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1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時的我們雖不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但一定是個讓中國人感動的人。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在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55歲的老黨員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深山里教書育人,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媽媽”、“支奶奶”。
從奉新縣城出發,驅車向大山深處一路西行,手機信號也越來越弱,蜿蜒的山路顛簸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奉新縣最為偏遠的白洋教學點。20多名小學生正在支月英的帶領下朗讀課文。
兩層漂亮的校舍是最近才蓋好的,鮮艷的紅旗搭配著彩色的墻面,教室里配有多媒體和網絡,院子里有游樂設備,教學環境跟城里相比已經差別不大。而在36年前,當支月英第一次踏進這個山村時,艱苦的環境讓她記憶猶新。
支月英:不通班車,出門全靠兩條腿,學生們課本和生活用品都是我從山下面肩挑手提弄上來,要走幾個小時。那個時候肩膀磨得又紅又腫,腳走得起泡。
后來,支月英硬著頭皮學會了騎摩托車,崎嶇的山路使得支月英騎壞了六輛摩托車。多年來,支月英資助了2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完成了學業。為了督促孩子們上學,支月英早上還會挨個到“起床困難戶”家里把學生叫醒。
白洋村村民李士禮:她能待下30多年,我們非常感動,在我們這個村,我們的恩人就是她。
支月英:這里的條件雖然很艱苦,如果人人都想往山外跑的話,那山里的孩子怎么辦呢?我是個人民教師啊,我一定要盡我的努力把這里的孩子教好。
今年6月份,支月英已經達到退休年齡。而她選擇了繼續在這里堅守。
支月英:盡我的能力教好深山里的每一個孩子,給孩子們希望。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2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這是《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對守護戰疫醫護人員的快遞員汪勇的頒獎詞。正是無數像汪勇這樣的“凡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傳奇,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也給了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不竭動力。
小火炬迸發大能量,“凡”的是樸實無華的信念,“不凡”的是默默無聞的堅守精神。“希望為不懂詩的人開一扇窗”,一心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葉嘉瑩,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傳承中國詩詞。這樣不易的堅守,宛如熊熊燃燒的火炬,驅散了黑暗,帶來了光明,帶來了希望。正是無數像葉嘉瑩這樣堅守初心、將責任和使命扛在肩上負重前行的人,才讓心中那小小的火炬迸發出了無比巨大能量,使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歌曲《生而平凡》里唱到:“雖然你我生而平凡,卻不曾放棄心中的期盼,緊握手中的果敢,無懼人生苦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最平凡的群體,但也正是每一個平凡之人默默無聞的堅守,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最終使得涓滴細流凝聚成了汪洋大海,托舉中華民族復興之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小平臺成為大舞臺,“凡”的是不起眼的崗位,“不凡”的是愛崗敬業精神。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擁有智慧,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形勢面前廓清迷霧,見人所未見;具有勇氣,就能像戰士那樣一往無前,創人所未創。無論是在平凡的快遞崗位上的汪勇,還是不為大多數所知的國測一大隊,亦或是向絕壁開天路的當代“愚公”毛相林,都在小小的崗位上把“智”和“勇”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正是他們把平凡與偉大畫上了等號,把小平臺變成了揮灑汗水、創造奇跡的大舞臺。時下,“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振奮開局,正需要無數經得起事業責任的考驗,始終心無旁騖、恪盡職守和經得起困難風險的考驗,始終意志堅定、奮勇向前的“凡人”,方能在新時代的大浪中披荊斬棘、在困難挑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小舉動凝聚大愛心,“凡”的是簡單的初心,“不凡”的是偉大無私的奉獻精神。年過六旬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十八載如一日地為抗癌的病人們提供著“抗癌廚房”,使得小小的充滿煙火氣息的地方彌漫著動人的溫情,溫暖了無數人的心靈。正如頒獎詞所說,“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萬熊夫婦是中國無數個“普通人”的縮影,他們或許文化水平不高,但心中有大義,雙手有善舉;他們的初心看似簡單,但背后卻是折射出了他們偉大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們小小的舉動看似平凡,卻是展現出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美好品德。在他們身上,承載著中華文明幾千年不斷凝聚的可貴精神財富,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才更加堅定,勁頭才更加充足。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應大力向感動中國的入選人物們學習,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傳承初心使命,將“凡”變得更加“不凡”,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3
今年《感動中國》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張桂梅的事跡。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4
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汪勇的頒獎詞: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涌現出無數平凡又偉大的身影。在這些平民英雄中,有一位格外令人敬佩——汪勇。
醫護人員下夜班要走幾個小時回家,他出車接送;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他自掏腰包買盒飯送到醫院里;修眼鏡、買拖鞋、訂生日蛋糕……只要醫護人員有需求,找他基本都能解決。35歲的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在疫情初期,憑一己之力,搭建起醫護人員后勤保障線,汪勇的義舉感動眾人,被譽為“生命擺渡人”。
總有一些人即便生活不易,卻心存大義挺身而出!這就是我們團結一心的中國人!而我們青年人更應該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敢當善為。
大疫面前有大義,這些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值得被銘記的英雄。我們要見賢思齊、對標先進,努力提高自己。
當汪勇從順豐小哥升職為部門經理時,你有沒有想過、你有沒有做好準備,有沒有心懷善良且條理清晰的在工作中堅持不懈、一往無前?疫情教會了我們許多,當春暖花開、戰勝疫情后,我們依然正直、善良,我們依然在工作中條理清晰、在生活中堅持不懈。
扛得住命運給予你的艱難困苦,才能夠成長。在工作生活中我們青年人要有汪勇的精神,不管經歷多少波折困苦,也要堅定自己目標和信念,堅定不移的完成任務。
德不孤必有鄰,大義與擔當讓汪勇“一呼百應”。工作中我們青年人應該有愛崗敬業的責任意識,干一行愛一行的工作態度,有了這種對工作的熱愛,才能夠更出色的成長。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青年人面對艱難困險時,要像汪勇一樣有思想、有能力、有行動,像他一樣逆風前行,勇擔“組局者”。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英雄,當一個平凡人拼盡了全力之后,他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在疫情面前,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團隊一起默默奉獻、辛勤付出,成為了寒冬中一束光,照亮了醫護人員,也溫暖了所有人的心。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5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播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為張定宇、陳陸、張桂梅、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王海、汪勇、謝軍、葉嘉瑩、毛相林、國測一大隊。頒獎儀式特別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從2002年以來,每年的《感動中國》節目備受關注。它猶如一扇窗,展示了凡人壯舉,展現了人性光芒;它猶如一盞燈,照亮了前行之路,指引著奮斗方向。每年入選該節目的,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以不平凡的行動,樹起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建立了一個個崇高的精神家園,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以“三牛”精神特質,感動了每一個華夏子孫,激勵著我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闊步前行。
他們以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精神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勇往直前。總有一種感動讓人豪情滿懷,總有一種感動讓人心生向往。無論是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貢獻的身患絕癥的人民英雄張定宇,還是創辦愛心廚房溫暖無數人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以及“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張桂梅,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時代價值的坐標,感受一種讓人熱淚盈眶的力量。他們都是普通人,但他們始終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身上有著一種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精神特質,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和燃燒著自己,溫暖和激勵著千萬人始終充滿干事創業激情,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勇立潮頭,勇往直前。
他們用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拓荒牛精神感動中國,激勵我們開拓奮進。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爭分奪秒地與時間賽跑,讓大國重器北斗盡顯磅礴力量;畢生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葉嘉瑩,19部有關詩詞的著作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初心不改、67年如一日的國測一大隊,徒步行程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祖國大地,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科技的巨大成就。在他們身上,始終有著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拓荒牛精神,始終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敢于啃最硬的骨頭、挑最重的膽子、理最復雜的線頭。他們的精神是一筆寶貴財富,激勵著我們以開拓奮進的姿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他們用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感動中國,激勵我們擔當作為。他們是一群很平凡的普通人,但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無論是帶頭賣豬賣糧、帶領群眾向絕壁要“天路”的當代“愚公”毛相林,還是以協調1.5萬份盒飯、給醫護人員修電瓶車等行動鼓舞了戰勝疫情斗志的“最美快遞員”汪勇,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充分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不懼困難、擔當作為。他們的崇高品質讓我們明白,只有將個人的“小我”融入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找準人生坐標;只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就能煥發“牛氣沖天”的磅礴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6
逐漸遠去的20xx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為不平凡的一年,盡管備受考驗,但中國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這一年,有無數令人讓人熱淚盈眶的感動,也有著讓人心生力量的震撼。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播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的動人事跡,讓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這個春天倍感溫暖,讓世人在感動之余看到了榜樣的光輝力量。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擎起不忘初心的偉大旗幟。“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步履蹣跚但奮力奔跑的身影,有力詮釋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堅定理念,彰顯著無私奉獻、舍生忘死的醫者擔當;“我還要回一次頭,還去救那兩個人。”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原政治教導員陳路用寶貴的生命兌現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擎起了不忘初心的偉大旗幟,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安寧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奮力撐起了眾人的“一片天”。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書寫無愧人民的最美華章。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悠久文明,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書寫與傳承,而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正是他們中的典型和代表。快遞員汪勇,在武漢封城后自愿組織團隊解決醫護人員的供餐難題;公益校長張桂梅,幾十年來致力于改變山區女童命運,讓山區女孩們的求學夢想變為現實……他們很平凡,并不轟轟烈烈,但卻又光芒萬丈,感人至深,他們用默默無聞的執著堅守,匯聚著無數動人的光芒,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讓感動歷久彌新,為奮進的中國注入不竭的能量。
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匯聚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在十余年的時間里帶領團隊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完成了驚艷世界的北斗全球組網;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在絕壁之上打贏了抗爭命運之戰,鑿出長達8公里的“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只為一件事,以赤誠之心踐行使命擔當,為建設更好的中國不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無數個奮斗的日日夜夜,生動詮釋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凝聚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這些來自各行各業人物的故事,感動著中國,也感動著你和我,新的一年,讓我們播撒感動的種子,汲取榜樣的力量,共同奏響令人振奮的時代最強音,用實際行動創造屬于我們的新的未來。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7
2月17日晚,萬眾矚目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如期而至,張定宇、陳陸、張桂梅等十名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正式揭曉,并把這一年的特別致敬獻給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極不平凡的20xx年,他們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或在拼搏中奮進,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每一份感動的背后,是危難逆行使命在肩的初心。“眠云機尚在,未忍負初心。”遠去的20xx年,我們見證了太多堅守初心、擔負使命的逆行者。身患絕癥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撐起首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現在回頭去看去年,張院長說,“壯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們的一個工作,它是你應盡的這份職責。”還有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戰士陳陸,浪尖上逆行,“奮戰96個小時,歷程600余公里,成功轉移和救出被困群眾2665人”,“我會守好廬江!”是陳陸對父親最后的承諾,也是他用年僅36歲的寶貴生命兌現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陳陸同志用生命詮釋了危難中逆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不信天不信命,絕壁上打響抗爭命運的第一炮,苦干實干,堅守偏遠山村43年,帶領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用7年鋪就8公里的“絕壁天路”,山路得康莊,帶上村民走上致富路。我們感動于這些危難中逆行的身影,懷揣拳拳赤子心,知重負重,以生命赴使命,用初心詮釋中國精神。
每一份感動的背后,是逆境堅守真情奉獻的行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云南麗江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建校12年,用她那雙勤勞的雙手,讓1804名女孩子走出了大山,改變了山區女孩們的命運,感動中國現場卻雙手布滿膏藥。就像白巖松說的那樣,“大姐這是在拼命啊!”她拼命堅守、拼命奉獻,爭取讓每一個山里的女孩子,成為有知識、有未來的人。而如今,她做到了,她做到了一件非常偉大而感動的事情。江西南昌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從腫瘤醫院旁小巷里的油條攤位到炒1個菜收1元的“抗癌廚房”,18年來,凌晨四點起床備好爐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從不離開,與癌癥病人相伴,用愛心守護他們,用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還有畢生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耄耋之年仍堅持講學,捐出3500多萬元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用一生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人才,用畢生傳承我們民族的美好文化。又讓人感動的是,疫情中志愿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八方統籌、百般服務,集結起一群素不相識的同伴,搭建起一條溫暖的后勤服務保障線。我們感動于這些逆境中堅守的身影,帶著濃濃真情意,默默奉獻,用摯愛護蒼生,用行動傳遞中國力量。
每一份感動的背后,是拼搏奮進迎難而上的擔當。“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在朝陽下俯沖,迎著西風開火,為國擊豺狼。這是空軍司令員、一等功臣王海上將奮斗的真實寫照。戰火燃燒鴨綠江,英雄的王海大隊,志愿軍的空中雄鷹,不畏強敵、勇往直前,以九星戰績,威震九天。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把時間無限細分,讓速度不斷壓縮,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帶領團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創造性地實現了全部組網100%成功率的新紀錄,用北斗照亮了中國人的夢,為中國增添了又一件大國重器。還有六十七年奮斗,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的國測一大隊,為國家苦行,為科學先行,逐夢珠峰之巔,終至測繪新高度,用血水汗水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我們感動于這些拼搏奮進的身影,懷抱滿滿愛國志,知難而進,舍小我顧大局,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用汗水書寫中國擔當。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我們再一次把感動種在了春天,也種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里,就讓在春天里種下的感動,成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里,收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里。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 》觀后感07-13
《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 》觀后感05-16
2017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12-27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12-26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08-30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12-21
2017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匯總02-14
2017雞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后感02-14
感動中國2014頒獎晚會觀后感01-16
2015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