人跨過寒冰冷水的無畏與在烈火蔓延里仍保持靜默的鋼鐵精神。
影片開始美軍跨過我國邊境轟炸無辜平民,美軍摧毀力極強的武器被用來攻擊我國,傷害我國百姓,讓我憤怒的同時也讓我感到戰爭的殘酷。美軍所展現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當時我國 軍隊所不具備的,兩軍裝備差異懸殊,一股無力感,為我軍擔憂的情緒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的鏡頭是感恩節當天,美軍利用戰爭間隙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吃著烤火雞也不忘暢想凱旋而歸的喜悅場景。另一邊,我們的戰士每人只能分配到一個的'發霉土豆,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戰士把這僅有的食物讓給傷員。雙方軍隊作戰裝備與物資補給的強烈對比,讓我感到很揪心很痛心。
電影結尾時,美軍司令向雪地里保持戰斗姿勢的我軍將士尸體敬禮,那一刻我的眼淚決堤,感慨我軍將士作風的同時,在心里為他們敬禮。
影片的戰爭鏡頭十分慘烈,我軍傷亡慘重,甚至有戰士將自己當誘餌引誘敵軍深入。“如果我們不打這場仗,那就會是我們的下一代打”,“希望后代們永遠不要經歷戰爭了”,影片中我軍戰士的對話讓我覺得我們沒有權力也沒有資格忘記那些為祖國,為人民戰斗過的英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才夠到的。
拂去歷史的屈辱,咽下血腥的過往,新中國在一條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者的道路上坎坷又堅定的走了72年,終于無比接近世界舞臺中央,無比接近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無比接近中國夢的實現。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要忘記前輩們流過的鮮血,要不斷進取,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力量,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只有祖國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人民才能不受到外敵壓迫。
我很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們理應自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長津湖》觀后感心得2
長津湖戰役,在朝鮮戰爭中至關重要,全殲美軍一個團,為后來的勝利奠定了武力基礎和政治前提,這不僅僅是小規模的戰斗,更是各志愿軍團心連心,同仇敵愾一起沖鋒陷陣的成果。
落幕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感動夾雜著敬畏,在心里翻來覆去,退下去又漲起來,猶猶豫豫反反復復。真的太讓人震撼了,在這不長也不短的176分鐘,點燃了每一位在場觀眾內心的強烈愛國情懷。平凡之輩披上鎧甲,哨聲嘹亮,舍命相撐。同時,緊湊的情節引人入勝,仿佛自己那時那刻就置身于戰場上,帶著滿腔的熱血,奮勇向前,迎難而上。
“我們把該打的仗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打了。”梅生飽含淚水哽咽地說出,也令我最為動容。要知道的是,我們的志愿軍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上裝備,實力最強的美國軍隊,明知各方面明顯的中外差距,但絲毫沒有猶豫和畏懼,一聲令下,千千萬萬個軍人就奔赴上了戰場。在硝煙戰火紛飛的那時,一個戰士的消失只不過是一眨眼,我不忍看,但他們的犧牲卻是我們都不能忘記的,那些憑借運氣死里逃生和擁有矯健身手的幸存者,都是英勇、偉大的。親眼見證在身邊爆炸的炸彈,戰友的血肉橫飛,一個個鮮活生命的猝然逝去,如此的陰影、噩夢他們又是花了多久才走出呢?沒有他們的義無反顧,又何來我們今天的繁華盛世? 伍萬里和伍千里貫穿整部電影,萬里由一開始在江邊玩耍的天真爛漫的'孩子到后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眼神中溢滿堅毅的戰士,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少年在戰爭年代被迫成長的生動的形象。
《長津湖》電影結束后仍未等到彩蛋,直到走出電影院,看到外面燈火闌珊,紅旗飄揚,高樓林立,人來人往,想來便是最后的彩蛋。
何其有幸生于華夏,這桀驁而滾燙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山川江河,守護她的從來不是超人,而是14億同根的家人。
【《長津湖》觀后感心得】相關文章: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4篇(長津湖觀后感300字)03-13
《長津湖》觀后感06-15
長津湖的觀后感11-08
長津湖觀后感10-26
長津湖的觀后感05-05
長津湖觀后感11-17
《長津湖》觀后感心得感悟04-26
電影《長津湖》觀后感03-24
長津湖觀后感【熱門】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