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百鳥朝鳳》有感(精選17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百鳥朝鳳》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觀《百鳥朝鳳》有感 1
第一次看到《百鳥朝鳳》這部影片,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把“嗩吶”聯(lián)系起來。可就是這部看似平常的電影,讓我得到了難以言說的感動與啟迪。
本劇是吳天明老先生所導演的最后一部作品。在黃河兩岸大大小小的村莊里,打偶離不開嗩吶。而這其中,焦師傅又是嗩吶將中的佼佼者。一天,他收了一位叫游天鳴的徒弟,把畢生所學教授與他,終于,天鳴成為了班主。但是,隨著世道變化,村莊里洋樂隊掀起了一陣風潮。而嗩吶,卻沒有了立足之地。焦師傅也被查出了肺癌晚期。此時,文化局的局長想讓天鳴吹一段嗩吶,把嗩吶劃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到大城市的他,是否會動搖吹嗩吶的決心呢?為何叫“百鳥朝鳳”?起初,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原來,在辦喪事時,平庸的人只能吹兩臺,中等的人吹四臺,上等的人可以吹六臺。而只有最德高望重,品行好的人,才配吹“百鳥朝鳳”。最令人感動的是在結尾,焦師傅去世了,他生前,曾要求天鳴在死后給他吹四臺。而真正在焦師傅分墳前,他吹起了“百鳥朝鳳”。恍然中,焦師傅仿佛在黃昏里漸漸行遠。而我,似乎聽到了嗩吶所召集來到千千萬萬只鳥兒,撲打著翅膀,圍繞著焦師傅,伴著清脆的'鳥鳴, 在黃昏里,漸漸行遠。
看完影片,我早已泣不成聲。看似它講述的是一個有關嗩吶的故事,實際上,是反應如何才能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洋流潮”所占據的今天,是否會有人愿意靜下心來,聽聽中國的特色音樂?希望在將來,“百鳥朝鳳”不只是,一個傳說......
觀《百鳥朝鳳》有感 2
學期中,我聽說有《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就一直想去看看,可惜一直沒有機會。這個暑假我終于如愿以償地看到了這部電影。這電影看得我都為此掉眼淚了,我還是寫下如下觀后感。
《百鳥朝鳳》原來就有一個故事,我以前還做過繪本。我從小就喜歡這種神鳥鳳凰。從前鳳凰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鳥,但它卻和別的鳥兒不一樣,它總把別的鳥兒吃剩的果子撿起來藏起來。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都找不到食物,快餓死了了,鳳凰就將自己儲存多年的果子拿來與眾鳥分享。眾鳥為了感謝鳳凰,將自己身上最漂亮的羽毛摘下送給鳳凰。從此,鳳凰成了百鳥之王。
《百鳥朝鳳》其實是一首經典民樂,而這影片是吳天明生前的作品,耽擱了整整兩年才上映。它不是預言故事,而是講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傳承手藝的故事。焦三爺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是心懷熱血。他其實是尋找自己的接班人,他用自己的教育方法尋找到他合適的接班人。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片段是游家班在給竇家出活時,焦師父主動提出給竇老爺吹《百鳥朝鳳》曲子——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聽到的曲子。焦師父吹呀吹,吹得如同活潑可愛的布谷鳥;吹呀吹,猶如歌聲優(yōu)美的百靈鳥;吹呀吹,又像機靈鬼怪的鸚鵡……但是才吹到一半,天鳴發(fā)現(xiàn)師父的嗩吶染著紅紅的鮮血,他和師兄弟們苦口婆心地勸師父不要再吹了。可焦師父卻吩咐他們把鼓架起來,自己打鼓,讓天鳴繼續(xù)吹。他這樣不要命的吹打,是想讓他的曲子傳下去,也把吹嗩吶這門藝術傳下去!焦師父最終還是承受不住,噴著鮮血倒了下去。
電影看完了,它帶給我的是淚花嗎?不,這電影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吧!我想它是想來告訴我們:社會在進步,但同時不要忘了老時代的東西,這些有意思的音樂和它的工具。它也告訴我們:學習一樣東西,并不僅僅靠天分,更是靠勤奮的努力和汗水。我真的希望有更多人來看《百鳥朝鳳》這部感動天下的電影。
觀《百鳥朝鳳》有感 3
感謝有情懷的電影人方勵先生,正是他在直播平臺面對鏡頭的悲壯“下跪”,跪求院線經理多為電影《百鳥朝鳳》排放映場次,才引發(fā)了網絡媒體的密集報道,我才有幸看到了這么一部佳作上映的消息。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2022年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因為導演去世后缺少宣傳發(fā)行資金,直到方勵先生義務接手宣傳發(fā)行工作,這部影片才得以在今年7月6日上映。吳天明導演是中國影壇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是中國第四代導演的杰出代表,他發(fā)掘支持了張藝謀、黃建新、顧長衛(wèi)等對中國影壇極具影響力的第五代導演,他執(zhí)導的影片也蠻聲海內外,屢獲大獎。
于是,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破例因為看電影向家人請假,周六傍晚到影院。
八百里秦川一道道彎,五千年華夏一隴隴田。鄉(xiāng)土記憶、鄉(xiāng)村化、民俗傳統(tǒng)、化傳承是這部影片的關鍵詞。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自然生活場景,看到了風景如畫的田園、很通人性的“妞妞”、孩童玩耍的秋千、如夢如幻的螢火和充滿鄉(xiāng)野氣息的語言,看到了德與才的終極對決,看到了父親對兒子信任的力量,看到了師徒之間的深情厚誼,更看到了鄉(xiāng)村化和民俗傳統(tǒng)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傳承困境。
這讓我想到陳道明先生在北京衛(wèi)視《傳承者》節(jié)目中“發(fā)飆”時講的'一段話,想到了陳道明先生給小演員們帶的感動,給現(xiàn)場嘉賓和觀眾帶的洗禮;這也讓我想到了電影《洗澡》中隨著城市發(fā)展而被拆掉的大澡堂,想到了大澡堂常客們對沒有大澡堂的心灰意冷,還有兩位老爺子的三輪車穿行在拆遷瓦礫間的畫面。
化是人類明發(fā)展的階梯,化是人類社會沉淀的智慧,化也是一個民族的標簽。化會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而化也需要我們傳承。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我們不可能真正了解所有的化現(xiàn)象,而我們不能因為不了解就忽視了化,忽視了在社會發(fā)展中對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游天明一班人吹嗩吶,對面西洋樂隊是長號架子鼓加摩登女郎,這是影片中最大的戲劇沖突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的游天明想不明白,接受不了,伴著長長的耳鳴聲,他捂著耳朵蹲在地上。
游天明的耳鳴,是吳天明導演給我們當下的社會和社會中的人敲響的警鐘。化不在,民族何在,你我又何在?
觀《百鳥朝鳳》有感 4
感謝有情懷的電影人方勵先生,正是他在直播平臺面對鏡頭的悲壯下跪,跪求院線經理多為電影《百鳥朝鳳》排放映場次,才引發(fā)了網絡媒體的密集報道,我才有幸看到了這么一部佳作上映的消息。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20xx年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因為導演去世后缺少宣傳發(fā)行資金,直到方勵先生義務接手宣傳發(fā)行工作,這部影片才得以在今年5月6日上映。吳天明導演是中國影壇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是中國第四代導演的杰出代表,他發(fā)掘支持了張藝謀、黃建新、顧長衛(wèi)等對中國影壇極具影響力的第五代導演,他執(zhí)導的影片也蠻聲海內外,屢獲大獎。
于是,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破例因為看電影向家人請假,周六傍晚來到影院。
八百里秦川一道道彎,五千年華夏一隴隴田。鄉(xiāng)土記憶、鄉(xiāng)村文化、民俗傳統(tǒng)、文化傳承是這部影片的關鍵詞。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自然生活場景,看到了風景如畫的田園、很通人性的妞妞、孩童玩耍的秋千、如夢如幻的螢火和充滿鄉(xiāng)野氣息的語言,看到了德與才的終極對決,看到了父親對兒子信任的力量,看到了師徒之間的深情厚誼,更看到了鄉(xiāng)村文化和民俗傳統(tǒng)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傳承困境。
這讓我想到陳道明先生在北京衛(wèi)視《傳承者》節(jié)目中發(fā)飆時講的一段話,想到了陳道明先生給小演員們帶來的感動,給現(xiàn)場嘉賓和觀眾帶來的洗禮;這也讓我想到了電影《洗澡》中隨著城市發(fā)展而被拆掉的大澡堂,想到了大澡堂常客們對沒有大澡堂的心灰意冷,還有兩位老爺子的三輪車穿行在拆遷瓦礫間的畫面。
文化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階梯,文化是人類社會沉淀的.智慧,文化也是一個民族的標簽。文化會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而文化也需要我們傳承。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我們不可能真正了解所有的文化現(xiàn)象,而我們不能因為不了解就忽視了文化,忽視了在社會發(fā)展中對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游天明一班人吹嗩吶,對面西洋樂隊是長號架子鼓加摩登女郎,這是影片中最大的戲劇沖突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的游天明想不明白,接受不了,伴著長長的耳鳴聲,他捂著耳朵蹲在地上。
游天明的耳鳴,是吳天明導演給我們當下的社會和社會中的人敲響的警鐘。文化不在,民族何在,你我又何在?
觀《百鳥朝鳳》有感 5
《百鳥朝鳳》是流傳于魯、豫、皖等地的優(yōu)秀民間嗩吶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鳥鳴之聲,所以得名。
電影《百鳥朝鳳》,講的是一個逝去的故事,而終于公映的那天,來自一位逝去的導演。
中國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生前最后一部電影,既是對這一中國民俗唱哀的挽歌,又是在自己生命歷程的終點處畫下的一個句號。
電影中的'嗩吶,以“班”的形式游動著演奏,誰家有紅白之事,嗩吶班子便替他們吹奏一場,紅事不多,白事為主。白事,便是替死者演奏,死者的身份越是高貴,吹奏的陣勢就越是高級,二臺,四臺,八臺,所謂《百鳥朝鳳》,便是為最為尊貴的死者準備的曲目。排擠過他人的,即便是任職四十年的村長,也擔不起這首曲子;為民獻身的,哪怕是扛著病重的身軀,也要為他奏完此曲。
老一輩質樸而又純粹的價值觀念,就這樣融入了嗩吶這一民俗音樂之中。
因為提攜過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等第五代導演,吳天明在圈內還享有“中國隊長”的稱謂。當“中國隊長”遭遇同日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美國隊長3》,《百鳥朝鳳》全國排片率僅略高于1%,三天票房才150萬元。然而豆瓣評分從映前的7.9分一路升至8.4分,目前仍保持上漲趨勢。同時,貓眼電影評分9.5,格瓦拉電影評分9.1,在目前所有上映電影中均排名第一。與此同時,許多影評人、電影類公眾號紛紛自發(fā)撰文為影片宣傳推廣。
事實上,《百鳥朝鳳》在國內公映之前,已經參展過許多國際電影節(jié),并獲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大獎”、法國tours電影節(jié)“觀眾最喜愛影片獎”、第13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組委會大獎、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獎項,在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東京電影節(jié)中成為官方展映影片,所到之處,皆獲極高評價。
所以文藝片畢竟不是商業(yè)電影,沒有必要用票房來證明片子的價值和意義。讓觀眾認識、了解、熟悉,并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吧!
觀《百鳥朝鳳》有感 6
今晚我說,想要寫《百鳥朝鳳》的觀后感,對著電腦卻半天下不了筆。雖然因為學過電影知道吳天明是個了不起的導演,他的《老井》《人生》都是中國電影中響當當的作品,但是對吳天明導演本人的了解卻并不多。他的電影,除了這兩部,還有一部《變臉》,這么一想,似乎這位現(xiàn)在被稱為大師的導演,作品卻屈指可數。一位對藝術精益求精的又很認真的導演雖然不能以數量來論高下,然而數量確乎是太少了。
我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吳天明導演的東西,看了一圈下來,便明白了。
再回到《百鳥朝鳳》吧。已經過去三天,現(xiàn)在想起這部電影我依然為之動容。電影里出現(xiàn)的八百秦川的大全景,乍一看之下讓我覺得有些突兀,但在片尾又出現(xiàn)這片土地時,我也明白了它的含義。這片土地,和焦三爺的嗩吶緊密相連,唯有這樣的秦川,才生得出焦三爺的嗩吶。
唯有這樣的電影可以令人動容,你在里面看得到人物的堅守,看得到絕不妥協(xié)的.任性,你也看得到沒有泯滅的良心,金莊查村長的子孫想求一曲《百鳥朝鳳》,焦三爺就是不答應,因為查老太爺德行有差,德行有差就是配不上百鳥朝鳳。焦三爺守的,不僅僅是嗩吶這門手藝,守的是千古之下的良心。
快要結尾時出現(xiàn)的那位文化局的傅正局長姓名上的笑料,大概是吳天明導演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吧。用非遺方式保存下來的嗩吶,誰得看得出不是從前的嗩吶了,但是在病榻上的焦三爺也意識到,這大概是嗩吶在現(xiàn)今能夠傳承下去的一種方式,所以才會一聽到局長的來意,便讓徒弟答應他們,吹給他們聽。這一情節(jié),不悲卻也不喜。
結尾在嗩吶聲中遠去的焦三爺的背影,忽然讓我有種感覺,誰說喪禮上的吹打只是形式,嗩吶吹出的曲子,是真真正正可以送魂的,是可以讓死去的人安心離開這個世界的。
《百鳥朝鳳》這樣的電影,是真正能夠撫慰我們心靈的。
觀《百鳥朝鳳》有感 7
上周六去看了電影《百鳥朝鳳》。
那天下著雨,看完電影之后覺得下雨的氣氛很契合電影的主題。有些許失落,但無可奈何。關于電影講的什么已經無須贅述了。我想說的是一個一百多年以來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中國文化在面對西方文化強勢沖擊后該何去何從?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最深層次的內涵吧。
中國文化幾千年來一直統(tǒng)治者中國大地,正如嗩吶以前在無雙鎮(zhèn)有著絕對的統(tǒng)治權威。在各種儀式中,人們對嗩吶匠畢恭畢敬,要行拜師禮,嗩吶匠要坐在太師椅上,底下黑壓壓跪倒一片,我認為這象征了中國文化在傳統(tǒng)中的絕對統(tǒng)治地位。嗩吶匠有四臺,有八臺,最高的就是百鳥朝鳳。不同的人所享受的規(guī)格不同,根據的就是事主的德行。這也是中國文化的內核“禮”的反映。“禮”是準則,是秩序,是有等級的'。中國文化重德行,德行不高的人,哪怕再有錢有勢,不配享有“百鳥朝鳳”。這兩點集中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
但世道變了,人心不古,無雙鎮(zhèn)來了西洋音樂,裹挾著電子、娛樂、性感等耀眼因素,西洋音樂來勢洶洶。人們不由自主的被吸引過去,感到新鮮,為之喝彩鼓掌。老祖宗的東西眼看著就要保不住了,嗩吶匠報之以更猛烈的吹奏,發(fā)出聲嘶力竭的吶喊,但無濟于事,人們反而嫌其吵鬧,引來了小鎮(zhèn)青年的群毆。更可甚者,與之前崇高的地位相比,嗩吶匠已經淪落成街頭賣藝人,靠別人的接濟過活。死守著嗩吶還有什么用?能賺錢嗎?能養(yǎng)家嗎?現(xiàn)在誰還聽這些東西?焦師傅臨終遺言:無雙鎮(zhèn)不能沒有嗩吶!又說,自己死后吹四臺就足夠了,但可悲的是,最后在自己墳前竟然連四個人都湊不齊了!只有徒弟一人在悲涼地吹著曲高和寡的百鳥朝鳳......
西洋音樂對無雙鎮(zhèn)嗩吶的沖擊是毀滅性的,正如西方文化一來,中國文化節(jié)節(jié)敗退,幾乎不能自保。這真是“兩千年一來未有之變局”。中國文化將何去何從?中國文化會復興嗎?電影《百鳥朝鳳》沒有給出最后的答案。但影片中的最后一個鏡頭,焦師傅邁著堅毅的步伐走去,我想電影導演是有這個信心的,我們,做為中國人,也要有這個信心!
《百鳥朝鳳》觀后感7
“鳳凰已逝,但百鳥皆鳴”,返璞歸真的感人故事,凝重厚實的影視風格,色彩濃郁的傳統(tǒng)民俗特色,悲天憫人的哀婉樂曲,讓這部《百鳥朝鳳》——大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呈現(xiàn)了經典。
影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八百里秦川上的無雙鎮(zhèn),老一輩的嗩吶師父焦三傳藝給徒弟游天鳴,希望他將這門民間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在現(xiàn)代化大潮的裹挾下時代風尚發(fā)生轉向,嗩吶班子無以為繼、四散衰敗。時常100分鐘的電影,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我的內心一次次震撼。師父焦三爺說“嗩吶是個匠活”,吹嗩吶人自稱嗩吶匠,而不是嗩吶藝人,正是匠人精神的骨與魂。
傳統(tǒng)行當有它的`倫理和規(guī)矩,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德行高于技藝。表面看起來嚴肅古板,一身傲氣,實則是一位熱血、善良、重情重義的嗩吶師父焦三,在挑選嗩吶徒弟的過程中,盡顯其苛刻,一開始天鳴差點因為天賦不夠被拒之門外,學徒過程中吹奏的悟性也不如師弟藍玉,最后卻從師父手里接過整個嗩吶班,就是因為品行純良。天鳴問師父你為什么會收下我,師父說:“是因為你父親摔倒時,你眼里流下的一滴淚。”我想也是因為他的善良和熱情,因為他的勤奮和執(zhí)著,用蘆葦稈吸水練功,哪怕是風吹雨打,并不間歇;因為他的不那么精明,因為他在大火中幫師弟搶出了師弟的嗩吶而犧牲了自己那把碰都不讓別人碰的嗩吶。畢竟嗩吶班的接班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天賦秉異技藝高超的演奏者,更需要一個堅韌隱忍赤膽忠心的傳承人。匠人精神大概正是這樣一種心無旁騖的風骨,一種一生懸命的魂髓。
我們一邊心疼傳統(tǒng)文化的消失殆盡,一邊又鄙夷固執(zhí)老派的匠人精神,一生只專注一件事不要說常常養(yǎng)不活自己,就連最起碼的基本尊重也得不到。管樂沒有錯,靡靡之音沒有錯,甚至管樂取代嗩吶也沒有錯,潮流就是這樣洶涌,時代就是這樣更迭,但我們是否可以給傳統(tǒng)文化和匠人精神一點時間和空間,不要讓祖宗留下的好東西都斷了根絕了后。大浪淘沙,形式可能消失,但精神終將不朽。
我感動,為這部《百鳥朝鳳》,我期待,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光大,我虔誠的期望,自己甚至更多人都能記住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平凡的、普通的行動,用最真實的心靈寫照,去捍衛(wèi)我們的心靈。
觀《百鳥朝鳳》有感 8
以前曾看過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當現(xiàn)在老師講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我馬上就想到了它。
這部電影講述了在陜西的無雙鎮(zhèn)里,吹嗩吶已被運用到喪事中——道德平庸者只有獨奏,中等的吹四臺,上等的吹八臺,只有德高望重者才給吹“百鳥朝鳳”。年幼的游天鳴拜整個無雙鎮(zhèn)中唯一會吹“百鳥朝鳳”的人——焦三爺為師,并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憑借肯吃苦的勁頭與高尚的人格脫穎而出,習得了“百鳥朝鳳”。但隨著西洋文化的沖擊,適逢大事,人們都選擇新穎的西洋樂隊;眾多師兄也紛紛選擇進城打工,只剩游天鳴在一個以賣藝為生的嗩吶匠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但他沒有放棄,在師傅的目前吹響了“百鳥朝鳳”。
看完整部影片后,導演對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人物感情線索的安排令我震驚。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格魅力強大的,例如,焦師傅為了不讓嗩吶沒落,帶著病也要吹響嗩吶,只為讓徒弟可以接過他的擔子,將嗩吶傳承下去。
當今的世界文化多樣化,我國也不例外:外國的文化在國內落根發(fā)芽,中國本土文化得以保留。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化,人們越來越多地去關注國外文化,反而忽略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各種外國節(jié)日,如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越來越火,無論大街小巷都人山人海;國外的科幻片、動漫受到人人追捧,而國內的電影卻被叫成“爛片”……
對此,我們應做好保護與傳承,不讓文化遺產流失。影片中,焦師傅身患肺癆卻依然吹響嗩吶,吐出一口鮮血,這是對藝術的堅守,也是對文化的堅守。正如焦師傅所說:“這秦川大地,不能沒有嗩吶!”我們自己的文化,決不能讓它毀在自己手上!“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里的人,方能拼了命地把這活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以熱情與堅定地信念面對它,我們一定能把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
觀《百鳥朝鳳》有感 9
在一聲聲如泣如訴的嗩吶聲中,影片結束了。百鳥朝鳳,鳳就是殉道者的化身,捍衛(wèi)和守護著光明和希望的靈物。只有鳳凰才會涅盤,重生的便是他的徒弟。焦三爺走了,孤零零一座墳迎著余輝,百鳥朝鳳就下了,嗩吶才能繼續(xù)著它的生命的光輝。我想這就是好的影片的特點吧,它總會給觀者留下思索體會的空間,讓人從中感悟到靈魂深處的一種東西!
嗩吶是本土樂器,它本是先民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能抒發(fā)自身情懷的工具,與那土地上的人們精神息息相通,見證表達著那塊土地上人們的喜怒哀樂,更是人們精神價值的一片守護地。如影片中所言,“百鳥朝鳳”是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聽的,所以當查家子孫用高價請求焦師傅給其當了四十年的村支書父親吹“百鳥朝鳳”時,焦師傅斷然拒絕了,原因是其父在位期間將村里其他四個姓氏人家全擠走了,德性不夠。而當竇家請嗩吶班時,焦師傅主動提出要給竇老爺子吹“百鳥朝鳳”,原因是老爺子生前“抗過日,打過土匪,領人修大壩時被砸斷四根肋骨,稱得上德高望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嗩吶班已是那土地上傳統(tǒng)價值體系的堅守者——以德為重,而不以金錢權勢論英雄。而學習“百鳥朝鳳”的人也必須是人品好。
在我眼中看來,這部影片是借嗩吶,展示人倫道德的美好向往,以及對一種堅持的“匠人”意識。就如同焦三爺在選徒弟時候,其實對幼年男主角是不滿意,可是因為看到他在父親摔倒時,流下了眼淚,師父感覺到了他的善良,這才收他為徒。影片中的焦老爺子,就是擁有此種情懷的藝術家,匠人之所以成為匠人,必須具備一種熱情,和普通勞動者不同的是,無論你富貴發(fā)達還是窮困潦倒,仍然會為你的手藝而孜孜不倦地努力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當今社會,所有的.技能都是圍繞著“有用無用有錢沒錢”而進行選擇,所以,影片中,對那種匠人精神的堅持,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在選接班人時候,他選擇了天賦平庸,但天性善良,做事耿直的男主角。因為焦三爺明白,心系一處,無事不成,這是匠心,只有具備這樣的精神,才能把嗩吶技藝給認真堅持傳承下去。
雖然最后傳統(tǒng)的匠藝化作一紙冷冰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太多的遺憾;失傳的獨門絕活成為歷史書頁上的記載蘊含了無盡的惋惜;在這一刻,我想起了北宋張載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百鳥朝鳳》已成絕響,街坊巷陌再無回音。傳統(tǒng)文化是否正在沒落,匠人精神是不是早已沒有人記得?但仍有人堅守著,有人傳承著,有人喜愛著,不會滅亡,因為它在很多人心里活著。
觀《百鳥朝鳳》有感 10
因為在音樂書中接觸到了嗩吶,所以特地找了一部關于嗩吶的影片,以下是我的觀影感。
《百鳥朝鳳》是一部文藝片,是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在但是同期上映“來勢洶洶”的商業(yè)大片面前,它顯得形只影單。昨日觀影,偌大的房間里只有我一個觀眾,更覺出它與我之間的落寞。
電影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耀眼的明星,有的只是從細微之處平實鋪陳,卻令我感受到了滾滾而過的時代車輪,以及車輪傾軋之下的無奈、悲涼與迷茫。觀影后從昨日到今天心緒仍久久難以平復,仿佛內心最深處有某些東西被撩撥。唯有靜靜思索梳理,方能消化平復。
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心懷熱血。影片表現(xiàn)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電影以嗩吶匠的起落興衰為視角,反映了時代的更迭和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在大環(huán)境的變遷之下,個人的選擇也由此不同。有的堅守當初的信念與選擇,有的迫于現(xiàn)實不得已放棄初心,有的在變革中重新尋找發(fā)展機會,有的伺機推倒重來乘亂突圍。孰是孰非,莫衷一是。何去何從,各自權衡。就人的`選擇和行為,在大眾缺乏一個相同的評判機制時,爭議就隨之而來。這種不合時宜的堅持,可取抑或不可取?可能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同,它也許無關是非,而關乎信仰。
在此我便不做多的解釋了,影片很好,值得去看。
記住“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
觀《百鳥朝鳳》有感 11
在上映之初就,就急忙的去看了《百鳥朝鳳》,因為覺得它在院線一定命短,怕失去了在電影院內觀賞的機會。看完本來并無太多感想,可前幾天突然看到了影片的制片人下跪求排片的新聞,反響很大,票房逆襲,這才努力提起精神,好好思考一下這部電影。先說那天去看電影,因為在下跪事件之前,所以在買票的時候發(fā)現(xiàn)排片率的確非常可憐,大多數影院一天只有兩場,分別排在大早和半夜。因為本片是有曲江投資,所以西安有兩家曲江旗下影院都給予了全天排片的待遇,這才順利的去看了電影。令人意外的是,與想象的不同,影廳內入座不少觀眾,人數甚至多于之前看《荒野獵人》了。
我之前并不了解吳天明,也不了解第四代導演,但對于能看到這樣的作品感到很難得,尤其在現(xiàn)在浮躁的大環(huán)境中,更覺得難能可貴。不過看完之后,電影給我的感覺,如同片中的嗩吶匠人一樣,顯得過于“老派”,老派的劇本、剪輯、和手法,還有那關于正付局長的笑料,甚至特效都做得很老派。在這個時代,這部電影就像片中的嗩吶一樣,是匠活,但格格不入。
在影片中,每到了吹奏嗩吶的場景,電影就采用背景音樂配合演員表演的形式,對比起《爆裂鼓手》中實拍的演奏場面(雖然有很多替身鏡頭),顯得毫無力度,不過焦三爺醉酒時獨自吹奏的戲,倒顯有些味道,當然這與演員的表演也有很大關系。片中一直在強調的`曲子“百鳥朝鳳”,經過前半部分的渲染讓人很是期待,最后終于吹奏“百鳥朝鳳”時,我卻失望的發(fā)現(xiàn)演員的動作與背景音樂甚至不能很好的合上節(jié)奏,十分出戲,最后也未能聽完全曲。在師徒關系處理的方面,有些地方我也覺得不算合理,雖然焦三爺說他之所以給主角傳授“百鳥朝鳳”是看到主角扶起父親時的眼淚,但在其中我并不能很好的能體會到這種心情,很多地方更會感到“因為游天鳴是主角,所以他才能這樣”的心理。總之,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就像之前所說的“老派”,現(xiàn)在看來,都顯得有些勉強。
全片的表演最出彩的必然是出演焦三爺的陶澤如了,他把焦三爺嚴厲不失溫情,頑固而又執(zhí)著守衛(wèi)著傳統(tǒng)文化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導演也通過了這個角色,訴說了自己的擔憂,這是對未來,對傳統(tǒng)文化甚至對電影的擔憂,并且是很絕望的。影片結尾并沒有給嗩吶人留下任何希望,焦三爺看似德高望重,最后為他送行的卻只有主角一人,就連尋常的四臺八臺,也沒法湊齊。主角一人苦苦的堅守著嗩吶,焦三爺的確沒有看走眼,但他又能在這洪流中堅持多久,如果順應劇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20xx年),主角又會變成怎樣呢。傳統(tǒng)文化的衰退,是悲哀,也是必然。文化是要順應時代的,否則無法在歷史長河中生存下來。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大多都是在漫長的農耕文化中發(fā)展而來,儀式感較重,背負著人們對于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吃飽穿暖這樣的美好期許,而在當代社會,除了外來文化的沖擊,對于擺脫了農耕文化的人們,那些簡單樸素的需求對于我們似乎也沒那么重要了。失去了儀式感的嗩吶聲,也注定會慢慢被人遺忘,以后也許只能在片中提到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或者民俗演出中才能聽到了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師娘這個角色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第一次見到小時候的主角給他遞水的樣子,半夜送食物的樣子,像主角師弟告別時微微揮手的樣子,的卻是是那種陜西農村女性性淳樸善良的形象,讓我想起了已經去世的姥姥,感覺很親切。其他的角色,相比之下就表現(xiàn)平平,出演童年時期的小演員的有些靈氣,但主角長大之后,卻比較木訥,表演顯得刻意。片中還有一處應該西安人才能發(fā)現(xiàn)的穿幫,如果沒記錯的話,主角去西安應該是在1992年,這時在一個拍攝鐘樓的鏡頭出現(xiàn)了鐘樓地下通道的出入口,而鐘樓地下通道應該是在20xx年左右建成的。說實話這是一個無關緊要細節(jié),但我還是認為在一部導演是陜西人并且又有曲江參與的影片中,這種情況不該出現(xiàn)。
總的來說,《百鳥朝鳳》值得一看,雖然它沒有我之前預期的那么好,但也談不上失望。昨天看到在下跪事件之后,《百鳥朝鳳》的票房已破千萬。老實說,我很不喜歡這樣的可憐營銷,哪怕這的確是為了中國電影的未來擔憂而下跪。一身傲骨,就像片中嗩吶班和洋樂隊沖突時一樣,不僅打不過別人,連嗩吶也折掉了,吳天明導演泉下有知的話又會作何感想呢。但從結果來看,這一跪又得到了很好的回報,人們也似乎也開始從無盡的娛樂中清醒過來,紛紛關注起了這讓人無法輕松的嚴肅電影。對此,我覺得這也只是眾人一時熱潮擺了,過不了多久,這些擔憂的言論就會從朋友圈、微博里消失。而真正的情景,則更有可能是最近看的另一側消息:今年北京電影節(jié)上,塔科夫斯基的電影票全部售罄,可在觀影時,觀眾紛紛抱怨看不懂,睡著,或是用手機查影評。如果變成這樣,我覺得還不如讓這些電影少些關注,去讓真正熱愛電影的人,有機會看到看到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而不是淪為讓人去裝腔作勢的資本。當然,《百鳥朝鳳》和上述情況也不一樣,首先我不會說它是一部文藝電影,這些年“文藝”承載了太多不屬于它的意義,《百鳥朝鳳》只是一部普通的電影,和同期上映的《美國隊長》本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它沒有先鋒的實驗態(tài)度,也想取得商業(yè)上的成功,它只是不想逗你笑,也不想讓你爽,想嚴肅地去講一個故事罷了。
如今,《百鳥朝鳳》受到了很多關注,排片率大增,票房也變得很可觀。但這真的是一種慘勝,是由導演的去世以及制片人的下跪換來的,更不提前期還有眾多明星賣力推廣,甚至我覺得《百鳥朝鳳》此時已經承載了超出電影素質本身的贊譽,與之前的無人問津相比,真讓人哭笑不得。如果說一部電影,或是我們的傳統(tǒng),是通過這種方式讓人銘記,那我想它還是會在時間長河中,慢慢被我們遺忘吧。
觀《百鳥朝鳳》有感 12
見過人生如戲,以為閱過滄桑,卻總有不經意間的感動在某個瞬間。
電影如潮中,本來沒有注意《百鳥朝鳳》,只為方勵那一跪,知道的,重點關注了;不知道的,趕緊去看簡介。業(yè)內的,一個情分;檻外的,一份唏噓。
是的,一個不悲哀卻無法歡笑的故事,一位極有建樹的第五代導演鼻祖的遺作,拍此片的時候,他也許并沒有預知,自己也如同焦三爺,時日無多,會鳳來泣血。而我的感動,卻是不知名的,甚至自己很驚詫,有多久沒有感動到落淚?為天鳴第一次吸上來的手心兒里的那捧河水;為天鳴去而復返時師傅留在桌子上等待他的嗩吶;為天鳴接過的祖師爺的那一尊三百年傳承的寶貝;為一個半途而廢的嗩吶手捍衛(wèi)兒時的未竟事業(yè)大打出手;為混戰(zhàn)中被踐踏碾壓的老一代藝人視若珍寶的斷管殘花;為師兄弟同仇敵愾的累累傷痕;更為老班主畢生絕唱“百鳥朝鳳”時從喇叭口傾瀉的`拳拳熱血,昭示著恪守忠誠,承載民間絕學的一代藝人,殫精竭慮,油盡燈枯!血花絢爛,血色斑斕。這些并不風姿矍鑠的鏡頭竟然讓我和游天明一樣淚眼婆娑。我只能解釋為,這些“傻傻”的淚,觸動了我們天性的純良,和不曾失去,卻一直被壓在心底的精神世界。原來焦家班班主選徒弟時就心明眼亮:只源自天鳴扶起爹爹,撫摸爹爹額頭的傷口時,那一顆晶瑩珍貴的淚滴。
影片沒有宏大的氣勢,包括傳說中《百鳥朝鳳》的曲子也沒有美如天籟,繞梁三日,更沒有真的引來百鳥,也沒有鳳凰的存在,那只是一個行業(yè)的至高點,如同圍棋的最高段位,習得此曲,即是下一任班主的象征。電影表現(xiàn)手法很嫻熟的吳天明特色,主人公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有所暗喻:游天鳴,由天命,聽天由命,難不成天明導演預見了自己的無力回天,亦或預見了快餐時代這部戲的厚重與殘缺?反正《百鳥朝鳳》的情節(jié)很現(xiàn)實,結局更現(xiàn)實。專業(yè)的影評留給諸多名家,我暫取一瓢飲,除了感動和遺憾,還有愛與哀愁。
我看到了焦師娘很愛很愛愛她的丈夫,以及她丈夫的事業(yè)。她沒這樣說,她只做了自己分內之事:鋤地,做飯,安慰小徒弟,照顧小徒弟。但是她風吹日曬的臉,會在丈夫吹起嗩吶時,滿面榮光。哪怕是丈夫醉酒時頑童一樣的表演,她仿佛心領神會,帶著崇敬,認可,愛戀,寵溺。而天鳴愛情的空白,不得不說,也許,他缺少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侶。因為他把嗩吶愛在骨頭縫里了,也要有一個接納這份執(zhí)著的姑娘才好。
天鳴在師傅暮年做了接班人,卻在他手藝如日中天時,遭遇民間絕學的沒落,就像西安街頭,嗩吶人在沿街乞討;就像文化局的正傅局長確立了嗩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仍然沒能感召回八臺嗩吶;就像盡管稱之為遺產,卻不能兌換成金錢賺的金玉滿盆,甚至沒有改變游家班班主放了妹妹自由,沒有了換親的資本便要打光棍,而他的師兄弟們風餐露宿,拼卻一根手指也不足以養(yǎng)家;就像片尾焦師傅的墓前,天鳴一腔悲憤,雙淚橫流,無語對蒼天,只能鼓足勇氣為師傅吹一曲杜宇聲聲,師傅卻用一個轉身告訴他,不如歸去,如何來兮?
萬卷歸宗,百鳥朝鳳,可惜,天明時節(jié),鳳隱山林。不知天明導演可曾瞑目,天堂途中,可曾聽到影院增排的消息,可曾看到他的同行們?yōu)樗甲吖蚯蟆T笎叟c憂愁不再,天明與天鳴開懷。
觀《百鳥朝鳳》有感 13
《百鳥朝鳳》講的是嗩吶匠的故事。嗩吶作為一種中國樂器,是古時候的禮制的延續(xù)。紅白喜事,不同場合。不同社會地位,排場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過世,吹四臺,富貴人家吹八臺,而德高望重者過世才可吹奏〝百鳥朝鳳〞——一首難度高。氣勢渾厚的大悲之樂。
電影開始時的83年,還是嗩吶匠備受尊重的年代。但與其說尊重的嗩吶匠,不如說尊重的是〝禮〞。那時候的婚禮請嗩吶班來演奏,是要對嗩吶師行迎師禮的主角焦三,就是這樣一位備受尊重的嗩吶匠。因為在無雙鎮(zhèn),只有他的焦家班會吹〝百鳥朝鳳〞。
但焦師傅逐漸老去,他需要把手藝傳給一個〝把嗩吶吹進骨頭縫兒〞里的人。這個人就是他剛收的小徒弟,游天鳴。游天鳴十幾歲到焦師傅家,從吸水學起,到學會用嗩吶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種鳥叫,最終二十幾歲學成〝百鳥朝鳳〞,從師傅手中接過焦家班,自立門戶為游家班。
游天鳴自立門戶應該是在95年左右,那時候改革開放已經十幾年了,全國都在搞經濟建設,大家一致向〝錢〞看。老輩兒的規(guī)矩,婚禮喪禮的禮制,都沒人在意了。嗩吶匠作為禮制產物,自然也不再有當初的江湖地位。游鴻明自立門戶后的第一次活兒,是小學同學的婚禮。演奏時的太師椅變成了長板凳,入門時的迎師禮變成了大紅包。導演用鈔票,展現(xiàn)了物質對精神的侵蝕。
有人看過電影后說備受鼓勵,要開始保護民族文化,復興民族文化。我當然不否認這點,嗩吶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國民俗樂器,更不用說背后的禮制曾經是非常先進的國家。社會制度。但看過電影中令我感觸頗深,幾次落淚的不是因為這是中國的文化,而是我看到當一個人心中有了〝應該怎樣〞的信念的時候他的人生狀態(tài)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準備去看這部電影,你不要想著這是一部拍中國嗩吶匠的電影。你可以把嗩吶換成小提琴,換成油畫筆,甚至換成壽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東西,不要去從嗩吶中找〝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感,就僅僅是看一個人喜歡一個東西喜歡到極致,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
電影中兩個場景觸動我最深,恰好體現(xiàn)了這種匠人和個人的精神。 第一個場景,是游天鳴和小師弟藍玉在草房里睡著了不慎失火。天鳴從火中搶出了師弟的嗩吶,但火勢太大,天鳴來不及拿自己的嗩吶。焦師傅聞聲趕來,看到天鳴手中空無一物,藍玉手里的嗩吶完好無損,憤怒難忍給了天鳴一個耳光,厲聲說道:〝告訴你的嗩吶離口不離手,嗩吶呢!〞天鳴老實不敢說話,藍玉見狀向師傅解釋到,自己的嗩吶是天鳴從火力搶回來的焦師傅聽完便消了氣。
觀《百鳥朝鳳》有感 14
出于好奇,想要去看看這部熱議爭議的影片,其實也會在心里小小的質疑,評分這么高?方勵下跪?這些年看見多了文藝圈的策劃推廣招數。其實更害怕是那種抱著舊有的東西來說教的電影。
可是,百鳥朝鳳就是這樣,從開場的鏡頭就直擊我的軟肋,整個過程有兩條線沖撞著內心,第一自然不用說是故事要表達的那份情懷;但其實對于一個生長于黃土地的孩子,更有另一份深情沖擊著我。
電影講了嗩吶的傳承和堅守,表達了吳導對藝術對電影的深情,卻也意外地讓我身心劇痛的感受到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緬懷,也許百鳥朝鳳的盛大悼念也為我心中回不去的黃土地。故鄉(xiāng)是什么?是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鄉(xiāng)吧,不是不能再回去,而是我自己再也回不到過去,看完電影在影院的露臺暗處泣不成聲,不能自已……
走出黃土高原大概有十多年了,隨著經歷的事情,遇到的人,總覺得自己早已不是原來的自己了,一步一步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成熟。但是總是覺得這片土地給予了我說不出來的.力量,每年總是要回去腳踏實地的走上一走,在外公門前的老槐樹下遠眺或想象些什么。每個人都會改變,但是不變的又會是什么?
我們到底要堅守什么,我想不應該是對老舊東西的死守不放,而是對心中的熱愛不能放棄,就像焦師傅說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一樣。我們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豐富,卻也更應該保有心中的底線,應該越來越懂真正的愛是什么,就像焦師傅看中接班人的那一滴眼淚。
或許也能看出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們的縮影吧,為什么有后來的搖滾,為什么西北人耿直和厚實,是什么給與了我們這份堅守的力量……
觀《百鳥朝鳳》有感 15
《百鳥朝鳳》是吳導演的最后一部電影。不知道大家都認識這個導演嗎?先用最直接的方式簡單介紹一下。陳凱歌在追悼會上說,吳導演的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他除了拍攝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還帶領一代人創(chuàng)造輝煌,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一個誠實的人。張藝謀在電影宣傳中說,沒有吳導演的,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他為第五代導演的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李安推薦《百鳥朝鳳》 :希望大家支持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意義的作品。吳主任,我想你可以安息了。我們都非常感謝你。
幾乎整個電影圈都在支持這部電影,但在李放下跪事件之后,看這部電影真的很迫切。我不希望一代宗師的遺產如此悲壯,哪怕只能貢獻一份力量。去吧,不辜負期望。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即使是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到電影的精致,從故事節(jié)奏到情緒鋪墊,從場景設定到背景音樂,都無懈可擊。一言以蔽之,故事以嗩吶在黃河沿岸土地上的興衰為背景,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逐漸消失。
嗩吶是嗩吶匠的基礎。嗩吶從來不離口,盛則衰。電影在引導情緒方面太聰明了。
徒弟和師傅聊天說嗩吶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本有點傷心。但大師卻以這二十年收藏的酒為媒介,奏出了一曲極其歡快的`曲子,并以一句嗩吶不是給別人的,是給自己的作為結束語。然后他就倒在地上睡著了,剩下的十秒鐘悲傷的感覺更強烈了,心里說不出的酸楚。
嗩吶文化正在衰落,它在沒有任何觀眾支持的情況下與管弦樂隊對抗。雙方有肢體沖突。老師和爸爸拖著病體掀翻了桌子,留下一片空白,只彎腰撿起被踩爛的、認不出來的嗩吶。這部分最諷刺的是,老人請了一個短裙豹紋女和一個電吉他鼓唱歌。坐在電影院,他忍不住笑了。他想到了法國香奈兒旗艦店搶購幾十萬個包包。什么時候才能不再把無知當樂趣?
電影高潮,垂死掙扎。嗩吶最大的禮貌就是送走最善良的人。嗩吶隊一盤散沙,老師和爸爸都很無奈,老了。嗩吶帶血吹,難以維持。交給弟子,回蕩著鼓聲。深深記得那一幕,老師父親的嘴角沾滿了鮮血,手邊的鼓點依舊不變。他看著年輕的學徒把鳥吹到鳳凰身上,眼里露出寬慰的微笑。那一刻,除了悲傷和悲壯,失敗是固定的,但我努力掙扎,在無邊的黑暗中抓了一根稻草,以為自己可以保命。
當文化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原隊上場時,我忍不住希望能找到原隊。至少這種堅持是可以很好安置的。可見兩兄弟的手指被電鋸傷了,徹底告別了嗩吶;三位師兄患了嚴重的塵肺病,無力供養(yǎng)。你能怪誰?母親病重的家庭?還是三個要養(yǎng)家的師兄?只是因為奇怪,所以很重。
最后老師父親的墳前唱了一首歌,兩代人南北走向。主人公臉上的那滴淚是哀悼死亡還是明天的自己?一個人的堅持是遙遠的希望還是垂死掙扎?所有的空白都是給自己的。
就是這樣,它沒有讓我哭,但是它用絕望浸透了每一個細胞,它沒有想就散了很久
觀《百鳥朝鳳》有感 16
這是一條彎曲的河流,河面寬廣。河邊長著高高的蘆葦,風一吹,蘆葦跳舞一樣擺了起來,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河岸上站著一個少年,他上穿藍白條紋的圓領短袖,下著深藍色長褲,兩腿微微叉開,雙手拿著一根一人長的葦桿。葦桿一頭含在少年的嘴里,一頭淺淺的斜斜的探入水面。少年蹙著眉,雙眼死死地盯著水面,深深地呼出一口氣,開始吸起水來。他圓鼓鼓的臉頰漸漸癟了下去,凹成了兩個小坑,水面也隨著葦桿的抖動,蕩起了一圈圈的波紋……
突然,少年停了下來,扔下葦桿,雙手合十,小心翼翼地往手里吐出了一口水。看著那口水,他高興地大喊:“我吸上來了!我吸上來了!!”他一下子跑回了師傅家,大聲對師傅說:“師傅,我吸上來了!”結果,師傅卻又給了他一根兩倍長的`葦桿。
看到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總是做一會兒作業(yè)就想玩,干一會兒家務就叫累,上一個興趣班,一開始興致勃勃,等覺得有難度了就想放棄。吸水這么枯燥的事,如果我是他,我一定吸了一分鐘就不干了,而他為了這一口水卻實實足足吸了十天。想到這里,我覺得他真的很能堅持,他一定會成功!
后來,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烈日驕陽,他都日夜不停地練習吸水。雖然他不是天賦最好的學生,但他的堅持和實干得到了師傅的肯定,他最后成為了《百鳥朝鳳》唯一的傳人。
電影看完了,少年吸水的畫面卻一直印在我腦海,時時提醒我:要堅持才會成功!
觀《百鳥朝鳳》有感 17
“如果你能夠在這個周末給我們排一場黃金場,老方立馬給你磕頭,給你下跪,你信不信?……為了吳天明導演的心愿,為了觀眾,我愿意跪求你們。”5月12日晚8點,近期上映的電影《百鳥朝鳳》志愿者、著名制片人方勵在微博開啟直播,下跪磕頭懇求院線經理在接下來的周末為吳天明導演遺作《百鳥朝鳳》增加排片。已有白發(fā)的人跪在視頻前,一時令看者心中五味雜陳。
《百鳥朝鳳》是一部感情電影,由吳天明導演,陶澤如、鄭偉、李岷城主演。影片講述了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心懷熱血。影片表現(xiàn)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這幾日關于《百鳥朝鳳》的話題討論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制片人方勵的下跪求拍片,再是所謂的“道德綁架”問題,真是“你方唱罷我登臺”啊!在各種輿論的渲染下《百鳥朝鳳》的票房單日突破700萬,成為了文藝片小眾市場里的“黑馬”。對于小眾市場的文藝片而言,很多時候并不是影片質量不高、情懷不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商業(yè)片擠去了犄角旮旯,只能是“自古多情空余恨”了。不得不說此次制片人方勵的動情與決絕讓電影市場為之一振,且不說他的營銷手段如何,也不說他是不是道德綁架,只說他為了讓吳天明導演的遺世之作為大家所知做出的犧牲和努力就值得所有電影人敬佩。
單單是別具一格的營銷手段不至于讓所有的觀影人失去理智沖進電影院觀看。《百鳥朝鳳》的票房其實也說明了它所具有的價值。看過《百鳥朝鳳》的大部分觀眾都還是從電影中有所感觸的。就像觀眾說的:“傳承是一種堅守的信念,需要付出毅力與決心。《百鳥朝鳳》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帶著情感,到最后渲染著一種沉重的惋惜。”一部好的電影總會讓人有所收獲。
《百鳥朝鳳》一部關于嗩吶和傳承的電影,這部電影里貯滿溫厚而樸實的真情之美,飽含濃郁又醇烈的鄉(xiāng)土情懷,承載欣慰與悲愴的現(xiàn)實刺痛。片子的內容并不復雜,也沒有使用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攝影技巧和構圖。充滿質感和柔情的角度,平凡的生活畫面,老一輩純粹的語言文化及妙趣的肢體表達都很好的融入到了劇情。
影片前三分之二部分都是在講天鳴刻苦學藝的磨難,以及他與藍玉之間的競爭。師傅對待二人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資質平平的天鳴受盡冷落,終日用蘆葦稈來吸取河水來練功;天賦極高的藍玉倍受抬愛,時常跟隨師兄弟外出觀摩表演。但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鳴勤加苦練的持之以恒最終讓其勝出,被焦三欽定為《百鳥朝鳳》的傳人。
“八方該地澤,威鳳忽來賓。向日朱光動,迎風翠羽新。”百鳥朝鳳,有鳳儀來。影片中嗩吶吹出的《百鳥朝鳳》慟天坼地,時而婉轉幽怨,時而是清澈激越,就像是嗩吶的'時代一般。在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師父焦三爺救場時用盡全力吹響《百鳥朝鳳》,那順著嗩吶碗口流出的殷虹血滴真可謂是“一聲聲是一點血”啊,足以叫觀眾心碎不已。還有就是影片的結尾,“智者無言宿儒淚,余音繞梁青松心”,瓦解分散的嗩吶班再也無法重組,天鳴孤獨一人流淚在恩師焦三的墳前吹響《百鳥朝鳳》,那嗩吶聲繞墳悲鳴,令人不能不為之動容。
也許《百鳥朝鳳》沒有《美國隊長》那樣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滿城盡帶黃金甲》那樣奢華大氣的場面,更沒有《復仇者聯(lián)盟》那樣嘆為觀止的特效。但有“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樸素的人性寫實以及對傳統(tǒng)藝術、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因此,吳天明導演的遺世之作還是值得我們去觀看,去思考的。不要僅僅是“昆山玉碎嗩吶鳴,鳳去盡留是悲歌”的空遺恨!
【觀《百鳥朝鳳》有感】相關文章:
觀《百鳥朝鳳》有感(精選16篇)08-10
觀《百鳥朝鳳》有感范文(通用28篇)11-28
《百鳥朝鳳》觀后感百鳥朝鳳,觀后感05-09
百鳥朝鳳的觀后感10-14
《百鳥朝鳳》觀后感06-05
百鳥朝鳳觀后感07-02
《百鳥朝鳳》觀后感07-22
百鳥朝鳳觀后感08-21
百鳥朝鳳觀后感推薦01-31
電影《百鳥朝鳳》的觀后感01-30