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范文1
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除了個人的機遇、勤奮努力外,恐怕還與他的家風和學風不無關系。良好的家風和學生早已經內化為他的精神血肉,在為人處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國知名語文教育專家、語文特級教師于漪,15歲的時候失去了父親,半通文墨的媽媽,帶著五個幼小的子女,生活頓時失去了依靠,因為家里經濟來源困難,從小于漪就幫助媽媽,補衣服、襪子、照顧弟弟妹妹。但是母親對孩子們的教育卻影響了孩子一生,她告訴孩子做人最最重要,第一要心地善良,這才叫人;第二要勤勞,自己吃點虧、吃點苦沒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幫助別人,媽媽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孩子們的心靈。
18歲的于漪離開家鄉江蘇鎮江,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曹孚、周予同等著名教授的治學精神,滋養了于漪深厚的學識基礎,求學時代這些大家名師的身教垂范,沉淀了她血液中深厚的傳統文化品格。
縱觀天下有造詣的各界賢達,無一不是在良好的家風和學風熏陶下才有所成就的。
孟子幼時喪父,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對孟子的教育要求很是嚴格,為了給小孟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風和學風,她選擇了三次搬家,最后在一所學堂旁邊安頓下來,孟子專心讀書,終成一代大儒,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岳飛之所以能立志報效國家也與岳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在岳飛還年少時,為了激勵岳飛,岳母親自在岳飛背上刺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在南宋一朝,人們常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帶領岳家軍抵抗金兵,立下了汗馬功勞,一生踐行了母親的愿望:精忠報國。
錢學森、錢其琛、錢穆、錢偉長……這些聞名遐邇的行業翹楚、國之棟梁,都來自于同一個“錢氏家族”,都受教于同樣的家風家訓。錢氏后人依然保持著在清明祭祖、婚慶等重大家族活動時集體誦讀的習慣。從小接受的“崇文倡學、德才并重”式家庭教育對他們后來的人生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傅雷家書》紅遍全世界,就是因為傅雷把兒子傅聰培養的比他還優秀,父子之間的通信整理起來就是一部教育子女成長成才的通用教材。其實,他們父子就是亦師亦友的父子關系,傅聰從小就沐浴在良好的家風和學風中。
作為一名教師,在家庭中要積極為子女打造良好的家風,營造良好的讀書書環境、作風民主的生活環境、培育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愛國愛民愛黨的高尚情趣;在學校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風,比學趕幫超、不懂就問、勤學苦練、立報國志、樹民族情。
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范文2
我們中國的家庭自古以來注重“耕讀”,而今無需耕作,教育自然成了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自然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在當今社會教育的主體應當是孩子,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是起引導作用。
家庭教育中,“養不教,父之過”,當今社會,物資生活富足,自是不會出現“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的悲劇——既然“犬馬皆有所養”,那么家庭對孩子的“教”便愈發重要。當今社會萬物互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也愈發緊密,沒有人能再像隱士一般斷絕與社會的聯系。所以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對孩子的“教”與“養”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諸葛亮的《誡子書》中開篇既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見品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溫文爾雅、謙遜有禮,這都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像新聞中報道的“為等孩子父親上火車,而堵門影響列車啟程的母親”便是典型的反面事例。父母的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成為了理性的、有教養的人,只有真正成為了一個人,孩子才可能去投身社會,發光發熱。
當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為了一個文明理性的現代人,學校教育便要傳授給孩子知識,引導孩子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嚴師出高徒,仿佛是中國人對學校教育的判斷。但真的只是如此嗎?嚴,固然是對的,但嚴的目的在于引導孩子專心學知識——壽鏡吾先生會打手板,但是打手板是為了讓孩子好好背書。因此只要能引導孩子的良好發展,那么無論嚴或松都是起積極作用的。更為重要的.,是在學校教育中,學校和老師要為孩子提供平臺去發現自己的興趣、能力,為日后的發展尋找方向。魯迅先生在1908年發表的《文化偏至論》中說:“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則尊個性而張精神。”我想這便是如今學校教育的宗旨――立德樹人,尊重個性。那么在這個標準下,嚴不是準則,而在于“導”,如何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因此諸如“游學”、“科技創新比賽”、“藝術團”等新興課程應運而生,成為幫助學生的“梯子”、“路燈”,引導孩子去探索世界,發現自己,尋求理想。而非像過去“填鴨式”的教導孩子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
這種“幼者本位”式的教育理念,在當今社會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著,潤物無聲,靜待花開,想必在如此教育理論下成長的新一輩年輕人,在花開之時,定能成為中華民族新的“脊梁”。
【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范文(精選20篇)11-17
家校共育公益講堂觀后感(通用23篇)11-15
家校共育講堂觀后感(精選26篇)02-08
家校共育公益觀后感(精選16篇)11-15
家校共育講堂觀后感范文(通用9篇)11-16
家校共育公益講座觀后感(精選26篇)12-05
《家校共育》公益講座觀后感(精選19篇)12-05
《家校共育》公益講座觀后感(精選9篇)12-05
家校共育大講堂觀后感(通用21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