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時間:2022-06-04 14:44:24 觀后感 我要投稿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

  故事從1900開始。從1900這個數字開始?不,不是。它不是個數字,而是一個人名,一位偉大的鋼琴家的名字,再準確點,是一位從沒有下過船的偉大的鋼琴家的名字。

  他清瘦,身材修長,永遠一身西裝革履,對鋼琴和音樂有著超于常人的天賦和熱情。他熱愛大海,熱愛得甚至從未下過船。

  或許他對陸地并非懼怕,并非恐懼,有的只是無所適從和一臉的茫然。他的人生過于悲壯,以至于和那艘從未下過的船同歸于盡。朋友的勸說沒有起絲毫的作用。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盡頭。在哪里 ? 我能看到嗎 ? 就連街道都已經數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地,開辟一道風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選擇,太復雜的判斷了,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 ? 陸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個女人,一條長長的航線,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反正,這個世界現在也沒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無法看見盡頭。盡頭?拜托!拜托你給我看它的盡頭在哪?當時,站在舷梯向外看還好。我那時穿著大衣,感覺也很棒,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沒問題!可是,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

  ——Nineteen Hundred

  使這部電影深埋我心的不是他那優美而華麗的音樂,雖然它至始至終吸引著我。真正使我著迷的是他悲厭的人生觀和陸地至始至終奇怪的理解。真是這些,使我夜闌時難以入眠。他那安慰朋友Max的略帶幽默的話語,卻是我心中最難過的記憶。

  故事中他唯一愛著的女孩無疑是幸福的,雖然她可能永遠不知道他愛她,更不知道那個冒險半夜闖進寢室去吻她的人是他,這些美麗的剪影讓人落淚。

  哪位朋友,如果你看到這里,請一定要去看這部電影,《海上鋼琴師》。那份美麗的悲哀和永世的溫存,值得珍藏一生。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

  1900的故事,像一枚遺失的珍寶,永遠地埋藏在湛藍深處。他是屬于海的。身世不明,生于船上,被弗吉尼亞號的工人收養,在陰暗空曠的艙底度過童年,日日望著碧濤翻涌長大。88個琴鍵,有頭有尾,有始有終,音樂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如此遼闊,又如此單純,如同大海。

  他有著天生的敏銳,從未踏上過陸地,卻深諳世情。他一眼便可讀出每個人的經歷和心情,并訴之于琴鍵上,帶著神祗一樣的犀利和超然。多少次他站在船頭,冷漠地望著乘客們熙來攘往,神情淡定,略含悲憫。他看盡了人間種種紛擾,卻又絕對地置身事外,心地單純,透明如孩童,眼里仍是兒時的清澈和憂傷,仿佛從未改變。

  因為愛情,為了那個似笑還顰、轉盼生輝的女子,他突然生出對陸上生活的渴望,終于決定上岸,像一個漂泊多年的人想要安定下來。但他忘了他是屬于大海的,他站在舷梯中央,望著他即將踏入的那個塵世,突然改變主意。對他來說,陸地才讓人感到搖晃不定。大海,如同音樂,如此遼闊而單純,而陸地上的世界,如此逼仄狹小,卻又看不到盡頭的復雜難解。他拒絕塵世的紛繁復雜,選擇了簡單純凈的音樂和大海,同時也舍棄掉了塵世中可能會有的種種美好和溫暖。對于整個世界來說,他從未出生,從未存在,而邁克斯卻以近乎偏執的直覺確定在仍在弗吉尼亞號上。拼湊起來的老唱片,清晰而可疑的舊日回憶,音符如水滴一滴一滴墜落,匯成靈魂中永難忘卻的旋律,靜靜流淌過廢棄的船艙。1900的一生是一個美麗的故事,邁克斯傾耳聆聽,潸然淚下!疤焯美锟捎袖撉?”他含笑問道,笑容天真清澈,眉宇間一片明亮的色彩。離別和死亡,似乎都不那么殘酷了,畢竟浮生若夢,死不過是生命的圓滿,而非生命的終結。

  他生于大海,死于大海。他的愛情從未開始,也因此永不會消亡。他的音樂是過耳的煙云,只可諦視,不可挽留。他的故事像一枚珍寶,被遺落在湛藍的深處,屬于大海的回憶,只可凝望,不可觸摸。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畏懼死亡的,人的生命很寶貴,那是因為我們還有愛我們的人,生活在一個從小就適應的世界,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確面對失意和挫敗的態度,以及如何調試自己,每個人其實都不堅強的……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

  單位同事熱情的授之以魚,讓我很快的如愿以償,看到了兒子極力推薦的意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

  電影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沒有踏上過陸地的傳奇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1900的存在似乎歸之于大海。嚴格講是屬于那艘能承載兩千人的維多利亞號巨輪。是浩瀚的大海給了他靈感,讓他無師自通地成為出色的鋼琴師,88個琴鍵在他的手中似水般流淌,令前來挑戰的爵士樂鼻祖謝利也目瞪口呆;也是深邃的大海教會他對世界細微而深入的觀察。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家,也是個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陌生而不踏上陸地的,因為一個連死亡時都能面帶笑容悠然自得講著左右手笑話的人是不會害怕任何事情的。他是在追求生活存在的好處,大海、維多利亞號就是他的世界,鋼琴就是他的人生,離開這任何一項,他將無法正常呼吸,1900告別時曾說過,我的世界就是在這艘船上,我能夠用88個鍵彈奏像大海一樣無限寬廣的音樂,在那里我能看到天邊的盡頭。沒有盡頭的世界畢竟比不了船上那樣簡單的生活。換句話講,1900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

  六噸半的TNT埋葬了偉大而又無人知曉的1900。他的朋友小號手邁爾斯曾說過你其實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這一小步始終沒有踏出。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竟不敢冒險,這也是我看了片子后情緒久久不能平靜、為之惋惜之所在。如果從非藝術的角度講,1900人生的價值不應這樣地消盡,他就應出此刻另一條船上,或是沖破心中的樊籬,到岸上給更多的人帶去美的享受,這樣人生也許會更加光鮮奪目!

  《海上鋼琴師》最經典的地方就應是它的配樂。劇情與音樂配合的天衣無縫?臻煹奈鑿d里鋼琴隨著海浪飄動,琴技比試時的激烈彈奏,感情到來時的迷惑,不需要剩余的對白,音樂足以完美演繹出其中的精髓。無論是激情四溢的,還是感傷懷悲的都深深打動著我……在餐廳的那一場隨著海浪拍動而進行的華爾茲鋼琴舞,讓人大開眼界;與爵士樂大師謝利的琴鍵上的較量將整個片子推上了高潮。美侖美奐!驚嘆不已!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4

  有人說,這是一個杯具。而我卻以為,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兩種結局。一是徹底地被這個骯臟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摯愛的方面、郁郁而終。而無論是哪一種,遠沒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這般廣大的胸懷方可容得下他驚世絕艷的才華。即使陸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錢,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燈紅酒綠的生活,1900卻不屬于那里。不屬于一個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這才是個杯具。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沒有人能夠說水里和地上哪個更好,魚屬于水,人屬于地,只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與MAX道別的時候,1900說:“原諒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該如何活下去。記得他決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終把帽子扔進大海,人卻很堅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沒嘗試過,終不能戰勝他的內心,只因那里太純凈。他說他看到無數條街道,卻不明白路該往哪里走。

  看到那里,應無人再指責他的懦弱了。所謂“不懦弱”的人們會在這個骯臟的世界上很圓滑地活著,他們或是有錢,或是有權,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然而他們終究無法純粹地活,因為愛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顆完整而干凈的心,令他的音樂永遠流淌著純凈的氣息。

  影片的末尾,1900對MAX說:“兩條右臂能彈出什么音樂,期望天堂有鋼琴!蔽蚁耄1900終是不屬于人間,即使在那里,他獲得過無數掌聲。然而,他需要的不是這些。如果能夠的話,他寧愿一個人,一架鋼琴,就這樣一向彈下去。

  天使不應在人間。正如1900最終選擇與船一齊炸毀,如此,海上會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以往有個天才的鋼琴師,他的音樂令所有人為之折服,他始終沒有離開過大海,然而他的心卻已到達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

  初一的時候,我問了問饒老師值得一看的電影,饒老師脫口而出:“海上鋼琴師。”,到了暑假,電影單中又一次出現了這個名字。“這一定是一部好電影。”于是,我帶著這樣的心情,細細地品味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意大利電影,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故事是以兩個人的對話形式展開的,以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視角的轉換,介紹了一位鋼琴天才1900的鋼琴故事。

  幼時的1900,是在襁褓中被人發現的,他的母親拋棄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兒,生活在燒煤工人的船艙里,大家都照顧他,疼愛他,教他說話,寫字。直到有一天,他的現任父親因救人而死,他便非常地傷心。1900離開了父母,沒有出生證明,悄悄地來到這世界,有得悄悄離去。正好比一個人死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相關信息,沒人相信他的存在,也沒有一座屬于他的墓碑,但他確實來到過這個世界,真真實實地活過。

  1900對不好的事情十分厭惡,但不會用嘴說,會用音樂去表達。1900與小號手聊天,當他們看見小偷時,鋼琴的音樂也變得斷斷續續,模仿著小偷的形態;當他們猜想老婦女是一個謀害親夫而得到萬貫家財的人時,鋼琴的音樂是一種怪怪的音響,充滿著陰險,他的音樂總是能生動的表現各式各樣人的心理特征。

  有的人說1900很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歡的音樂中,伴他左右的是對他沒有半點私心的朋友們,不用去擔心紛繁與擁擾。但是,只是這樣嗎?每次停船靠岸時他獨自向岸上遠處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還有他偷偷的撥通陌生人的電話時那緊張和期盼的語調:“你好,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我們能聊聊嗎?”尤其是當他聽那個飄過的流浪人告訴他自己的經歷,他愈發的想去體驗:站在岸上,聽海的聲音,到底是什么樣奇妙的感覺呢?

  影片結局,1900在一艘即將炸毀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愿下船,現實生活中,對于別人的選取,我們會感到匪夷所思,就像這部影片一樣,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這種選取,但是,無論是誰,作出怎樣的選擇,無論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荒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讓人不解,這都是他的選擇;蛟S,到了天堂,他仍會彈鋼琴,就像原來在海上一樣。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6

  電影結束后,黑白字幕慢慢閃現,我卻不忍關閉視頻窗口?蓱z兮兮的號角聲,聲音劃破心田,悠揚,卻沉重地壓在胸口。心里的難過就像濃茶,久久不散。我拒絕失去這份珍貴的悲傷,把時間條拉回到他在虛空中玩耍的那一刻。

  他被遺棄在一艘船上,由一名鍋爐工人撫養。他叫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他是一個天生的天才鋼琴家。在船的舞廳里,他在暴風雨中與鋼琴共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繪人心。他是鋼琴的靈魂。但是,他被船上的環境所束縛,雖然世界從他身邊經過,他卻不敢進入這個世界。

  他從未離開過他生活過的弗吉尼亞。他也愛過那個平凡卻風塵仆仆的女孩,卻因為自卑和懦弱而錯過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他看著舷梯上無邊無際的世界,猶豫著要不要回去;他也有一個真正走進他內心的朋友,卻拒絕和他下船,選擇了死亡。

  正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有百萬個琴鍵的鋼琴,這是上帝創作的鋼琴。光是街道就有幾千條。你如何選擇其中一個?如何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片土地,一段人生?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選擇一種死法。于是,戰爭結束后,他留在了船上,在無聲的表演中,他的世界和老弱病殘的船一起爆炸了。

  在鋼琴中,鍵是開始和結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離,人生的夢想永遠存在,但他卻畏縮至死。究其原因,是他缺乏尊嚴和對抗命運的信心,讓他習慣了孤獨,而他的不作為,讓他的快樂成為一場永遠存在于他心中的悲劇。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到了距離和自己。像1900年一樣,我默默問自己:你活著是為了什么?但是我的心還沒有告訴我答案。雖然我和其他人一樣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我是不是單純的為了活著而活著,但我的內心卻沒有這樣自由而詩意的距離?或者說,雖然心里有這樣的距離,但是因為理想和懶惰的矛盾而猶豫。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7

  電影結束時,黑白字幕慢慢閃現,但我不忍關閉視頻窗口。哀怨的小號聲劃破了我的心,悠揚,但沉重地壓在我的胸口。我心中的悲傷就像濃茶,持續很久。我拒絕失去這份珍貴的悲傷,并把時間條拉回到他徒勞地演奏的時刻。

  他被遺棄在船上,由一個鍋爐工人撫養長大。他的名字是“丹尼·布德曼1900”。他是一名天才的鋼琴演奏者。在船的舞廳里,他在暴風雨中隨著鋼琴跳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繪人們的心靈。他是鋼琴的靈魂。然而,他被環境限制在船上。雖然世界從他身邊走過,但他不敢進入這個世界。

  他從未離開過他生活的“弗吉尼亞”。他曾經崇拜過那個平凡但布滿灰塵的女孩,但他因為自卑和懦弱而錯過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在舷梯上,他看著無盡的世界猶豫著要不要回來。他還有一個真正進入他內心的朋友,但他拒絕和他一起下船,選擇了死亡。

  正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有數百萬個琴鍵的鋼琴。那是上帝的鋼琴。光是街道就有數千條。你如何選擇其中一個?如何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片土地,一種生活?我不知所措,只能選擇一種死法!币虼,戰爭結束后,他留在船上,在無聲的表演中與殘破的——號船一起爆炸。

  一架鋼琴,琴鍵是開始,琴鍵是結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離。生活的夢想總是存在的,但他終其一生都會退縮至死。原因是他缺乏尊嚴和戰勝命運的信心,這讓他習慣了孤獨。他的“無所作為”讓他的幸福成為一場悲劇,永遠留在他的心里。

  看,我不禁想起了距離和我自己。像1900年一樣,我默默地問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的心還沒有告訴我答案。雖然我像其他人一樣努力學習和工作,但我能僅僅為了生活而生活嗎?在我心中沒有這樣一個自由和詩意的距離;蛘撸m然我心里有這么一個遙遠的地方,我卻因為理想和懶惰之間的矛盾而猶豫不決?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8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后心中涌現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思緒紛飛卻不知從何整理的。《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令人欲罷不能卻欲言又止的電影。也許多年之后,人們會忘記那場驚艷的鋼琴決斗,會忘記他心愛的女孩就住在莫特街27號,會忘記……但在維吉尼亞號殘骸中他與麥克斯最后的對白,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孤獨、決絕而溫柔,始終會出沒在心底,帶來生息。

  這個故事的開頭到結尾,始終是以倒敘的手法由邁克斯陳述而來的。所以,有人說,邁克斯和1900其實就是“一個人”,因為除了邁克斯,沒有人能作證,我們并不知道1900的故事是否真的存在。所以,1900代表的是某種境界,是和外界紛擾不一樣的存在狀態。

  對于這樣的結尾,我一開始感到的是惋惜和同情:為什么不能試著上岸迎接新的人生呢?為什么不能在喧囂繁鬧的世界中找到另外的一面美好呢?為什么非要以死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捍衛一生的夢想呢?

  對于這部電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主題。當然,如果一部電影只能從單一的角度去分析,就不算一部經典之作。

  從追求夢想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人們都朝著美國夢不斷努力,世界充滿了欲望、利益和關系的紛爭,甚至很多人拼搏多年依然沒有獲得想要的成功,最終走向窮途末路。邁克斯為了生計可以把陪伴多年的小號賣掉,為了生存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而1900一生都留在了船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了夢想他可以放棄一切,甚至于面對死亡,他依然無所畏懼。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常態,如果結尾沒有這么悲劇性的一幕,這部影片就沒有了升華的價值,在我看來,它反映了很多現實世界與理想主義的東西。如果1900走出了大船,擁有了和平常人一樣的家庭和財富,也許他就無法彈奏出在大船上那種純凈、自然的音樂了。所以,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歌頌了一種遠離世俗喧囂的純潔夢想。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9

  《海上鋼琴師》它沒有恢弘磅礴的氣勢,沒有曲折迷離的情節,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但它卻是一部關于內心深處最微妙弦動的靈歌。

  影片的主人公1900說過這樣幾句話:“城市那么大,看不到盡頭。在哪里?我能看到嗎?就連街道都已經數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土地,開辟一道風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選擇,太復雜的判斷,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陸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個女人,一條長長的航線,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反正,這個世界現在也沒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

  很多觀片人認為1900是命運悲劇與性格悲劇交織的受害者,他接受了自我毀滅的結局,從而也就沒有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人生,反而從中產生了荒誕感、孤獨感、恐懼感和絕望感,缺乏了與命運抗爭的尊嚴和信心。這種觀點我不予否認,但我卻不贊同。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這個世界唯一一塵不變的就是它不停的在改變!蔽覀兊氖澜鐣r刻在改變,科技、文化正飛速發展,我們的步伐也在喧囂浮躁中驅馳,漸漸地我們的靈魂跟不上腳步,只是一身肉體匆匆來往。在這個大多數人都瘋狂追逐“錢和權”的時代,親情、友情、愛情漸漸變了質,甚至對某件物品、事物的喜歡,也是基于某些目的。而1900他就像一個孩子,一張白紙,它執著而單純的喜愛著鋼琴,美妙的旋律只取悅自己或是獻給心愛的人,他知道他能擁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根本沒有必要擁有的東西;它知道它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讓自己陷入無盡的迷惘。若是他走下船,他或許可以在陸地收獲名利,卻只能以遺失本真來作為代價。

  最終,他選擇與巨輪一同消失在天際,不是懦弱,而是遵從自己罷了,因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如此平靜。1900,一位駐守在我心中的美麗。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

  電影是我休閑時光不可缺少的伙伴,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可以陪伴你打發時間,更能給你以啟迪。曾經朋友給我推薦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但因無暇一直未看,昨天晚上終于有空閑,坐下來好好欣賞了這部電影。

  影片全部內容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鏟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里發現,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時是新世紀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鏟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人們就叫他1900。從此后,他留在弗吉尼亞號,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不是他不愿意去追尋夢想,而是這艘輪船是他人生的起錨地,是他生命的載體,也是他的安全港,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舍棄所有登陸的機緣。

  在他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那就是1900彈奏出來的。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么規則、標準之類的東西,但是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以超強的觀察力去審視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內心去感悟人生百態,可惜的是他最終無法脫離自我圈定的人生枷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海上鋼琴師就是我們身邊那些生存在自我空間里的人們的縮影。他們熟識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熱衷于彈奏屬于自己的音樂,一旦環境有變,就會感到無所適從,與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們需要時間、精力來重新適應,或者無法適應。他們在自我封閉中要么頹廢無功,要么創造奇跡,用自己的方式來排遣內心的孤寂落寞,展現心靈深處一直向往的世界。

  試想,如果1900放棄所謂的堅持,那他的人生是否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呢?當然,一個真正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選擇與命運抗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選擇逃避,放棄生命,走向絕望。

  人生的旅途很短,短暫到有如那一段段跳躍的音符,轉瞬即逝,我們只有敞開心扉,包容一切,去努力適應一切,才能演繹出精彩樂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1

  有人說,別人的故事有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故事有別人的影子。仔細想想,又何嘗不是這樣。

  在我至今所生活的18年中,我讀懂了很多故事,也錯過了很多故事,也無緣很多故事。拋開這生活不說,至少在股市發展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是充實而幸福著的。而那些過往,或許是我們見過的最美好,最在乎,最深刻的記憶。

  也許在故事中,他們在旅行,他們在工作,他們在聚會,他們在前進他們在駐足,而現在的我也如其中的一類,仔細發現那一切的美好,即使它早已隨風遠去,不再重來,即使它正在向我駛來,而我卻沉默不語,毫無行動。

  在看完之后,所以的這些感悟,都蜂擁而至,或許許多人更側重與1900對于鋼琴的執著與守候,而我更吸引我的卻是拿短暫而不連續卻又令人至今難忘,深刻不已的友情。

  影片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始終讓我難以忘懷,在1900下定決心終于開始追逐新生活,決定下船時,1900這樣問康杰,你會來看我嗎。當然,你會把我介紹給孩子的母親,還邀請我星期天去吃午餐,我帶著甜品,一瓶酒,你會說我太客氣了,然后你領著我參觀你的家,外形像條船,等你妻子燒好了烤雞,我們圍著桌子坐下,我會稱贊她的廚藝驚人,她會告訴我你平時總是嘮叨我。

  或許他們相遇的時間的時間并不長,但彼此的感情卻足夠堅固,也足夠深。人總說知音難遇,或許那個知音就在某一街角,路的盡頭,或許就在咫尺,只是等著我們去發掘,去體會。

  在影片的尾端,康杰坐在快要報廢的船艙里,將摯友的琴聲用流聲機放遍整個角落,懷念所有從前的相見,回憶著從前的林林種種,也包括對他的思念。

  最終一句,這些年你是怎么過的。打破了報廢舊船艙里的寧靜,也觸動我的心。

  有時我們也會因為周遭環境的變化和心情的不同,而對事物有了重新的定義和認識。但是那些生活中你認為珍貴的東西希望千萬不要放棄,類似于友情,也許我們早已長大,真正懂我們的`同齡人又有幾個,不必在乎那么多,好好把握現在,可以去尋覓,好好地珍惜,保持以前,繼續向前,始終如一,從中體會那最初的美好。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2

  其實,在一個月前我就已經把電影下載到電腦里了,一直是沒機會看,所謂沒機會不是沒時間,因為看這種電影,必須一氣呵成地看完,還得心無雜念,心無旁騖。這邊廂滿腦子都是明天該買那只股票抄底,那邊廂還要跟著偉大的鋼琴師在海上顛沛流離,如此的私心雜念絕對是對一部好電影的大不敬。所以等來等去,我決定今晚觀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藝電影的片長都不短,幾乎都在兩個小時以上,這讓我很是受用,誰叫我是文藝片的粉絲呢。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的是一位叫1900的鋼琴師在海上生海上長,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當然這位鋼琴師不是大西洋底來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類似于泰坦尼克號的大船上。他彈鋼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鋼琴師甚至是偉大鋼琴家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因為他彈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熱鬧的都為之折服。然而,鋼琴師1900對大海的熱愛,準確地說是對他一生也沒有離開過的那艘船的癡迷,遠遠勝過其他的一切,當然也包括鋼琴。電影的最后演的是,在那一艘即將被銷毀的大船上,海上鋼琴師1900萬般投入地,非常的忘我地,上下搖動手指對著空氣彈琴,看到這里我唏噓不已。

  這真的是一部文藝的不能再文藝的電影了。

  電影講的就是一個人的宿命,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當一個人的生命被一樣事物決定了的時候,這個人也許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愛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來決定,也許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滿這樣的荒唐。

  生命被決定,在這部電影看來是美麗的。

  也許,我是無法評判劇中人的幸或不幸。不過,我倒寧愿看到電影這樣的結尾:海上鋼琴師1900跟隨著他的鋼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生與死,不在我關心的范疇之內。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3

  時隔20__年,“弗吉尼亞號”重新響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撫琴鍵開始了他的永恒表演。

  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于11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這部公認的影史傳奇,在技術修復后重新煥發出了光彩。作為首席營銷平臺,淘票票也在今年連續推廣《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何以為家》、《徒手攀巖》等奧斯卡獲獎(提名)影片之后,再次將一部影史經典推薦給中國觀眾,為電影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優質外片內容。

  “謝謝你們,在20多年后賦予我的電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作為一手締造《海上鋼琴師》的傳奇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此次特地為中國觀眾寫了一封親筆信并錄制問候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海上鋼琴師》可以進入中國的電影院和中國觀眾見面,是給了電影第二次生命,他感到非常的幸福。

  上映以來,《海上鋼琴師》展示出了其作為經典的魅力。這部于1998年首映的影片,此次在登上淘票票平臺后開分即達到9.6分,收獲了超過45萬的想看人數,目前累計票房近5000萬元。不少淘票票用戶留下評論道:“哭暈在了電影院,這輩子看過的最好的電影”、“這是我為數不多愿意‘N的n次方’次重溫的影片,難得有4K修復”。

  在這個周末,除了去影院重溫《海上鋼琴師》帶來的感動,影迷們還可以借助淘票票“愛藝之城”平臺,去回顧更多的影史經典影片。在《海上鋼琴師》重映之際,“愛藝之城”向影迷們推薦了20__年20部高清修復片單,在優酷平臺上提供了包括《人鬼情未了》、《聞香識女人》、《霸王別姬》等影史杰作,帶影迷走入“愛藝之城”,重拾經典記憶。

  今年8月,淘票票聯合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簡稱“全國藝聯”)推出了“愛藝之城”,旨在為喜愛藝術電影的影迷打造一個獨特的線上社區,為用戶提供電影資訊、社區交流,以及包括周邊產品、參與官方活動在內的用戶權益。“愛藝之城”將盤活存量全國藝聯用戶,并利用大數據精準觸達更大范圍目標人群,推廣、普及藝術電影,打造全國最大的藝術電影社區。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4

  《海上鋼琴師》確實給了很多人很大的感觸,對于喜歡他理解他的人來說,影片中的鋼琴師1900或許就是我們內心的寫照,1900他純粹,無害,執著。這位從未涉足塵世,未被世俗同化的海上鋼琴師,將自己的一生都留給了大海。一條船,一片大海,一架鋼琴,這便是他的世界。對于1900來說,這就是他的一切。正如那句話一樣“欲望少了,世界就小了”,在1900的世界里,少了世人無盡貪婪的欲望,所以他的世界很小卻又很大。這個世界大到他可以在上面“譜出無限”,這個世界便是由那架鋼琴,那條船,那片大海支撐起的。在有限的琴鍵上譜出無限,這是一種意境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很多人不能理解1900,認為他懦弱,不敢面對現實。可是我們為何不朝另一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呢,面對世俗的浮華榮耀,面對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1900想堅持的只是自己內心最初的,最純粹的東西,那便是他的音樂。這就像是一個人他拼命想要堅守住自身最寶貴的那份東西一樣,對于1900來說這份最寶貴的東西便是他對音樂的忠貞與執著。離開了那艘船,離開了大海,來到陸地后,他或許會名聲大噪,他的音樂或許會受世人的追捧,可是最純粹的東西一旦商業化后他就完完全全變質了,他早已失去本身最質樸最寶貴的特質,對一位熱愛音樂,熱愛鋼琴的鋼琴師來說,這樣比死會更痛苦。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在向我們刻畫出一位執著音樂的鋼琴師的同時,更像我們傳達出一種精神,一種信念: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這種精神讓我在為這位偉大的鋼琴師惋惜的同時更讓我對他肅然起敬!1900代表了我們這一類人的夢想,他做了我們想做的那一類人,他幫助我們實現了我們心中無法實現的夢想。難怪有人要說這部電影確實過于虛幻和浪漫,當然,對于現世的情況來說,確實如此?烧且驗檫@樣,我們一類心中有同樣信念的人才會被影片所深深觸動。希望每一個喜歡《海上鋼琴師》的朋友都能體會到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與力量,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5

  很難想象人的一生只在船中度過的樣子。所以就有了一個人在海上的傳奇。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而命運卻選擇了1900在波動的大海和旋律中度過他執著卻又短暫的一生。

  《海上鋼琴師》,一部意大利充滿藝術和美學的音樂電影作品。整個影片看下來 ,都會被悲傷所環繞。海上鋼琴師的每一首曲子都是用心演繹,好象在訴說著他那內心空無卻又無奈的絲絲憂傷。

  一個被拋棄的孩子,被好心的黑人燒煤工丹尼所收養,1900就是他的名字,只因為他是在1900年所生。一場意外老丹尼被飛來的鐵塊砸死了,從此1900又成了沒人要的孩子了,他從未下過那只船,他沒有國籍,沒有生日;他雖然8歲了但從官方的角度來看,他好象沒有出生一樣,這是一個怎樣的孤獨!而上帝又是公平的,1900的鋼琴天賦,使他成為“弗吉尼亞號”的海上鋼琴師。

  的確,他一生從未下過船。即使是愛情的出現與友情的勸說都從未動搖過他。玄梯成了他與外界的一面“墻”。有人曾告訴他:“世界就在外面,它只隔著一個跳板,只有一小步,就是海上午那一面。”也許,1900并不在乎海的那一面的名利與幸福;也許,他在乎的是那種感受—對船上一切的眷戀還有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也許,是他對音樂的熱愛;也許,因為大海所給予他太多的感情,他美妙的靈感就是源于對大海的深情。這正像1900所說的:“我永遠也看不到盡頭;那些漫無邊際的城市什么都不錯,就是看不到盡頭,也只有在海上,我才能感受的到……1900曾把城市比做鋼琴的鍵盤,城市的鍵盤太大,他無法去演奏。這就是1900能夠放棄愛情,友情的原因。他希望的是一個簡單而又熟悉的生活,在那里只有 波動的旋律和起伏的海水。

  一聲爆炸聲,結束了尼“弗吉尼亞號”的旅行,同時也給載著一段傳奇一生的“孤獨”鋼琴師劃上了一個休止符。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相關文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5-27

《海上鋼琴師》 觀后感04-16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4-14

電影《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范文04-12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怎么寫5篇04-12

海上釣魚作文04-19

海上日落作文【熱門】03-15

海上釣魚作文3篇05-17

《海上日出》優美段落09-27

海上日落作文(精選3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