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時間:2022-12-09 09:24:18 觀后感 我要投稿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通用7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通用7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1

  2月17日,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名單公布,有“當代愚公”之稱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支書小林入選。“能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未來我們還要發展生態旅游,讓每一個農戶都吃上旅游飯,過上更好的日子。”當天晚上,談及獲獎感受,小林激動地告訴記者。

  小林曾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他又積極培育產業,種植了臍橙、西瓜等特色農產業,收獲的果實通過“絕壁天路”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2015年,下莊村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余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17日晚,在央視播出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通過VCR再現了小林絕壁鑿路的事跡,當看到大屏幕上小林不懼艱難,帶領村民向大山、向貧窮一次次發出挑戰,終于鋪就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康莊路時,臺下觀眾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在之后的訪談環節,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關切詢問了村民們如今的出行情況,小林自豪地回答:“村里70%的農戶都有了小轎車。”臺下,再次響起陣陣掌聲。

  當晚,巫山縣組織了當地黨員干部集中觀看頒獎典禮。“小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向小林看齊,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做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小事。”巫山縣集仙社區支部書記李自培告訴記者。

  “敢向絕壁要天路,小林用苦干實干書寫了當代愚公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標桿。接下來,我們將對照榜樣,以絕壁修路的勇氣和決心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真心為群眾辦好每一件實事。”巫山縣扶貧辦主任朱欽萬說。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2

  18歲失去光明,卻依靠自身努力成為嘉興首位盲人中醫師,為22萬多人次患者緩解病痛;28年來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捐款達333萬元,帶動100多名殘疾人就業……當62歲的小華站上講臺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時,人們說:“她失去了光明,卻用愛與溫暖照亮了許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體殘疾人生不能殘疾

  “一個人可以沒有視力,但不可以沒有事業。我叫小華,是一名盲人的黨員,也是嘉興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在千余名聽眾的注視下,年過六旬的小華由志愿者攙扶著緩緩走上嘉興大劇院的講臺。

  小華并非先天失明。18歲,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兩次意外事故讓她徹底看不見了。

  “那是一種生不如死的絕望。我就是想死,覺得自己活著就是家人的負擔。”時隔40多年,當時的彷徨、無助和絕望,小華還記憶猶新。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榜樣“海迪姐姐”的激勵,讓小華漸漸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心甘愿淪為黑暗的奴隸。”她決定走出家門,用行動尋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舉辦第一屆盲人中醫推拿培訓班,小華報名成為嘉興市第一個“吃螃蟹的盲人”。從學習時第一次碰觸到患者身體,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對骨骼、經絡、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學成歸來后,精湛的技術讓她贏得眾多回頭客。

  “要做就做嘉興最好的盲人推拿師!”在小華心中,這個目標從未改變。拿到中醫師證書的那一刻,她潸然淚下:“我終于能靠自己的雙手安身立命了!”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優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頒發中醫師證書,也見證了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小華用勇氣與雙手“推”開的人生新大門。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3

  “感動中國”節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盡管他們崗位不同、經歷不同、事跡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著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出的忠誠、敬業、擔當、奉獻、大愛等優秀品質,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里。“感動中國”人物中“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援藏16年,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斗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孕育事業,事業高于職業,只有把職業當事業來對待,才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衛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臺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當成一種事業,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干苦干,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群眾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沖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激發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4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感動中國”現場,沒有設置觀眾席。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小定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頒獎典禮。

  面對來自全國人民的關心,他笑著感謝大家:“我的身體狀況比一年前略有一些好轉,正在嘗試中醫治療,主要是推拿按摩和現代康復方法,走路稍微平穩一點。”隨后,他還樂觀地告訴大家:“我可以踩自行車了。”

  現在回頭看去年,是一段什么樣的日子?小定說:“我是一個醫生,是一個醫院的院長,那是我們拯救病人的一個崗位。我最慚愧的,是患病的妻子在最危難的時候,不能陪伴她。但是,醫院有800多人需要我去帶領,還有這么多病人等著我,我不能這會說我不行。沒太多取舍,也不需要我做取舍。現在回頭去看,盡管壯烈,但也很平常,就是我們的一個工作,是你應盡的這份職責。”

  但,白衣為甲的小定,同樣也是一名與死神賽跑抗爭的病人。關于自己的漸凍癥病情,小定早已豁然:“我思考過這個問題,幸運的話,生命會給我8到10年以上時間,不幸的話,最多5到6年,我會用好這些時間。”

  他說,在我坐輪椅之前、在我真正躺下來之前,當你有那種時間的緊迫感時,就會認真對待生活的每一天和每一件事情。“能夠幫助到別人,你不覺得很幸福嗎?”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5

  小桂作為千千萬萬基層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這三十年中也一直積極踐行這一人生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她心系困難群眾,始終相信群眾利益無小事,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身教育扶貧行列,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她長期拖著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自己卻甘守清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小桂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家訪。小桂身體不好,但是她卻從來不讓學生家長來開家長會,自己拖著生病的身體進大山挨個對學生進行家訪。在遇到有輟學思想的學生時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就是這樣的家訪,小桂堅持了十年,幫助很多想輟學的孩子又重新走進了學校,坐在了課堂上學習。

  拜讀了小桂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小桂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小桂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小桂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小桂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于時代的光榮教師。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6

  學習了小桂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小桂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小桂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小桂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小桂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小桂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 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小桂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7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做了應該做的一點小事,感謝全國人民給我的褒獎。”對于自己入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快遞小哥小汪如是說。

  疫情來襲,快遞員小汪搭建起了一條醫護人員的后勤保障線:一個人做志愿者,主動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成立30人的志愿者車隊,解決醫護人員出行難題;辦“志愿者餐廳”,解決醫護人員吃飯問題;為醫護人員購買各種生活物資,解決醫護人員各種需求……疫情期間,小汪用行動帶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成了醫護人員的“后勤大管家”。

  “始終設身處地的為醫護人員著想,如果我是他們,我會需要什么,我可能需要什么。”小汪說,疫情期間,他和團隊就是這樣圍繞醫護人員的需求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搜集物資。

  “那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認可和支持,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小汪說,大災大難面前,我們都是平凡人,但危險面前,總要有人站出來,勇敢擔起責任,做一個“平凡英雄”。

  小汪的義舉感動眾人,被譽為“生命擺渡人”。國家郵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遞員”稱號,順豐公司破例為他“連升三級”,他還入選了2020年“誠信之星”……

  疫情結束后,小汪繼續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資源,傳遞著更多愛心。“能幫助別人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小汪說,未來,他會在做好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將更多精力投向公益事業,幫助更多的人。

  展望新的一年,小汪說,繼續踏實工作,也希望能多陪陪家人,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十大感動人物的觀后感04-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觀后感04-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08-1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11-08

中國十大感動人物作文10-20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作文04-08

201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03-3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推薦」04-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觀后感范文05-3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